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日記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日記 篇1
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恍然間穿過一層厚厚的玻璃墻,夢幻般回到了現實。
走下擠滿老人與小孩的汽車,再走一段人跡罕至的山路,便是家了。
這山路,透著熟悉又陌生的氣息。一條水溝在其中左沖右突,深深地刻進了泥土,記載著歲月。只要稍抬頭,就可以看到滿山的橡膠樹。父輩們栽種的橡膠樹都已老了,抖落一地黃葉,只剩嶙峋瘦骨,而路旁的松樹似乎不懂季節,依然蔥郁細密,斜切下濃密的陰涼。一段路,在分隔繁華與蕭條的同時,又接通了文明與落后。喧鬧躁動的城市已遠去,恍如夢醒,耳邊只有山間那幽靜的蟲鳴聲。前面就是我成長的地方,一個狹小的生產隊。
對于山間這樣一個地方,我并不眷戀,連最近的鎮也躲它于十里之外,只有一條盤山路九曲十八彎地將它引向遠方。那里生活著走不進城市心臟的人群,絕對的勤勞絕對的質樸,卻又蠻悍粗野的他們保持了異樣的生命力。年月在轉,惜日的小孩長大后,最初的樂園也漸漸隱退,越發令人厭倦。到遠方求學,心都會隱隱作痛,破敗的.景象依舊,父母仍然瑟縮于屋底下。他們都老了,唯一的期望,是一家人的團聚。
狗恐惺地遠遠叫著,看來它們都已不認得我,父親循著狗叫聲迎了出來。注視著滿額白發面容松弛的父親,一種悲涼頓時涌上心頭,電話里說個不停的我竟啞口無言,父親先開了口“回來啦!鍋里有番薯湯。”
居家的日子里,陽光慵懶地照著。貓倦縮于墻角,雞蹲在竹林底下會傳來小孩的追趕打鬧聲,鬧聲過后更顯寂靜。曾經我也那樣歡快地玩耍,兒時的記憶猶存,兒時的伙伴卻已星散天涯。隊里的人跡越來越少了,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孕婦。許多房子只剩一扇陳舊的木門,關著滿屋的霉氣。無家可歸固然慘痛,有家不想歸更令人悲哀。我想,游子總會想家的,是這樣一些人群和貧苦的地方使他們困倦而徬徨。并非是忍心舍棄,只是貧窮并不光榮,繁華落盡后的回歸于固守薄地,是兩種不同的態度。于是,離家與回家就成了年青一代生活的開始與歸結。
家總是要回的,如我們必然的出走。把對老家的愛與痛,積累于心間,幻化成前進的動力,回家就有了超乎尋常的意義。
每次回家,總會有一種被拉回現實的痛。站在屋旁的石拱上眺望,已漸漸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五年級日記 篇2
今天星期天,媽媽要我去剃頭,還說讓爸爸帶我去剃頭。我立刻大聲說:“不高興就是不高興”媽媽無奈地說:“好嘛,好嘛,不剃頭就不剃頭算了。”
到了中午,爸爸吃飯以后就叫我不要走開,還說要帶我去剃頭。我也說不高興。爸爸可沒有媽媽這么好說話。他二話不說,一把抓住我,抱起來就往車子上放。然后,他騎起車子就走。
來到理發店,空空無人,爸爸就讓我先剃頭。我想看來又要受罪了。沒有辦法,爸爸虎視眈眈地站在邊上。我只好不情愿地坐到理發椅子上去讓理發師幫助我剃頭。理發師給我理了一會兒發,就讓我去洗頭。我洗頭的時候,爸爸理發了。等到我洗好頭以后,爸爸也要去洗頭了。
我剃好頭,等了一會兒,爸爸也理好了發。然后,爸爸就帶我回家去了。一路上,到家后,我覺得自己的脖子處有點不對,癢癢的,怪難受。爸爸到家后就給我看了一下,說是脖子里有一些頭發。他連回家就該做的事情都不去做了,馬上給我洗頭洗澡。我換上了干凈的`衣服以后才覺得舒服了,不再難受了。朋友,現在你該知道我為什么不愿意去剃頭的原因了吧!
五年級日記 篇3
日記是解決素材問題的最好渠道,同時也錘煉了語言。
以前也寫過日記,一直痛苦的是——批改。那時逐字逐句批改,天天幾十本,總是改不出來。聽了《新作文》主編聶聞老師的報告,才知道有這樣批改日記的妙招——按行給分。但我還是忐忑,不知道這件事倘若開始能堅持多久?不知道會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這些日子,糾結的情緒一直在心中涌動著,翻滾著。
第一天
20xx年4月22日我們學校進行了期中考試,當天下午放學,我終于按捺不住了——決定一試。孩子用的也是軟面抄,只是不像聶聞老師當年讓孩子們用的一頁20行,我的孩子們的本子一頁19行。可能這種軟面抄格子大吧。
我說:“今晚的語文作業是寫寫今天發生的事,可以寫考試的事,可以寫和同學之間的事,可以寫路上看見聽見的事等等,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多件事,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一行10分,你寫10行就可以得到100分了。”孩子們睜大眼睛看著我。
一個孩子看著說:“那不就是寫日記嗎。”
我裝著沒有聽見,不去理會他,繼續說:“寫之前一定要空一行。”
為了保證都能交日記,我請有軟面抄的舉手。沒有的也一一說了怎么解決本子的問題。
第二天
今天,日記共交了53本,6人找了這樣那樣的理由沒有交。53人中有34人都在100分以上,也就是說寫夠了10行。最牛的郭奕銘寫了80行,當然我給她800分嘍。并且熱情洋溢地讀了她的日記,她寫的是想邀同學到家里玩,可同學媽媽找借口不讓,她倆采用計謀如何躲避兩個媽媽的追蹤。
大家聽了郭奕銘的日記,無不佩服,掌聲自發地響起。
放學對沒交日記的同學進行教育,尤其是馬榮臻和高云凡。這兩個孩子整天都是說“作業沒帶”。呵呵,老師看不透他們的小把戲還叫老師——肯定沒有寫。我呢,倒也寬容。想著馬榮臻家里還有個一歲的.小弟弟,爸爸媽媽要上班外加照顧弟弟,夠忙夠累了,對他總是睜只眼閉只眼。作業沒帶下午帶來,下午仍然帶不來,然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我也不知道這樣做算不算一個好老師,反正馬榮臻的學習日子就這樣流淌著。
對于馬榮臻,我采用叫家長的辦法,給家長打電話,請家長到學校來。家長來了,我狠狠地訓了馬榮臻,并勒令家長給他家這個不寫作業的孩子帶走,從此以后我不認他這個學生,他也別認我這個老師。
敢以這樣的口氣跟家長說話,因為家長會上做過溝通,我說:“家長和老師的關系我的理解應該是朋友關系,互幫互助。互幫互助干啥,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家長在左,老師在右,我們一起引領孩子向前走。同時,也請家長配合,當孩子實在不像話時,岳老師會請你把孩子領走,當著孩子的面也許會說狠話,當然是給孩子聽的。你只管配合我順從地給孩子領走就是了,讓孩子在家待半天反省反省,然后再送來。九年義務教育,誰也沒有權利不讓孩子上學,這只是個教育手段而已。”
馬榮臻爸爸拽著他的衣服說:“跟我走,你不寫作業,別上了!”
馬榮臻已經淚流成河,說:“我要上!”
“上,怎么上,給岳老師說!”馬榮臻爸爸厲聲喝道。
“我寫作業,不偷懶。”
爸爸再次喝道:“沒本子,爸爸給你買,你再敢不交作業,看我不打死你!”
我又嘰里呱啦講了一堆道理,讓爸爸領著馬榮臻走了。
高云凡是周邊農村在我校的借讀生,一回到村子里就野了,什么作業都不做,或者只做一點點。語文、數學、英語組長天天告他的狀,搞得我只怕進教室聽組長告狀。
我拽著他去找書記(校長到鄭州去了),他也怕羞,身子往后列著,死活不肯去。
我吼道:“不行,今天咱們非得當著校長(小孩子家不知道書記是個什么角色,我只好暫且稱呼書記為校長了)的面把事情說清楚。”
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把他拽到了書記辦公室:“閆校長,你看看這個孩子,整天不寫作業,聽說還是你介紹的。他上不成學了,他必須得退學。”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退學無疑是給他判死刑。聽到宣判,此時此刻,誰不悔恨交加。高云凡也哭起來了。
書記講話向來慢條斯理:“你當學生不寫作業可不行,是不會,還是不想寫?”
“我一回到家光想玩!”高云凡哭著說著。
“你這樣不行,現在不好好學,將來老師講課你都聽不懂了,想學也學不成了。玩可以,得先寫完作業才能玩。要學會分配時間……”
書記真是個好領導,他知道我在和他演戲。
“我以后寫作業行不行,別開除我!”高云凡哀求道。
“想上學可以,昨天的事情我不追究,今天晚上你必須寫日記,能不能做到?”
“能,我一定寫!”高云凡保證。鬼知道呢,他真不寫我也不能讓他坐牢啊!真無奈!
“你明天把日記本交給我,讓我看看。”書記補充道。
我讓高云凡也回家了。
第三天
日記批改完了,甚喜。
共交了58本,不寫日記的同學銳減到了1人。經過排查,是一個叫魯婧文的女孩沒交,再次進行批評教育。
100以上的有52人,只有6人沒有寫夠10行。其中300分以上的有11人,這11人中,郭奕銘620分,郭紫軒600分。
今天,我還設置了字體分,只要字體工整,翻倍加分。獲得字體加分的有18人。像郭紫軒翻倍加分后變成了1200分,郭奕銘變成了1240分。郭奕銘成了今天的得分王,我在她的日記上除了打分,還寫了“得分王”三個字,畫了笑臉的小花兒。
“得分王”的日記當然要讀,郭奕銘今天寫的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后,她和同學徐鵬程的心情與表現,以及自己回到家后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態度。讀后,熱烈的掌聲照例響起。
通過讀郭奕銘的日記,我覺得孩子們應該有點感覺了吧——日記就是這樣絮絮叨叨記一天的事情。
不知道明天會有什么奇跡?
五年級日記 篇4
人人都知道要節約用水,可是有時候水會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掉。
比如說每天洗手的時候,要打肥皂,如果在打肥皂的過程中不關水龍頭大約會浪費20克水,一天人平均洗5次手也就是100克。照這樣計算全國13億人一天就會浪費130000噸水,是13萬呀!多么驚人的數字。雖然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可以利用的水還不到所有水的30分之一,如果,人類再這樣浪費地球上一點一滴水總有一天地球上的'水會被用光。如果被用光,你們自己想想看會有怎樣的后果。
我說的只是一種現象,還有很多這種浪費的現象,所以我們更應該節約用水,保護地球。
【五年級日記】相關文章:
五年級日記06-13
五年級日記(精選)08-01
(經典)五年級日記08-12
寒假五年級日記06-01
【通用】五年級日記08-01
【必備】五年級日記08-02
五年級日記(優秀)08-03
[優]五年級日記08-03
五年級日記[精]08-02
五年級日記(精品)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