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日記>過年日記
過年日記
更新時間:2023-07-26 11:29:54
  • 相關推薦
過年日記【通用】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年日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年日記 篇1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從這天開始,人們都忙著準備格式的年貨,大街上人來人往,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到了大年三十可真熱鬧,家家敢做年夜飯到處飄蕩著酒肉的香味。大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上了漂亮的年畫,每一家都燈火通明,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相互談論著自己一年來的收獲。門外的鞭炮聲起伏不斷,我忍不住拿了一掛鞭炮跑了出去。

  正月初一這天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們拿著長輩發的壓歲錢高高興興的去買爆竹和玩具。

  正月十五是過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縣城觀看社火表演。社火的隊伍可真長啊,有鑼鼓隊,秧歌隊。。。還有許多學生組成的方隊。到了晚上人們舉頭賞月,吃元宵,看煙火,觀燈展,猜燈謎,忙的不亦樂乎。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九,過年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過年日記 篇2

  擠在人群里排了好幾個小時的隊,終于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雙腿都有些麻木了,但是心里很高興,認為很值得。看著周圍質樸的人們,他們的臉上一樣有掩飾不住的喜悅,是啊,外面的天空再寬廣,終究還是想家的。

  曾經年少時,并不很理解“鄉愁”這個詞。我終于以求學的方式離開了家鄉,到了更為廣闊的城市,可以無牽無掛地過新的生活。我漸漸融進了城市里的生活節奏,學習,打工,和同樣年少的朋友暢談著理想。大學畢業后,我又輾轉到了另一個城市,離家鄉更為遙遠,地圖上那么點距離竟然相隔了三千里。只是那時的'我雄心勃勃,只想著大展拳腳,對于電話中父母的叮囑是那樣不耐煩。

  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總是會碰很多壁,我漸漸在各種挫折中沮喪了。漂泊的感覺一襲來就無法停止,我開始思念著父母,思念著那個小鎮的一切。我想回去,卻還是在電話中報喜不報憂,我的自尊越發不能觸碰,即使面對的是最親愛的父母,我依然選擇了獨自逞強。或許這是年輕人必經的路程,當我終于走過了那些泥濘,在城市里站穩了腳跟,透過寫字樓的落地玻璃窗看到一小片天空時,我就會在心里一遍遍地默念著家鄉小鎮的名字。

  但是我依然很少在過年的時候回去,盡管父母的聲音總是充滿了期待,而后又遺憾地表示理解,我還是嫌春運時人太多,買票太辛苦,坐車太麻煩。我寧愿在“五一”或“十一”時回家看看,父母很高興,也催我到各親戚家走走。當假期過完,我又要離開家時,父親拍著我的肩膀說:“兒子,過年還是要回來啊,一家人團聚才叫過年。”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感嘆著年味越來越淡,我卻不知,不是年味變淡,而是游子身處異鄉,無法感受到一家人圍著火爐的那種暖烘烘的氣氛。因為我的自私,讓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奶奶常常過一個有缺憾的年。我決定回家,再辛苦再麻煩,也是值得的。我從人群中那些面帶憧憬的表情里更是讀懂了,在外面無論你做什么活兒,對于家中白發父母都是驕傲;在外面受再多的氣,對于年幼的子女都是心中的英雄。春節的團圓,是所有人的信念,因為聚集了太多的等待、期盼、牽掛。異鄉的游子,都回家過年吧,因為家才是心靈憩息的港灣。

過年日記 篇3

  春節來了,春節來了!

  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團聚在一起過春節。 吃完晚飯后,我問奶奶:“奶奶,您小時候是怎樣過春節的”奶奶說:“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我們小時候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

  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奶奶喝了口水接著說:我們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饌為主;并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余”;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余”,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

  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現在不準放鞭炮了 哎!真可惜。

  童年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啊!你們比我們幸福多了。”

過年日記 篇4

  越是物質生活貧乏的歲月,對過節過年的期盼就越是強烈。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總是盼望過年,因為過年就意味著新衣服、新鞋子,還有平時難得一見的好吃的。

  記憶中的春節總是很寒冷,玻璃窗上常常結著或薄或厚的冰凌,晶瑩的冰面上是各種美妙動人的圖案,那些圖案象花朵,象星星,也象迷離的夢,讓年少的我生出無限的遐想。太陽出來的時候,冰凌就一點一點化掉,形成一顆顆透明的水珠,慢慢地滴下來。

  大年三十晚上媽媽會給我們烙象征團圓的餡餅,吃完后,我們一般都守夜到十二點。困意襲上來的時候,就會懷著甜甜的笑容睡去,常常在夢里看到那紅色的小紙包在眼前晃動。不論家中多么困難,父母總不會忘記在我們的枕頭下面放壓歲錢。大年初一,爸爸永遠是第一個推開家門的人,他并不邁出門檻,只是拉開一道縫,把一串紅色的小鞭炮掛在門上,然后就叫我們:“孩子們,準備好了嗎?爸爸要點火了。”我們用小手捂住耳朵,又驚喜又害怕。爸爸用一根長長的.通火棍,小心翼翼地點著了外面鞭炮的捻兒,然后迅速把門關上。霹靂啪啦,霹靂啪啦,隨著清脆而又有節奏的響聲,我們又蹦又跳。吃完熱騰騰的餃子,我們就可以出門玩了!

  我們穿著嶄新的棉衣、棉鞋,到左鄰右舍串門玩耍。每家每戶都歡天喜地,墻上都貼著簇新的年畫兒,有大胖娃娃抱著一條大魚使勁樂的,有男孩女孩笑嘻嘻提著燈籠的,還有玉米、麥穗大豐收的,都是喜氣洋洋的紅和黃顏色。新衣服,團圓飯,紅爆竹,俏年畫兒,那一切的一切,一如我那一去不復返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永遠留在記憶之中了。

【過年日記】相關文章:

過年了的日記06-05

過年的日記06-26

過年日記07-20

過年拜年日記05-09

過年日記范文06-05

關于過年的日記07-11

關于過年日記06-21

(必備)過年日記07-21

過年日記(薦)07-21

(薦)過年日記07-2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少妇AⅤ在线电 | 日本在线免费小视频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