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日記>成長日記
成長日記
更新時間:2023-07-20 15:43:09
  • 相關推薦
(優選)成長日記9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長日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長日記 篇1

  有過很多很多的地方,我們到過又離開;

  有過很多很多的朋友,我們相識又分離;

  有過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經歷又忘記;

  有過很多很多的經歷,我們銘記卻逃避……

  不曾有過的那份恐懼,上帝讓它突然降臨,留下刻骨銘心的痛。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午后,風兒纏綿,花兒芬芳,泉兒叮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突然間,山崩了,地裂了,你走了,大雨模糊了視線……黑暗將陽光驅逐,整個蜀地一片死寂,只有靜靜的岷江在獨自哭泣……

  時光流淌,年華飛逝。我們還未能從那場噩夢中醒過來,一年的時間已經從指間劃過。又是五月,又是一年的夏季,風光一如從前:

  風依舊在吹,柔得不能再柔的風;

  花仍在搖曳,弱得不能再弱的花;

  水依然流淌,靜得不能再靜的水……

  然而……人呢……你呢……我們思念的你呢?因為沒有你,一切都變得暗淡, 生命也毫無意義。心呢,被傷透了。淚呢,被風干了,只留下無盡的思念。

  如果,我說如果……你當時沒有張開雙臂;你沒有以自己的肉體為女兒撐起一片天地;你沒有返回教室;你早已不再是一名學生……如果你能跑快一點,堅持久一點……你會不會依舊和我們手牽手呢?

  如果,我說如果……那天你沒有不顧親人的淚水,奔赴那蜀地的黑暗;那天我們能固執地將你留在身邊;那天你想著我們同樣也很需要你;你沒有執著的堅持奮斗在抗災一線……如果你能自私一點,懦弱一點……你會不會依舊和我們肩并肩呢?

  可是,這只是如果。而你卻已走遠了,永遠不再與我手牽手,肩并肩了。時光像那靜靜的岷江,流過了,便帶走了一些生命,只剩下風在無力地吹,花在孤寂地搖曳……

  如果,我只是說……如果……你聽到我們的心,請告訴我們你很好……你……也想念……可是,是這風太無力,不能將我們的思念托至天堂;還是天堂的`風太狠,將它吹散。為何我們得不到回音?

  如果……然而生命沒有那么多的“如果”。如果,這詞太殘酷,它永遠無法實現,只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思念,無邊的痛苦。而你用生命作為代價,想要換回的就是這樣嗎?不,不是的。你希望看到的,是我們的堅毅,是我們的剛強。所以我們會加倍認真的活。

  過完了今天,我們就不再問明媚的天國到底有多遠,不再停留在悲傷的截面。我們會堅強,勇敢地走下去,雖然人生這亙古的旅途布滿了坎坷,挫折與痛苦。因為你曾用生命告訴我們——黑暗擋不住光明的路!

  風依舊在吹,柔得不能再柔的風,撕碎了卻能穿越荊棘!

  花仍在搖曳,弱得不能再弱的花,凋謝了卻能化作春泥!

  水依然流淌,靜得不能再靜的水,遠去了卻能永駐人心!

  人卻在哭泣,流得不能再流的淚,風干了卻凝聚成堅強!

成長日記 篇2

  小的時候,我住在棠下。爺爺和外婆都老家過來帶我。印象中,我有時在廣州住,有時在老家住。總之,我總是來來去去的,但我還是喜歡在老家和表哥玩。

  我兩歲在老家上幼兒園,當時我最小,老師也最疼愛我。我常常到廚房里,找煮飯的阿姨,問:“阿姨,飯好了嗎?我好餓,想吃飯!”如果飯好了,阿姨就會說:“飯好了。”然后喂我吃東西。如果飯沒好,阿姨就會說:“飯還沒好,再等等吧。”我放學的時候,有時爺爺來接我,有時外婆來接我,每次都會帶一瓶娃哈哈給我喝。

  三歲,我在廣州上幼兒園。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是被爸爸抱過去的。當時,我一直哭,因為我不喜歡上幼兒園,只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午休是我最討厭的事,因為我總是睡不著,而老師又要管我們,沒辦法,只能用我的必殺技—-裝睡。哈哈!每次我都沒被老師的“攝像頭”察覺。慢慢地,我沒那么討厭幼兒園了。

  六歲半的時候,我上小學了。剛上小學時,我和同學還互不相識,但過了一兩個星期,我們大家就成了朋友了。第一天上課有一件事情,我記得十分清楚。每當下課鈴一響,我就以為放學了,背著書包就走,但沒走到門口,我們班主任吳老師就說:“小朋友,還沒放學呢。”我又把書包放回原位,下一次下課我又背著書包要走,老師又叫我回去,連續好幾次。最后放學鈴一響,看見全部同學都背著書包走,我也背上了書包走了。當時我對學校還不熟悉,所以只能站在教室門口,看見媽媽走過來,我飛快地撲進她的`懷里,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如今,我四年級了,我長大了許多。我上課發言越來越積極了,朋友越來越固定了,與同學相處也越來越好了。現在的功課比以前緊多了,但我要迎難而上,更加努力!

  雖然我不知道我以后是怎樣,但我相信,在老師的教導下,我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成長日記 篇3

  “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小時候老師告訴我,“我”字應該這樣寫。長大后,我重新認識“我”字——這七種筆畫構成的“我”,每一筆都是我真實的寫照。

  ——題記

  風吹。草動。

  風揚起發絲,亦牽動我腦海中雜亂的思維,猛然醒來,有一絲傷感,有一絲頓悟。走過一段泥濘的路,經過一些混亂的日子,雖不能像魯迅一樣自嘲,但至少也應該自省了吧。

  撇:“我”的第一筆是“撇”,表現了我的性格特點——傾斜。

  面對生活,我總有太多抉擇。面對抉擇,我總有太多猶豫。猶豫總是使我輾轉反側,徘徊不定,徘徊中躁動不安的心難免會動搖,無法理智地面對一切,感情用事使我心中的天平一度傾斜。

  心傾斜了,路迷失了。重心和方向也偏移了,執拗的我曾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橫:有這樣一種自信:認為自己是對的,即使錯了,也倔強地一錯到底。面對這一“橫”,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固執,固執得有悖情理,缺乏變通。生活中與人交往,這一“橫”如一把無形的刀,往往在刺痛了自己的同時地刺傷了別人。固執導致傷害。

  豎鉤:一支禿筆在紙上由上到下一摑到底,卻在臨近終點處突然轉彎,這便是“豎鉤”的脈絡。

  如一泉細流奔突向下,突然遇到礁石,如一根長竹直插云霄。突然遇到疾風,我的人生轉了個彎,命運轉了個彎——人生之路總在最關鍵的時刻調轉了方向。這是懦弱嗎?

  提:從最下端毫不猶豫地向上攀,從最底處毫無悔意地向前行,從最卑微處毫不畏懼地向“高高在上”靠近,從“小我”向“大我”靠近。

  攀登書山,只求向上。荊棘刺破肌膚,割傷足腕,苦難在飽經憂患后的肉體上烙上深深的痕跡,風雨無情地洗禮著殘有的破布衣衫。

  這樣一路攀緣,只顧著急速向前,卻忘了自己早已筋疲力盡,以至于在途中倒下,在最不情愿的時候無奈的停息。

  “提”是以奮力之筆向上,卻在力盡之時默然漸止。我常在鴻鵠鵬程的.情境中開始,卻又在急于求成中轟然倒下而結束。總以為自己可以絕處縫生,到達理想的彼岸。我太過于看重生活的目標,卻忽視了生命的過程忙于奔波急于求成,結果獲得的只是徒勞。驀然回首,我生命里的這一“堤”警醒了我。它使我明白:在忙碌的一生中,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生命的過程,拓展生命的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斜鉤:人生路上總有些斜坡,平坦之中不乏陡峭,舒適安逸中伴著潛在危險,飛躍升騰中會有急速跌倒的可能。有時候面對“我”中的這一“斜鉤”面對這一急速跌倒的生命狀態,我無可奈何。

  在人生斜坡的頂端,在生命的頓挫處,明知走下去會滑到谷底,遍體鱗作,卻任憑自己一路下滑,無可救藥的墮落,直到感覺到身體的疼痛,心靈的苦澀才突然想到上進。在將到坡底時突然站起,將近絕望時萌生希望。然后告訴自己:在人生路上,即使倒下,也應該在前行的路上,而決不在后退的陰影里。這一“斜鉤”啟示我:在人生路上,不管是坦然大道,還是崎嶇小路,都要用堅強戰勝脆弱,用上升和前進,代替跌倒和后退。

  這一“斜鉤”讓我摒棄曾經的脆弱和自甘墮落,勾畫出一個堅強上進而不認輸的我。

  撇:夜深人靜,我獨自比畫著“我”字的筆畫,面對心靈的鏡子,回顧著自己的人生,重新認識它。此時,我再次凝望這一撇,回首走過的路。一撇轉彎,一撇斜行,一撇將人生的重心轉移。一撇蜿蜓。一撇將人生的長路轉向。

  點:我的自我審視以“點”結尾,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點”之后,會生錯覺,有時會讓人生的答卷打上紅叉,有時也會在這一“點”落筆時自我審視,自我警醒。在人生關鍵時刻慎思而后行。“我”中的這一“點”,讓我能夠謹慎地添上得意的一筆。

  我要用第三只眼看清“我,”自我審視——重新認識自己,讓人生的路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多一些前進,少一些羈絆;多一些穩重,少一些草率。

  用第三只眼看“我”,回顧過去,審視自然。

  風又吹過,思緒隨風飛揚……

成長日記 篇4

  當我提筆寫下這些文字時,分針剛好做完前一天的工作,開始新一天的旅程。宿舍很靜,有室友們熟睡時發出均勻的呼吸聲,走廊上的燈光透過頂窗灑進來,微亮。

  再次打開臺燈,找出幾張紙和筆,就著一線光開始自己和自己對話。這樣的習慣不知存在了多久,因為太自然所以已成了生活方程式上的一個代數。自己是個不太會給別人講故事的人,所以常常在夜深的時刻,一個人安靜地給自己講故事。其實很早就已經躺下,可在所有人都熟睡后,在周圍全都安靜下來后,我卻仍然保持著最開始的姿勢,用清醒的腦袋思考著問題。

  他們說,我們大三,我們老了!

  昨天和朋友聊天,我說,青春就是一場陣痛。說后覺得很酸,于是開始自我嘲笑。晚上我們在磁湖邊說話。你說你要考研,我說我要做老師。我們各自說著各自的打算,說自己的決定有多好,理由有多充分,未來有多誘人。我說我要做老師,要繼承老爸的職業,要帶領一群和我一樣有美好夢想的孩子去找尋他們的夢,在下班后回家做可口的飯菜;你說你要考研,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給父母買大房子……我們對著磁湖說我們的.夢,有風吹來,很涼。

  都說到了大三,人會變很多,變得不再愛幻想,開始成熟,為前途真正著急,拼了命的找自己的目標,做各種各樣的決定,并不斷改變著自己剛做的決定,在改變的瞬間,人變得越來越矛盾,越來越浮躁。因為我們越來越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像你說你要考研但怕堅持不下來,我說我要工作怕競爭太厲害一樣,我們都被自己的決定弄得越來越決定不了了。

  大一、大二時也曾有過迷茫,但那時總以為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來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時間飛逝,看著即將離開的學長學姐們,我們開始緊張。再過幾個月我們會去實習,為畢業答辯做準備,然后就是找工作,然后就是離開,然后我們的學生時代也就真的結束了。

  而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大三?會不會在過了很長很長一段日子后突然在某個時刻停頓下來,只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和我們的曾經很像的稚嫩的臉,看到了和我們曾經一樣用盡全力去做自己在乎的事情時的認真表情。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大三?會不會開始學會細數過往的總總,并依然會為某次因為粗心而犯下的錯誤懊惱?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大三?會不會與朋友們聊天時話題常常就不自覺的轉到前途和未來上,我們會計劃著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在哪個喜歡的城市定居,去哪里旅行,常常說得手舞足蹈,似乎未來一下子就會來到我們面前,但過后我們開始沉默,開始一個人思考自己的未來。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大三?我們的大三,在不知不覺中來,又在不知不覺中去,日子也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成長日記 篇5

  10月26日

  為了觀察綠豆發芽的過程,我把綠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水里。綠豆綠得像一塊玉石,它的腹部有一個小小的黑點,就像它的肚臍眼一樣。剛放在水里的綠豆還沒有什么變化。

  10月28日

  經過了兩天的等待,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看綠豆。走到陽臺,我驚喜地發現綠豆有了新的變化。綠豆漲得大大的`,肉嘟嘟的,像個小胖子。綠豆的顏色淡了許多。它的“肚臍眼”裂開了一條縫,脫下了綠色的外衣,露出來白花花的襯衫。不過還有一些漏網之魚留在上面。真不知道它是冷還是熱呢?

  10/31

  又過了幾天,那些漏網之魚終于也都掉了下來。黃色帶著一絲紫紅色的小芽從“肚臍眼”里鉆出了頭來。那些小芽有的直直地站著,像士兵一樣,有的彎著腰,如同害羞的小姑娘一般。芽已經有了3厘米長了,上面還長滿了莖。

  11月2日

  又過了三天,我的綠豆終于長出了葉子來。葉子從豆瓣里長了出來,是黃綠色的,身上長滿了柔軟的毛,摸起來綿綿的,舒服極了。葉子的正面非常光滑,可反面卻很粗糙。

  我心里不禁產生了敬意。它們雖然沒有良好的營養和環境,但任然頑強地生長著。這不正是我們青少年在成長過程所應具有的精神嗎?

成長日記 篇6

  你知道蠶寶寶的成長過程嗎?趕緊來看看我的!

  破卵而出

  一天,我買來三十顆蠶卵,小小的它們頑強的生活著,終于,孵出了二十只蟻蠶。幾天過去了,最后,只剩下十三只蠶。我有點悲傷,又有點高興,心里默默地想:小蠶們,快快的成長吧!一定要堅強地活著!

  茁壯成長

  這幾只蟻蠶終于長大了,它們爬來爬去,好像在說:“我長大了!我終于長大嘍!”后來它們都長到三厘米了,這是因為我天天給它們吃嫩綠的桑葉,所以它們長得又肥又壯。哈哈!沒想到我還有這么大的.能耐!

  生命消長

  過幾天,我發現一只蠶有點不對勁,它不吃桑葉,而且還軟塌塌的倒下去,一點也抬不起頭來。它好像在對它的兄弟姐妹說:“我要死了,你們要堅強地活著。”結果那只蠶真的死了,我有點傷心,真想對死去的那只蠶說:“你要在天堂好好活著。”還好,其它的蠶長得更肥更壯了!

  成長之歌

  又幾天過去了,有幾只蠶蛻了皮,好像在說:“我長大了呀!太好了!”我也很興奮,準備了又新鮮又嫩的桑葉給它們吃,它們長得更好了。

  欣然期待

  我相信,剩下的蠶一定會長得更好的。小蠶們,好好加油吧!

  

成長日記 篇7

  曾幾何時,我夢想著,我是一只小鳥,在無垠的太空中飛翔,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累了在枝頭棲息,渴了在溪邊飲水,快樂了就鳴叫,憂慮了就向同伴訴說,怡然自得。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曠達心境。

  曾幾何時,我夢想著,我是一條小魚,在蔚藍的大海里穿梭。雖然要面對各種各樣兇猛的天敵,我也不怕,因為我喜歡冒險。我幻想著,憑借我的膽量和本領,我可以自如地從鯊魚面前游過,無憂無慮地在水面上曬太陽。

  曾幾何時,我夢想著,我是一枝百合。我喜歡百合的淡雅高貴,即使被百花包圍,仍格外引人注目。我愛百合的潔白,那種潔白讓我想到了純潔,潔白中透著美麗,透著一種不需要任何雕飾的美麗。百合那種被澆灌、被呵護的感覺,很溫暖,也很幸福。百合在陽光下挺立著,令人忍不住想把它捧在手中。

  然而,現在的我是一只風箏,線被父母牢牢牽在手中,我感到了線的束縛,多想掙脫父母愛的羈絆,自己一個人闖蕩,被風打,被雨淋,被太陽曬,借以磨練自己堅毅的性格。我多想把這根線剪斷,可如果真的剪斷了,我又有些害怕,我怕沒有父母的`關懷,自己在惡劣的環境中不能生存。

  我是一個長著翅膀的女孩,在遙遠的天際尋覓自己的夢想,在璀璨的銀河系里,種下一棵愿望樹,讓它來伴我成長。

成長日記 篇8

  前兩周,錢老師布置了寫觀察日記的作業,思來想去,我決定種幾棵大蒜,看看兩周后能有什么收獲。說干就干,我找來一個大蒜,放在手心里,只見幾個白白胖胖的大蒜瓣,就像一個個胖小子,圍成一圈緊緊地坐在一起,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一個個剝下來,種在花盆里,心里默默地想:你們可要快點長高長大哦!

  每天放學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觀察我的大蒜寶寶,種下去兩天,我就發現有幾棵大蒜已經在不經意間脫下了白外套,吐出了一點點綠油油的小蒜苗芽,大概有一厘米高,摸上去軟軟的,像在跟我打招呼呢:“小主人,很高興見到你,你要多給我澆水哦!”

  又過了兩天,我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的大蒜都抽出了小蒜苗芽兒,比之前長得更高了,挺挺得,像一個個大大的感嘆號,個別的還長出了小葉子,就像一只只綠色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你瞧這白玉般的莖,翠綠的葉子,真是可愛又漂亮。

  接下來的幾天,蒜苗長得越來越快,已經有9厘米長了,像一個個列隊的士兵,英姿颯爽。這些小“尾巴”也越來越粗,都快趕上我的小拇指了。我細心地照料著這些“綠精靈”,好讓它們快點長大。小精靈們也極力配合我,我好像每天都能聽到它們“刷刷”努力往上長的聲音。

  一天放學回家后,我驚喜地發現,它們竟然又往上長了好大一截,一個個簇擁在一起,活像一片片小樹林。風一吹,它們輕輕擺動,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姑娘。我高興地合不攏嘴,心想,它們真如雨后的春筍,一個勁地往上長,生命力可真是頑強。

  晚飯時,我和媽媽一起去剪蒜苗,它們像聽話的乖寶寶一樣,等著主人收割。媽媽做了雞蛋炒蒜苗,吃著自己種的`蒜苗,我覺得這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佳肴。

  通過這次觀察活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小蒜苗在僅有水分的惡劣環境下都能生根發芽,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難道不應該學習這種頑強的品質嗎?

成長日記 篇9

  題引:我曾跟教師們交談過關于走向生動語言泉的“旅行”的思想。我把幼兒就他親眼所見的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所作的富有表現力的充滿情感的簡短的講述叫做這種“旅行”。

  ——摘自蘇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給了孩子們》

  以上“題引”是從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心給了孩子們》這部書中的其中一個節——“藍天下的學校”中摘引而的,實際上,有幸讀過“蘇”的著作的讀者朋友大概都明白,諸如此類令人心動的詞句在其教育著作中幾乎隨處可見。這是一所屬于他與孩子們的“藍天下的學校”——與孩子們在大自然中上。他用自己對教育“充滿緊張思考與實踐探索的一生”向世人證明了:如何真正做到把自己所有的教育理想、信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始終貫徹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在對其滿懷無比崇敬及發自肺腑的欽佩、羨慕的同時,我不得不為自己經常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畏縮不前或彷徨猶豫深感慚愧。

  任教已將近七年,我擔任了三年的數學科教學,以及將近四年的語科教學,語數學科的教學可謂是交替進行的。在這不算太短的七年教學生涯期間,學生的日記一直是我最關注最樂意批改的作業。因此,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一堂是什么?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本學期我跟孩子們共同“商量著上”的每周一節的日記。

  這學期開始不久,我便與孩子們一起懷著興奮、期待的心情,終于作出這樣一個“重大”決定:將每周五下午的第一節語“挪用”為專門評講交流日記的“日記”。不過,說這決定“重大”,卻可說既是經過慎重考慮,同時又是迫不及待甚至是倉促草率的。何以這樣說呢?關于日記,就我自己而言,近兩年,寫日記已成了我每天必須完成的并且越越樂此不疲的一項日常作業。因此,我的各種思想上、精神上的重大或零碎的起伏變化的點點軌跡,幾乎全部可以從日記上得到較為真切細致的反映,而且,我在工作、學習上、思想觀念上的或多或少的進展與收獲也大都與它有很大關系。此外,在這近兩年的語教學中,從開始時孩子們不喜歡寫、不會寫日記,直至絕大多數孩子喜歡上寫日記,并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的這過程中,我是頗費過不少心思的。在這基礎教育程改革深得人心之際(以及近大力提倡的如何開發“校本程”),我不由常想:能不能或有沒有必要從語或其它程中特別地安排出一節,用專門地交流評講孩子們喜歡的日記?然而,這樣想的同時,我又不得不擔心地反復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日記正式納入專門安排的程內,會不會反而像其它專門安排卻形同虛設的不少“正規程”(勞動、地方、科技等)那樣使學生對它變得毫無興趣以至膩煩呢?并且,在作出這一重大決定前,我沒有擬定過什么詳細周密的計劃、方案,以及要達到怎樣的預期效果等。其實,之所以現在才作出這決定,除了個人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由激勵我的這樣一種思想作出的:關注孩子們的心靈世界,這始終應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并貫穿于一切教育教學工作中,而我堅信,寫日記正是我們深入了解并走進孩子復雜豐富的心靈世界的最佳手段之一。

  任何所謂的“教育信念、思想”,[~]只有真正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加以實踐、檢驗,才能在不斷地探索中得到修正、完善、發展,也才能夠真正價值與意義所在。這也是我近兩年對“蘇霍姆林斯基”的閱讀思考中不斷確立的重要信念之一。因此,現在尤其迫在眉睫的是:我必須把這種在有些人看是“心血潮”的思想在自己的每一堂中去實踐,或者努力從我們的每一堂中能夠充分體現自己的教育信念。于是,我首先便在自己的“作、日記專用筆記本”上急切地寫下了這幾行字:1、共同交流評講由教師挑選出的日記。2、每個學生每節前選好本周內自己最滿意或最愿意與人交流的日記。、交流寫日記的心得、體會。4、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有爭議的話題討論(或學校、班級發生的重大事等)并記下,或可嘗試如教育家魏書生那樣每周與學生共同選定一個主題內容作為“命題日記”。之后我還記下幾句注意:選擇那些最有代表的、最能說出學生“心里話”的日記,交流評價時除了語言表達技巧,更重要的是內容中體現出的真實想法。切記,評選日記時學困生優先。教室“學習園地”設立日記專欄,用于及時張貼每周評選出的學生日記。這只是激動之余的條反射般隨手記下的還未經過深思熟慮、詳細計劃的一小段“臨時備筆記”。并且,時間似乎也不及容我事事“三思而后行”,不過我會盡力地從每堂中獲取更多的經驗以及時地分析、修正總結。于是,我們的日記便這樣開始了。

  短短幾周的事實證明了:堂上發生的.一切變化正是我們所期盼出現的,同時卻又是超乎我原先所預想的。我們的日記給孩子們帶了其它程所無法替代的樂趣。孩子們時而靜靜地聽著老師或同學的朗讀與評價,時而爭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日記與人分享。盡管孩子們的日記、口頭表達等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種種不足、錯誤,這些知識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或將要學習的內容之一。但,我更是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可貴的“細節變化”:有不少調皮厭學的學生或者平時難得主動發言的“學困生”(或后進生),一張張小臉蛋因把心里話說了出或受到了老師同學的表揚而透出了平日難得一見的紅暈,眼睛里露出了可貴的柔和而真誠的“亮光”。一個孩子甚至提出建議:應該把這些最受人歡迎的日記編成一本“班級學生日記專集”……我還需要說什么呢?我與孩子們的心都突然變得那么親切、真切,這不正是我們一直所向往的自由、幸福的“心靈之旅”嗎?

  現在,我想細致、反復地回味并深入思考這幾周挑選出并細心收藏于專用資料袋里的孩子們寫的日記,因為這里面飽含著孩子們特有的思想、情感、企望和看法——

  日記1:今天中午,我回到家才想到坤偉出麻疹,我奶奶再三對我說不要去坤偉家,而我總是偷偷去看望他,我不知道他的病會不會傳染給別人,可是我已經好幾天都沒看見他了……

  教孩子學會怎樣關心人,能感受并盡力去減輕、分擔別人的痛苦,這是孩子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一。而大人們的世界總是過于現實,甚至常常是自私、冷漠的。當然,“奶奶”這樣做同樣也是出于對孩子身體健康的關心。然而,我總想,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更不能忽視了孩子的情感、精神上的需求。因此,我在上首先肯定了這位奶奶對孩子的關愛,隨后更是真誠表揚了這位不顧奶奶勸告偷偷去看望小伙伴的同學,鼓勵同學之間應該學會相互關心。

  日記2:……下午,我在書桌上寫作業。正寫著,便看見書桌旁邊有一本漫畫書又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克制著自己不去看它,可是,當我一見封面那么可愛又那么活潑的卡通人物,又立刻被吸引過去了。張老師,你能告訴我怎樣才能克服這種“貪玩”心理嗎?……

  這篇日記是出自于一位學習勤奮、刻苦的學生。我想,每個人(包括我),總有自私、懶惰、貪玩的一面,尤其是自制力、自覺性比成人差的小孩子。因此,當念完這篇日記,很多同學也紛紛向我講述了自己也經常遇到類似的苦惱……既想完成作業,又克制不住自己去做感興趣的事。于是,我首先對孩子遇到的煩惱表示理解,再讓大家就這個問題一起討論:你是如何做到學會控制自己?如何合理安排每天的學習(做作業)、生活時間……作為教育者,我們除了要充分到考慮并理解孩子們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煩惱,更要去耐心地引導他們敢于面對困難并學會如何解決問題、戰勝困難。

  日記:今天下午,我在家看書。看到了一篇叫《太陽》的,上面寫到:太陽表面有六千攝氏度,中心可能是表面的三千倍。還寫到太陽有殺菌能力。我心里想:去年的“非典”病毒,還有今年的“禽流感”,太陽怎么就殺不死呢?里面寫的肯定全部都是騙人的。……

  從這孩子的日記中,我多么高興地看到了孩子已經從閱讀中開始學會了思考,而不僅僅只是純粹的盲目的閱讀或一味地相信書本。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教育者說,尤其重要的是,絕不能錯誤地由此以為孩子不善于“讀書”或好于挑剔而給于否定、扼殺其閱讀思考的興趣,要學會敏銳地發現,這是孩子們閱讀上的一次極可貴的“質”的飛躍。于是,我首先充分肯定孩子敢于懷疑書本、不死讀書、能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的學習精神,隨后對孩子提出的疑問盡力作出了合理的解答。

  日記4:每個星期五下午的第一節都是令人愉快的日記。今天的日記更令我難忘。老師請那一天跟包老師一起去勸艷上學的同學,有把這事寫下的請舉手,幾十個同學都舉手了。老師還請鴻兆與晴晴(與她最要好的同桌)寫得最好的同學上臺念了日記。聽了他們的朗讀,我真后悔自己沒有去,……我們不能失去這樣的好同學。是的,我看到每個同學都那么關心自己的同學,不知怎么,我的淚水似乎就要掉下,我支持同學們這樣做。

  對于這篇日記,我想有必要多作一點說明:一位一年前才轉學的外地女學生(艷),由于勤奮好學,學習進步很快,與學生相片融洽,是個難得的自覺性高、責任感強的品學兼優的好同學。然而,由于家庭、個人等原因,了兩周之后卻出乎我們意料地決定輟學了。于是,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她家,經過幾次輪番勸說,終于使這位學生終于重返校園!這是多么值得高興的事啊。這同時也是一面極其難得的對孩子即時實施品德教育的“生動教材”——這是單從我們學習品德的教材或只是口頭說教勸導的堂上所無法學到的。作為一名教育者,應該善于抓住并利用這樣的教育良機,而我們的“日記”正是使其發揮教育作用的最佳手段之一。

  ………………

  是的,這樣的日記才是我一直所向往與追求的那種師生心靈交流、思想碰撞的堂:除了學到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能使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充實,心也變得更加敏感、細膩而高尚。這些孩子們心靈中最敏感、最嬌嫩、最精細的東西呵!這是永遠值得我們耐心思考與深入探索的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心靈軌跡啊!我多么想把它們一一地呈現于同樣善感、熱愛孩子、教育的家長、教育工作者們的面前,我再一次真誠希望大家能共同關注、探索兒童內心極其珍貴而又復雜豐富的心靈世界。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日記07-20

蒜苗成長日記03-29

成長日記(實用)07-20

成長日記4篇04-11

【精選】成長日記三篇04-14

【精選】成長日記4篇03-29

【精選】成長日記3篇04-26

成長日記三篇05-15

【精選】成長日記9篇05-13

【精選】成長日記四篇05-1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亚洲Aα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福利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色就是色亚洲欧洲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