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的建筑工匠。姓公輸名般,春秋時魯國人,般與班同音,故稱魯班。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班姓什么,歡迎閱讀!
答案:魯班姓姬。
魯班姬姓,公輸氏,字依智,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由于古時候“般”和“班”同音,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的發明
1、木工工具
《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墨斗、刨子、鉆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
2、農業機具
《世本》說魯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制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制做了鏟。
魯班的成就
1、魯班發明了創造了許多的木工工具、古代兵器農業機具、仿生機械以及其他各種種類的發明創造,散見于戰國以后的書籍中。魯班被視為技藝高超的工匠的化身,更被土木工匠尊為祖師。
2、魯班被我國的土木工匠們尊稱為祖師,《魯班經》更是流傳至今的一部民間木工工行業的專用書,現有幾種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除了魯班不姓“魯”外,以下我們熟知的名人的姓也不是首字哦:
孟姜女不姓“孟”
我們從小就聽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卻不明白孟姜女并不姓孟。
其實,在古代子女排行中,老大稱“孟”或“伯”,老二稱“仲”,老三稱“叔”,最小的稱“季”。所以,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俞伯牙不姓“俞”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家喻戶曉,俞伯牙姓什么?姓伯。
王昕《漫說“三言”“二拍”》:
“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寫作“雅”;“鐘”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稱。
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鐘期,而非俞伯牙、鐘子期。”
柳下惠不姓"柳"
以“坐懷不亂”著稱的柳下惠,曾擔任魯國的大夫。柳下惠姓什么?姓展。
《辭洚》記載:
柳下惠,姓“展”名“禽”。魯孝公之子公子展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謚號,所以后人稱他“柳下惠”。
葉公不姓“葉”
“葉公好龍”的故事小學課文都學習過,葉公姓什么?姓沈。
葉公,原名沈諸梁,因被楚昭王封到古葉邑(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舊縣鄉)為尹,故史稱葉公。
褒姒不姓“褒”
褒姒,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褒姒姓什么?姓姒。
褒姒,褒國(今陜西勉縣東)人,姒姓。因褒國人把她獻給周國,故名褒姒。
鄭和不姓“鄭”
鄭和下西洋為中外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姓什么?姓馬。
史載:鄭和,明宦官,航海家。本姓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因其戰功赫赫,明成祖朱棣賜姓“鄭”。
商鞅不姓“商”
商鞅變法名垂史冊,商鞅姓什么?姓公孫。
《辭海》載:“商鞅,戰國時政治家。衛國人。公孫氏,名鞅亦稱衛鞅。”
拓展:名人故事之魯班學藝
魯班年輕的時候,決心要上終南山拜師學藝。他拜別了爹媽,騎上馬直奔西方,越過一座座山崗,趟過一條條溪流,一連跑了30天,前面沒有路了,只見一座大山,高聳入云。魯班想,怕是終南山到了。山上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該從那一條上去呢魯班正在為難,看見山腳下有一所小房子,門口坐著一位老大娘在紡線。魯班牽馬上前,作了個揖,問:“老奶奶,我要上終南山拜師學藝,該從哪條道上去”老大娘說:“這兒九百九十九條道,正中間一條就是。”魯班連忙道謝。他左數四百九十九條,右數四百九十九條,選正中間那條小道,打馬跑上山去。
魯班到了山頂,只見樹林子里露出一帶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間平房。他輕輕地推開門,屋子里破斧子,爛刨子攤了一地,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頭兒,伸著兩條腿,躺在床上睡大覺,打呼嚕像擂鼓一般。魯班想,這位老師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藝的神仙了。他把破斧子,爛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后規規矩矩地坐在地上等老師傅醒來。
直到太陽落山,老師傅才睜開眼睛坐起來。魯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說:“師傅啊,您收下我這個徒弟吧。”老師傅問:“你叫什麼名字從哪兒來的?”魯班回答:“我叫魯班,從一萬里外的魯家灣來的。”老師傅說:“我要考考你,你答對了,我就把你收下;答錯了,你怎樣來還怎樣回去。”魯班不慌不忙地說:“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來了,師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師傅捋了捋胡子說:“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幾根大柁幾根二柁多少根檁子多少根椽子”魯班張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檁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歲的時候我就數過,師傅看對不對”老師傅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問:“一件手藝,有的人三個月就能學會,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學會。學三個月和學三年,有什么不同?”魯班想了想才回答:“學三個月的,手藝扎根在眼里;學三年的,手藝扎根在心里。”老師傅又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提出第三個問題:“兩個徒弟學成了手藝下山去,師傅送給他們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掙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們心里刻下了一個名字。你愿意跟哪個徒弟學?”魯班馬上回答:“愿意跟第二個學。”老師傅聽了哈哈大笑。
老師傅說:“好吧,你都答對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學藝,就得使用我的家伙。可這家伙,我已經五百年沒使喚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魯班把木箱里的家伙拿出來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長滿了銹,鑿子又彎又禿,都該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來。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兩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彎彎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鑿子也磨出刃來了,一件件都閃閃發亮。他一件一件送給老師傅看,老師傅看了不住地點頭。
老師傅說:“試試你磨的這把斧子,你去把門前那棵大樹砍倒。那棵大樹已經長了五百年了。”
魯班提斧子走到大樹下。這棵大樹可真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抬頭一望,快要頂到天了。他掄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這棵大樹砍倒。
魯班提斧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這棵大樹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兒,圓得像十五的月亮。”
魯班轉過身,拿斧子和刨子來到門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樹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樹干上的節疤,足足干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圓又光。
魯班拿著斧子和刨子進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鑿子,你在大柁上鑿兩千四百個眼兒: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拿起鑿子和斧子,來到大柁旁邊就鑿起來。他鑿了一個眼兒又鑿一個眼兒,只見一陣陣木屑亂飛。足足鑿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兩千四百個眼兒都鑿好了: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帶鑿子和斧子去見師傅。老師傅笑了,他夸獎魯班說:“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藝都教給你!”說完就把魯班領到西屋。原來西屋里擺好多模型,有樓有閣有橋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柜,各式各樣,精致極了,魯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師傅笑著說:“你把這些模型拆下來再安上,每個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專心學,手藝就學好了。”
老師傅說完就走出去了。魯班拿起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舍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里,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每一件都認真拆三遍安三遍。每天飯也顧不得吃,覺也顧不得睡。老師傅早上來看他,他在琢磨;晚上來看他,他還在琢磨。老師傅催他睡覺,他隨口答應,可是不放下手里的模型。
魯班苦學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藝都學會了。老師傅還要試試他,把模型全部毀掉,讓他重新造。他憑記憶,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來的一模一樣。老師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讓他造。他一邊琢磨一邊做,結果都按師傅說的式樣做出來了。老師傅非常滿意。
一天,老師傅把魯班叫到眼前,對他說:“徒弟,三年過去了,你的手藝也學成了,今天該下山了。”魯班說:“不行,我的手藝還不精,我要再學三年!”老師傅笑著說:“以后你自己邊做邊學吧。你磨的斧子,刨子,鑿子,就送給你了,你帶去使吧!”
魯班舍不得離開師傅,可是知道師傅不肯留他了。他哭著說:“我給師傅留點什么東西呢?”老師傅又笑了,他說:“師傅什么也用不了,只要你不丟師傅的臉,不壞師傅的名聲就足夠了。”
魯班只好拜別了師傅,含眼淚下山了。他永遠記師傅的話,用師傅給他的斧子,刨子,鑿子,給人們造了許多橋梁,機械,房屋,家具,還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所以后世的人尊他為木工的祖師。
【魯班姓什么】相關文章:
帶武姓的句子,姓武的句子經典語錄?03-18
形容百姓的詩句,關于百姓的詩句03-05
說名道姓作文08-14
姓楊的微信網名08-26
我姓邱的專屬句子04-19
我的姓500字作文07-04
語文魯班和櫓板的教學反思05-11
關于說名道姓的作文12-05
[通用]說名道姓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