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日記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年端午節小長假里的,本來爸爸、媽媽想帶我去遠一點的地方玩,可是媽媽放假前牙疼的非常厲害,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吃飯,我可心疼了。但是她在六一兒童節這天還是和爸爸帶我去外面玩,因為媽媽說:“今天是寶貝的節日,當然要帶她去開心一下啊,我們不能去遠的地方,就去游樂園玩玩吧!”
我們去了北郊萬達的大白鯊游樂園,那里可真熱鬧,人山人海全都是大人帶著小朋友們在里面過節呢。我玩的第一個項目是5D電影,這個電影院的座位是隨著電影的劇情來回動的。影片放映的是太空激戰,我雖然坐在座位上,但是完全感覺就像坐在真的太空飛船里一樣,躲避子彈,躲避隕石,座位跟著左右搖擺著,3D的畫面就像要真的撞到我一樣。簡直是太刺激了。媽媽看完電影說,座位晃的她快要吐了,可我卻非常開心。我和爸爸還玩了對抗的游戲,在臺面上把一個圓盤打到對方的門洞里,結果爸爸居然輸給了我,爸爸說我很厲害!最后我還玩了海盜船、小汽車、消防員等好幾個游戲。
離開游樂園,我們還去吃了好吃的冰激凌和紅豆牛奶冰。沒想到紅豆牛奶冰端上來的時候居然是那么大的一盤子,我們三個拿勺子在盤子上掏著自己的`小洞洞,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因為考慮到媽媽的身體不舒服,我們下午4點多就回家了,看著媽媽牙疼的捂著臉,不能好好吃飯,不能好好睡覺。真想讓媽媽的病趕快好。我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你好好休息,我自己的事情我來做,我還可以照顧你,有什么事情就交給我來辦吧!”媽媽說:“謝謝你,寶貝,你真棒!我家小妞就是長大了。沒有讓寶貝好好過六一,真是對不起了。”我說:“我今天已經很開心了,如果能讓媽媽的牙不痛,我才是最開心的。”
我要長大當一名醫生,這樣我就可以給大家看病,幫助大家消除病痛了。
端午節日記 篇2
早上,媽媽拉著我的手說:“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帶你去秦淮河邊看賽龍舟吧。”我聽了,興奮得跳了起來。
來到河邊,只見岸邊人山人海,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才擠到了最里面。水面上有兩只龍舟,分別是紅色的龍舟和_的龍舟。兩只龍舟中間各有8名手握船漿、精神拌擻的年輕人,船尾也有一位站在大鼓后面、手拿錘子的年輕人。
比賽開始了,兩只龍舟誰也不讓誰:一開始是_的龍舟微微,可還沒到五秒鐘,紅色的龍舟又超過了_的.龍舟,_的龍舟不甘落后,又奮力超過了紅色的龍舟……岸上的觀眾看著這場激烈的比賽,不時的喊著:“加油!加油!必勝!”兩只龍舟上的隊員更加努力了。到了最后,落后的紅色龍舟奮力拼搏,終于超過了_的龍舟,得了第一。”
回家的路上,我跟媽媽說:“媽媽,賽龍舟太有趣了,等我長大后,我也要參加賽龍舟。”
端午節日記 篇3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得吃粽子,掛艾葉菖蒲……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醒了,說:“快去吃粽子啊!”我一聽,高興得跳起來,連忙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去樓下吃粽子。到了樓下,香噴噴的粽子已經擺在了桌子上,我迫不及待坐到椅子上,開始吃粽子啦!我先剝開了粽子綠綠的'“衣服”,再吃里面的“肉”咬一口,又香又甜好吃極了!我狼吞虎咽的吃了好幾個小粽子,直到肚子吃的飽飽了,才出去玩。
粽子真好吃,同學們你們吃粽子了嗎?
端午節日記 篇4
星期天,我看到奶奶在團箕里撥弄殼是黑黑的豆子。我問奶奶這是什么豆,奶奶告訴我說是蠶豆。奶奶還說:端午節快到了,按風俗,大人、小孩要喝雄黃酒吃炒蠶豆,可以避邪的。
我瞪著兩只眼睛茫然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端午節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它是民間一年一度的全民“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里要灑掃庭院、懸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用以驅蟲菌,除害病。這其實也是民間一種自覺的防疫防病措施和良好習慣。這些活動反映了我們民族預防疾病,講究衛生的優良傳統。這些與日常衛生保健有關的習俗,也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不過,我從課外書上看到過,知道端午節的最大意義是屈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傳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由于敵國實施反間計,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落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怒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千百年來,中華人民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紀念屈原。我認為,屈原的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深地感動著我。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我,最起碼,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振興中華,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端午節日記 篇5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節嗎?好,我告訴你們嗎,今天是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吃粽子。我們一到,發現外婆還在包粽子。我跑過去問外婆:外婆,我可以和你一起包嗎?好!外婆說。我跟外婆一樣做,首先把米和粽葉包起來,然后放進鍋里,最后就熟了。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有時不小心掉了幾十顆粽米,有時打結打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開來了。還有時忘記加花生米了。雖然前幾次失敗了,但我并不灰心,我接著包,終于包好了。可外婆已經包完了。我只好放進鍋里了。
不一會兒,粽子熟了,我聞著香味都想把粽子一網打盡。外婆笑著對我說:張睿,先別急,等你媽媽等人上來了才能吃。我聽了后,懂事的點了點頭。不一會兒,人全上來了,我解開一個粽子,用筷子插進去,放到嘴邊,張開嘴咬了一口,好吃極了!外婆拿一個我有點面熟的粽子給我說:張睿,這是你包的,快嘗嘗吧。我放下手里的粽子,用另一個筷子插進去,咬了一口,雖然有點難吃,但我仍吃的'津津有味。
評:過節包粽子的過程具體、生動。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就要到了,小姨帶回來了好多糯米和紅棗,媽媽說既然有這么多材料,咱們一起包粽子吃吧,大家一致贊成。
說干就干,糯米泡起來,我們又去超市買了一些粽子葉,甜甜的葡萄干,花生米,紅豆。第二天正好是端午節,糯米泡好了,我們三個動手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把長長的粽葉先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形狀,然后依次往這個漏斗里放各種材料,再用手壓一壓這些材料,用多出來的粽葉把剩余的部分包嚴實,最后用繩子把它捆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看著媽媽做的這么簡單,我也躍躍欲試了,拿起粽葉,我就犯難了,漏斗做不好,糯米放不進去,這邊裝著,那邊就漏出來了,看來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最后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勉強做好了三個。
媽媽把做好的粽子下鍋煮熟,我們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自己做的`粽子真是好吃極了,我一定要趕緊練習,爭取明年的端午能夠自己包出漂亮的粽子。
端午節日記 篇7
端午節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里,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聞見廚房里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里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接下來在水盆里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么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
捆到后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么要包粽子?外婆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后,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尸體,最后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里扔,不讓江里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于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于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端午節日記 篇8
我的家在東北,家鄉的端午節沒有太多的花天酒地樣,像賽龍舟這樣的比賽我是沒有見過的,但一般的風俗還是有的,五月初一時,我們就會在手上與脖子上都系上五彩繩,我只知道五彩繩是由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在一起擰成的小繩,而不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因為我只在小的時候系過五彩繩,現在已經不系了,在小的時候,我們還會戴香包,香包是用紅布包著香草做的一個小包包,上面通常用幾顆小珠裝飾著,用紅線連著掛在脖子上,香包香香的,使全身聞起來可香了,五彩繩和香包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飾品了,在五月初五時,也就是端午節那天早上,人們會去山上采一種叫艾蒿的野草,采來后會把它掛在門上或夾在耳朵上,可能是用來避邪驅蟲的,我最喜歡端午的咸雞蛋和粽子,現在的生活很好,鴨蛋雞蛋想什么時候吃都沒問題,但端午的雞蛋鴨蛋吃起來特別香。
現在,一要到端午節,大街小巷里也能看見賣香包的,他們手里拿著一個大棍子,上面掛滿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香包,有心形的,還有娃娃形的',讓們看的眼花繚亂,在各個市場里都會賣粽子葉和粘米,有很多人會圍在那里搶購著,其實超市里有賣現成的粽子,一些人認為賣的粽子不如自己包的好,姥姥就自己包粽子,每次姥姥買回粘米,都會把它們泡上兩天,在泡之前不能撮,撮完的米就不好以前香了,米可以加點別的米,如:小黃米,還可以放上一顆棗,那樣的粽子吃起來會更好吃,粽子煮熟時會有一種香味兒,把葉子撥開,放點糖,咬上一口,又甜又酸又香又黏,好吃極了。
姥姥不光粽子做的好,雞蛋鴨蛋也腌的好,雖然姥姥的咸鴨蛋比不上高郵的咸鴨蛋,但姥姥腌的鴨蛋的蛋青嫩嫩的,蛋黃都冒油了呢!我最愛吃姥姥腌的鴨蛋,我每天早上,都會吃上一個呢!
每年端午節,姥姥都會教媽媽與舅舅們包粽子,腌雞蛋鴨蛋,可他們做的就是沒有姥姥做的好吃。姥姥常說:“現在的生活好了,每個節日的風俗都變了!”姥姥說的話雖然過于肯定,但有些風俗真的已經不講究了,不知道未來的端午節會是什么樣的,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我的家鄉。
【端午節日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07-30
端午節的日記12-30
端午節日記06-13
端午節日記[精選]07-11
(精品)端午節日記07-10
端午節日記【熱門】06-15
【精】端午節日記06-15
端午節日記(優選)07-06
(精華)端午節日記07-06
【精品】端午節日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