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知識要點總結單元測試新人教版必修1,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
①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②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出現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和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2.社會再生產: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決定)、分配和交換(橋梁和紐帶)、消費(最終目的和動力)四個環節
3.我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理論: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2)現實:社會主義本質和初級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會生產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矛盾)決定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3)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①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基礎;
②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③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4.怎樣大力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
(1)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
(3)必須堅持改革開放(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不斷完善各項基本制定,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5.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6.公有制的地位、范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7.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什么?
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在股份制企業中,如果國家或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質。通過股份制,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8.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在那些方面?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的優勢。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9.為什么以及如何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原因:
①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②具體的來說,是由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慶決定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且不均衡,所以要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③這種經濟制度符合了“三個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客觀評價標準.
措施: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五課:企業和勞動者
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2.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①首先,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
②其次,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
③再次,企業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④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素質的高低、企業是否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直接關系著國民經濟狀況的好壞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3.公司的含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4.公司制優點: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和科學管理結構。
5、正確認識股份制
①股份制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產物。資本主義可以利用,社會主義也可以利用,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②認識股份制的性質,關鍵是看它從屬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看它的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里‘
③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它就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于擴大公與資本的支配范圍。
6.公司的組織機構:股東大會及其選出的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總經理及其助手組成公司的執行機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對董事會和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7.公司的分類: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資本不等額劃分,轉讓資本困難資本等額劃分,以股票形式出現,可以自由流通、轉讓發起人數量50人以下2200股東的責任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承擔責任股東的表決按出資比例形式表決權一股一票原則權公司財務不必向社會公開上市公司必須公開注冊資本限3萬以上500萬以上制8.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主要有那些?
①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②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③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④學會抓住機會;
⑤德才兼備的領導者和員工等等
9.企業兼并:就是經營管理好的,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吞并那些經營不善、企業效益差的企業。
10.兼并的意義: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11.企業破產:指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
12.企業破產的意義:有利于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通過企業破產,淘汰落后企業,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13.我們為什么要就業?(就業的意義)
①對于個人: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者就業有利于實現其自身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對社會:就業能使得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維護社會穩定③對國家: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經濟發展。
每個勞動者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樹立自主擇業觀,樹立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14.我國的就業形勢:①勞動力人口比較多;②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③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傳遞系統不暢通15.如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
(1)黨和國家:①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是根本途徑;②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努力改善就業結構;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④堅持
“勞動者自主創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2)勞動者: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①樹立自主擇業觀,②樹立競爭就業觀,③樹立職業平等觀,④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16.勞動者的權利: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17.勞動者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①國家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②大力宣傳勞動法,增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意識;③勞動者要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④同時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⑤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⑥用人單位要遵守勞動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課、投資的選擇
1.如何看待我國儲蓄存款連年迅速增長這種現象?
①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發展穩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多。②居民存款儲蓄的不斷增加,一方面可以為國家經濟建設積累資金,同時也有利于公民培養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說明居民投資方式單一,從長遠看,不利于經濟發展。對此國家采取有效措施,拓寬居民投資渠道,引導居民消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2.我國的儲蓄機構: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3.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4.利率調整的目的: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平衡國際收支,使得市場上貨幣總需求與總供給趨于均衡。
5.積極從緊的貨幣政策:提高存貸款利率,回收貨幣。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存貸款利率,鼓勵消費,鼓勵投資
6.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有三類: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業務。貸款原則: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效益性
7.股票投資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和紅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來源于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8.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愿訂立的原則。
9.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方向時應該遵循四個原則:(簡答)
①要注意投資的回報率,也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
②要注意投資的多元化,不要孤注一擲。
③投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④投資既要考慮個人利益,也要考慮國家利益,不得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
⑤考慮四種投資方式在流通性、風險性、收益性方面的特征,爭取做到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的原則。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第二單元知識要點總結單元測試必修1】相關文章:
《市場配置資源》高一經濟生活說課稿01-05
高一政治教學總結02-21
高一政治工作總結07-26
高一政治備課組總結11-18
高一學期政治教學總結范文10-26
高一政治工作總結(精選17篇)01-03
高一政治工作總結15篇12-31
高一政治教學反思03-14
高一政治教師工作總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