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日記>《馬燕日記》讀后感
《馬燕日記》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12-26 08:00:33
  • 相關推薦
《馬燕日記》讀后感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馬燕日記》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馬燕日記》讀后感1

  初讀此書,我就被馬燕那雙質樸而又對未來充滿希冀的眼睛吸引住了。我拿起這本被稱為“感動世界的現代童話”的書,走進了她的世界。

  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寧夏西海固,1972年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這里有一個15歲的女孩,用她稚嫩的肩頭承受著貧困的壓力,在時時面臨失學的情況下,從小學4年級開始,堅持不懈地寫下了4本日記,這個女孩就是馬燕。

  從日記中你可以讀到邊地生活的極端困苦,更能讀到困苦環境中永不泯滅的人性光輝——一個花季少女對生活的憧憬和困惑,對上學的渴望,對自己可能輟學的擔心,對親友的關愛,對命運的不屈的抗爭,以及對教育和社會進步的渴求。

  一個偶然的機會,法國《解放報》的駐京記者韓石(彼埃爾·阿斯基)在寧夏西海固采訪時發現了她的日記。《馬燕日記》在法國巴黎出版,繼而登上了法國年度暢銷書排行榜,并被翻譯成21國文字,暢銷歐洲和日本。該書不僅改變了馬燕本人的命運,還改變了當地許多女童的命運,甚至改變了當地人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

  “我想讀書”,這是馬燕在面臨輟學時寫給母親信中的一句話,這四個字,大大的,還圈了出來。信上還說:“今天我上不起學了。我多么想讀書啊,可是我家里沒錢!”短短幾行字給了我深深的震撼,要知道,那時她才13歲……讀著讀著,你或許會問,學習條件與學習環境這么艱苦,馬燕怎會如此的渴望讀書呢?夏天要頂著火辣的太陽,冬天要冒著凜冽刺骨的寒風。她與同學踩著那崎嶇不平的`山路去上學要走上幾十公里,往往是在人們睡得正香的時候就已悄然起床……由于長期風吹日曬,他們的臉都是紅紅的、糙糙的,小腳都走了出血泡……總算來到學校,又要面臨饑餓的難題。但是,就算再怎么苦,馬燕始終明白,只有讀好了書,才能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她堅信永不放棄的夢想終將成真!她曾對母親說過那樣一句話: “媽媽,不上學,我一輩子的眼淚都流不干!”

  在韓石把馬燕的日記整理出版以后,馬燕更“忙”了。由于有許許多多的人關注她,記者的采訪也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課時都有記者來采訪。然而,為了其他貧困兒童,馬燕不得不曠課來接受采訪。雖然她接受了在上課時的采訪,但她心里是極不愿意的。她在日記中是這么寫的:“耽誤課是我最不開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別叫我耽誤課。”

  感動于馬燕對讀書的無限熱愛,貧困沒有摧垮她對知識的渴求和企盼,使她更加熱愛學習,更加積極進取;感動于馬燕媽媽為孩子的艱辛付出,困難沒有壓倒這個沒文化女性的意志和精神,雖然疾病纏身,卻不向困難低頭,不向命運屈服,艱辛勞作,執著地供養自己的三個兒女讀書;更感動于國際友人對馬燕及失學兒童的無私幫助,大愛無疆,在大家的幫助下,許多像馬燕-樣的失學女孩重返校園。最為感動的是馬燕有一顆感恩之心,她能把自己的收入無償地捐獻出去,幫助他人,這便是愛的良性循環。

  20xx年,馬燕飛赴法國索邦大學求學,在這所世界名校她先后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后在法國巴黎定居工作,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還能聽懂西班牙語,國際范十足。

  從西北偏遠小山村到國際時尚大都市,馬燕走得那么遠,教育成為她人生遠行的最大推手。

  生活的苦難沒有壓垮她。許多擁有類似經歷的人們,甚至包括在城市生活里有時會焦頭爛額的我們,也許都應該從自身的苦難和挫折中汲取力量,正如美國詩人亨利·梭羅說過的一句話:“絕望的時候,不采取絕望的行動,是智慧的人生。”。

《馬燕日記》讀后感2

  看到馬燕的故事,覺得很神奇,也很感動。故事要從20xx年左右說起,一個在中國貧窮小山村的小女孩因為在日記里表達自己對上學的強烈渴望,吸引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捐助,重返校園。

  或許這樣神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只有足夠強烈的渴望才能創造奇跡。

  從五年級就開始寫日記,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小姑娘,日記中流露出她對讀書和改變自身命運的強烈渴望,還有她深深的感恩之心,所以才會如此幸運,因為這本《馬燕日記》,她重返校園,還幫助了很多像她一樣的女孩子。

  說真的,我們的條件沒有她那么艱苦,想想她,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為了自己渴望的生活而努力。

  《馬燕日記》的第一部分是小學生的流水賬,幾乎都是日常瑣事、生活點滴,看到第二部分,才明白是到了亮點,這是初中生的手筆,不再是單純的`流水賬,更有文采,也更有思想。而看到馬燕上大學,走出國門的部分,才真正看到了精彩之處,她能更詳細的描述她的心路歷程。

  雖然這個女孩出生在貧瘠的農村,條件艱苦,但因著她強烈的渴望,不僅沒輟學,反而能感召到愛心人士為她助學,甚至靠日記出版的版稅供養她整個家庭和其他失學兒童。

  命運對她是殘酷的,出生在中國最貧瘠的地方,但同時命運又是垂青她的,因為即使是現在,出國留學對普通人而言也并非易事,更何況是10年前。或許只有在你努力拼搏后,上天才會真正給你收獲。

  而馬燕正是如此,曾經遭受的苦難都變成了滋養她的養料,讓她成為一個感恩,被愛包圍,有能力選擇人生的人。確實,連讀書上學的資格都能爭取到來自陌生人的捐助,還有什么能阻擋她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呢?

  越到后來,我越能體會到她的感恩之情,發自內心的感恩,而且特別的單純,只有讀書、學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沒有其他的功利心。文中她因為不停被記者采訪影響到學習而心生煩惱,只想安靜讀書。甚至在錄節目時被主持人反復問到她的想法時,沒有其他,就是讀書。

  而且讓我也有一種感受,雖然馬燕生活貧窮,但實際上她是沐浴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在外,由于讀書是由好心人士捐助的,她收獲了無數善意、真誠的愛;在家里,她也收獲了父母的愛。

  雖然因為經濟貧窮,她的父母也時常爭吵,但是從她的字里行間,我還是能感受到她父母是非常相愛的。因為她媽媽會因為爸爸牙齒不好說自己只喜歡吃骨頭而把吃肉的機會讓給爸爸,而爸爸其實明白媽媽的心思,所以即使是一塊肉讓他先吃,他也只會吃一點點,然后把剩下還很大塊的肉都留給媽媽。她媽媽性格要強,爸爸生性木訥,但是每次爭吵時都會讓著媽媽。

  我覺得一個男人并不會因為性格的原因選擇退讓,而真正讓他這么做的理由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愛,馬燕的爸爸很愛她的媽媽。即使是在那個包辦婚姻的年代,她父母的結合也有愛的成分,所以相愛的父母也能給到子女足夠多的愛。

  所以我覺得馬燕是幸運的孩子,收獲這么多的愛,哪怕成長過程中經濟是窘迫的,但是精神是富足的。這一點非常可貴,也讓我體悟到一點:養育孩子健康成長的,不是金錢,而是愛。我們真正能夠給予孩子的,除了金錢,還有很多。

  看完這本書,深深的感動,她的故事就像傳奇,雖然她的日記能被自己的媽媽送給外國記者,甚至能被出版都是偶然事件,但是她的努力和從未停息的渴望讓這些變得必然。

  從未停息的渴望,永遠都是最強的動力。特別佩服她,這樣一位勇敢、堅強,敢于同命運抗爭的女孩,祝福她的人生越來越好!

【《馬燕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夢見鳥在屋燕叫10-21

貓口救燕作文500字07-22

(精選)貓口救燕作文500字10-01

[精華]貓口救燕作文500字08-24

貓口救燕作文500字(推薦)09-16

[精]貓口救燕作文500字09-19

夢見馬05-17

精選貓口救燕作文500字三篇06-12

貓口救燕作文500字四篇06-1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97在线 | 日少妇高潮出水视频 |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免费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