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蠶》是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改編自著名同名小說——《春蠶》,系作家茅盾著作“農村三部曲”之一。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蠶改編自什么同名小說
答案:矛盾
《春蠶》是由夏衍改編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導演為程步高。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影片講述了浙江東部的一個小村子,村民們幾乎都以養蠶為生,蠶農老通寶十分迷信,他總是用一顆涂泥的大蒜頭卜測蠶寶寶的長勢情景,當他卜知今年是養蠶的好年頭時,他決定多下本錢養蠶。
創作背景: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荷花為了報復老通寶,她故意跑進老通寶的蠶房里去“沖克”蠶寶寶。老通寶明白后,心想,這下完了,等著破產吧。但奇怪的是,這一年他家的蠶繭獲得了豐收,老通寶百思不得其解,“禁忌”怎樣不靈了…
該影片改編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導演為程步高。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劇情簡介:
30年代初,帝國主義為了轉嫁經濟危機,強化對華的軍事侵略和經濟侵略。中國農村經濟進一步惡化。
清明過后,江浙農村家家開始為育蠶而忙碌。老通寶一家去年的蠶沒養好,今年打算好好干一場,養了三張紙的蠶種。老通寶意識到家境的貧困化與洋人相關,“聽到一個洋字,就是七世冤家”,養蠶也不肯用洋種。他性格的另一面,嚴格遵循傳統的禁忌和迷信。他把大蒜頭涂上爛泥,虔誠地放在蠶房的墻腳。大蒜頭生出的葉瓣預示蠶花的命運。
老通寶的大兒子阿四忠厚老實,兒媳四大娘對公公的一套保守的持家之道嘖有煩言,但也只能聽老爺子當家作主。小兒子多多頭年輕氣盛,既不迷信什么禁忌,也不理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舊禮教。他與年輕姑娘六寶經常來往,關系有點曖昧。他與鄰居李根生的妻子荷花,也常常打打鬧鬧。
荷花在村里名聲不好,被人們認為是“晦氣星”。這一年根生家的蠶寶寶壞了,似乎更證明荷花是個克星。六寶和村婦們對根生指指點點,流言蜚語,根生將一肚子怨氣發泄在荷花身上,將她狠狠地揍一頓。荷花滿肚子委屈,無處申訴。老通寶對荷花這樣的女人更是卑視,認為誰沾上她就得敗家。他嚴禁多多頭與她來往交談,否則就告他忤逆不孝。
老通寶家的蠶寶寶在全家精心照顧下,長勢良好。為了把蠶養好,他借了50塊大洋買桑葉,夢想蠶繭大豐收后,不但能夠償清債務,還能攢下一筆錢振興家業。老通寶對荷花的輕蔑激起她強烈反感,一天她偷偷溜進老通寶家的蠶房,抓走了一把蠶,故意沖克,進行報復。此事正好被多多頭撞見,多多頭抓住荷花問明原委之后,不事聲張地將她放走了。六寶遠遠見到事件的過程,一下子張揚得全村都明白。老通寶得知他最忌諱的事件后,憂心忡忡。
老通寶全家夜以繼日地喂養蠶寶寶,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之夜。雖然大蒜頭只長了三四瓣葉,雖然有荷花這樣的“晦氣星”的沖克,老通寶全家的蠶繭卻獲得了大豐收。人熬瘦了,蠶繭卻碩大豐滿。“這樣好的寶寶,我活了60多歲只遇到兩次”。
老通寶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他拍著胸脯向擔保借債的親家說:“放心,你做中的兩筆錢,必須本利還清!”
然而事與愿違。日本的人造絲占領了英美市場,并侵入中國市場。加之戰亂頻仍,中國絲銷路大減,繭行根本不收購蠶繭。到鄉下來的不是繭行的行販,而是逼債的債主和催糧的差役。
望著豐收的蠶繭,老通寶走投無路。繭又不能當飯吃,債又逼緊了,時間又拖不起,出了蛾子怎樣辦
聽說無錫的繭廠還收購蠶繭,老通寶帶上阿四和多多頭將繭運往無錫。收購價壓得很低,對繭的質量又極為挑剔。老通寶無奈只得忍痛賣掉,蠶繭還賣不到葉本。
回到蠶房,多多頭突然發現屋角的大蒜頭長了許多象征蠶寶寶興旺的葉瓣。他苦笑著將大蒜頭擲入溪中,激起的一圈圈波紋漸漸擴大……
《春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創新,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劇作。20年代,除洪深等極個別的例外,中國人拍電影根本沒有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流行的拍攝藍圖是簡約的幕表。幕表包括四項資料:
(一)幕數(即場數);
(二)場景(內外景);
(三)登場人物;
(四)主要情節。
幕表既無臺詞,也無性格和環境描述,全憑演員和導演自我發揮。根據這種粗糙的幕表拍攝影片,很難要求細致的性格刻畫和環境氛圍的烘托,主要是經過鏡頭講清楚一個故事。《春蠶》及其同時出現的一批電影文學劇本,大大加強了電影的文學基礎,對中國電影藝術質量的提高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傳統敘事藝術,重視情節性和傳奇性。中國電影亦多為戲劇性結構,傾向于時間的延伸而不是空間拓展。《春蠶》直面當時社會現實,劇作結構上趨于散文化,對時代背景和生活場景作了細致描繪,在人物關系上作了多層面開掘。不以情節的曲折取勝,而以內涵的深邃和敘事的精到見長,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春蠶》等一批作品的出現,使中國電影的面貌煥然一新。
電影劇作的現實主義的美學追求,也帶來電影導演和電影表演上新的藝術素質。在攝影棚里搭起蠶房,運用間隔拍攝和化入化出的手法,將蠶的成長全過程在銀幕上展示出來。小橋流水的農村景色,布景力求逼真。影片初次采用跟蹤鏡頭,加強運動感揭示人物內心世界。演員認真嚴肅進行排練,深入把握主角性格,感情真摯。在當年有這樣的創新精神和嚴謹的作風,十分難得。也許由于影片的這一系列革新過于“超前”,曲高和寡,影片的營業成績并不佳。
《春蠶》的編劇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年出生于浙江杭縣,1995年逝世。1919年“五四”運動時,夏衍在杭州甲種工業學校染織科學習,卷入時代狂飚,參加《浙江新潮》修改工作,投入反帝反封建行列。1921年考入日本九州明治專門學校,學習電機專業。在孫中山先生引導下,加入國民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夏衍與錢杏邨、鄭伯奇進入明星影片公司擔任編劇顧問,開始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同時組成秘密的黨的電影小組,夏衍任組長。夏衍先后創作了《狂流》(根據程步高的立意)、《春蠶》、《脂粉市場》、《上海二十四小時》、《壓歲錢》、《自由神》等電影劇本。其劇作特色,首先選擇富有現實意義題材,充分發揮電影的社會批判功能。劇作結構上淡化戲劇性,突出社會環境的描繪,重視視角細節,蒙太奇處理簡潔。夏衍的電影劇作開一代新風。弱點在于有時思想大于形象。抓電影劇作的同時,進取開展電影評論,掌握上海主要報刊的電影副刊。夏衍撰寫了大批電影評論文章,并與國民黨政府御用文人展開“軟性電影”的論戰。夏衍還與鄭伯奇合譯普多夫金的《電影導演論》、《電影腳本論》,第一次系統地介紹蘇聯電影理論。此外,將大批新文藝工作者引入電影界。
作者的努力,左翼電影運動蓬勃開展起來,為中國電影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多年之后,這一地下電影運動的豐碩成果,也獲得外國電影史學家的高度評價。
【春蠶改編自什么同名小說】相關文章:
和他同名的人03-15
春蠶優秀作文03-03
春蠶的作文400字3篇01-01
實用的春蠶作文300字五篇05-01
春蠶作文600字七篇05-02
【熱門】春蠶的作文300字四篇03-16
【實用】春蠶的作文300字四篇02-06
小說的教學反思03-14
那些年讀過的小說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