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那么日記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年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年日記 篇1
過年了,放煙花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侶放煙花為的是追求時尚,當家的大人們放煙花追求的是美滿和諧,孩子放煙花為的是追求快樂……每個人都會融入這場快樂的煙花雨中,而我這個愛湊熱鬧的家伙又怎么會在這場聲勢浩大的中國版的狂歡節中缺席呢?
為了慶祝新春的到來,我和爺爺老早就去買了一大批煙花爆竹。吃過除夕當我們準備到街上放煙花時不禁驚呆了:只見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尋找地盤準備放煙火。
心急火燎的孩子子們早就開始耐不住了,他們開始放起了兒童類煙花:一些“太空人”被點燃后“刷”地一聲,一個接著一個地飛上半空,那巨大的天空就像一塊黑布被這幾個“太空人”“捅”得東一塊,西一塊。過了許久“太空人”們才遨游而歸落回大地,這塊“黑布”才被“縫紉”上去。
再看前面,一大群“大地開花”被點燃,只見它們時而綠,時而紅,時而紅紫相加,時而青藍搭配,看的我目不暇接。還沒等我看夠,只聽見“嘭”地一聲,西邊又傳來陣陣喝彩聲。
我把眼光投向西邊,原來呀“孔雀開屏”也登場了,它們被排成三角形,然后在大家的`喝彩與期望中“開屏"了:五顏六色的煙火向上噴射,同時伴隨“嗤嗤”的響聲,就像一只只孔雀在人們的左顧右盼中展開了它美麗羽毛。
在這些煙花的推波助瀾下,大年三十夜被推向了最高潮,終于我最期望的主角—“流星雨”也粉墨登場了,只見它“唰”地一聲,一束束煙花就投向了黑夜的懷抱,再“嘭”地一聲展開了燦爛的笑臉。
哦,那一束束升騰的煙花代表著我對新一年的期望,新一年的目標。
過年日記 篇2
每逢過年,許多在外地各方的人都會急著買票,會家過年。
每年一回家,都會看到家人忙碌的身影,總是停不下來;今年也一樣。爸爸媽媽一回家,就忙得不可開交,一會買東西,一會搬貨。忙個不停。
五姨,四姨在家里包花卷,饅頭,餃子,湯圓等等。在吃餃子的時候,我總撿大的吃,可吃了十幾個的時候肚子吃飽了,可還沒吃到。剛在吃一個時竟然中了,里面有一個五毛。媽媽說,希望你以后日子紅紅火火。可值得高興的'還要屬壓歲錢。我們提著大包小包的去姥爺家拜年,姥爺高興得合不上嘴,我們更是高興的笑開了嘴。
晚上,人們一起放煙花,漂亮的煙花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人人回家抱平安平安降臨每一家。
祝大家鼠年大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開開心心,心想事成。
過年日記 篇3
過年是什么?父親說過年是喜慶、是團圓。過年是什么?母親說過年就是我又長大一歲。
今天是除夕,也是大年三十。上午,我跟父親把門上貼上了火紅的大“福”,又陪著母親收拾房間,爺爺奶奶在廚房準備著我們的'年夜飯。我們一家人都在忙碌著,也在期盼著!
隨著夜幕的降臨,外面開始響起了鞭炮聲,開始是稀稀落落,慢慢的便響成了一片。這個時候父親也在門外點燃了鞭炮,鞭炮聲中爺爺奶奶端上了豐盛的年夜飯,我們一家人要開始守夜、吃年夜飯、看聯歡晚會啦。
吃了一會年夜飯,父親去單位值夜班了,我跟爺爺奶奶還有母親繼續看著精彩電視節目。終于,零點到了,新的一年開始了,這時候的鞭炮聲已經震耳欲聾!
吃完餃子天已微亮了,馬年的第一縷陽光灑向了大地。新年新的起點,在新年里我有很多夢想和心愿,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實現自己的理想!
過年日記 篇4
“過年了!過年了!……”伴隨著這歡天喜地的聲音,春節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降臨了,鼠年的結尾,迎來了它的新朋友牛年,讓我們共同歡送那20xx年,共同迎接這20xx年吧!
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豐盛的佳肴喝著香醇的美酒,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有的滔滔不絕地講著這一年辛辛苦苦的365天;還有的投入遐想,盼望著牛年更加順利。總之,大家顯得無比高興,有的,笑得嘴巴都合不攏;有的,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有的,仰著頭望著天花板傻笑;還有的,笑得打嗝……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吃完飯后,我們就來到了家門前,和小孩子們一起玩著絢麗的煙火。我們首先放了“小煙花”五顏六色。接著,我們大孩子又放了,80株的大禮花,光彩四射。就這短短的幾十分鐘,勾引出了,我們大孩子的童心。
漸漸地到了晚上8點,0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將要開始了。我們就便各自回家,坐在電視機旁津津有味地看著那精彩的節目。最精彩的要屬劉謙的魔術了。他盡然可以把硬幣從手中變到封閉的水杯中;更精彩的'是,居然可以把戒指從手中變到完整的雞蛋中,太不可思議了。隨著歡聲笑語,嘻嘻鬧鬧,不知不覺的晚會已接近尾聲,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放起了鞭炮來。“嗵啪”又是兩聲“天地響”現在可熱鬧了。響亮的,清脆的聲音,還有那閃閃煙花激起了我們小孩子的興趣。于是我們又拿著我們心愛的煙花玩了起來。“噼噼啪啪”多么悅耳的鞭炮聲啊!估計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鞭炮聲漸漸減弱了。
我們也都陸續地回家了,我一看手機,已經1點半了,然而卻沒有一點睡意。我站在窗前向外望去,啊!大街小巷燈火通明,要是照平時來看早已是夜深人靜了,這是一個多么不平凡的夜晚啊,一年才有一次,我永遠不會忘記。
過年日記 篇5
每到年末歲尾,公路、鐵路、航空便成為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每天數以萬計的旅客、貨物在各大交通動脈上流動,構成了一道獨有的風景,“春運”一詞大概也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吧。
中國人有“千里奔節,萬里奔年”的傳統。每逢重要節日,特別是春節,無論是在異地淘金的打工者,還是遠在他鄉創業的上班族,抑或是旅居海外的華人,都會生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緒。每個游子都會懷著同一個愿望:回家過年,與父母團聚,與親人團聚。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才進入臘月,就不再好好吃飯了,并且好像不吃飯也不覺得餓。母親說這叫饞年。其實哪有不吃飯也不餓的道理,只不過是盼著家里早早殺年豬、舂粑粑、買新衣……
長大以后,到外讀書、工作,也就離開了家鄉。雖然生活在另一座城市里,但不知怎的,兒時的盼年情節,卻絲毫沒有退去。幾個朋友在一起,每每提起過年,我便萌生出一種向往。于是就盼望著放假,就盤算著歸鄉的日期,就想象著與父母相見時的幸福感……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愫,“家”的概念也就仍然只是兒時的那幾間茅草房和辛勤勞作的父母親。因為懷著這樣的.眷戀,無論現在離家的距離有多遠,無論單位放假的時間有多長,我總要在臘月的最后幾天,攜妻帶子、風塵仆仆地踏上歸鄉的旅途,去尋找“年”的感覺。
樹大分杈,人大分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無可厚非。但無論怎樣分,樹也好,人也罷,都離不開根,都不可能忘記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故土,更忘不了含辛茹苦生養我們、供我們讀書的父母!不能否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然而,正因為這樣,有的人才會在一年里也難得有幾回與父母和親人團聚的機會,所以,父母和親人也就常常望眼欲穿地承受著相思之苦。于是,春節就成了他們的期盼和渴望。他們盼望著自己的兒女能在一年中這最后的幾天日子里回到他們身邊,哪怕在家中僅僅住幾日,他們也會十分高興、十分滿足的。
祥和的氣氛,濃濃的愛意。春節因此它而讓無數游子魂牽夢繞、牽腸掛肚。如今,過年已不再是為了吃幾頓好飯、穿幾件新衣而祈盼。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才是最終的目的。因為,只要能與家人團聚,所有的奔波勞頓之苦、離別聚散之痛都會在那一剎那間煙消云散。所以說,如今過年,實際上只是為了圓一個夢,一個充滿幸福、快樂、真情、愛意的夢!
過年,還是回家的好。
過年日記 篇6
每逢歲末年尾,孩子們的心情便會變得難以抑制的澎湃和激動,幼稚,浪漫的心底涌出一個個不可思議,大膽新奇的希望與計劃,設想著親朋好友送給自己的年終獎賞:壓歲錢。究竟有多少,我的奮斗目標是否能夠達到。
朦朧中我似乎記的在很小的時候,春風燦爛的.姑媽,大爺,舅媽,姨媽等許多人遞給我一張張窄窄的,花花綠綠的紙片在手中咯吱作響,我嘴中不停的重復著大人交給的拜年話:過年好,謝謝。每當遇見陌生的客人,我就會嚇得縮進母親的懷里,或者父親的背后,任憑客人百般春光燦爛般的哄逗,我依舊不買真情,母親只好千恩萬謝地,不好意思而且有些惴惴不安地收下那張紙片,臉龐泛起一層滿意的笑容。
幾天下來,母親收了好幾張,但據后來我母親回憶說,其實沒多少錢,也就十塊二十來塊,因為那個時侯都很窮。為了給親友買過節禮品已經掏空了自己一個月的積蓄和生活費用。送給我的壓歲錢的確可以解決一些燃眉之急,生活所迫,所以,那個時候的壓歲錢全部被母親據為己有,我只不過是父母收取壓歲錢的一個招牌罷了。
過年日記 篇7
“來來來,吃飯了!”
看著這桌美味的佳肴,我們急著伸筷。“哎,別急,這可是年夜飯,每道菜都有講究,自然要取名,取得好才能吃,否則。”大舅媽的這句話一下“擋住”了所有的筷子。我眼珠一轉,瞄到那盤紅燒魚,不加思索的取了個名字:“魚躍龍門,年年有魚(余)”。“好好!是個好彩頭!”小舅鼓著掌連聲叫好。“我要說的都被你搶了,我說神馬呀?”表弟在一邊嘟囔著。“龍游四海!”表哥看著那盤清蒸螃蟹脫口而出。“嗯,不錯不錯。”大舅夸道。表弟急了,對著那碗雞湯,結結巴巴的說道:“龍。龍飛鳳舞!”我媽媽聽了,拍手叫好。我和表哥不甘示弱,又報出一串與龍有關的菜名:龍騰虎躍、龍鳳呈祥、龍爭虎斗。“停!別亂取了,怎么‘望子成龍’也用上了?開飯吧!”“解放!”表弟夾起塊肥肉就往嘴里塞。“我祝大家新春愉快、闔家歡樂、財源滾滾來!”我舉起杯,以飲料代酒,向大家敬酒。表弟在一邊,嘴中包著肥肉,“咕嚕咕嚕”不知在講什么。我拿起筷子,敲了一下他的'頭,說:“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不僅吃得好,學習也好。”表弟咽下嘴中的肥肉:“祝你考個好初中!”接著,全家人都舉杯祝我考個好初中,一桌歡聲笑語。
“咻————砰!”陣陣禮炮聲將我們引出了家,引進了小院。禮花以天空為舞臺,展現自己。有的如菊花,黃的像金有的像星,白的如銀,有的像梨花,粉的像粉水晶;有的像流星,劃破長空,有的像雪花,漫天飛揚,有的像雨點,散落人間。“看,那是‘步步登高’!”得,表弟又要取名了,我奉陪到底。“那是‘花開富貴’!”“那是‘生龍活虎’!”“那是‘百花齊放’!”“那是‘招財進寶’!”“那是‘一帆風順’!”。火光映襯著所有人的笑靨,在那濃濃的火藥味兒中,迎來了新的一年!那是濃濃的“年味兒”。
過年日記 篇8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全家到酒店去吃團圓飯,到酒店我聽到奶奶說:“今天的除夕夜,菜色豐盛。”我問媽媽什么是除夕,媽媽解釋:“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春聯。”
吃完團圓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我紅包媽媽解釋說:“派”紅包“是中國人新年的一種習俗,中國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知道了什么是除夕夜、除夕夜為什么要吃團圓飯和除夕夜為什么要給紅包。
過年日記 篇9
在我們所有的傳統佳節中,春節是最濃重的節日了,辭舊迎新,多少期盼,多少美好,多少希望都凝結在這節日的祝福里。逝去的一年,不管你經歷過什么,都過去了,在這傳統的節日的美好里,默默期待來年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下雪了,看到這漫天飛雪,就快過年了,在我們大西南,只有春節前后才會下那么一兩場雪,人們不是常說“瑞雪兆豐年”嘛!雪送來新春的訊息,可是這過年的感覺卻不是很急切了,年味都去哪兒了?
十天前,老爸從老家打來電話問道:“雨雨什么時候放假?臘月十五殺年豬,你帶她回來吃泡湯。”嘿嘿,就知道掛念他的外孫女,平常老爸老媽從不主動給我們打電話,說不打擾我們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就等我們給他打電話的,就是每年到了殺年豬的時候,都會打電話告訴我,要我把女兒帶回家吃泡湯,只要女兒的學習不緊張,我們都會在這個時候回去的。我突然覺得有種快樂的感覺在心里,這年味,就在爸爸媽媽的期盼和呼喚里……
在我的記憶里,殺年豬是我們農村人過年最熱鬧的一天,殺年豬是要請屠夫的,由屠夫來殺豬,村里關系臨近的都會聚在一起“吃泡湯。”膽大的小孩子都會圍觀看熱鬧,特別是男孩子們,這天不玩別的,就守著看熱鬧,大人們有時有意惹惹他們,讓他們在旁邊打打雜,指示他們幫忙,結果弄了一身衣服臟兮兮的回家,也怪了,這樣弄臟了衣服,回家卻不會挨罵。我們女孩子,只有個別的敢去看,我可從來不敢看殺豬,只要聽到豬的嚎叫聲,我趕緊捂住耳朵跑到屋里藏起來,等聽到大人們喊“快舀開水來。”我才松開捂住耳朵的手!跑出去看熱鬧了。
每年這殺年豬的事情都是由男人們來完成的,他們分工明確,有的從廚房提來主人早就用鍋燒好的開水,有的忙著用鍋鏟刮豬毛,完了就是破開豬肚,再取出內臟,所有人分配著做。整個一個熱火朝天的場面。
等到這一切就緒,就該回到廚房里了,女主人也早把鍋碗瓢盆洗干凈了,等著男人們弄好了來煮“泡湯”。所謂的“泡湯”就是殺年豬這天把豬的肥肉瘦肉連同豬的內臟煮在一起,一個鍋里吃。現在我們在外面常年可以在飯館里吃到的“泡湯”,其實沒有那個味,只是大家把它稱為“泡湯”而已。這讓我突然意象到,這是不是就是現在人對往年年味的懷念呢?
“封年場”
這個被人們稱為“封年場”的`意思,很形象的。“封年”的意思就是春節前的最后一次,“場”就是集鎮。鄉親們把這三個字形象的合在一起就稱為“封年場”了。年前的這一天趕集的日子非常熱鬧,更不說擁擠了,這個時間,讀書的學生放假了,那個時候的我們沒有現在的學生的學習這樣的緊張,現在回想起來,根本就沒有學習任務。我們就老師口頭布置的作業,沒幾道題。每家的大人都會帶著孩子們去趕集,給孩子們買新衣服,買“水果糖”,我清楚的只記得每年的那個時候媽媽都會帶上我和弟弟去趕“封年場”的,我們的村莊與趕集的集鎮相距50多里路,一個來回要一整天,那個時候沒有公路,更別說公共交通工具了,只有步行。但是卻特別的熱鬧和有人氣,一片繁榮和喜氣洋洋的景象。
人們從四面八方擁向集鎮,購置不同的年貨,吃的,穿的,用的。雖然沒有現在的東西多,但是那份熱情和喜慶,那份簡單的快樂,現在在我們的感覺里卻沒有了,成了心里的懷念和尋找……
現在人們的生活,天天都和過年一樣,各大超市和商場里的商品琳瑯滿目,要有盡有,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隨時隨地進商場,隨心所欲的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有了這樣的平常事,就有了平常心,沒有了那份渴望的期盼和驚喜。
不管我們的社會怎么發展,進步到什么時代,過春節的傳統是不會變的,變的是方式。現在一到春節前的時間,只要一個電話,一次電腦前的點擊,快遞,網購,這些方式會把你想要的年貨第一時間送達到各個鄉村的各個大小的角落。現在鄉村的交通、通訊網絡都很發達了,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任何地方都沒有信息盲區。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人們到發達地區打工,有很多有理想的人到外面學了技術后回到老家創業,這樣來來去去,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提高,年貨是平常的東西,心情卻也有別樣的快樂和幸福。
年夜飯
年夜飯在我們的心里,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很重要。現在的一家人,工作到四面八方,一但到了大年三十,不管在外有多么忙,甚至多么難,一般都要趕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一家人團圓。
在我們小時候,年夜飯都是爸爸親自下廚,我們土家人的年夜飯是用“陣子”蒸的,就是用木板自己裝的一個圓形的木桶,有底板和桶蓋的。用來蒸飯的米要先用開水過一下,然后就放“陣子”里蒸,等米飯蒸到一定的時候,再把先用各種佐料拌好的臘肉放進“陣子”里一起蒸。這樣蒸好了的米飯夾著臘肉的香味,太好吃了,非常可口。直到現在的感覺里還有潛藏的味道,也許,是那個時候的生活太艱苦吧!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大米飯。
現在的對年味的尋找,把回憶用來述說,在孩子們的理解里,純粹是在憶苦思甜。
時光流在這年年歲歲里,過年的那些事兒可以永來回憶,美好的傳統也自覺的在發展中傳承著。我們在滿足的感覺里感嘆之余,依舊在過年的時刻辭舊迎新,向過去的一年告別,向新的一年放飛希望,以闔家團圓的方式祝福所有,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祝福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幸福平安!此刻,我在這里用文字說著《過年那些事》,20xx年的春節已經臨近眼前,明天就是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夜了,過年那些事還有很多很多,怎么說都是說不完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眼里因經歷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民族風情的不同,各有各的過年那些事!
在我的文字的最后,提前送上我的祝福吧!祝福大家20xx年春節快樂!祝福華文部落的家人及朋友們幸福!祝來華文部落寫文、發文、賞文的朋友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