-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語錄了吧,語錄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常用于門人弟子記錄先生的言行,也用于佛門的傳教記錄。什么樣的語錄才是好語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林語堂經典語錄,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語堂經典語錄 篇1
1、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明白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
2、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林語堂《吾國吾民》
3、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林語堂《蘇東坡傳》
4、發揚過去而繪畫未來是容易的,檢閱此刻而冀獲未來之光明與了解是困難的。因為在光榮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二者之間,橫亙著一個山谷,你要跨過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林語堂《吾國與吾民》
5、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林語堂
6、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7、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景下,成為一個自由而歡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歡樂地表達自我。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歡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而圓滿則是十分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們就會很快變得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和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林語堂《人生可是如此》
8、大自然本身永遠是一個療養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別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類的自大狂癥。人類應被安置于適當的尺寸中,并須永遠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這就是中國山水畫中人物總被畫得極渺小的理由。——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9、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林語堂
10、母親轉過身去,拉著木蘭的手,把她那幾個小男孩子兒一一介紹給木蘭。她說:“這是平亞,老大。這是經亞,是老二。那是蓀亞,老三。木蘭,你多大了?”木蘭回答說是十歲。平亞是十六歲。經亞十三歲。蓀亞十一歲。平亞謙恭有禮。經亞沉默寡言,沒有什么舉動。蓀亞是個胖小子,咧著大嘴笑,眼睛亮晶晶的。木蘭很害羞。之后才明白這個心直口快淘氣搗蛋的胖小子真是夠她受的。——林語堂《京華煙云》
11、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林語堂《蘇東坡傳》
12、蘇東坡明白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理解的。可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林語堂《蘇東坡傳》
13、歡樂哲學僅有歡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簡便較歡樂的態度。──——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4、歸根結底,我們只能明白自我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林語堂《蘇東坡傳》
15、塵世是惟一的天堂。我們都相信人總是要死的,我認為這種感覺是好的。它使我們清醒,使我們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種詩意。它使我們能夠堅定意志,去想辦法過一種合理的真實的生活,它使我們心中感到平靜。一個人心中有了那種理解最壞遭遇的準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6、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可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歡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蘇東坡傳》
17、林語堂老先生評及蘇軾: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可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林語堂
18、我要有能做我自我的自由,和敢做我自我的膽量。——林語堂《我的愿望》
19、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林語堂《蘇東坡傳》
20、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僅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1、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歡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林語堂《人生可是如此》
22、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靠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樣過日子。——林語堂《京華煙云》
23、最合于享受人生的夢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林語堂
24、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歡樂。當一個人優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簡便,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林語堂
25、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僅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林語堂
26、有價值的學者不明白什么叫做“磨練”,也不明白什么叫做“苦學”。他們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向讀下去。——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7、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林語堂《薩天師與東方朔》
28、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林語堂
29、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林語堂
30、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僅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能夠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善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善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31、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林語堂《蘇東坡傳》
32、生年不滿百,安能為他人拭涕。人生可是如此,且行且珍惜。自我永遠是自我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僅有人能把自我的境界提高一個層次,才不會為近期的憂郁而傷懷,而總是糾結其中不能釋懷。還是那句話說得很好,人之所以悲痛,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樣明白此刻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無須去糾結其中的對錯,因為是沒有對錯的。——林語堂
33、中國最崇高的夢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堅持原有的歡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3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林語堂
35、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僅有一件事是對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可是卻沒有人了解至道為何物。至道之為物也,無時不變,但又終歸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變。——林語堂《京華煙云》
36、“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涂為尤難”,此絕對聰明語,有中國人之精微處世哲學在焉。蓋中國人之聰明到達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林語堂《中國人的智慧》
3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適宜。——林語堂
38、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林語堂
39、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40、中國人有一種輕視少年熱情的根性,也輕視改革社會的新企圖。——林語堂《吾國與吾民》
41、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歡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林語堂
42、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一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林語堂
43、夢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愛,并且通情達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罷了。——林語堂
44、我們用他自我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林語堂《蘇東坡傳》
45、享受大自然不單是限于藝術和圖畫,顯現于我們眼前的大自然是整個的,它包括一切聲音顏色精神和氣氛。人則以了解生活的藝術家的資格去選擇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我的精神融合起來。這是一切中國文人所共持刀態度。——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46、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能夠不必有出息,能夠不必有形象,能夠暴露弱點,能夠是全身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能夠在解放一陣子之后,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再次端架子,走到前臺去扮演好需扮演的主角,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贊美。——林語堂
47、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僅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林語堂《蘇東坡傳》
48、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林語堂
49、禮貌能夠改變感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感情。——林語堂
50、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林語堂《有不為齋隨筆》
51、蘇東坡能夠到處歡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之后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林語堂《蘇東坡傳》
52、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林語堂
53、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
54、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林語堂
55、愛是永遠不能封口兒的創傷。女人愛別人的時候兒,必須會覺得自我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靈的一部分,她于是各處去尋找失去的那部分靈魂,因為她明白,若不去找到,自我便殘缺不全,便不能寧靜下來。僅有和自我的意中人在一齊時,才又完整如初;可是自我的意中人一旦離開,自我又失去意中人攜走的那一部分,那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團聚時,才又得到安寧。——林語堂《京華煙云》
56、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林語堂《蘇東坡》
57、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能夠讀書。如果他明白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他甚至在最優良的學校里也能夠讀書。——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58、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林語堂《京華煙云》
59、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林語堂《蘇東坡傳》
60、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構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林語堂《蘇東坡傳》
61、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林語堂《蘇東坡傳》
62、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林語堂《京華煙云》
63、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能夠了——林語堂
64、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林語堂
65、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66、天下有一知己,能夠不恨。——林語堂
67、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68、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林語堂《吾國吾民》
69、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林語堂
70、"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可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準,可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可是仍能夠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于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奸,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林語堂"
71、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先姿勢。——林語堂《論近人情》
72、人生可是如此,且行且珍惜。自我永遠是自我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人生可是如此》
73、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明白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跟林大師一樣開懷大笑自我了~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適宜~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體悟謙虛是祖——林語堂
74、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我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禮貌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林語堂《蘇東坡傳》
75、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林語堂《林語堂散文》
76、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語堂《吾國吾民》
77、談論到蘇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氣”本是普通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一樣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林語堂《蘇東坡傳》
78、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午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79、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我——林語堂
80、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林語堂
81、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于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明白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必須很順利。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期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82、幸福: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飯菜。聽愛人給你說情話。跟孩子做游戲。——林語堂
83、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到達一種彌漫著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期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這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追憶,夏日的繁茂余音裊裊,我們瞻望生命,問題已不在于如何成長,而在于如何真誠度日,不在于拼命奮門,而在于享受僅余的寶貴光陰,不在于如何浪費體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實力,準備過冬。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安下心來,找到自我追求的目標。也自覺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輝煌雖然顯得微不足道,卻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韌力。——林語堂《吾國與吾民》
84、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林語堂《蘇東坡傳》
85、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林語堂《蘇東坡傳》
86、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僅有把自我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林語堂《蘇東坡傳》
87、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我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可是他永遠不用查書。”——林語堂《蘇東坡傳》
林語堂經典語錄 篇2
許多女人喜歡模仿男人的行動舉止,這正是女人受到束縛的象征。只有當她以生為女性為榮時,才真正偉大。
一個人舉止有禮,有度量、有耐心、有教養,這些都是在家庭中養成的。一個熱愛世界但卻無法與自己父母融洽相處的人,可說是一個很不適應的人。因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關系中都無法學著適應。
“退化”一詞常易為人誤解,因為它只有在比較時才有意義。自人類發明抽水桶、真空吸塵器之后,總以一個人的整潔與否來判斷他的品行。認為每周為狗洗澡、為它穿上冬裝,就表示狗的水平已經提高了,其實要是一只狗只會吠而不會咬,被當做寵物牽在街上散步時,狗只能算是條退化的狼了。
女人有一種較男人優越的常識,因此在任何意外發生的時候,我總是寧可信賴女人的判斷。她們有一種能顧慮事情整體性而不為其它小節所困惑的能力。
寫詩的目的并不在于寫出不朽的佳作。一個人寫詩只不過是為了記下一段有意義的時刻,或記下個人的情感以及幫助人們來享受自然。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與自然的樂趣。
所有的動物似乎都很快樂,因為它們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給、滿足,否則即被自然淘汰了。人類因為有更復雜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這種難以滿足的欲望就是人類得不到快樂的最大原因。
人在皮膚之下,都很相似,因此,在一個國家中感人的事,也會令全世界的人感動。
人類常忘記自己的.渺小無能。當一個人看到一座百層大廈時,往往會因此感到自負。治療這種令人難以忍受的自負之良策是想像把這座摩天大樓搬到一座渺小的山上,便能養成分辨出何者是“偉大”的真見解。
一個自然人必定會愛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會孝養父母。
世上許多偉大的老師,他們的人格似乎較學識更有影響力。當我們想到蘇格拉底或圣·法蘭西斯或阿希西,并非因為他們寫任何的巨著,而是他們流傳下來對后世巨大的影響。孔子的情操與蘇格拉底非常相像,而柏拉圖對后者的敬愛與崇敬就是蘇格拉底人格與思想的影響力之明證。
人類能夢想,這是非常重要的,而同樣重要的是有時能嘲笑一下自己的夢想。
寫作技巧之與文學正如教條之與教會——都是一些瑣屑的心靈所注重的瑣碎事物。
如果人們能用詩意的眼光來看人生,也許就會把人生中的落日時期視為最快樂的時期。他不但不會竭力延遲老年的到來,反而會積極地盼望它來臨,并使這段時光成為他生活中最美好,最快樂的一段。
我認為智慧是在于明確地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例如,我們不是神——以及一種愿意面對現實生活的態度。換言之,智慧包括:對生活的智慧和常識。
畢竟我們必須在這個世界中生活,因此我們的哲學應該是關于這個世界而不是關于天堂的。
當母親阻止小孩子吮手指頭時,這個小孩就開始領略人生悲哀的滋味了。
林語堂經典語錄 篇3
1.每一個都喜歡。
2.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5.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寧為花中之萱草,勿為鳥中之杜鵑。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8.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9.每個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種前因的影響。
10.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11.人生目的即在純潔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12.目光放遠一點你就不會傷心了。
13.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14.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15.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16.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17.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8.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19.一個人的命運是依他過去和現在的行為作決定。
20.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2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22.人類是一種好奇的、夢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動物。
23.依常例而言,好的談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4.現代的人們對人生過于嚴肅而充滿著煩擾和糾紛。
25."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
26.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
27.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28.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29.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練的事物,都是我得到同樣的愉快。
30.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體悟謙虛是祖。
3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32.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33.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4.一人如恨一本書之作者,則讀那本書必毫無所得。學校教師請記住這個事實。
35.智慧跟人事很少關系,因為人事多數是受我們的動物熱情所支配。
36.一個人心中有了那種接受最壞遭遇的準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37.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38.人生必有癡,而后有成。癡各不同,或癡于財,或癡于祿,或癡于情,或癡于漁。
39.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40.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41.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42.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43.任何現實主義的生命哲學必定涉及關于人類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態事實,生與死。
44.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45.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配角。
46.短短橫墻,矮矮疏窗,花渣兒小小池塘。也有些風,有些月,有些涼。
47.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48.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類社會,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因此,“城中隱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
林語堂經典語錄 篇4
1) 我以為文人名士的講話應該像姑娘夏天穿的裙子,越短越好。
2) 任何一個落敗的總統候選人,在兩星期后,早就把勞工,失業,關稅等重要問題拋諸腦后,忘得一干二凈了。
3) 我們并不是愛一個女人美麗的外表,而是她的行為舉止,音容笑貌。
4)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美人魚(TheMermaid)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
5) 所有的烏托邦,都對人性要求得太高,因此注定是要失敗的。一個人可以寫本書說我不喜歡人性!好,我來改變它。這太簡單了,馬克斯就是其中之一。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結果是社會趨于敗落。我們從實例中可以看到,他的信徒們必須建立有史以來最專制的國家,如此才能保障權威者的勢力。一個情如手足,致力于大眾福利的無產階級社會,親子之情將被一種更高的忠誠替代。人們為了國家而非個人努力,這就是馬克思的謬誤之處。無論何時,只要人類捉弄自然,自然也會回報,并且要求雙倍的代價。
6) 由仁德的領袖來治理國家,就如同把百老匯街道上的紅綠燈去掉,改為由司機們以禮來維持交通規則一樣荒謬。
7) 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8) 國家要為那些無知的領袖付出多少的代價啊!
9) 除非檢查制度是被聰明的運用著,否則它總是造成更糟的情況,不然便是自己斷送自己的末路。
10) 民主政治是基于一般人民的判斷之上,這些大部份的'民眾也就是經常無法了解一篇紐約時報社論的人。
11) 一個有教養或一個受教育的人并不須要很博學多聞,但卻必須是一個有能力判斷善惡,愛憎的人。所以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就是一個善于辨別是非的人。
12) 未寄出的信只是一段獨白,而蓋了郵戳的信,卻是談話。
13) 只有當我們把各民族的精華熔合在一起,過著國際化的生活時,世界文明才可能產生。我認為住在一棟全套美式暖氣設備的英國別墅中,有一位日本太太,一個法國情婦和一個中國廚子,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了。
14) 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15) 當一個人憎惡這個作家時,他絕不會從這個作者的作品中學到什么。學校的老師真該牢記這項事實。
16) 我很需要一個好床墊,這么一來我就和任何人都完全平等了。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也不因有錢而睡在一個更大的床墊上,他的床最多比我的床長幾寸而已。自然使我們平等,短暫的生命也使我們平等,老與死使我們平等。死是民主的,因為自然是民主的。自然會補償一切的,百萬富翁雖有財勢,但也許更渴望一個健康的腸胃呢。人們以為自己需要無數的東西,事實上,如果他有了,他就失去興趣。他想要只是因為沒有而已。
17) 全世界的檢查人員都位于一個可笑的地位。不論是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只有極少數的檢查員是能使自己免于咀咒和譏笑的。
18) 不知道如何批評政府的人們,可以說尚未有接受民主政治的資格。一個再良好,再完美的政府,如果失去了這種刺激,立刻就會因為太過完美,毫無缺憾而感到煩悶不堪,終至瓦解。上帝創造魔鬼撒旦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厭煩那些老是圍繞在旁,歌唱恭維的天使。既然連天堂都有和它相對的事物,何況是世俗的人類社會呢。
19) 你不能因男人好色而責怪他,就像你不能怪海獺有性本能一樣。
20) 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21) 人類既逃避不了歷史,也無法從中得到什么。
22) 我所以反對獨裁 者,就因為他們不近人情。因為不近人情者總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藝術是惡劣的藝術;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類式的生活。
23) 現代文明就奠基于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上:信仰的自由,個人的權利與自由,民主政治和對人類的信心,如果失去了這些,現代文明也將完全摧毀了。
24) 拒絕服從的人,仍然是受我喜愛的人。
25)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26) 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
27)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28) 當一個人開始相信他是半個神時,他就變成人類的禍害了。
29) 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30) 如果我們真是完全理性的人類,那么我們非但不能得到智慧,反而將退化為機械人了。我們的心靈亦將像計量器一樣,只會反應心脈的跳動了。
林語堂經典語錄 篇5
“幽默”這個詞兒據說是林語堂發明的。他的《八十自敘》中說:“并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里,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在回答“林語堂,你是誰?”時,先生說:“我只是一團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為樂。”不知這算不算幽默。
我所知的關于林語堂先生最著名的幽默有兩則。
有一次,林先生參加在臺北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于是林先生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發愣,隨后哄堂大笑。
另一則是在巴西一個集會上說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安裝有美國的水電煤氣等管子,有個中國廚子,有個日本太太,再有個法國情婦。”
林語堂先生認為幽默“是一種人生觀的觀點,一種應付人生的方法”。又說“幽默沒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后來在余秋雨的博客中看到余先生說“最高的幽默,是承認多元世界之后的自嘲”。
于是,春節之閑,讀書之余,也就以自己的職業(咨詢師、講師)幽自己一默。對于以粗話批評人的網友,大概有些味道罷。
某地大型公開課現場,講師眉飛色舞,學員如癡如狂。講師講到瘋人院案例時不禁狂笑起來,人驚問其故,答:他們要知道我昨天逃出來,今天到這里講課掙錢,一定鼻子都氣歪了!哈!哈!哈!
某知名培訓公司開完大會,工作人員向一人調查對會議的意見。這位剛出院的精神病人手中拿著電話本,說:這個劇本不錯,就是出場的人太多!
問:你家的狗怎么能抑揚頓挫地叫,而且六七個小時不累?答:它跟我去聽成功學講座次數太多啦!
三位大夫吹牛。甲:我幫張小姐接好手腕,她成了網球高手。乙:我替劉先生裝假肢,他如今是短跑冠軍。丙:我僅僅給一個傻瓜一件紅西服、教會他伸出一根指頭,他就成了中國著名的講師了!
李顧問:你以前找過顧問嗎?王總答:找過張老師。問:那個蠢貨能出什么餿主意?答:他讓我找您啊!
王大師給交警部門做顧問三個月后,終于提交了咨詢方案:為了節約成本,馬路上的白色斑馬線,晚上沒人時,必須卷起來入庫!
一位大師在給企業作診斷:沒有健全的組織、領導沒有權威、所有活動不講效率,員工的凳子也太矮。老總小心地問:這邊幼兒園看過了,下面我們上樓吧?
老總尋求辦法:咨詢一年了,公司反而虧損200萬?顧問生氣了說:我們一直在指導你們的財務管理么,就不曉得把報表的日期改為一年前嗎?真是白教!
某市規定,咨詢公司搞垮一家企業,門口掛一個燈籠。一老總在一家咨詢公司門口看到30個燈籠,另一家20個,好容易找到只掛了5個燈籠的一家,接待的顧問說:你得排隊,我們才開業一周,實在太忙了!
咨詢師、培訓師、企業家三位都被判死刑,行刑前可以提一個要求。咨詢師希望能把咨詢經驗整理出來,培訓師要求做最后一次演講,企業家大喊:在他們的經驗整理出來和做演講之前,先把我殺了吧!
【林語堂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林語堂經典語錄12-29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01-29
[合集]林語堂經典語錄05-17
林語堂經典語錄4篇[熱門]02-25
林語堂的語錄45句11-20
林語堂的語錄65條09-21
林語堂的語錄48句09-23
林語堂的語錄49條11-06
林語堂的語錄38句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