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日記>成長日記
成長日記
更新時間:2023-08-16 11:33:51
  • 相關推薦
(優選)成長日記7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長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長日記 篇1

  童年真好!可以在那柔軟的草地上,像小兔一樣盡情蹦跳;童年真好!可以在那粗壯的大樹上,像猴子一樣盡情攀爬;童年真好!可以在那清澈的小河里,像魚兒一樣盡情游泳。童年真好!

  童年的我,像公主一樣撒嬌。“爺爺,你幫人家做個秋千好不好?”我又在對爺爺撒嬌了,每次想要什么東西時,我總會用這招。“爺爺現在有事,等會兒再幫你做,好不好呀?”“不嘛,人家現在就要嘛。嗚嗚……”我假裝哭了起來,這是我的第二招哦!“好吧,好吧。等爺爺拿了東西再去。”“嗯嗯。”計謀成功!“有秋千玩啰!”我高聲叫著,臉上掛滿了笑容。拉起爺爺粗糙的手,一路歡笑走了出去。爺爺選了兩棵粗壯的樹,便開始做起秋千來。一旁的我,真是興奮得一刻也安靜不下來。秋千做好后,我迫不急待地坐了上去,稚嫩的童聲再次響起:“爺爺,推我。”剛起身準備走的爺爺無奈又留了下來。有爺爺呵護的`童年真好!

  童年的我,像猴子一樣頑皮。我總是一刻也不消停,剛爬這棵樹,轉身又爬那棵樹,身后跟著的爸爸媽媽也隨著我跑來跑去。“宇飛,快停下,那兒危險,快到爸爸、媽媽這兒來,媽媽給你糖吃。”而我,卻不管那么多,糖果什么的,對于我來說沒有眼前的快樂來得重要。看著我沒有絲毫的停留,爸爸、媽媽干著急。有爸媽疼愛童年真好!

  童年的我,像狐貍一樣狡猾。“咚咚咚。”敲門聲急促地傳來,我馬上跑過去開門。“宇飛,這是芳幺幺送你的禮物,拿好。有空到我們家玩。”望著一大我的美食,我竟忘記了說謝謝。“如果這些被媽媽他們看到的話,一定不會讓我吃的。怎么辦呢?我要把它藏起來偷偷吃。”我自言自語地說。下一秒,我就趁他們不注意,把美食藏到了我的房里,準備飽餐一頓。可惜,還是被發現了。有親人關愛的童年真好!

  歲月匆匆,童年一晃而過,漸漸走出童年歲月的我,對于童年,剩下的只有懷念。童年再好,也只能封存于記憶,因為,我已慢慢長大!

成長日記 篇2

  如果說,小學時我們還只是個小孩子,那么到了初中,那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了,而高中,就應該是一首難學、難懂、難唱的歌。

  高中,沒有了綠茵場上的摸爬滾打,告別了車馬炮前的苦思冥想,失去了雙休日里的優哉游哉……

  本想再一次抱起蒙上了厚厚灰塵的足球,走進黑白世界里奔跑;本想再一次擺出棋盤,與對手殺個天昏地暗;本想再一次尋覓一方屬于自己的天空,盡情地放縱自己的感情野馬……

  可是,高中了……

  是的,高中在父母眼中是希望與期盼的集合,在老師眼中是重要和關鍵的代名詞。親人和鄰里的呵護關愛,匯聚成了無數真真假假的祝福和若即若離的美好愿望。然而,只有我們自己才懂得內心的`沉重與壓抑的滋味,以為我們要將歡聲和笑語埋藏壓抑三年,等待最后時刻的爆發。

  世界本來就充滿了矛盾。“失去”和“擁有”的存在是無可厚非的,于是在失去了那么多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一些更可貴的東西。

  紅色勾的誘惑,老師的關懷,父母的關心和呵護,競爭對手之間的相互詢問和關心和搏殺……難怪了,友誼變得尤其珍貴。

  高中的一份份浸滿心血的筆記,是老師眼中無言的紅勾;高中的一道道費盡心思的習題,是我們心中對高考的憧憬;高中的一句句融進真誠的話語,是同窗真心的祝福……于是,它們顯示出了艱苦學習生活中難得的珍貴之情,無論是親情、友情、未來……

  再難的歌也要唱,最終,我們都要學會唱它,隨著他時而高亢時而低緩的節奏奮發向上……

  高中是首歌,一首明快向上的歌,一首清亮永恒的歌!

成長日記 篇3

  我邁著沉重的步子,我走出了教室,心里似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我,一個幾乎未曾敗過的女孩,現在卻在物理這門學科跟前無力地垂下了頭。瞬時間,天,變了,淚,落了,心,碎了!

  獨自一人站在寢室的陽臺上,任憑風吹亂我的頭發,吹動我的心緒。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忙碌著,為的只是下一秒,我的心就仿佛刀絞般,痛得發不出任何聲音。曾經,曾經我也是這樣的忙碌,這樣的爭分奪秒,為的.,就只是將物理學好,為的,就只是能考出一個像樣一點的成績。可是,可是我換來的是什么?是試卷上那孤零零的分數,是老師一針見血的批評。是同學們異樣的目光!淚,無聲地落下了,風將它吹著,落到了我的心上。

  多少次,我告誡自己:記住失敗,銘記失敗給的教訓,不要放松,不要放棄!是誰發的誓言?折斷翅膀也要帶著血與淚飛翔!是誰許下的承諾?不學好物理,就誓不放棄!可是,為什么還是像千里蟻堤,一擊即潰?為什么!看著明朗的天空一點點被烏云吞蝕,我的心也一點點暗淡下來。

  “知道桑農為什么年年都剪桑嗎?”身后傳來好朋友的聲音。我轉過身,用寫滿哀愁與疑惑的眼神望著她。她沒看我,只是繼續說:“那是為了不讓桑樹長得太快,讓它慢慢品味人生,讓它慢慢學會成長。只有在歲月的磨煉下長大的桑樹,才能風吹不動,雨打不倒。人何嘗不是如此?青春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慢慢品味。亦是成功,亦是失敗,都是青春舀給我們的一盞茶水,只有細細品嘗,才能品出人生的真諦。”

  是的,我不應該嘆氣,青春的苦茶,應該慢慢品嘗。面對失敗所給的深沉的痛,我不應該任其折磨。面對失敗,我更不應該重重發誓。我應該做的,是讓它慢慢磨煉我,我要慢慢成長,慢慢成熟。

  這一刻,天,清了,云,散了,人,樂了!我邁著歡快的步伐,走出了寢室。耳邊的風,在為我打著歡快的節拍。我知道,我現在不是要去面對失敗,而是,我要去接受失敗,去品味失敗的美好!

成長日記 篇4

  微笑是傳遞樂于助人的使者;微笑是傳遞文明禮儀精神的使者;微笑是代表著誠實守信的榜樣;微笑是代表著學習進取的榜樣;微笑是守護大自然的使者。

  讓我們把文明傳遍全中國,傳遍全世界。傳到鄉村間,高舉文明旗幟;傳到馬路上,宣傳文明理念;傳到城鎮間,文明聲聲不息;傳到每一個角落,文明禮儀遍天下。

  我們生在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文化鑄就我們就是文明使者,從小父母就教我們尊師重教、百事孝為先,一切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熏陶我們的身心。所有這些讓我們把文明禮儀的種子埋在心田,并逐漸發芽結果。

  我們生在文明古國,長在文明古國,文明理念日益增長:一個個體現文明禮儀的行為出現在生活中:主動問好,禮貌讓座,尊老愛幼……而隨地吐痰、說臟話、亂扔垃圾的人少了,從而使得我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

  文明,致使我們心靈更好、更舒暢。你需要文明,我需要文明,我們大家都需要文明。讓我們變文明,讓祖國變文明,讓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文明,大家共同生活在文明的環境中,共創美麗和諧的社會。

成長日記 篇5

  當有人問我什么樣的人才叫好朋友時,我總是說“像倪子琪那樣的”。用她來做例子最恰當不過。

  倪子琪的眼光很獨特。例如:她會覺得三歲小孩戴的頭飾很漂亮,七十高齡的老太太衣服很多樣,所以當她送我一對發夾時,我很是哭笑不得。

  那東西不能稱作是發夾,應該怎么來形容呢?是很適合她吧!很幼稚的老年化,我便連包裝紙也沒拆開過,丟進了抽屜里。有一次她跑過來問我:“小蠻,你喜歡我送你的禮物嗎?”我笑道:“很喜歡,蠻有趣的。”“那你怎么不戴呢?”“舍不得嘛,怕弄壞了。”我按捺住心中的不快,她卻嘻嘻地說:“那就好了。”我也笑,不知道“好了”什么。

  又一年開學,有人問我倪子琪怎么沒來,我吱唔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我們是好朋友,我卻不知道她為什么沒來學校。后來,有人告訴我說她好像是轉校了。我氣急敗壞的摔書,看著剛發的書被我摔成爛腌菜,我破口大罵道:“倪子琪,你混蛋。”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我。一滴眼淚便不自覺地滑落下來。

  ……

  我和倪子琪是上初中認識的。很奇怪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成為了好朋友。我們并不是整天形影不離,多半時間都是分開的。那時候我住讀,她走讀。可是,在我記憶里,我不開心的時候,她都在我身邊。

  初二的秋天格外蕭瑟,枯黃的葉子紛紛揚揚地落了一地。不爭氣的我從到學校后就開始頭痛,沒心沒肺地吐。子琪站在我旁邊,靜靜的,她從來沒見過這么潑的我也會有這個樣子,連忙掏出紙巾替我擦,問我好些沒,我突然很想哭,不是因為痛而是她傻傻的樣子令我心疼,她瞳孔里忽閃忽閃著一串串淚花卻沒有涌出來,我咯咯地笑了,“真丟臉,大庭廣眾之下像個孕婦一樣吐得唏哩嘩啦。”她見我還能調侃也咯咯地笑了。

  初三時,我們分在不同的班。緊張的學習讓我們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系了。我開始莫名其妙的害怕起來,我們會一直這樣下去嗎?“倪子琪,我那次并不是故意的,你不會原諒我了嗎?”我在書上寫下這樣一段話,又用筆深深地劃了好幾道杠,直到看不清。

  子琪剛上初三時,出過水痘。那天她用手蒙著臉來找我說她臉很癢,讓我陪她去水龍頭那里洗一下,我掏出手絹幫她擦,一剎那她臉上手上都鼓起了很大的水泡,在水龍頭洗手的人一下子都走光了,有人說她得的是水痘,會傳染的。我猛的把手縮回來,顫顫抖抖地將手絹塞給她,以要上廁所為由飛也似的逃走了。我很擔心她,通紅通紅的臉,她會不會有事。可還是沒能夠勇敢地沖出去看她。手絹是班主任給我的,她還交待我們以后生了什么病一定要告訴老師或同學。我捏緊手絹,濕漉漉的。我從沒見過子琪哭,卻可以聞得出那是她眼淚的味道。

  我突然開始明白,越是珍惜的東西,就越會埋在心的最底層,我有好幾次想要開口對她說些什么,可話到嘴邊來回滾動又被咽回去,藏在心里,好久。

  中考還是如期而至,沒有因為夏天的姍姍來遲而放慢腳步。我的參考資料和書本都不翼而飛,之前老師就說過這個時候,東西易被偷,要保管好的。可是她并不曉得,我從來都不記得這些,也不在意這些的。因為子琪總會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提醒我要怎樣怎樣。

  我抱著頭坐在花壇邊,一肚子悲哀不知往哪兒發泄。只是用食指掐死每一只路過的螞蟻。“人家螞蟻有惹到你呀!”子琪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坐到了我旁邊。我像個孩子一樣哭了,含糊不清的'說了一通,只記得我們有做過同一個夢,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在等待著什么……

  很快我們都上高中了,她遲遲不告訴我她要報哪所學校,可是自作聰明的我早已將我們的未來都規劃好了。所以開學那天,我是懷著像所有等陽光照射的禾苗一樣等她到來的。可是,事總與愿違,我預測的一千一萬種可能中沒有她會轉校的情景。

  ……

  “ 倪子琪真是個混蛋!”我一邊壓低聲音,一邊都把書翻得嘩嘩做響,我把書從左邊擺到右邊,右邊移到左邊,又全部放進抽屜,干脆再全部搬出來。

  一個被壓變形的盒子冒出來,那是倪子琪送我的最后一份禮物——幼稚又帶點兒老年化的發夾。我拆開包裝紙,取出發夾卻發現發夾底下藏有一封信。那是倪子琪寫的,世界上,除了她沒有人會寫出這樣的字來。

  小蠻:

  我很高興可以交到你這樣的朋友。我喜歡你敢哭敢笑,爽朗直率的性格,真巴不得和你一輩子在一起,可是事與愿違,我要轉校了。請你不要難過,原諒我用這么笨的方式與你告別,因為我怕親口告訴你時,我會哭,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都能快樂……

  子琪

  倪子琪,天空下起雨啦!我有記得撐傘

  童年是午后的秋千,數白云一片片

  和你赤腳走在雨天

  看彩虹掛在天邊

  勾勾小指頭的相約

  有多少沒實現

  成長后慢慢的發現

  原來都是戲言

  長發,飄在風之間

  接近思念緊緊相連

  好想現在飛到你身邊

  聊聊天,像從前

  你想擁有幸福感覺

  是否都如愿,你和我所有回憶

  都放在心里面,到永遠

成長日記 篇6

  在不經意之間,花兒悄悄綻放,露出最甜美的笑容。在不經意之間,我們悄悄長大,有喜悅,有煩惱,還有淡淡的憂傷。

  ——題記

  7月15日星期三陰

  我覺得我沉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狀態,我的心靈感到空虛,寂寞。我沒有可以傾訴的知己,看見別的人拉著伙伴嘻嘻哈哈的開玩笑,我的心里有一種落寞的'感覺,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可以傾訴的知心好友呢?大概是因為我的性格有點內向吧,不太喜歡主動找別人說話。我不得不承認我的膽小,有時我經常這樣想:沒關系,我自己一個人這樣孤獨下去不也挺好嗎,我不需要朋友,朋友是件奢侈的東西,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也許你可以找到知心朋友,在你困難時時時給予你援助之手,安慰你,鼓勵你。而不幸的話,她會背叛你,會將你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母親總說我是我把自己給鎖起來了,不與外界交通溝流,的確,我是被動的,我總是等著別人來找我說話,而不是主動去找別人,所以我的身邊才沒有朋友。

成長日記 篇7

  大多數女性,比男性更愛皮相,更容易被好看的事物吸引。古來評價女性美丑的的多不勝數,容貌體態,氣質印象,多得研究不來。也有很多評論女子各種愛美心態和行為的文章,說得好聽的不外乎“女為悅己者容”(盡管現在這一說法有了截然不同的解釋,并獲得不少支持者),不好聽的本人不作討論。有研究學者,把女性愛美的天性歸結于遠古人類時期,女性所負責的社會任務(諸如采摘果實、采集花草掩飾洞穴之類)遺留下來的影響。不可否認,這種說法十分新奇并且似乎還很有道理。暫且撇開這些理論,現代的女性從小就被灌輸性別意識十分明顯的“女性”教育,對當今社會女性群體性格的塑造是要負很大責任的,甚至有人直呼現代學校“女式”教育“不適于男性發展與成長”,網上曾因此掀起一番又一番的爭論浪潮。那是他話了。無論如何,漂亮的女孩子一波又一波地站起來,就像沒有止盡的潮水、沒有謝幕的春天的菜園子、應勢而生的四季氣節一樣,來得那么自然那么豐富。而女孩子對于美麗對于物質的無盡的曖昧喜歡,就本人來看,實在是個奇妙而繁榮的積累過程。

  我小時侯是個性格很“出人意料”的小孩。總做些出人意料的事,說些跌人眼眉的話。據眾人回憶,某小孩三歲時,冬天,一家人圍著火爐烤火。我坐在母親膝蓋上,火爐里柴火噼啪有聲,一家人都在享受安靜暖和的時刻。母親膝蓋上的小號孩子突然爆出一句:眉毛一畫著,嘴唇一涂著,臉擦得白白的,跟個妖精一樣。這話是對著我那剛進門的三媽說的,就是我叔叔剛過門的媳婦。話說當時那真是語驚四座啊。不知該小孩何時醞釀了這樣豐富的詞匯,還敢這么肆無忌憚地評說長輩,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人家新媳婦愛漂亮講時髦,早起打扮打扮那是很自然的事。不想這個小姑娘這么好管閑事兒。據說,我第二天中午午睡醒來,還記著這事兒,嘴里還嘟囔著:勒個鬼樣子。不用說,我三媽到現在還牢牢記著這檔子事兒。到今天還時不時拿來說:小時候也見得個靈活見憐的孩子,怎么現在變得這么木頭了。那語氣,真不知滿含的是嘲諷還是些什么。然而,當時年方三歲的我絕對沒想到再過兩年,我為這個話題,過早地放了話,誠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繼續回憶。那是個晨風料峭的春天,天蒙蒙亮,一個頭發亂糟糟的“小棉衣”貓腰潛入剛從浙江回來的小姨房間,往口袋里抓了一堆瓶子管子五秒鐘逃也似的鉆出門去,東找找西望望,終于找到個好去處——將小身體藏在老式房子門口的一個石墩兒后面,心想:現在沒人看得見了吧。實際上,院子門口的地兒,四面八方都瞧得見。不管啦,口紅,我認得,唇上抹,臉上也能抹;白白的乳膏,什么?不管,手指一轉,臉上來點兒,額頭上來點,下巴上也來點兒……涂得不亦樂乎不知人間天上的時候,吱呀,半掩的院門開了,不知道最先看見我的是誰,反正,不一會兒,全家都出動了……免費的猴戲,不看白不看,看了……還想看。盡管后來有人安慰地說,沒事,抹得像模像樣的呢。其實后來,被人一講這事,我死的心都有。我到現在還模糊記得當時的害怕和不知所措,不騙你,真的記得。

  一、口紅篇

  我初中和兩個表姐去了離家較遠的鄉鎮讀書,十二三歲的年紀,突然脫離了長輩的管束,也有了支配自己生活費和零花錢的權利,恰逢自我意識和特殊心理日漸蘇醒,愛美的心,就像春雨后出巢的布谷鳥……日夜叫囂。于是,晚飯后周末里,各處精品店去逛。各種可有可無的女生小用具,半實用辦花哨的小用具,大到房飾衣飾,小到精致零錢罐亮片挫甲刀,甚至一張印花的緞帶提手的禮品袋……都無時無刻不讓小女生們驚嘆又嘆息,造物者何其巧匠精心!然而,最引人矚目的,女孩子們,你們十四五歲的時候,到了飾品店里想看又不敢看、想買又不敢買、一旦買了便恨不得萬分之一秒鐘飛回家反鎖起門來,試了一遍又一遍的.東西——是什么?對了,唇膏。俗稱口紅。對女生來說,這種神秘和成熟的象征,簡直就是自己小飾品世界里的“女神”。它既能讓雙唇水潤晶亮,又能一下子擁有厚重質感和啞光的神秘;既能粉嫩水紅凸顯可愛,又能靚麗橙桔張揚個性,簡直是強裝成熟標榜自己再好不過的東西了。這種自古就流行得不行的智慧產物,在今天連很多男性都青睞不已。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一管質地純正色澤合適的唇膏,對于女孩子而言,無疑是平實無華的衣襟上的一枚礦石胸針,亂跡涂鴉里的一幅名品,名貴的煙酒堆里一袋正宗的碧螺春……或許不是最華貴起眼的,但起碼,本質里,是自己最奢華最張揚的一抹色調。

  有篇通訊說,根據數據顯示,美國每當經濟出現危機或明顯下滑時,汽車、房地產、日用品各個產業賣場業績都在下降的時候,只有一種東西的市場,一如既往地持續并呈現跳躍性地增長發展,那就是——口紅。原來當經濟收入明顯下滑,相對于在昂貴的衣服和房產代步等大宗生活消費面前,女性更傾向于買一條經濟實用的口紅來犒勞自己。瞧,口紅背棄原來是時空和地域,所有女性都不愿拋棄的朋友。再素顏至上的女性,再不重視化妝儀表的女性,包包里、柜子頭,一條唇膏,總是有的。

  對于wear,口紅無疑還是一樣壓箱底的東西。有部叫《黑色唱片》的小說,一本詩一樣讓人分不清觀念和時代的小說,字里行間滿是華麗而坦然的縱情聲色,其實只為尋找停止縱情的理由和歸宿。女主人公葉小歌見心儀的男性朋友之前,迅速地給自己換了個妝容,畫了十分夸張的眼睛,唇膏用了四種顏色。方覺出了門去是個穿戴妥帖的自己。奧黛麗·赫本在經典劇目《蒂芙尼的晚餐》里,出租車上預感悲劇消息來臨之前,她有句臺詞這樣說:等我一下,女人擦好唇膏之前可不能聽壞消息。是了,在很多女性身上,這兩撇顏色是支撐她們不夠強大的氣場和自信的良好助手,它會幫你整個面容和自信撐得更加牢固,當然了,前提是適合你。

  二、高跟鞋

  噠噠噠,嗒嗒嗒。那是跟打地的聲音,一種對少年女孩來說,讓她們情愿屏息去聽去遐想的聲音。很多女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趁人不備,悄悄露出自己肉肉的小腳,伸進一雙不屬于你的、充滿誘惑和刺激的巋然冷靜的弧度里去,然后,噠噠噠、嗒嗒嗒地,費力地像剛長出雞冠的小公雞,憋足了氣傲氣十足地在房里踱步轉圈,要么心滿意足暫時回到又丑又小的球鞋或拼色布鞋里去,等待下一次興起的嘗試;要么直到鞋子的主人發現,得來一頓嫌棄的責備或者不置可否的善意的笑。她們只是不理解,小女孩對成熟和成年女子的歆羨,那是一種無法說清楚的渴望,因為羨慕得太厲害。而這種羨慕,多半因為陌生,因為遙遠。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往家里“提”過皮鞋,很漂亮的棕色,淺口高跟。我母親一看:哪里來的鞋子哦!我說:從大伯母家門口提來的,大伯母洗了曬的。我母親嚇了一跳,連忙說:趕緊送回去,不然人家要把你當小偷的!我讀低年級的時候,我母親還在我的一堆棉衣下面翻出來一雙她往冬丟的皮鞋,當然,是高跟。話說,半大的時候,我沒少偷穿我媽的鞋子,那種強烈而不可言語的沖動,大概就是小女孩渴望成長的象征了。

  中學時去同學家里,看到過一幅翻印的油畫。畫上一個夏日午后,兩個金發碧眼、有著厚實小肚腩和圓鼓鼓蘋果臉的“小裙子”反鎖了門,在試穿一地的大人皮鞋,各式散亂的高跟鞋,與兩與個小女孩紅彤彤的緊張刺激的表情相應成彰。覺得很喜歡,一下子好像看見了自己的小時候,實在是溫馨。當時我一門心思十分激動:藝術果然是沒有國界的啊。

  三、美容抗皺化妝品

  脂粉,脂粉,有脂更有粉。古代的女性,包括近代流行的濃妝重抹,女性的臉蛋其實是個顏色很豐富的調色盤,你絕對見到過很多。幸而,對于濃墨重彩現代審美興趣不大。相較之下,發達國家更為傾向自然健康的膚色,因為那代表有經濟能力和時間度假;只有在發展中國家,才以白為美。對于東西方審美的差異,自然也還有其他解釋。我中學大概是太閑的緣故,我總有時間更有興趣,每天樂呵呵地擺弄自己的臉。高中語文學的文言文里說,古時候的河水都被女孩子脂粉重重的洗臉水潑得浮起一層油脂。這我完全相信,因為我初中時一天洗四個臉是常態,洗完臉就擦厚厚的霜,過幾個小時再洗,用舒服佳或者沐浴露洗,洗完再擦霜,溫水都是浮起一層膩膩的香味,我的臉盆還被懷疑過是洗碗的盆。更何況古代那些整天繡花描眉的生活單調的女孩子,因此對于文言文里古代女子生活情景的記述,我深信不疑。偶爾用鉛筆代替眉筆畫眉毛被表姐發現,那絕對拉不下面子是死不承認的。翻雜志看到小貼士說把芹菜和根兩碗水煮成一碗水,拿來擦臉,緊膚去皺,于是屁顛屁顛地去煮,表姐問我忙啥呢,我冷靜地答:預防皺紋呢。多大個人,當時竟然真的十分擔心皺紋。意外的是,效果還真有,并且還很不錯,在此值得推薦推薦——擦了幾次,臉上皮膚緊致得像糊了一層漿糊似的,瞬間感覺到皮層的活力。報紙上又看到紅薯有助于肌膚活力去皺抗斑點,于是突發奇想地,用肥皂洗了三遍手,紅薯切成塊,稍稍一風干,浸在芝麻香油里,裝在洗干凈的“蓋中蓋”鈣片盒里,用力擰緊,直到擰到手背青筋畢現再不能擰進絲毫,然后里三層外三層用地塑料袋包起來。接下來數著日子等,一天一天忍住打開看的欲望,等到半個月之后,滿懷欣喜地打開來,發現芝麻油香味依舊,沒有變質,沒有異味。又怕芝麻油黑皮膚,在臉上先擦一層牛奶,然后夾起紅薯塊貼在臉上從下往上拖、從上往下拖,拖啊拖,也沒見明顯效果,于是丟下,轉攻下一個美容“妙方”。

  十四歲的時候,我第一次看見流星,本來并不相信那些粉紅色的說法,但是一看到,竟然就立刻被那瞬間涌起的天真而虔誠的想法感動了自己。黑黢黢的樹林,在森森的夜色里看到的那一剎,我甚至來不及推一推身邊的伙伴,壓下激動的心情,兀自閉眼十分認真地許愿:第一,讓我父母我弟弟永遠健康。第二,讓我以后長大想做什么工作就能做什么工作,作家也好記者也好。第三,讓我從十五歲開始,瘦一點,再瘦一點,越變越漂亮。看到這里,你不是笑掉大牙就是對這個小姑娘印象一下子跌到谷底了吧。老實說,無可厚非,我覺得那時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有心情臭美,真是無知又可愛。

  后來慢慢長大,開始用各種牌子的東西,雜牌、國貨、妮維雅倩碧薇姿,等等,花樣和款式數不勝數。很多化妝品就連瓶子甚至裝瓶子的紙盒都做得那么精致,讓人愛不釋手。更何況,增白有各種乳膏面膜,祛斑產品五花八門;陰影高光仔細打,再平坦的鼻子也立刻變得高挺,素顏睫毛不夠長也有生長液來補,毛孔被折磨得粗細不勻也有緊縮水來拍,近年連瞳孔都流行換色,更不用說實惠的完美蘆薈膠、氨基酸洗顏泥、維生素E膠囊……無窮無盡的東西,無窮無盡的欲望。

  大學第一年軍訓都被曬得烏漆麻黑的時候,只覺生活單調而滿足,也有女孩子整天問:哎那個睫毛膏是一擦上去睫毛就長長了還是那個東西的長度啊!哎那個去死皮膏是真的能去掉死皮還是東西自己里面的成分啊……諸如此類的問題,當時心里真是嘆息不已。尤其是過了兩年,當初問這些問題的女生,在主持幾場社團的歌舞活動后,以及大學校園到處鶯歌燕舞脂粉飄香的“催人奮進”下,已然成長為一名穿著入時妝容精致的時髦大學生,不禁感嘆,這個社會,永遠會教予你最感興趣的東西。現代的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基本上活在兩張面孔之下——早上出門一張,晚上回家一張,不帶妝容不出門,其中部分原因,暫且也可以說作是生存需要。有個笑話這樣說:一女在街頭算命,算命先生問:算甚?女答:姻緣。先生端詳半晌,問:你想聽準的還說不準的?女答:當然是準的。先生衣袖一揮:那就回去把臉洗干凈了再來!化妝化得命都看不出來,這是有些戲謔了。

  四、衣飾篇

  我小的時候,母親在浙江金華近郊一家私人服裝廠上班,因為這層原因,自小我的衣鞋比同齡人稍多。每到節假日,總有來自外省的漂亮衣鞋回來。我母親盡管不常在我身邊,但她像所有的母親一樣,極力想給予自己的女兒自己能給的所有。尤其是過年,我最深刻的印象,一年一度,總是在滿床攤開的新衣里挑選著開始新年的。這讓我從小自詡,比別人對顏色和衣飾多那么一分品味和敏感。我小時不聽話,母親總板了臉說:再不聽話,再不聽話,端午不給你買衣服了。那我保證立馬嚇死了一秒鐘乖乖聽話。中學時不愿意下苦功夫念書,母親就帶我上街,一次大包小包衣裙鞋子買個夠,辛辛苦苦回到家才長嘆一口氣:這下子心滿意足好好讀書了咯!我也曾下定決心好好念書,有一次拿了剪刀,把喜歡的衣服都找出來,決心把最喜歡的部分——腰帶啊蕾絲邊啊圍巾啊全數剪掉,幸好被我外婆堅持抵制住了,否則我很長時間會后悔了——學習總是兩天打漁三天曬網,盡管努力追趕,無論中考高考也并不見多大成效。除開英語和語文囫圇吞棗保留了些趣味和興致。如果連衣服也沒了,那得多傷心。

  小時走在街上,我隨意多看了一眼,母親馬上會意地說:你長大了穿這樣的衣服,肯定很好看。其實我在想,我以后長大賺錢了要買兩件這樣的衣服,一件大,一件小,一件我穿,一件我媽穿。這算是母親對我小時候虛榮的印象,我卻說不清那些記憶現在是什么感覺。母親因為皮膚炎癥和各種小病狀,吃各種藥打各種激素針,腰部發福身材已經不算好看,對于母親的身材和年輕的相貌,我只能在幼時零碎的記憶和偶爾找到的黑白相片里探尋一二。在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女性為下一代的付出和改變,一點一點,一年一年。或許幸好我生長在平凡的家庭,沒有過多條件去掌控實則被物質改變和侵蝕。這樣才更順利地看到家庭里平凡的變化,變化里各自的人生過程,也獲得平凡的成長。

  大學即將畢業時,我實習在一所鄉村小學當代課老師。幾個月的鄉村女教師生活,讓我對美容對流行已經沒有多大概念,經常縈繞我的,是孩子們單純樸素的笑臉和可愛質樸的言行。在這里我總是想起喬葉,一位《讀者》的簽約女作家,在基層教育崗位沉淀,不放棄自己的愛好與情感價值信念,并作出堅持和努力,爾后終于發掘自己的亮點和價值。與我的現狀不謀而合地相似。我慢慢在想,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或許這個問題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想清楚,但是這個平靜而略帶掙扎的過程,應該會賦予我將來感謝這段時光的理由。或許,有些年紀,樸實的心情和環境,會讓一個人更明白自己的實力,也更接近自己的內心。

  再想起來,八歲的時候,還理直氣壯地對人說:我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就要去死掉。因為十三歲肯定是我最漂亮的時候,我要去死掉,然后重新投胎!在八歲的年齡里,大概覺得十三歲就是能想到的一生最漂亮的時候了。那時候,覺得美麗和洋娃娃就是最重要的東西,絲毫不知道還有前途、未來這樣好的東西。我也多么希望,那時候有人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看著我的眼睛說:嘿,小姑娘,比可愛臉蛋比漂亮衣服好的東西多了去了,好好地學習吧。可惜,沒有那樣一個人。所有人現在的憧憬,都是建立在永不能重來一次的過去的墓碑上的。至于我為什么要把這些糗事都回憶起來,是因為所有的丑事,都是要被披露被坦誠才具備最起碼的意義的,在還算年輕的時候,為了以后不再被嘲笑,所幸偉大點,說出來一次給人笑個夠。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日記[精選]07-24

成長日記07-20

成長日記(精選)08-02

【精選】成長日記08-03

[精選]成長日記07-28

成長日記(經典)07-28

關于成長的日記08-08

成長日記(精選)08-14

成長日記(優秀)08-12

成長日記[通用]08-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一区 |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 天堂久久久久九色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