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快來參考日記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春節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春節的日記1
相信很多的下朋友和我一樣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每年的春節可以有很多的快樂,可以不用寫作業,可以有好吃的好玩的,很多的小伙伴,還會有很多壓歲錢。在我苦苦的盼望中,年的腳步終于近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炎黃子孫歷來都重視。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大家便開始緊落密鼓的.籌劃準備。
在著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里,親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難了,而過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與親人團聚的大好時機。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雖然我體會不到游子的心情,但過年時親朋好友聚在一塊玩,卻也其樂無窮。
作為小孩子,當然最愛玩了,平日忙于學習,過年終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們不妨與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看晚會。除夕晚上剛吃完水餃,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會的開始,盡管每年都有晚會,但每次晚會同樣能夠被小品、相聲逗得捧腹大笑,時而陶醉于美妙的歌聲中,時而驚嘆于神氣的魔術……
放鞭炮。今年過年,我買了許多鞭炮,除夕夜十二點整時,我點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鐘聲與鞭炮聲同時響起,場面十分壯觀。閑來無事,還可以與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雖無意思,但這些鞭炮聲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年時,把長輩給的壓歲錢攢起來,買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感覺真不錯。今年,我還學會了一項新本事———包餃子。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
過年是熱鬧的,但姐姐告訴我:“年的背后也寄托著厚重的責任,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對于人生應該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對新的一年,如何調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對新的一年。
春節的趣事還真的很多。我說也說不完,不如就讓我們一起去享受純潔的快樂吧。
寫春節的日記2
“噼噼叭叭”隨著清脆的鞭炮聲響起,我們迎來了一年當中的最后一天——春節。
春節,講究的是一個團團圓圓,所以我們都聚在奶奶家。每一個人來的時候都要拎一些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奶糖飲料,看得我口水都流下三千尺了。
下午,因為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什么活都輪不到我身上,就算輪到我,也只是沏沏茶,倒倒水罷了。大人們在廚房里忙活著,切菜聲、炒菜聲、熱熱鬧鬧的說笑聲、給新年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吃完了大人們的勞動成果,我們就要等待夜幕的降臨。在等待的過程中,大家也開始“動”了。哥哥姐姐們在打撲克,叔叔阿姨們在打麻將,而我嘛,就在一旁跟”鋼镚“笑嘻嘻的玩著,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
轉眼間,第二天到來了。大家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的`時候,要把提前準備好的硬幣和糖塊包到餃子里。寓意發財和甜蜜。我不會包餃子,所以很識相的不去搗亂。不一會兒,餃子就煮好了,我是幸運的那一個,因為我吃到了一個硬幣和一個糖。這頓飯在歡樂的氣氛中過去了。
吃完飯了,這一天應該過去了,但是,你又沒有覺得缺少了什么?沒錯,就是一個對我來說,每年都不可缺少的流程——壓歲錢。我興高采烈的跑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拿了奶奶的紅包,又跑去下一個人那里。這一圈下來,我的錢包鼓鼓的。拍著隆起錢包我笑嘻嘻的說:”哈哈,我是有錢人了。“就這樣,我被姐姐嚴重的鄙視了。
大年初一,沒什么重要的內容,大家都該干嘛干嘛,小一輩的就去跟朋友、同學逛街和玩。大人們就在家里“搓一桌“”搭個局子“……
春節過得有滋有味,讓我留戀,但時間又不能重來,我只好期待下一個春節快點到來。
寫春節的日記3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莊嚴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春節都有自己的特點。以我的家鄉寧波為例,每年過年都要花很長時間。
除夕連接兩年,“一年甚至是兩歲”,意思是這一天。除夕夜,家家都要放煙花,吃晚飯。大人會把“壓歲錢”用紅紙包好,壓在孩子的枕頭下,所以叫“衰老”。吃完年夜飯不能出門,睡覺前還要放一把“關門槍”。
除夕是正月初一,是正宗的春節。這一天,每個人都會早起,穿上新衣服、新帽子和新鞋,以示對舊的告別和對新的歡迎。男主起床要邊放鞭炮邊說吉祥話。這就是“開門槍”。一般放三門開門炮,也是“取四放三”,留一門作為“備用炮”。這里寫的是寧波話的“配槍”。今天早上,我吃餃子或用酒做的餃子,還有甜唐果,這是一個一年到頭都很甜的好愿望。這一天應該是所有孩子都期待和開心的時候。聰明的你,能告訴我為什么嗎?我想,你一定猜到了,當然是為了得到壓歲錢!所有年輕人都是按年齡拜訪長輩,這叫“拜老”。
接下來,就是開心的時候了。從第二天到第七天,最晚到第十五天,各家各戶的'人都出去探親。第五天是財神日,第七天人們“走七橋”“拜八歲生日”。
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正月十五,寧波到處掛滿燈籠,許多廣場舉行小燈節,吸引了許多游客。今天晚上,煙花爆竹仍然不可或缺。孩子放鞭炮,大人忙著準備元宵節。老人基本都很悠閑,看元宵,和老婆聊天。
“十五”過后,春節正式結束,大人們繼續忙著各自的事業,學生們準備好了學習用品,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寫春節的日記4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起得比較晚,什么也沒干,中午直接在外婆家吃午飯。下午回到家,奶奶和媽媽都在廚房里忙著為過春節準備豐盛的晚餐,爸爸在外面貼春聯,而我則在一旁上網。
吃晚飯了,哇。好豐盛的菜啊。有魚、有螃蟹、還有甲魚,爸爸說,燒魚是為了圖個吉利,因為“年年有魚(余)”,之后,我又看見魚中還有一些白白的.東西,問:“這是什么?”媽媽說:“這是年糕,年糕搭配魚就是“年年有余””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還看看電視。
不一會兒,吃完了飯,我們就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春節聯會晚會,晚會的節目有很多種類,有相聲、小品、唱歌、舞蹈、魔術,最精彩的就是魔術了。
去年春晚,捧紅了一位魔術大師:劉謙。今年春晚,劉謙又上臺來為大家表演魔術了。這一次他表演3個魔術,他是先以一個將一杯果汁變沒的魔術開頭,之后他拿出了一副撲克,讓主持人董卿洗過牌后在十秒中之內將撲克分成了十份,并且第一份有一張牌,第二份有兩張牌,第三份有三張牌……第十份有十張牌。全場都沸騰了。不過最精彩的是最后一個魔術,劉謙先讓旁邊的一個人拿了幾枚硬幣,平舉在一張有機玻璃桌下面,之后,劉謙說出了他的經典臺詞:“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然后他就在全中國人民的眼前,把手穿過了這張透明的有機玻璃,還把下面的硬幣給拿了上來。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十二點了,在倒計時時,爸爸也打響了一掛鞭炮,說是開財門。
在大年初一到初七的期間,我過得很快樂,每天都去親戚家玩。
今年的春節我過的真快樂啊。
寫春節的日記5
今年寒假,我領略過馬路的車水馬龍,親歷過超市的人山人海,感受過熱鬧祥和的年味兒,所見所聞,都給我留下了印象,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關于威海市禁放煙花爆竹的事情。
禁鞭政策得人心
威海市今年是第一次春節期間在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第一年禁炮會面臨很多困難,我聽說公安部門在很多高樓樓頂設了觀察哨,專門用來監視違規放鞭者。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政策,得到了市民的擁護,以前放鞭炮的聲響吵得我連春晚都看不了,今年的`大年三十卻異常寧靜。
放鞭被罰不值得
初一晚上,爸爸下班回來,對我們說了一件事:有一位市民準備除夕晚上放完鞭炮后就回鄉下過年,但他在放鞭時被觀察哨發現了,觀察哨立即通知在路面巡邏的警車到達燃放煙花爆竹現場,將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帶到派出所調查情況。
根據規定對其進行進行了罰款。有關部門根據這個線索給予違規銷售煙花爆竹的銷售點取消銷售資格的處罰。最終他凌晨2點多才離開派出所,為了放一掛鞭炮,被罰款,沒能夠趕回家過年,真是得不償失。
鄉村花炮慶新年
我們一家還有舅舅一家到小觀鎮廟東村去走親戚。春節里,原本安靜的小村變得熱鬧起來,空空蕩蕩的街面上到處是人,孩子在街上跑來跑去,都是回老家過年和走親戚的。
晚上,村里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非常熱鬧。
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傳統習俗。但是為了保護環境,威海從今年起施行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個規定,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我持贊同態度。
寫春節的日記6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然后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里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然后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肴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然后這喜炮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寫春節的日記7
春節到了,我一家人去海邊旅游了。大海蘊藏著許許多多的“寶藏”,在人類的心目中它可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百寶箱”。
聽媽媽說,大海的景色很美麗。于是我便在心中想象大海的那種波瀾壯闊、洶涌澎湃的景象來;那景象雄偉極了。我又日盼夜盼,能親眼目睹一下大海的雄姿。終于有一天,我們一家去海邊旅游,讓我真正的領略了這雄壯的景色。
來到海邊,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海洋。舉目四望,茫茫的一片海洋,萬里的長空飄著幾朵潔白的云朵,大海的碧波時而泛起朵朵漣漪。海天一色,滄海茫茫,看著潮起又潮落,聆聽著浪花拍打著海岸的聲音。我想這一定是大自然在為海岸上度假的人們演奏著悅耳動聽的音樂,人們也正都在盡情地享受著大海的風情。沙灘上的人雖然不是很多,但使這片金黃的沙灘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喧囂。人們在岸上追逐嬉戲,玩得可開心拉。都早已把平時的煩惱拋到了九霄云外。海邊的風很大,我和爸爸躍過一塊又一塊礁石,盡情地領略著赤足在礁石上的感覺。
走在沙灘上,感到自己好像已經遠離了從前的那些不愉快的事,也只剩下了對大海的依戀,依戀大海的寬廣和無私,對大海油然而生肅然起敬之情。
岸上賣著許許多多的工藝品,有貝殼做成的大小不一的螺號,有各式各樣的風鈴等等。我看中了其中的一個用白色的小貝殼做成的風鈴,我拽著爸爸的袖子要他給我買,爸爸同意了,我高興極了。現在那個風鈴還掛在我房間的天花板上呢。
大海的確是一個美麗、能讓人放松的地方,你也不妨去海邊玩玩,放松放松心情。在這次旅游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要有一個寬廣、無私的胸懷,不能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希望所有去海邊旅游的人們能多一份好心情。
寫春節的日記8
春節來臨了,家家戶戶都帖春聯,敲敲這家門,敲敲那家門,幾乎都沒有人,所有人都去拜年了。
我也不例外,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拜年,一回到老家,就看到公公和婆婆,我喊了一聲:“公公,婆婆新年好”,雖然談不上古人跪拜那么隆重,但是心意到了就行了,畢竟,現代人沒以前人富有更多的禮節。公公,婆婆聽見了,公公連忙歡喜的說:“我的大外孫回來了,長得這么高啦,給我量一量到底長多高了?”婆婆笑著說:“今天中午給你做你最喜歡吃的圓子”我聽著可開心了,因為我的公公婆婆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問成績,春節不是用來問成績的,而是來突出“囍”字的。我來到這邊才發現已經有許多人過來拜年了。
大人們坐在一起喝茶,聊聊天,打一打撲克,氣氛熱鬧非凡,十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一會兒看看動畫片,一會兒玩玩棋子,一會兒喝點飲料,總之,一點閑功夫的.時間都沒有,如果大人來找他們,他們肯定不回應答。
我先吃了一個茶葉蛋,緊接著,我就要拜七大叔八大姨,“小姨新年好”“舅舅新年好”……雖然無奈,但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祝福吧, 20xx年自己的收獲,預祝今年會收獲平安,吉祥和快樂,而且在拜完他們后,收到了許許多多的紅包,接的我手都發軟了。
雖然寒假不長,但它給我們了無限的快樂。
寫春節的日記9
今天是春節。早上有很多親戚來家里拜年。但是他們都是來問候奶奶的。不過奶奶打了吊針身體也漸漸恢復了。
事情發生在前一天。早上,我們一家去‘’成興酒樓‘’。可能是因為吃的食物太多了,各種各樣,有甜的,有酸的`,還有咸的。回家后,奶奶說:‘’肚子總感覺脹脹的。奶奶搽了點驅風油,就去哥哥的房間睡了一覺,奶奶起床后,二姑又去買了些點心。
奶奶也吃了一些。吃完之后,奶奶去睡覺,大家都在大廳玩,大人打麻將,小孩玩電腦。奶奶睡到一半,就起來上廁所。二表妹突然想上廁所,但是已經客滿了。她只好忍著。過了有一會兒了,我見奶奶上廁所上了這么久還沒出來,就到房里看了一下,發現房里沒人,就到廁所里,我叫了一聲:奶奶。奶奶。奶奶顫抖著聲音回答我:哎。我立刻沖出房間,哭喊著:爺爺。爺爺。啊,啊,啊,奶奶暈倒了。所有人聽到這句話后,立刻沖進廁所,把奶奶扶起來掐人中。小姑連忙用毛巾幫奶奶捂熱,立刻送往醫院。他們走后我立刻失聲痛哭。在睡覺時,我一直閉眼,腦海里卻都是奶奶暈倒時的樣子和奶奶平時和藹的模樣。我真的很怕失去奶奶。這件事發生使我徹夜難眠。我一直在心里罵自己:林曉雯,你怎么不早點去看一下,你早點去看奶奶不就沒事了嗎。第二天早上,小姑打電話跟二姑說:媽媽是急性腸炎,現在已經沒事了。等一下就可以回家了。聽到這個消息后,大家都特別開心。過了一會兒,門鈴聲響了,小其立刻去開門,小叔扶著奶奶:老佛爺駕到。我們都笑了,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天。
在新的一年里,我恭祝各位:健健康康,財源廣進,學業進步。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壽比南山。
寫春節的日記10
春節,顧名思義,應該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是我國乃至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傳統節日。從臘七臘八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那些天南地北的親朋故舊,不顧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義回家,以親人團圓的名義回家,相聚在春節里的。
春節的重頭戲,要數團年宴了。這一天大人們最為忙碌。廚房里熱氣蒸騰,煎炸蒸煮飄香,鍋碗瓢盆齊鳴;爺爺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媽媽廚藝了得。像我這樣懶散的人,也要參與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團年宴的早一點開席,以便大快朵頤的。
下午四點,親人陸續到齊,一番寒喧之后,論資排輩入席。滿桌的菜肴,滿杯的瓊漿,滿滿的親情,彌漫了整個空間。親人們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然后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調侃。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有敬酒的,也有賴酒的,酒杯碰得咣當作響。一頓團年飯,起碼要拉扯上一兩個鐘頭才肯罷休。
親人們無論喝多少酒,卻總忘不了一件事,就是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客廳里人多擠不下,就看臥室的電視、書房的電腦,甚至用手機瀏覽。當春晚主持人敲響新年的鐘聲,成千上萬的煙花升天燃放,將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過后,便是大年初一了。放眼望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中,行人如織,出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小孩,無論在什么地方相遇的,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樂之聲,不絕于耳;禮花鞭炮共鳴,震耳欲聾。
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春節,既然是春天的節日,讓我想起不知名的詩句
春天何其多,屬于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了春天什么?
寫春節的日記11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二月左右,春節就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看!今年的春節又來了……
每年,在過春節前,中國的每一片土地都已近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大家都要去超市買過年需要的,從吃的到穿的再到用的,都一應俱全,好在春節時顯出萬象更新的好氣象。就這樣,忙忙碌碌地來到了除夕夜。這一夜,是熱鬧的;家家戶戶放起鞭炮,孩子們都高
興的.合不攏嘴;這一夜,是團圓夜;在異地的人們,不怕路途的艱苦也要趕回家和家人們團聚;這一夜,就連空氣聞起來也是喜慶的。大年初一,守歲守到很晚的你,想睡個懶覺都不容易,早早的鞭炮聲就格外地響,還有,爸爸媽媽會把你叫起來,去給別人拜年。拜年
在過春節里也會很重要,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為好祝愿的就叫做"拜年"。大年初一過完,緊接著又一個高潮節日就數元宵節了,元宵節就象征著春節快要過完了,在這一天里,家家都要吃湯圓,吃這個就意味著家里一年都可以團團圓圓。記得在稍早時的元宵節,老北京的人們和別的城市一樣,都要看紙燈,這些各型各色的紙燈好比天上掛著的大太陽般,象征著紅紅火火,在一些店鋪外都要掛上這樣的紙燈,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意能夠紅紅火火。就這樣,人們在家里和家人們看著晚會,吃著團圓飯過完了這個喜慶,團圓,祥和,熱鬧的春節。
春節是一個團圓節,是一個熱鬧的節日,它也是中國流傳千古的節日。大家都喜歡春節,上到老人,下到小孩,我們都喜歡這個節日;過完了這個春節,大家又用熱枕的心期待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寫春節的日記12
春節又稱大年初一,是我國最隆重節日。在那天,人們載歌載舞,盡情歡呼,什么耍龍燈。扭秧歌。放鞭炮等等等等,好不熱鬧。
節前
春節這股暖風即將吹來,這時家家戶戶都搞起了“裝修運動”。所謂“裝修運動”不過是把家里打扮一下,好迎接春節。啊。還聽不懂?“裝修運動”就是貼春聯。福字。門神等。看著鄰居家“裝修”得花花綠綠,我們家不甘示弱,也開始了“裝修”。可是老天卻非要和我們作對,他派“風老大”來到亂。一會兒他來“偷”對聯;一會兒“拿”塵土“攻擊”我們;一會兒她又來“捉”橫披······幾經周折,“裝修運動”走算是結束了。走進我家一看,大腦里詞語都凈化了,只剩下一個字:紅。
節時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我被一陣陣莫名奇妙聲音驚醒了,開始我還以為是鬧鐘,心想:“今天怎么試這鈴。”睜眼才反應過來,今天是春節,那聲音是煙花爆竹聲。
吃完早飯,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起程了。去干什么?當然是去拜年了。說一句辭舊迎新吉利話,還會有不小“收獲”呢。“我長大了,壓歲錢不要了。”見一位aunt要給我錢,我連忙表示不要了。哪知他卻說:“長大啦?好呀。再來10元。”春節這天,家家戶戶披紅掛綠;“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煙花爆竹聲不斷;節目也開始啦。今天空氣中除了節味兒,就是年味兒。
節后
春節這股暖風來得快,走得也快。春節雖然已過,但余波仍然存在。節時那股年味還未散盡,但新太陽已經升起,面對我們是新一天。
春節,它讓我知道了自己又長了一歲,責任又多了一成。新年新氣象;新年新挑戰;希望在鼠年里我會“更牛”
寫春節的日記13
春節是一年中最喜慶、最熱鬧的節日。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家鄉的春節是從臘八開始的,喝了臘八粥,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買雞鴨魚肉、水果蔬菜各種年貨,買春聯、福字、年畫、剪紙、鞭炮等年俗喜慶用品,街上、商場里人流涌動,熙熙攘攘,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地起來,媽媽負責做飯,我和爸爸負責貼春聯。中午媽媽做了滿滿一桌子美味,有燒雞公、炸雞翅、八寶飯、四喜元子、紅燒鯉魚、糖醋排骨……爸爸也露了一手,做了一道拿手菜——爆炒鮑魚。窗外不時傳來鞭炮聲,噼里啪啦,震耳欲聾,紅色的紙屑漫天飛舞,就像一個個紅蝴蝶,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除夕之夜要守歲,我們一家人邊吃餃子,邊看春節晚會。那幽默的小品逗著我們一家人哈哈大笑,新年的鐘聲響了,夜空里鞭炮齊鳴,煙花綻放,我們不知不覺都長了一歲。
大年初一,我們去給外公外婆拜年。外公外婆見到我們很開心,爸爸媽媽跟他們聊自己的工作,我也跟他們講我的'學習和去香港旅游的見聞。一大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外公外婆臉上的皺紋在笑聲中似乎減少了許多。
家鄉的春節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這一天被稱作“小年”。我們一起吃元宵,元宵有芝麻糖餡的、山楂餡的、豆沙餡的……吃元宵寓意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晚上,我們去公園看花燈,猜燈謎,燈光燦爛,人聲喧嘩,人人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里。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春節。
寫春節的日記14
春節里有許許多多的趣事。其中我認為包餃子時最好玩的事了。
大家也許都吃過餃子,但現在很少有人親手包了吧。在春節的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就會親手包餃子,原來包餃子是看似簡單但卻是需要很深的“功底”。
除夕夜那一晚我們全家都在包餃子。起初都是大人們在包餃子,我們幾個看著大人們包餃子很好玩。于是也加入到了包餃子這個隊伍中。
因為我沒有包過餃子。所以,我就跟著大人們學。大人拿起餃子皮,我也拿起餃子皮;大人把餡放在餃子皮上,我也把餡放在餃子皮上,總之大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學了一會兒,我就自己學著包餃子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包的餃子就是包不起來。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在餃子皮的邊緣要沾上一點水,后來我按照這個方法做了后真的把餃子包上了。
但是,我包的餃子很難看,但是我們也不能“以貌取餃子”嘛。由于大家齊心協力,所以我們只包了一會兒餃子就包完了。但是我們幾個小孩子互相看了一眼,全都抱著肚子笑得停不下來。原來大家的臉上都是面粉。既然大家的`臉上都已經臟了,所以就不在乎再臟一點。于是我們就把面粉你撒我,我撒向你。如果換作平時肯定會被家長批評一頓,但是由于今晚是除夕夜所以也就讓我們隨便玩。
在我們玩的同時大人們已經把包完的餃子放到了鍋里煮。過了很久(其實也不是過了很久頂多過了20分鐘,只是我很餓所以過了很久),大人才把香噴噴的餃子端出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和大家一起坐在飯桌上歡聲笑語,這種感覺是多么溫暖,多么幸福啊。
寫春節的日記15
中國的節日很多,可春節算得上最熱鬧的節日了,我最喜歡過春節了。我的家鄉在蘇州,蘇州的春節十分熱鬧,我特別喜歡過春節,每年放寒假,我就計算著春節來臨的那天。
春節臨近幾天,大人們忙著購置年貨,小孩們也吵著買東西。除夕到了,大人們更忙。一大早開始,要擦桌子擦玻璃掃地,忙活了一個上午。下午二三點就開始做年夜飯了。小孩子可喜歡過除夕了,可以吃到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可以在吃好飯后玩放煙花,可以看一夜的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最重要的是————向長輩說幾句祝福,可以得到一個紅包,那是裝有幾百元壓歲錢的.紅包,小孩子們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它。除夕夜是要守歲的,家家都是燈火通明,一直到第二天零點。
正月初一卻不如除夕熱鬧,也許是忙了幾天,累了吧,充滿了溫暖和休閑。此后幾天,人們要走親訪友,向親朋好友拜拜年,又恢復了原來的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小區門口掛起了燈籠,插上了旗幟,社區舉行鬧元宵、猜燈謎等活動,敲鑼打鼓的。小孩子們也跟著亂跑亂跳,社區里彌漫著一種令人興奮的氣氛。就這樣,春節就在元宵節晚上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過去了。
正月十六,學生又該上學,大人又該上班,年就算過完了。家鄉的春節雖然不長,但分外熱鬧。
【寫春節的日記】相關文章:
寫春節的日記06-05
寫春節的作文09-16
寫觀察日記07-31
寫除夕的日記10-11
寫雪的日記11-11
寫除夕日記10-01
春節的日記(精選)07-04
春節的日記06-12
寫兔年春節的文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