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1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是《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很受啟發。書的主人公是安妮,她1929年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市,是個猶太小姑娘。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一家1933年被迫逃到荷蘭避難。在1940年德國兵侵入了荷蘭,要將猶太人趕盡殺絕。安妮一家不得不換一個躲難地方。設在了父親工作的公司樓上的`“秘密后屋”。在那一共有8個人,除去安妮一家人,還有父親同事范達恩及他妻子和兒子,還有一位牙科醫生。這8個人在“秘密后屋”度過了兩年的時間。每天不能發出一點兒響聲,生活在黑暗之中,十分難熬。
雖然生活艱辛,但是沒有打破安妮的夢想,她希望自己長大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于是她發奮讀書,希望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她堅持寫日記,沒有停過。安妮從一個可愛天真的小女孩到成熟的少女,一共經過了兩年的時間。日記里有寫開心的,傷心的……安妮通過日記來表現德國兵的殘忍。最終由于有人告密,那8個人1944年8月4日被抓。只有安妮爸爸是八人中,唯一的幸存者。
讀了這本書,我的啟發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環境中,衣食無憂,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大家有想過那些還在戰爭中度過的孩子,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在學校中快樂地上課。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2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許多書,而這本《安妮日記》特別讓我記憶憂新。
故事中的主人公安妮是一位猶太小女孩,她原本生活在德國后來又由于納粹興起后和家人避難到荷蘭,在她10歲生日中收到了一本日記薄,從此便天天開始寫日記,可是一場戰爭破壞了這幸福的生活---荷蘭人大量抓捕猶太人做壯丁,為了逃難他們躲進了爸爸工作大樓的一間密室,在漫長的25個月內她天天在寫日記。
我讀后第一感就是德國人很殘酷,為了戰勝他國,把猶太人抓去做勞役,使他們失去自由無法得到正常人使用的'權利,頑強的弗蘭克一家“失去光明”躲在一個小密室里僅僅靠朋友的幫助才得以維持生計,我無法想象在這度日如年的25個月中他們是怎樣生存的。在這本日記中,我看到了安妮那渴望上學、玩耍的小小愿望。也使自己懂得了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在這段時間中他們無法看見光明、無法獲得快樂、無法大聲說話……感受到了強烈的悲痛!安妮對別人的感覺是直言不諱,坦率的文字中表現了對生活的苦悶和對長輩的不滿,希望自由的心愿。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不會沒有自由更不會吃不飽,穿不暖,可在安妮那里處處可以體現出戰爭、歧視發生的“生活約束”,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生命對生活的滿足。從中我們感悟到安妮熱愛生活永遠滿懷理想,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還要學習她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品格,她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值得大家永遠學習。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3
在我讀了《安妮日記》之后,安妮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于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對我的感觸頗深。在我查閱了資料后,我深刻的知道:在二戰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場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惡行。
對安妮,我是同情的。作為一位花季少女,沒有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與同學朋友嬉戲玩樂,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滿恐怖的密室之中,心情抑郁————“星期天的.時候,我的精神狀態最不好。這時屋子里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氣氛郁悶得令人窒息。我們聽不見外邊的一點聲音,屋子里這種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我,拖曳著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的最底層……我覺得自己像一只被關在籠子的小鳥,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籠子的欄桿上撞擊。“放我出去!”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鮮空氣、有歡笑的地方去!”
對安妮,我是敬佩的。作為一名少女,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完成了這本偉大的著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并且該書已被作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4
少女的日記、本該是紀念日常的奇想、情竇初開的悸動。
平凡而快樂的“流水帳”常是這年紀的文筆產品。
但你見過這樣的時刻處在死亡的威脅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記嗎?《安妮日記》就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
《安妮日記》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個成長期的少女如何面對戰爭、種族迫害、自我成長與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問題。
《安妮日記》的內容是:恐懼、不安、奴役與饑寒交迫。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于花季之齡死與納粹集中營,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為她生命的終點,真摯的情感與卑微的希望,貫通整本日記。
寫作時的孤獨與秘密的保存,卻轉為世人的廣大回響。
善良、正直畢竟才是普世價值。
《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獨白,更是德軍占領下的任命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戰爭的'殘酷遠非我等未曾經歷的日能想象。
包括我在內,我們曾有一陣子期盼戰爭,以為那可以是我們現在的“痛苦”的結束。
但事實上,如果真的爆發戰爭,那將是更痛苦的深淵。
悲劇是把生命中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戰爭就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習以為常的美好的東西。
或許,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會是激動人心的,但興奮過后,將是對和平的漫長而痛苦的等待。
有人做過統計,自從人類社會有歷史記載以來,絕對的和平時期只有不到200年。
人類為了征服與反對征服而進行戰爭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人類生存的本義。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5
有許多書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從中吸取精華和營養,更加茁壯成長。上個星期,我讀了《安妮日記》,感覺既真切又感人。
安妮·費蘭克是一個二戰時期,納粹大屠殺猶太人時一個15歲猶太女孩。她有一個姐姐瑪格,本來一家人其樂融融,但是希特勒對猶太人實施種族滅絕,費蘭格家被迫住進了秘密小屋。此外,同居室還有一個牙醫,幾對夫妻,還有一個男孩皮德。在這一段充滿噩夢的將近25個月的危險日子里,安妮用純真而感人的筆觸記錄下了躲藏在秘密小屋的恐懼、害怕,以及與皮德之間真摯男女情意。安妮夢見親愛的已經過世的外婆,夢見親愛的.朋友達莉,心里充滿了焦慮和擔心。而日記是她最好的傾訴,也是二戰期間猶太人悲慘命運的一個證明!日記本是安妮13歲生日時收到的一份禮物,她給日記本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基帝”,向它吐露自己的心聲以及自己內心的無助與煩惱,思考生命和戰爭……
在安妮15歲那年的8月份,有人告密,秘密小屋的8個人全部被捕。數日后,安妮和姐姐瑪格死于集中營,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還生。
多么不幸的故事呀!25個月的悲慘生活,忍受饑餓、擔心、害怕……在困難中成長,在害怕中成熟。在躲避的日子里,安妮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長成了一個花季少女,在這花一般的年齡,只能躲避在那矮小的秘密小屋。
一本日記,讓我們體會到戰爭的殘酷與無情,體會到了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讓我們認識到了納粹惡魔給人類整體以及每個個體帶來的傷害以及無可彌補的傷痛!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優秀】相關文章: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01-12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精]08-24
《綠山墻的安妮》優秀讀書心得04-15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優秀)07-03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12篇02-21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15篇(精)09-25
讀《安妮日記》有感04-25
讀《安妮日記》有感01-02
《安妮日記》讀后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