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粽葉有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份,同時粽葉還有防腐作用。粽葉品種繁多,一般來說主要是蘆葦葉、箬葉兩種,南方一般以箬葉為主,北方以蘆葦葉為主。
包粽子的葉子具體有以下幾種:
1、箸葉
包粽子的葉子是箸葉,一般在南方地區最為常見,箸葉的地下部分有粗壯的根莖,根系的延展性很強,并且它的葉形優美健壯,不僅僅能夠包粽子,并且是凈化空氣的綠化植物。
2、蘆葦葉
北方地區一般用蘆葦葉包粽子,蘆葦大多生長在淺水中,它的葉片氣味清香,會讓人食欲大增,在使用蘆葦葉時,必須要用清水清洗干凈,避免滋生細菌。
3、粽巴葉
包粽子的葉子是粽巴葉,它的葉片中包含多種氨基酸和葉綠素,不僅僅氣味清香,并且具有必須的抑菌、抗氧化作用。
4、芭蕉葉
芭蕉葉能夠用來包粽子,它的葉片面積較大,能夠很好的將米包裹住,不會出現灑漏的現象,并且芭蕉葉的顏色亮綠,包出來的粽子外形十分美觀。
5、荷葉
說起荷葉很多人都想起叫花雞,確實荷葉叫花雞味道異常香。其實用荷葉包粽子也是很有特色,它寬大厚實,一般多包四角粽,荷葉本身的清香味,讓糯米的香味更清新,口感更好吃。
6、竹筍葉
竹筍葉,一般是大的竹筍,它就會葉子也會很大,人們將這些筍葉清洗干凈陰干,到端午節期間拿來包成粽子,這樣的粽子會有一股筍葉的清香味,比較的特殊,但用筍葉包的粽子比較少見,外面很少有賣。
7、槲樹葉
槲樹葉的主要產地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所以槲葉粽也多是陜西、山西、山東、河南等地區的人們才會包。每當端午節前后,槲樹葉就會成熟,會有一股濃郁的香氣,人們就會上山采集,先陰干然后再包入糯米,煮熟了就成了槲葉粽。槲樹葉包的粽子是長條形,叫做“槲包”。在外地很少看到,很多人沒見過。
8、茭白葉
它也叫菰葉,是最古老的粽葉之一,此刻只在少數地方還繼續使用。它的葉子比較細長,很適合包牛角粽。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是傳統的特色粽子之一。也是十分少見,很多人都沒吃過。
9、柊葉
它也是一種十分寬大的葉子,葉子成長橢圓形,長可達半米,寬二十多厘米。主要生產在廣東、廣西和云南境內,尤其廣西,年年包粽子都用柊葉。但外面很少見,也是很多人都沒見過。
10、箬竹葉
這是南方地區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葉子,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箬竹葉也不止一種,也因地域而有所差別。箬竹葉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消腫等功效,藥用價值高。相比于蘆葦葉來說,箬竹葉顯得寬大不少,一般來說,一個粽子用2片箬葉剛好,另外箬葉帶有獨特的竹香,柔韌性強,十分適合用來包粽子,在端午節期間屬于比較搶手的。
11、玉米葉
剝完鮮玉米的葉子,清洗干凈,保存起來,能夠用來制作玉米粑粑,或者墊在蒸屜上蒸包子,都會散發著濃濃的玉米香味,并且是能夠反復利用的。玉米葉的柔韌性也比較好,不容易破裂,寬度也適合,所以很多人也會用玉米葉來包粽子。不僅僅香味濃郁,并且營養豐富。
12、筍殼
在南方的一些地區,有不少人會用筍殼來包粽子。筍殼是包裹在竹筍外邊的殼,竹筍生長的過程中,筍殼會脫落,在端午前后,竹林里會有很多這種散落的筍殼。將筍殼在水中浸泡,清洗干凈,再經過水煮浸泡,光滑的一面朝內,包成粽子。處理好的筍殼體型寬大,厚實,一張筍殼就能夠包出一個粽子。煮熟的筍殼粽,散發著淡淡的竹子香味,又有筍的味道,粽香醇厚,深受人們的喜愛。
粽子雖然香甜可口,可也千萬別放肆地吃。一般的粽子個頭都不小,通常比較甜或油膩,對于胃腸功能較弱的老年人來說,吃得太多會造成負擔;對于糖尿病人來說,粽子中主要用的是糯米,糯米的升糖指數高,會使餐后血糖迅速上升,對于血糖控制十分不利。所以在端午佳節,糖尿病人不妨把粽子作為一種主食,配蔬菜一齊吃,吃粽子后的血糖反應會更平穩;而對于健康的成年人,只要飲食合理,不暴飲暴食,就能夠放心吃粽子。
【包粽子的葉子】相關文章:
包粽子02-18
包粽子作文12-11
包粽子的作文03-20
包粽子作文12-05
包粽子說說12-06
學會包粽子作文02-20
端午包粽子作文02-19
學包粽子作文02-15
包粽子_600字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