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生活總結>立冬當天吃什么傳統食物
立冬當天吃什么傳統食物
更新時間:2023-11-08 16:55:32
  • 相關推薦
立冬當天吃什么傳統食物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立冬當天吃什么傳統食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冬當天吃的食物

  吃餃子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區,就喜歡利用餃子來作為立冬進補食物。

  吃羊肉

  寒風起,羊肉肥,立冬進補,羊肉是首選,又到了該吃羊肉的季節了,如今,人們對羊肉的常用做法,不外乎爆、烤、涮、燉幾種。每種做法都各有其風味和特點,蘊含的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所以,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吃雞鴨魚肉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

  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可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吃麻子果

  立冬日,上饒有家家打麻子果“補冬”(民間認為麻子果是補食)的習俗。

  麻子果是流行于上饒、撫州一帶的漢族特色小吃。就是將蒸熟蒸爛的糯米放在特制的石槽(叫“臼”)里,用木質的錘子先搗爛,之后用力捶打,之后將大團的麻子果用洗凈的手捏成3cm左右的小團,在外面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的一種甜食。

  吃團子

  團子是長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團子和青團子兩種。團子是圓球狀,寓意團團圓圓,它與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個頭大,有蘋果一般大小。一個飯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個就肚兒圓了。團子外面一層蹦脆蹦脆的,而里面的各種香料也會隨著團子加熱,香氣撲鼻而來。

  團子和包子結構一樣,外層是糯米江,里層是各種不一樣的餡。團子的餡料豐富: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蔥,藕、梅干菜、辣椒……把它們剁成細丁細粒,調味后放鍋里炒熟,并放上鹽等調味品,冷卻后開始用瀝干的糯米漿包團子。

  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構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所以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吃甘蔗

  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能夠保護牙齒,還能夠起到滋補的功效。

  喝草根湯

  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家家戶戶要熬制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后,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制。

  吃膏滋進補

  冬令進補吃膏滋是蘇州人過立冬的老傳統。在舊時蘇州,一些大戶人家還用紅參、桂圓、核桃肉,在冬季燒湯喝,有補氣活血助陽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節氣,蘇州中醫院以及一些老字號藥房都會專門開設進補門診,為市民煎熬膏藥,銷售冬令滋補保健品。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千萬不可“跟風”吃,講究“一人一方”,先吃“開路方”試探性調補,做適當調整后再開正式藥方。

  吃糍粑

  這一天,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糍”慶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韌韌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細細地揉成團;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細細的,與白糖拌在一齊。做好的小糍粑滾以白糖花生粉,擺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時用筷子一口氣串上幾粒,就像撥浪鼓,所以也叫“撥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激他慷慨的給予。

  吃咸肉菜飯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為原料,使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咸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它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

  其實,吃咸肉菜飯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即吃咸補腎。咸味自古被列為五味之首,立冬后天氣逐漸寒冷,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咸味食物入腎,能起到補腎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吃鹽。

  吃大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立冬保健養生7款食譜

  一、蘿卜洋蔥湯

  功效:御寒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曰:“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因而,御寒是冬季養生的首要課題。胡蘿卜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到達調理內臟、暖身、滋養的功效。而洋蔥有顯著殺菌作用,亦能增強抵抗力。

  材料:紅蘿卜,洋蔥

  做法:

  1.胡蘿卜、洋蔥清洗切片泡一會兒,用橄欖油把洋蔥炒成透明狀后,加入胡蘿卜繼續炒。

  2.加入高湯煮沸,再加少許調味鹽等。每一天午飯或者晚飯時喝200毫升,長期堅持,就會改善怕冷的情景。

  二、豆腐燒白菜

  豆腐里包含豐富的維生素B2,不但有助于堅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本事。

  材料:新鮮小白菜,豆腐

  做法:

  1.將小白菜洗凈、濾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備用。

  2.姜絲放入油鍋內爆出香味,放小白菜,加適量鹽炒至變色后,加入豆腐,翻炒均勻。

  3.一分鐘后,加適量水,開鍋后兩分鐘關火,再淋少許香油即可。

  三、核桃燉蛋

  功效:暖胃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會有胃部寒涼的感覺,嚴重者甚至會有疼痛感,因而在日常膳食中,可常吃暖胃食物。

  核桃包含30——50%的脂肪,其中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還富有含磷脂和維生素E,具有增強細胞活性,促進造血功能。這些對提高身體免疫力,抵御寒冷大有益處。

  材料:雞蛋2個,雞蛋2個,紅糖少許

  做法:

  1.將兩個雞蛋打散,加入少許黃酒攪拌均,核桃肉碎成末備用。

  2.加適量水溶解紅糖,水量約為雞蛋液的2倍左右。

  3.將蛋液與紅糖水充分混合,放入蒸鍋中蒸5分鐘;撒上核桃末,中火再蒸5分鐘即可。

  四、板栗雞絲粥

  板栗包含高淀粉,可供給熱量。

  材料:大米100g,板栗100g,雞胸肉80g,鹽5g,油10ml

  做法:

  1、大米洗凈后加少許油拌勻,腌制30分鐘;

  2、板栗去殼,雞胸肉洗凈放入清水鍋中煮熟;

  3、撈出放涼后順著雞肉的紋理撕成細絲,用少許油和鹽腌制片刻;

  4、鍋中加水大火燒開,放入腌制好的大米;放入板栗,再次煮滾后轉小火煲煮30分鐘;

  6、待米粥軟爛時將雞絲放入鍋里,用勺子攪拌均勻,用小火再煮5分鐘,最終調味即可。

  PS.板栗熟食時易滯氣,不可食用太多,消化不良、溫熱甚者不宜食用。

  五、枸杞紅棗赤豆湯

  枸杞紅棗赤豆相配,能消渴補血,補中益氣,潤心肺,且能有效改善面色晦暗、皮膚粗糙等狀況。

  功效:補氣養血

  對于女性來說,補氣養血是最重要的,尤其到了適宜進補的冬季。

  材料:枸杞20g,紅棗80g,赤小豆100g,冰糖30g

  做法:

  1.洗凈赤小豆,用清水浸泡24小時;洗凈大棗和枸杞備用;

  2.一齊加入湯煲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滾,轉文火放入冰糖;

  3.繼續煲約50分鐘,直至紅小豆酥爛即可。

  PS.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癥、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六、山藥紫荊皮湯

  該湯水具有健脾益血、補腎養陰的功效,適用于低熱的貧血患者。

  材料:山藥30g,紫荊皮9g,紅棗20g

  做法:

  1.將山藥、紫荊皮、紅棗洗凈,加水同煎湯。

  2.日服1劑,分3次服用。

  當然,進補必須要適度,進補食物還需根據自身體質來加以選擇。如果感覺營養太過豐富,以下兩款助消化的食物,是不錯的選擇哦:

  七、冬筍竹蓀湯

  冬筍包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消化。竹蓀包含多種氨基酸、無機鹽等,能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兩者搭配煮湯,不僅僅味道鮮美,還能緩解“冬補”過后的積食狀況。

  材料:竹蓀50g,冬筍50g,冬菇20g,高湯

  做法:

  1.竹蓀修去兩頭,洗凈切為長方塊。冬筍、冬菇分別洗凈切片。

  2.湯鍋倒入清水煮沸,下竹蓀、冬筍、冬菇,中火煮半小時,加調料即可。也可直接用高湯來煮這3種材料。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1、適當進補

  日常飲食中應當注意增加富含糖分、脂肪、蛋白質、維生素、鈉、鉀、鈣等營養成分的食物。

  2、飲食適宜清淡

  飲食該以清淡為主,少食煎炒,多進果蔬,力戒溫燥、辛辣刺激之物。冬季飲食的營養特點是增加熱量,可選用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

  3、多喝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4、開窗通風

  冬天家里一般都會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應每一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開窗通風20分鐘,堅持室內空氣新鮮。

  5、早睡晚起

  立冬之后生活起居調養應當以“養藏”陽氣為重點,人們要適當的早睡,早上也不宜起得太早,以此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立冬后養生吃什么水果

  1、立冬后養生吃冬棗

  冬棗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于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的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冬棗中還含有蘆丁成分,蘆丁是治療高血壓病的有效藥物,故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病癥的防治有很大幫助。

  2、立冬后養生吃柚子

  中醫認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養肺和緩解感冒后咳嗽的良好水果。柚肉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成分,能降血糖、降血脂、瘦身健體、美膚養容,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益的水果。

  3、立冬后養生吃梨

  梨是冬天最為常見的一種水果,中醫認為,梨中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吃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最適宜于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緩解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等癥較為適宜。

  4、立冬后養生吃橘子

  橘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種營養物質。據研究,每天吃3個桔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立冬后養生的注意事項

  1、盡量多喝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多于2000~3000毫升。

  2、盡量多出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3、要預防疾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多吃溫性食物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立冬調養中尤為重要。立冬一到,就代表了初冬的到來,早晚溫差也比較大,此時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產生更多的能量,所以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5、多曬太陽防抑郁

  進入冬季之后,天黑得早,光照時間短,也是易使人產生抑郁情緒的一個原因,因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立冬當天吃什么傳統食物】相關文章:

婚禮當天流程04-01

結婚當天的說說11-25

關于結婚當天的心情說說 結婚當天新娘發的說說11-22

五四當天發的文案03-27

結婚當天的心情說說04-20

結婚當天說說06-08

當天工作總結01-08

結婚當天新娘發的說說07-29

立秋當天的說說200句08-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网址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色婷婷青青草原综合缴情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