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年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年日記 篇1
說來也怪,平時爸媽挺討厭上街的,這幾天怎么這么積極地要去上街?我當然也跟得去了!到了街上,眼睛一亮——啊!怎么滿街都是紅的?仔細一看,原來,到處掛滿了紅燈籠,好一派過節的氣氛!街上人很多,不少人提這大包小包的,一定是去購物了。人行道上擺滿了買對聯的、福字的、燈籠的、爆竹的……經過仔細的挑選,我們買了一副對聯和一個福字,用來裝飾家里。滿街的紅紅火火,滿街的歡歡樂樂。過年的日記的氣氛無處不在!
我們準備去超市買糖。還沒到,就見黑壓壓的`一片人。我個子小,被擠得透不過氣來。好不容易擠到了里面買糖,只見人們都發了瘋似的在“搶”糖。媽媽也“搶”了起來,過了一會兒糖“搶”完了。我們趕緊出去,我方才舒了一口氣。過年的日記人真多!
我們回到家,把屋子好好打扮了一番。看,我房間那紅紅的中國節,門口的對聯、墻上掛著的福字……這都傾訴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新春佳節的期盼。家中凈是糖果呀、餅干呀、巧克力呀、可樂呀……等等。可夠我吃了。我也有自己的新玩具,我整天愛不釋手,旁人碰都碰不得一下。過年的日記前這幾天,家里變化真大呀!
要過年的日記的日記,變化真是大呀!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也要小學畢業了。我一定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在升學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過年日記 篇2
正月初一,天氣真好。爸爸、媽媽帶我到夫子廟看花燈。
剛下車,遠遠的就見火紅火紅的花燈隨風飄蕩,還不時看著有人拎著花燈走過來。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直往前走,哇!東牌樓路兩邊全是各式各樣的花燈。有用兔毛做的`兔子燈,用羊毛做的山羊燈,用絲網做的荷花燈,用皺紋紙做的荷花燈;還有一個阿姨用繩子拉著一個四個輪子的羊燈,好有創意啊!我問了一下價格,100元,我覺得挺貴的,沒有買。我們看了好多家的燈,也比較了好幾家的價格,最后我們決定要支持傳統手工藝人,就買了一個皺紋紙做的荷花燈。
買完后,我很小心地護著我的荷花燈,怕別人把我的燈碰壞了。爸爸在前面開路,媽媽和我并排走,我把花燈放在我們3人的中間,很小心的護著,跟著人流走,可人實在太多了,還是碰凹了。我們好不容易走出了人流,我的手拎得都快抽筋了。
過年到夫子廟看花燈,好熱鬧,也好開心啊!
過年日記 篇3
快過年了,我、媽媽和外婆一起到奧特萊斯商場去買鞋。進了商場后,我們在鞋店里看中了一雙鞋,媽媽想試一試這雙鞋,我就趕緊蹲下來幫媽媽換鞋。
店員夸獎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還說一般只有大人給小孩穿鞋的',沒見過小孩子給大人穿鞋的。我心想:這有什么稀奇的,我還會給媽媽洗腳呢。
過年日記 篇4
新地一年到了,我們該跟上一年畫上圓滿地句號了。在過春節前,我還在細細地回憶著上一年美好地時光。
總記得,臘月廿九,春節到了,人們穿著漂亮地新衣,門外已經貼好紅紅地對聯,爆竹聲徹夜不絕,人們向對方送上新一年美好地祝福。這天晚上,人們還要做年菜,吃年糕呢。
大年初一地飯菜真豐富,有遍體金黃地雞,有香味十足地發菜,還有許許多多有美味佳肴呢。而烹制出一盤盤地佳期肴地功勞者屬于大廚師——爺爺。他為了大家能夠開開心心地吃這頓飯,特意為我們準備地。
晚上,我和妹妹、媽媽、爸爸和弟弟在陽臺上放煙花。煙花地品種真多呀,有“雪花”、有“電光花”等……我依依不舍地拿起那支“雪花”,用火點燃,劈劈啪啪,“雪花”從陽臺噴向天空,燃后再緩緩落地,一朵朵紅地、白地……五光十色,閃在天空中。遠遠望去,真像天下鮮花呢。接著,我又拿起一個不知名地煙花。插在盆中,點燃導火線,一股煙草冒民出來,接著就咚咚地放起來了,噴發出地像流星一樣,一劃就消失了。它地形狀有很多,一會兒是三角形,一會兒是星形,大小不一,在空中劃來劃去,美麗極了。
新年地鐘聲敲響了,就這樣,我們迎來了新一年地曙光。
過年日記 篇5
今年寒假我來到了爺爺家——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過新年。我發現這兒過新年的風俗和常州的風俗差不多,而當地特有的磕頭拜年習俗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除夕這一天,人們蒸饅頭、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新年晚會,我望著桌上擺滿又大又圓、熱氣騰騰、上面點滿紅點點、里面飽滿棗子的大饅頭,聽著外面孩子們的放鞭炮、相互嬉戲的笑聲,和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嬸嬸、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著團圓飯,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新年晚會,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我也不時地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出去放煙花,扔鞭炮,盡情地享受節日的快樂!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趕去給長輩們拜新年。山東棗莊的拜年方式尤為特別。在常州,拜年只要對長輩說一些祝福的話,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爺爺家呢,不僅要送上對長輩的祝福,還要給長輩們磕頭行禮。我很奇怪,為什么要磕頭呢?問了爺爺之后我才知道個中緣由:
“因為棗莊離孔子之鄉曲阜比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棗莊也受到了曲阜的影響,對長輩十分尊重,所以過新年時才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俗話說得好“入鄉隨俗”,既然我來到了爺爺家,就應該按照這兒的風俗習慣給長輩磕頭拜年。我在吃早飯之前,就開始準備給爺爺奶奶拜年了。因為以前沒有磕過頭,媽媽特意為我準備了一個厚實的墊子。我滿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就“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可沒有想到這個墊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腦袋“呯”的一聲撞在地上,頭上馬上就起了一個包。這是我第一次給長輩拜年,雖然有些疼痛難忍,我還是故作鎮定,強笑著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周圍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現樂得合不攏嘴。爺爺見我第一次拜年就這樣“賣力”,忙說“行了,行了”,并笑著把我扶了起來。奶奶一邊心疼地摸著我的頭,一邊從口袋里掏出脹鼓鼓的'紅包向我手里塞。看著爺爺奶奶開心的笑容,我早把疼痛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次春節回家過新年,我不僅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家人的親情,還體驗了爺爺家特有的拜年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啊!蛇年春節已過,我期待著馬年春節的到來,更期待著與親人的再一次團聚!
【過年日記】相關文章:
過年了的日記06-05
過年日記范文06-05
過年拜年日記05-09
過年日記四篇04-21
【精選】過年日記四篇04-10
【精選】過年日記三篇05-16
過年寒假日記05-25
【實用】過年日記3篇05-30
【推薦】過年日記3篇06-03
實用的過年日記四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