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優(yōu)秀的名言吧,名言是人們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的提煉和總結。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更多名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學家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學家名言1
1、孩子喜歡用喜怒哀樂支配大人,這是他們慣用且奏效的把戲。長大以后,如果還想用這種情緒支配別人,那就幼稚了。
2、做好老師的第一要素,眼睛永遠看著學生;第二要素是對學生一視同仁。
3、我們不應該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絕大多數情況的下,情感的出現其實是為了操控對方,讓對方按照我們的期望和愿望行動。
4、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人的話能造就人,也能毀掉人。如果父母管教的目的是造就人,那么就不要打罵孩子。
5、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斷送了都不需要多長時間。就算你是一個極謹慎的人,僅須偶爾忽略,偶爾因循,那么好的名譽,便可立刻毀損。所以養(yǎng)成小心謹慎的習慣,實在重要極了。
6、不要評議人,免得為人所評議。
7、一個在奮斗途徑上努力的人,要是不把步驟分清楚,等于你旅行一個地方,不先規(guī)定睡眠和行程一般。分清步驟,是十分重要的。
8、本我過去在哪里,自我就應在哪里。——弗洛伊德
9、所有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必須建立在廣博的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之上。
10、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11、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讓人開心,能傷人也可以救人。”(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
12、如果你永遠滿足于做一個體力勞動者,那么,下班的鈴聲一響,你就可以徹底放松。但是,如果你還要繼續(xù)努力,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下班的鈴聲只是你開始思考的信號。(李艾柯卡)
13、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的羅杰斯則說,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14、從眼前的現實出發(fā),尋求解決之道,才是樂觀主義態(tài)度。它與只想著“沒關系,船到橋頭自然直”卻什么都不做的樂天主義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15、所有“我做不到”的說辭,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
16、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構成的性格。
17、決定自己的不是環(huán)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18、我們的疲勞通常不是由于工作本身,而是由于憂慮、緊張和不快。
19、你的態(tài)度跟這改變;態(tài)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20、生活在于選擇,并不是給予的。
21、凡不關心別人的人,比會在有生之年遭受重大困難,并且大大傷害到別人。也就是這種人,導致了人類的種種錯失。
22、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于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致意傾聽的人。
23、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不是世界復雜,而是你把世界變復雜了。
24、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本事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心理學家名言2
1、把好的感覺同某一事物相聯系的方法是在不強迫的情況下,改變人行為的最有效的方法。
2、不要當眾批評孩子,這種方式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當眾表揚,背后批評。
3、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賈柯瑞斯
4、法國教育家盧駿曾經說過:自信心對事業(yè)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會抓住一個機會。
5、夫妻之間,情人之間,親子之間必須睜一眼,閉一眼。
6、父母不愛,不表現愛,或不表現足夠的愛,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和缺陷。
7、給予是潛力的最高表現。
8、孩子需要做人的尊嚴。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孩子比大人能忍,并不是他們不氣憤,而是他們深知自己的無能為力。
9、經過調查:父母100次管教中,孩子獲益的不到5次。
10、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喜、怒、哀、懼,但是我們只要作為老師,面對學生,我們的所有的喜、怒、哀、懼都要為了我們所面對著的學生。
11、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干嘛跟自己過不去。
12、沒有問題的孩子才是最大的問題,沒有問題的班級是問題最多的班級。
13、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并且試著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4、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名有成就的人的性格進行過研究,發(fā)現他們都具有三種優(yōu)秀的品質:一是性格上具有堅韌性;二是善于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進行成果的積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15、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16、你知道何謂沮喪就是你用一輩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領域里往上攀爬,卻在抵達最高處的同時,發(fā)現自己爬錯了墻頭。——坎伯
17、青少年學生沒有早戀,只有初戀。初戀是人類最美好的、最純潔的、最浪漫的……是最值得人類用最美好的語言來表達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18、人的心理障礙給一個人一生的困難,遠遠大于一般的身體缺陷帶給人的困難。
19、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學習愛自己的旅程。只有先學會了愛自己,才能把愛延伸給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位。
20、人活在世界上為了什么?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21、人人都需要贊美,需要被認可;大人如此,何況孩子。只是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還不夠,還要毫無吝惜地把你的贊美表達出來。調動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贊美,告訴孩子——他是最棒的!
22、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只有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它才可能成為你的財富。
23、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24、人生經歷不一定都是財富,只有如何認識你的人生經歷,才有可能成為你的財富。
25、人生最先應當接受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26、認識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27、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8、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29、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你自己不敢走的路。
30、貪婪是一種會給人帶來無限痛苦的地獄,它耗盡了人力圖滿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沒有給人帶來滿足。
31、心中有愛,才能發(fā)現愛,才能發(fā)現“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32、學生說的都是真話,但不一定是真實的話。
33、學心理學首先要改變自己。
34、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35、贊揚,肯定和親切的態(tài)度,提高孩子的自我感知;批評,指責和冷漠的態(tài)度,降低孩子的自我感知。
36、真正的理想決不是某種居于個人之上的神秘力量,它是無條件肯定自我的一種有力表現。凡是違反了肯定自我這一原則的任何理想,都被證明并不是一種理想,而只是一種病態(tài)的目標。
37、知識的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38、做好老師的第一要素,眼睛永遠看著學生;第二要素是對學生一視同仁。
心理學家名言3
1、當一個人把自我當成真理和知識的法官時,他將被上帝的嘲笑毀滅。——愛因斯坦
2、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3、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量相同、持續(xù)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zhèn)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4、要對這殘缺的世界堅持耐性,也別高估自我的完美。
5、每個人都應追問生命的意義;并且,每個人僅有經過承擔他自我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他僅有經過成為負職責的人才能對生活做出反應。
6、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小羅斯福夫人
7、當一個孩子感到不安全時,當他對安全的需要、對愛的需要、對歸屬感的需要和對自尊的需要從根本上阻礙和威脅他時,他就會變得更自私、更可惡、更好斗、更具破壞性。
8、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9、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大人的話能造就人,也能毀掉人。如果父母管教的目的是造就人,那么就不要打罵孩子。
10、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于這種人。
11、在人前我們總是習慣于偽裝自我,但最終也蒙騙了自我。——弗朗索瓦德
12、你在憤怒中消耗自己。你用你的舌頭說話,但你拿著一把冰冷的劍,談論著你的復仇夢想。
13、人人都需要贊美,需要被認可;大人如此,何況孩子。只是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還不夠,還要毫無吝惜地把你的贊美表達出來。調動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贊美,告訴孩子-他是最棒的!
14、創(chuàng)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fā)展的一種本事。把創(chuàng)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chuàng)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chuàng)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條件下,人人都能夠表現出創(chuàng)造性。
15、我不看勾心斗角的宮廷大戲,不看蠻橫殘忍的暴力電影,不深究他人的八卦關系,不進行無意義的“炒作”推理。一個人過日子花時間的方式,決定了他生命的品質,人生苦短,我欠自我一個簡單成熟的心靈。——張怡筠
16、音樂家必須作曲,畫家必須作畫,詩人必須寫詩,這樣他才能最終平靜下來。一個人必須成為他所能成為的人。
17、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太陽一樣,只是發(fā)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一樣,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種子破土發(fā)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僅有自我才是自我的拯救者。
18、成長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所以有些人會避免成長。
19、我的同齡人,他們只是認為我是一個匆忙的人。
20、法國教育家盧駿曾經說過:自信心對事業(yè)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會抓住一個機會。
21、我流浪了很多年,時間太長,以至于我忘記了我有一個靈魂。
22、知識的堅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23、在這些日子里,你會看到心靈深處隱藏的東西。你以前不相信,但如果你看看你的恐懼,你會知道的。
24、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他有自制力。
25、不管你是誰,你跌倒,我愿陪你跌倒。一個是勇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一個是肯定的,即使下跌并不重要。
26、“人的需求層次理論”:最低層次是對生理上的需求;第二,包含對安全穩(wěn)定和質量的需求;第三,歸屬感;第四,對獲得尊重的需求;第五,人類對自我實現的需求。
27、如果你只有一把錘子,你可能會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釘子。
28、創(chuàng)造不是來自智力,而是來自源于內在需要的游戲本能。創(chuàng)造性頭腦與它所鐘愛的對象玩耍。
29、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父母讓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和消極的———都表達出來,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30、我們必須不要忘記,即使處境無望,在劫難逃,我們仍能夠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在任何特定的環(huán)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終的自由,就是選擇自我的態(tài)度;人類最終的自由就是選擇自我的態(tài)度。——弗蘭克爾
31、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的關系;它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性格傾向。這種態(tài)度、性格傾向決定了一個人同整個世界的關系,而不是同一個“愛的對象”的關系。
32、榮譽感與成就感是人的高層次的需要
33、我們不僅愛我們最好的機會,我們也害怕它們。
34、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父母只是給了孩子身體,他們不應該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
35、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純粹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
36、西方人愛子哲學:我最幸福的時光就是我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我的孩子給我力量,使我渡過難關。有了孩子后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愛,孩子使我的生活充滿陽光。
37、經過調查:父母100次管教中,孩子獲益的不到5次。
38、如果一個人只愛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者是一種放大的自我主義。
39、你的態(tài)度會隨之改變;當你的態(tài)度改變了,你的習慣也就改變了;當你的習慣改變了,你的性格也就改變了;性格,你的生活就會改變。
40、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癥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人。
41、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專業(yè)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卻要依靠人際交往、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
42、那些知道為了什么而活的人幾乎能夠承受任何磨難;誰懂得了為什么生活,誰就能承受任何一種生活。——尼采
43、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44、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45、應付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勇氣,能說明一個人如何定義生活的意義。
46、所有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必須建立在廣博的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之上。
47、外向、直覺敏銳的性格適合當今許多領先的創(chuàng)新者。
48、人類最美麗的命運最美妙的運氣,就是做自我喜歡的事情同時獲得報酬。
49、提問可以將你引向謙虛的學習和理性的分析,也可以將你引向傲慢的批判。
50、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完美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能夠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繼續(xù)前進……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51、贊揚,肯定和親切的態(tài)度,提高孩子的自我感知;批評,指責和冷漠的態(tài)度,降低孩子的自我感知。
52、人生經歷不一定都是財富,只有如何認識你的人生經歷,才有可能成為你的財富。
53、更高需求的滿足會帶來更令人滿意的主觀效果,即更深層次的幸福感、寧靜感和內心的豐富性。
54、群體只會干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
55、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構成的性格。
56、學生說的都是真話,但不一定是真實的話。
57、人性一個最異常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我。
58、為了避免對人性失望,我們必須首先放下對人性的幻想。
59、不要當眾批評孩子,這種方式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當眾表揚,背后批評。
60、對于任何事務,要改變它就要先接受它。譴責不會解放,而只會壓迫。
61、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62、不存在直接效用,不存在超空間性,不存在主體與客體的整合,這對完美人格的創(chuàng)造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審美與完美的密切關系又使美具有真、善、富的性質。這樣,通過審美活動,形成了包含真、善、美的完美人格,審美活動成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
63、不是歌德創(chuàng)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chuàng)造了歌德。
64、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
65、人的心理障礙給一個人一生的困難,遠遠大于一般的身體缺陷帶給人的困難。
66、銅錢所啟示我們做人的道理就是外圓內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yōu)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事老練、圓通,善用技巧。
67、向外看的人是在夢中;向內看的人是清醒的人。——榮格
68、男人專注于長相,女人專注于資源,但都期望伴侶友善隨和可愛親切。——羅蘭·米勒丹尼爾·珀爾曼《親密關系》
69、能將模糊不清的困難變成精確具體的形式,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能力。當你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你沒有將這個問題表述清楚。你應該去研究,并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表達它;或者,如果面臨一個結構復雜的問題,把這個復雜的問題分成若干簡單的問題,知道解決這些問題為止。
70、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你自己不敢走的路。
71、遷就孩子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害。如果您想培養(yǎng)一個無賴,那就盡情地去“放縱”他,“遷就“他;如果您想培養(yǎng)一個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對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你就要堅持用愛的原則,愛的理由拒絕他。
72、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不是世界復雜,而是你把世界變復雜了。
73、當一個人完全受限制于夢想自我并由它的指引時,他們就總會以“應當是什么”來支配自我的思想。他們生活在無數的“應當”下,漸漸地與此刻疏遠。這種夢想化自我屬于神經質性格。對此,最重要的是放下夢想化而從真實自我中發(fā)展自我。——卡倫·霍尼
74、不管此刻多么黑暗,愛和期望總在前方。——喬治·查克里斯
75、渴望自己,這就是方法。
76、對最強烈沖突的克服,使我們獲得一種穩(wěn)定超然的安全與寧靜感。要獲得有益而持久的心理安全與寧靜,所需要的正是這種強烈沖突的大爆發(fā)。
77、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說,自我實現是我們的最高需要。
78、了解自己的黑暗是應對他人黑暗的最好方法。
79、當人們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就有了被尊重、被愛的需要。
80、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進行過研究,發(fā)現他們都具有三種優(yōu)秀的品質:一是性格上具有堅韌性;二是善于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進行成果的積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81、人類所有的成就都源于創(chuàng)造性的幻想,所以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象。
82、父母不愛,不表現愛,或不表現足夠的愛,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和缺陷。
83、當一個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由它的指引時,他們就總會以“應該是什么”來支配自己的思想。他們生活在無數的“應該”下,漸漸地與現在疏遠。這種理想化自我屬于神經質性格。對此,最重要的是放棄理想化而從真實自我中發(fā)展自己。——卡倫·霍尼
84、心中有愛,才能發(fā)現愛,才能發(fā)現“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85、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只有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它才可能成為你的財富。
86、做好老師的第一要素,眼睛永遠看著學生;第二要素是對學生一視同仁。
87、如果有健康的心態(tài),一個坐輪椅的人能生活得快樂幸福;可一個四肢健全而心理健康受到嚴重損傷的人,卻只能痛苦地茍延殘喘。
88、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鈍,以至最終喪失了學習愿望的一大弊端。(蘇霍姆林斯基)
89、你的理由不是關注事物的美好,而是虛榮。你不是被人類的本性所雇用,而是被你自己的利益所雇用,你不努力把事情做好,而是為了獲得普遍的接受和保持你的優(yōu)勢。
90、學會忍受自己的無能為力的人獲益良多。
91、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92、沒有問題的孩子才是最大的問題,沒有問題的班級是問題最多的班級。
93、人的需求層次理論:最低層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包括安全、穩(wěn)定和質量的需要;第三,歸屬感;第四,尊重的需要;第五,人類自我實現的需要。
94、你的所有問題不可能都有答案。但是,只要你堅持問,總有一天,他會把你引向最重要的問題。但是也要注意提問的藝術,這里包括了場合,對象和方式。
95、證據對我來說是多余的,因為我別無選擇。我必須這么做。
96、一個人所有的東西都能夠被奪走,除了一樣:人類的最終一個自由——他能夠選擇在任何特定情景下的態(tài)度,選擇他應對生活的方式。
97、正因為我們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個人連在一起,這個人也許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這種關系同愛無關。
98、我的自尊,你是個畜生。我想和你一起生活,所以我會帶你進入中世紀的地獄,直到你準備好。讓你的生活變得可以忍受。試金石是與自己獨處。就是這條路。
99、最高境界的處世藝術是不妥協卻能適應現實,而極端不幸的個人素質是盡管不斷地妥協卻總是達不到適應現實的要求。——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
100、你所埋葬的存在物會隨你的消瘦而肥大起來。如果你經由拒絕來擺脫自我不喜歡的特質,你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能覺知自我的存在,你越來越宣布自我為非存在,你的惡魔會越來越肥大。——榮格
101、愛是無條件的,非功利性的。健康,完美和人道的愛,不能因為孩子有出息,給自己增光而愛。
102、把好的感覺同某一事物相聯系的方法是在不強迫的情況下,改變人行為的最有效的方法。
103、對善而言,實現完美的人性是一種樂觀的美學,但他對社會實踐中的審美體驗、審美活動、抽象、片面的懷疑。
104、如果你不能應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擁有我最好的一面。——瑪麗蓮·夢露
105、青少年學生沒有早戀,只有初戀。初戀是人類最美好的、最純潔的、最浪漫的……是最值得人類用最美好的語言來表達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106、人生最先應當接受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107、一個人一生的努力就是把他從小形成的性格結合起來。
108、學心理學首先要改變自己。
109、最重要的是學會一個人單獨地待著,而且不看書、不聽廣播、不抽煙、不喝酒。有沒有集中的能力表現在能不能單獨地待著,而這種能力又是學會愛的一個條件。
110、瑞士心理學家。1907年開始與弗洛伊德合作,發(fā)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后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chuàng)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111、人生道路總有艱難曲折、悲歡離合,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永遠不傷害自己,永遠不傷害別人。
112、心理學的達克效應告訴我們:無知比知識更容易造就自信: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利用達克效應來避免因為缺乏知識信息而造成的盲目的行動,同時也可以利用其來開始一項新的挑戰(zhàn)——簡化問題,立即行動。
113、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里,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114、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終點。——羅杰斯
115、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堅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116、人是一個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117、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唯有不滿,才有追求;唯有不斷地追求,才能不斷地進步。(魯迅)
118、從許多方面看來,人會相信宿命其實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為相信宿命就能夠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矻矻基于上述理由,宿命論信念只是一種虛假的精神支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119、對任何事情都要付出極大的愛才能讓它過去,讓它保持現狀,讓它過去。
120、每件促使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121、老師說代數是完美而自然的,我們應該無條件地接受它,而我甚至不知道數字是什么。對我來說,數學課就是一種折磨。我根本不懂代數,這使我很緊張,不敢問任何問題。
122、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23、寧肯聽任自我失望,也絕不亂存奢望。
124、你甚至不想改變別人的想法。學習就像太陽一樣,只發(fā)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到的太陽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覺得刺眼,有的人覺得溫暖,有的人甚至躲避太陽。在種子破土發(fā)芽之前是沒有任何跡象的,因為它還沒有到達那個時間點。你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125、愛情一旦掌權,權力便消失;當權力統(tǒng)治時,愛就消失了。他們是彼此的影子。
126、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喜、怒、哀、懼,但是我們只要作為老師,面對學生,我們的所有的喜、怒、哀、懼都要為了我們所面對著的學生。
127、當一個人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卻深信自我能夠解決時就會表現出自卑情節(jié)。
128、人的任務是意識到從無意識中向上推的東西。
129、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抉擇將決定3年后的生活。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并且不斷自我強化。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130、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學習愛自己的旅程。只有先學會了愛自己,才能把愛延伸給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位。
131、沒有悲傷的平衡,幸福這個詞就失去了意義。
132、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133、一個音樂家必須作曲,一個畫家必須畫畫,一個詩人必須寫詩,這樣他才能最終做到心平氣和。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就必須成為什么樣的人。
134、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yōu)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135、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榮格
136、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向命運低頭。——貝多芬
137、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138、人活在世界上為了什么?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139、遷就孩子不是真正的愛,也能毀掉人。只有先學會了愛自己,不能因為孩子有出息,您還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訪問重慶奧數網,只是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還不夠不表現愛非功利性的。改變人行為的最有效的方法。二是善于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進行成果的積累;才能發(fā)現愛才能把愛延伸給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進行過研究,有了它,發(fā)現他們都具有三種優(yōu)秀的品質:一是性格上具有堅韌性;一個坐輪椅的人能生活得快樂幸福;[點擊查看]孩子需要做人的尊嚴告訴孩子-他是最棒的?
140、夫妻之間,情人之間,親子之間必須睜一眼,閉一眼。
141、一個成年人如果在生命早期就滿足了愛的需求,他在安全感、歸屬感和愛的滿足方面比普通人更獨立。堅強、健康、自立的人最能承受失去愛和聲望的痛苦。
142、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本事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
143、永遠不要傷害自己,永遠不要傷害他人。
144、認識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145、愛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情,但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卻是需要才能和廣博的知識的偉大事業(yè)。(高爾基)
146、親密關系滿足的秘訣:欣賞你的伴侶;表達你的感激;重復上述兩步。——羅蘭·米勒丹尼爾·珀爾曼《親密關系》
147、獨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處,但假若一個人不能超越這種生活方式,就會導致情緒和個人滿足感發(fā)展的嚴重滯后。
148、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你傷害了他,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你傷害了全班同學。
149、如果你故意回避問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警告你,你在未來的日子里會很不幸。因為你總是試圖避免與你能力相關的機會和可能性。
150、人類和動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qū)別是他們有自我控制能力。
151、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干嘛跟自己過不去。
152、人生有兩大歡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能夠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能夠去品味和體驗。
153、良心之聲寂靜微小,但它傳遞的距離是人聲永遠達不到的。——甘地
154、對于一個只有錘子的人來說,他遇到的每件事看起來都像是釘子。
155、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精神處境。他的精神分析學說對世界有影響力。
156、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157、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我更優(yōu)秀,讓自我過更好的生活。
158、我累了,我的靈魂徘徊了太久,在自己之外尋找自己。
159、沒有口誤這回事,所有的口誤都是潛意識真實的流露。
160、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影響別人。
161、只有拋開對外在事物的追求,我們才能到達心靈的境界。雖然佛教不講靈魂,但它的本質應該是一樣的。這個靈魂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某種虛無,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虛無。
162、一切都不會發(fā)生,除非你先有夢想。卡爾——散勃格
163、每個人都期望自我變得重要有價值,但如若不能搞懂個人的成就建立在對他人做出貢獻的基礎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夢想和行為,同樣遵從這一原則:對于他人有意義的,才能算是意義。
164、如果你的工具僅有一柄鐵錘,你就可能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鐵釘。
165、恐懼和恐懼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表面之下。當你觸摸到心靈深處,你會感到寒冷,會為痛苦而哭泣。這種深沉的精神與鋼和火結合在一起。你因深淵害怕是對的,因為他充滿了恐懼。
166、向外看的是夢想家;那些往里看的人是清醒的。
167、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的羅杰斯則說,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168、孩子需要做人的尊嚴。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孩子比大人能忍,并不是他們不氣憤,而是他們深知自己的無能為力。
16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圖。天下莫柔弱與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無以易之。(老子)
170、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內戰(zhàn),因為所有的人類都是同胞。——弗朗索瓦·費奈隆
心理學家名言4
1、人類會因累積的學習和經驗,告訴自己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讓拒絕嘗試變成自己的習慣,那正是創(chuàng)造力最大的致命傷。——阿雷克斯·F·奧斯本
2、人的心理障礙給一個人一生的困難,遠遠大于一般的身體缺陷帶給人的困難。
3、夫妻之間,情人之間,親子之間必須睜一眼,閉一眼。
4、如果一個人真正值得大家去稱贊,就根本沒有必要去自大,否則就是淺薄了。吹牛,自負,自夸自大,倨傲等等,這些實際上是對未能成功或者徹底失敗心態(tài)的一種掩飾。相反,謙恭表現了一個人對成功的信心。
5、清醒的時候讓自己讀些需要集中精力才能讀懂的書,而疲倦的時候讀些不必費多少心思的輕松讀物。
6、能將模糊不清的困難變成精確具體的形式,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能力。當你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你沒有將這個問題表述清楚。你應該去研究,并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表達它;或者,如果面臨一個結構復雜的問題,把這個復雜的問題分成若干簡單的問題,知道解決這些問題為止。
7、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威廉·詹姆士
8、當一個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由它的指引時,他們就總會以“應該是什么”來支配自己的思想。他們生活在無數的“應該”下,漸漸地與現在疏遠。這種理想化自我屬于神經質性格。對此,最重要的是放棄理想化而從真實自我中發(fā)展自己。——卡倫·霍尼
9、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可以?”——惠蒂爾
10、父母不愛,不表現愛,或不表現足夠的愛,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和缺陷。
11、當一個人專注做事的時候,他就會忘記自己忘掉附加在自己身上的太多是非。并且,過分計較自己利益的習慣會成為自己事業(yè)的阻力。
12、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13、獨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處,但假若一個人不能超越這種生活方式,就會導致情緒和個人滿足感發(fā)展的嚴重滯后。
14、心理學的達克效應告訴我們:無知比知識更容易造就自信: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利用達克效應來避免因為缺乏知識信息而造成的盲目的行動,同時也可以利用其來開始一項新的挑戰(zhàn)——簡化問題,立即行動。
15、經過調查:父母100次管教中,孩子獲益的不到5次。
16、有愛情沒有成為夫妻是人生一大遺憾。
17、應當有幾本最深知的書,就好像自己應該有幾個最知心的朋友一樣。應當養(yǎng)成廣泛閱讀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擴大自己的視野,深化自己的人生觀,同時培養(yǎng)開放的態(tài)度。
18、人生的有趣之處,就在于它是一個充滿諸多不確定性的,開放的過程。其中,有失敗的痛苦,有成功的喜悅,有冒險的刺激,有思考的深沉。試想當我們的生活缺少了這些,那它還值得去追求和奮斗嗎?
19、從某種程度上說,發(fā)怒就是對別人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源于對事件的無力感,只有冷靜,沒有什么比冷靜更能挫敗憤怒了。
20、想象一下,十位最有名望的畫家齊聚一堂,圍繞著一張圓桌坐下,一起對擺在圓桌當中的一個蘋果進行素描,結果會如何?一定是每一個人畫出來的蘋果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看蘋果的角度都不相同——固執(zhí)的認為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是正確的,對他人的看法采取封閉態(tài)度,只能局限自己——因此多聽比多說重要。
21、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2、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喜、怒、哀、懼,但是我們只要作為老師,面對學生,我們的所有的喜、怒、哀、懼都要為了我們所面對著的學生。
23、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賈柯·瑞斯
24、你的所有問題不可能都有答案。但是,只要你堅持問,總有一天,他會把你引向最重要的問題。但是也要注意提問的藝術,這里包括了場合,對象和方式。
25、高效能人士都會集中精力各個擊破,而不是進行多項任務,一次試圖做好幾件事,這是個不良的習慣。
26、從積極的方面訓練你的大腦,原則一:在嘗試所有可以解決的方法之前,沒有輕易放棄。而且,深信每個問題都有可能得到解決。
27、認識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28、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29、好的木材并不在順境中生長;風越強,樹越壯。——馬里歐特
30、真正的理想決不是某種居于個人之上的神秘力量,它是無條件肯定自我的一種有力表現。凡是違反了肯定自我這一原則的任何理想,都被證明并不是一種理想,而只是一種病態(tài)的目標。
31、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32、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澳瑞森·梅倫
33、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應為瑣碎的事情而急躁發(fā)怒,這時,你最好先去休息一下,或者出去旅游一段時間,到一處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地方,或者找出令你急躁的原因,并想辦法解除他或進行補救。
34、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并且試著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35、與人交流合作要學會換位思考。首先,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在被他人誤解時,不要為自己爭辯和鬧情緒,而是要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其次,要有大局意識,多從對方角度考慮,主動誠懇的接受批評;再次要有自我批評的勇氣;同時,還要善于開誠公布的交流,彼此增進了解。
36、一切都不會發(fā)生,除非你先有夢想。卡爾——散勃格
37、把好的感覺同某一事物相聯系的方法是在不強迫的情況下,改變人行為的最有效的方法。
38、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干嘛跟自己過不去。
39、學生說的都是真話,但不一定是真實的話。
40、不要當眾批評孩子,這種方式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當眾表揚,背后批評。
41、凡是內心能夠想到、相信的,都是可以達到的。——NapoleonHill
42、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43、人生最先應當接受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44、讓別人知道你和他們有著相同的興趣,對于保持良好的關系至關重要。如果你在談話時總愛夸夸其談,就會引起被人討厭;如果你談論的是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就容易多了。
45、習慣性怨恨會導致自憐,而自憐是一個人能夠養(yǎng)成的最壞的情緒習慣。當這些習慣變得根深蒂固時,不自憐的話就會覺得不正確。有心理學研究發(fā)現,這種人只有在自己處于悲慘境地時才會感覺良好。
46、提問可以將你引向謙虛的學習和理性的分析,也可以將你引向傲慢的批判。
47、法國教育家盧駿曾經說過:自信心對事業(yè)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會抓住一個機會。
48、對生活環(huán)境進行控制的努力幾乎滲透于人一生中的所有行為之中,人越能夠對生活中的有關事件施加影響,就越能夠將自己按照自己喜愛的那樣進行塑造。相反,不能對事件施加影響會對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它將滋生憂懼、冷漠和絕望。——班杜拉
49、孩子需要做人的尊嚴,。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孩子比大人能忍,并不是他們不氣憤,而是他們深知自己的無能為力。
50、人人都需要贊美,需要被認可;大人如此,何況孩子。只是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還不夠,還要毫無吝惜地把你的贊美表達出來。調動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贊美,告訴孩子——他是最棒的!
51、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賈柯?瑞斯
52、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只有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它才可能成為你的財富。
53、知識的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54、所有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必須建立在廣博的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之上。
55、青少年學生沒有早戀,只有初戀。初戀是人類最美好的、最純潔的、最浪漫的……是最值得人類用最美好的語言來表達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56、愛本質上是給予而非獲取。
57、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抉擇將決定3年后的生活。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并且不斷自我強化。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58、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心理學家名言5
1、好的木材并不在順境中生長;風越強,樹越壯。——馬里歐特
2、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澳瑞森·梅倫
3、人類會因累積的學習和經驗,告訴自己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讓拒絕嘗試變成自己的習慣,那正是創(chuàng)造力最大的致命傷。——阿雷克斯·F·奧斯本
4、對生活環(huán)境進行控制的努力幾乎滲透于人一生中的所有行為之中,人越能夠對生活中的有關事件施加影響,就越能夠將自己按照自己喜愛的那樣進行塑造。相反,不能對事件施加影響會對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它將滋生憂懼、冷漠和絕望。——班杜拉
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6、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威廉·詹姆士
7、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可以?——惠蒂爾
8、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10、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1、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賈柯·瑞斯
12、智者不只發(fā)現機會,更要創(chuàng)造機會。——培根
13、知識的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14、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15、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16、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并且試著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心理學家名言6
1、人只有徹底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對困境,培養(yǎng)自信。唯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
2、人類所有的動力來自于性力。
3、做一個有堅定信念的普通人。
4、視覺上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心里有的才是真實的。
5、心若改變,你的態(tài)度跟著改變;態(tài)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6、當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就會產生被尊重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7、在人前我們總是習慣于偽裝自我,但最終也蒙騙了自我。——弗朗索瓦德
8、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向命運低頭。——貝多芬
9、人不會因為過度勞累而死,卻會放蕩和憂煩而去。
10、生命是個回力板,你付出什么,便收回什么。
11、給予是潛力的最高表現。
12、人生最先應當接受的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13、無知就是無知,誰也沒有權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東西——弗洛伊德
14、對別人好不是一種責任,它是一種享受,因為它能增進你的健康和快樂。你對別人好的時候,也就是對自己好的時候。
15、為了避免對人性失望,我們必須首先放棄對人性的幻想。
16、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澳瑞森·梅倫
17、只要從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話語,世界就會驟然改變。
18、如果你被人批評,那是因為批評你能給他一種滿足感。這也說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引人注意。小人常為偉人的缺點或過失而得意。不合理的批評往往是一種掩飾了的贊美。
19、幸福就是找一個能夠溫暖你心的'人慢慢的過一輩子,珍惜愛你的人,珍惜你愛的人,珍惜那個一直在你身邊陪著你、保護你、溫暖你一直把你當成全世界。
20、忌妒其實是深層自卑,一個心懷忌妒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
21、對于只有一把錘子的人來說,他遇見的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像一顆釘子。
22、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學習愛自己的旅程。只有先學會了愛自己,才能把愛延伸給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位。
23、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內戰(zhàn),因為所有的人類都是同胞。——弗朗索瓦·費奈隆
24、人生態(tài)度對性格的形成有決定性作用,只有意識到性格上的錯誤,人才會試圖去改變。
25、貪婪是一種會給人帶來無限痛苦的地獄,它耗盡了人力圖滿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沒有給人帶來滿足。
心理學家名言7
1、經過調查:父母100次管教中,孩子獲益的不到5次。
2、無論明日,有多落魄,至少今天,沒有蹉跎。
3、與成功的人交朋友。
4、性格火暴的人只是常常使用“憤怒”這種情緒的人,事實上我們不必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只要改變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好了。
5、不是“若能克服缺點,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點,也有勇氣做好。
6、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專業(yè)知識,而85%則要靠人際關系和為人處世的技巧。
7、人都有吮吸的欲望。
8、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強,看起來比一般人優(yōu)秀的人,其實有著強烈自卑感。
9、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
10、你的眼睛疲倦了、累了、閉上你的眼睛。
11、如果我們有安寧的思想和足夠的勇氣,那么坐在自己的棺木上,人們也能欣賞無限的風景,在饑寒交迫時也能高聲歌唱。
12、教育是把孩子本來擁有的天性發(fā)展出來。
13、人與人之間需要一種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樣。不尊重別人感情的人,最終只會引起別人的討厭和憎恨。
14、知識的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
15、當我們開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時,世界或許不會因此而一定發(fā)生改變;可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去做,事情只會朝更加糟糕的方向發(fā)展。
16、所謂的優(yōu)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你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用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
17、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人類生活的成功、健康、幸福。
18、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可以?”
19、良心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是對于躁動于我們體內的某種異常愿望的抵制。
20、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才能做到的事。
2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心理學家名言8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我更優(yōu)秀,讓自我過更好的生活。
2、法國教育家盧駿曾經說過:自信心對事業(yè)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會抓住一個機會。
3、銅錢所啟示我們做人的道理就是外圓內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yōu)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事老練、圓通,善用技巧。
4、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學習愛自己的旅程。只有先學會了愛自己,才能把愛延伸給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位。
5、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賈柯.瑞斯
6、知識的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7、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8、最高境界的處世藝術是不妥協卻能適應現實,而極端不幸的個人素質是盡管不斷地妥協卻總是達不到適應現實的要求。——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
9、創(chuàng)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fā)展的一種本事。把創(chuàng)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chuàng)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chuàng)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條件下,人人都能夠表現出創(chuàng)造性。
10、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唯有不滿,才有追求;唯有不斷地追求,才能不斷地進步。(魯迅)
11、貪婪是一種會給人帶來無限痛苦的地獄,它耗盡了人力圖滿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沒有給人帶來滿足。
12、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13、江河所以成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
14、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喜、怒、哀、懼,但是我們只要作為老師,面對學生,我們的所有的喜、怒、哀、懼都要為了我們所面對著的學生。
15、好的木材并不在順境中生長;風越強,樹越壯。——馬里歐特
16、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能夠?”——惠蒂爾
17、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18、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可以?”——惠蒂爾
19、每個人都期望自我變得重要有價值,但如若不能搞懂個人的成就建立在對他人做出貢獻的基礎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夢想和行為,同樣遵從這一原則:對于他人有意義的,才能算是意義。
20、愛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情,但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卻是需要才能和廣博的知識的偉大事業(yè)。(高爾基)
21、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22、青少年學生沒有早戀,只有初戀。初戀是人類最美好的、最純潔的、最浪漫的……是最值得人類用最美好的語言來表達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23、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24、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么困難。
25、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專業(yè)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卻要依靠人際交往、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
26、真正的理想決不是某種居于個人之上的神秘力量,它是無條件肯定自我的一種有力表現。凡是違反了肯定自我這一原則的任何理想,都被證明并不是一種理想,而只是一種病態(tài)的目標。
27、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威廉·詹姆士
28、當一切毫無希望時,我看著切石工人在他的石頭上,敲擊了上百次,而不見任何裂痕出現。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時,石頭被劈成兩半。我體會到,并非那一擊,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開。——賈柯·瑞斯
29、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說,自我實現是我們的最高需要。
30、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并且試著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31、把好的感覺同某一事物相聯系的方法是在不強迫的情況下,改變人行為的最有效的方法。
32、用記憶來代替思考,用背誦來代替鮮明的感知和對現象本質的觀察——這是使兒童變得愚鈍,以至最終喪失了學習愿望的一大弊端。(蘇霍姆林斯基)
33、人生有兩大杯具: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34、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35、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你自己不敢走的路。
36、知識的堅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37、我們必須不要忘記,即使處境無望,在劫難逃,我們仍能夠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在任何特定的環(huán)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終的自由,就是選擇自我的態(tài)度;人類最終的自由就是選擇自我的態(tài)度。——弗蘭克爾
38、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名有成就的人的性格進行過研究,發(fā)現他們都具有三種優(yōu)秀的品質:一是性格上具有堅韌性;二是善于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進行成果的積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39、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本事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40、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則說,我們一出生就有一個精神胚胎,我們從小就會在這個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41、良心之聲寂靜微小,但它傳遞的距離是人聲永遠達不到的。——甘地
42、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4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圖。天下莫柔弱與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無以易之。(老子)
44、人生經歷不一定都是財富,只有如何認識你的人生經歷,才有可能成為你的財富。
45、當一個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由它的指引時,他們就總會以“應該是什么”來支配自己的思想。他們生活在無數的“應該”下,漸漸地與現在疏遠。這種理想化自我屬于神經質性格。對此,最重要的是放棄理想化而從真實自我中發(fā)展自己。——卡倫·霍尼
46、應當讓每一門課程都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就是說,教育道德應當有助于造就一種更佳類型的人,這樣,附帶地也自然會使他在生活地各個方面更有創(chuàng)造性。
47、強迫不如說服,命令不如志愿,被動不如自動。(陶行知)
48、學生說的都是真話,但不一定是真實的話。
49、群體只會干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
50、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的羅杰斯則說,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51、人活在世界上為了什么.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52、如果做好心理準備,一切準備都已經完成。——莎士比亞
53、向外看的人是在夢中;向內看的人是清醒的人。——榮格
54、父母不愛,不表現愛,或不表現足夠的愛,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和缺陷。
55、夫妻之間,情人之間,親子之間必須睜一眼,閉一眼。
56、凡是內心能夠想到、相信的,都是可以達到的。——NapoleonHill
57、學心理學首先要改變自己。
58、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59、意志是不可戰(zhàn)勝的,在意志面前,一切都得彎腰低頭。(高爾基)
60、經過調查:父母100次管教中,孩子獲益的不到5次。
61、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內戰(zhàn),因為所有的人類都是同胞。——弗朗索瓦·費奈隆
62、人人都需要贊美,需要被認可;大人如此,何況孩子。只是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還不夠,還要毫無吝惜地把你的贊美表達出來。調動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贊美,告訴孩子——他是最棒的!
63、人生有兩大歡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能夠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能夠去品味和體驗。
64、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榮格
65、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澳瑞森·梅倫
66、不要當眾批評孩子,這種方式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當眾表揚,背后批評。
67、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68、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堅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69、你知道何謂沮喪就是你用一輩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領域里往上攀爬,卻在抵達最高處的同時,發(fā)現自己爬錯了墻頭。——坎伯
70、愛本質上是給予而非獲取。
71、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里,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72、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父母只是給了孩子身體,他們不應該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
73、孩子需要做人的尊嚴,。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孩子比大人能忍,并不是他們不氣憤,而是他們深知自己的無能為力。
74、對生活環(huán)境進行控制的努力幾乎滲透于人一生中的所有行為之中,人越能夠對生活中的有關事件施加影響,就越能夠將自己按照自己喜愛的那樣進行塑造。相反,不能對事件施加影響會對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它將滋生憂懼、冷漠和絕望。——班杜拉
75、人類會因累積的學習和經驗,告訴自己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讓拒絕嘗試變成自己的習慣,那正是創(chuàng)造力最大的致命傷。——阿雷克斯·F·奧斯本
76、當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就會產生被尊重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77、美國著名教育家卡爾.羅達斯有關教育的一段話:
心理學家名言9
1、創(chuàng)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fā)展的一種本事。把創(chuàng)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chuàng)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chuàng)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條件下,人人都能夠表現出創(chuàng)造性。
2、做父親比做老板更重要。
3、凡是內心能夠想到、相信的,都是可以達到的。——NapoleonHill
4、設法協助別人,恐懼便會消失。
5、感情的沖動更接近于基于性本能的欲望沖動。——弗洛伊德
6、找出你是誰?你的優(yōu)勢在哪里?你的天性當中,不用學就比別人高的優(yōu)勢是什么?相信你的天賦。
7、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只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發(fā)現自己的亮點就好。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發(fā)生改變。
8、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干嘛跟自己過不去。
9、如果總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人生就會失去方向,也會給人無法信任的感覺。
1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并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11、一根鏈條,最脆弱的一環(huán)決定其強弱;一只木桶,最短一片決定其容量;一個人,性格最差的一面決定其發(fā)展。(佚名)
12、一個人的意義是沒有用的,真正的意義是從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來的。
13、人體就是命運。(解剖即命運)——弗洛伊德
14、良心之聲寂靜微小,但它傳遞的距離是人聲永遠達不到的。——甘地
15、愛情不是去愛一個完美的人,而是用一段時間去明白,對方是個不完美的人。承認我們都不完美,然后去試著理解對方的那些缺點,并與那個雖然也看到自己的一身缺點,卻依然愛自己的'人攜手前行。
16、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專業(yè)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卻要依靠人際交往、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
17、從許多方面看來,人會相信宿命其實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為相信宿命就能夠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矻矻基于上述理由,宿命論信念只是一種虛假的精神支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18、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本事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
19、男人專注于長相,女人專注于資源,但都期望伴侶友善隨和可愛親切。——羅蘭·米勒丹尼爾·珀爾曼《親密關系》
20、人不是因為沒有信念而失敗,而是因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動,并且堅持到底。
21、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并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2、女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是永恒麻煩的源泉,但她們依然是我們所擁有的那一種類中最好的事物。沒有她們,情形會更糟。——弗洛伊德
23、單純比復雜有時候要好得多。
24、對別人的恭維,不過是婉轉地表達對自己的贊美。
25、單純、執(zhí)著、愛勝過復雜、技巧、知識、文化。
心理學家名言10
1、世上充滿了有趣的事情可做,在這令人興奮的世界中,不要過著乏味的生活。
2、盡量在舒適的情況下工作。記住,身體的緊張會制造肩痛和精神疲勞。
3、智者不只發(fā)現機會,更要創(chuàng)造機會。——培根
4、夢的內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滿足意愿。——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5、如果你對某項結果足夠關注,你自然一定會達到。
6、經歷的痛苦愈多,體會到的喜悅就愈多。
7、要對這殘缺的世界堅持耐性,也別高估自我的完美。
8、對一個男孩來說,他的潛意識中有種對母親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親,一旦對他構成威脅,他都會產生仇恨,甚至想殺掉他們。
9、讓信仰的力量和心安的感覺充滿心中。
10、把好的感覺同某一事物相聯系的方法是在不強迫的情況下,改變人行為的最有效的方法。
11、假如我們激勵我們所接觸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己潛藏著的能量,那我們所做的不只是改變他們的'意志,而是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12、如果你能確定,在你一天中你有一半的時間是對的。那你可以去華爾街了,日賺百萬美元,買游艇,娶舞女了。如果你不能確定,你憑什么要指責人家的錯誤呢?
13、把自己當成一只老鼠,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斯金納箱”。
14、從你來到世界上這一天開始,你所有的每一種行動,出發(fā)點都是為了你自己,都是因為你需要些什么。
15、要想別人對你友善,要想與同事和睦地相處,處理好上下級關系,那就絕不能去觸動別人心靈的傷疤。
16、親情并不只是生,而是養(yǎng)。
17、幸福決不是文化的價值標準。
18、你知道何謂沮喪就是你用一輩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領域里往上攀爬,卻在抵達最高處的同時,發(fā)現自己爬錯了墻頭。——坎伯
19、我不看勾心斗角的宮廷大戲,不看蠻橫殘忍的暴力電影,不深究他人的八卦關系,不進行無意義的“炒作”推理。一個人過日子花時間的方式,決定了他生命的品質,人生苦短,我欠自己一個簡單、成熟的心靈。——張怡筠
20、良心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是對于躁動于我們體內的某種異常愿望的抵制。
21、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父母讓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和消極的——都表達出來,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2、不管此刻多么黑暗,愛和期望總在前方。——喬治·查克里斯
23、我們不能期待別人隨時體察我們的情緒,沉默換不來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需要幫助,就要用語言表達出來。
心理學家名言11
1、以嫉妒心支配別人,對方早晚會離你而去。理性的溝通才是正確雙贏的做法。
2、優(yōu)越情結是自卑情結的產物。
3、一種新的科學技術從出現到對人類有所貢獻的過程,并不是勉強他人信服的過程,而是要通過自身魅力的展現,用其研究成果來逐漸的引起人們的.目光。
4、笑話給予我們快感,是通過把一個充滿能量和緊張度的有意識過程轉化為一個輕松的無意識過程。——弗洛伊德
5、夢之所以要改裝成不愉快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由于其中某些內容為第二心理步驟所不準許,而同時這部分恰是第一心理步驟所需要的愿望。——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6、我們都擁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機會,都有可能做到未曾夢想的事情。
7、贊揚,肯定和親切的態(tài)度,提高孩子的自我感知;批評,指責和冷漠的態(tài)度,降低孩子的自我感知。
8、絕對不要和敵對性很強的人談戀愛,他現在不打你,早晚會打你。
9、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能帶來最大的幸福,也能帶來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識從教師傳給學生;言辭能使演說者左右他的聽眾,并強行代替他們作出決定。言辭能激起最大強烈的情感,促進人的一切行動。不要嘲笑言辭在心理治療當中的的用途。——弗洛伊德
10、遷就孩子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害。如果您想培養(yǎng)一個無賴,那就盡情地去“放縱”他,“遷就“他;如果您想培養(yǎng)一個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對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你就要堅持用愛的原則,愛的理由拒絕他。
11、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你自己不敢走的路。
12、“如果我們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轉化為尋常的不愉快,收獲就相當可觀了”。
心理學家名言12
1、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功大事業(yè)。
2、愛是無條件的,非功利性的。健康,完美和人道的愛,不能因為孩子有出息,給自己增光而愛。
3、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終點。——羅杰斯
4、親密關系滿足的秘訣:一、欣賞你的伴侶;二、表達你的感激;三、重復上述兩步。——羅蘭·米勒/丹尼爾·珀爾曼《親密關系》
5、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6、有三個人是我的朋友愛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對我冷漠的人。愛我的人教我溫柔;恨我的人教我謹慎;對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7、對于我們大家來說,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遙望將來,而是動手理清自己手邊實實在在的事。
8、沒有一個沒有理智的人,能夠接受理智。——弗洛伊德
9、困難也許是上帝對你的特別饋贈,將開啟另一段幸福生活。
10、對生活環(huán)境進行控制的努力幾乎滲透于人一生中的所有行為之中,人越能夠對生活中的有關事件施加影響,就越能夠將自己按照自己喜愛的那樣進行塑造。相反,不能對事件施加影響會對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它將滋生憂懼、冷漠和絕望。——班杜拉
11、你希望別人怎么待你,你就該怎樣的對待別人。
12、傷害人的東西有三種:煩惱、爭吵、空的錢包。
13、沒有問題的孩子才是最大的問題,沒有問題的班級是問題最多的班級。
14、碰到挑戰(zhàn)的時候,躲避沒有好結果。
15、所有沒有錢的'男人都會說自己有感情,有真誠。
16、找醫(yī)生看病的病人中有70%只要能夠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憂慮,病自然會好起來。
17、對喜歡逃避責任的人來說,困難無疑成了最好的擋箭牌。
18、如果做好心理準備,一切準備都已經完成。——莎士比亞
19、生物性即命運。——弗洛伊德
20、人是一個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弗洛伊德
21、人生有兩大歡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能夠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能夠去品味和體驗。
22、缺點高的人,才干也高;只要使用才干,不要展現缺點。一、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二、看到別人的可用之處。
23、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則說,我們一出生就有一個精神胚胎,我們從小就會在這個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24、只要有心改變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變。哪怕明天就要死,現在改變也不晚。
25、尊重自我是得到別人尊重的最好辦法。
心理學家名言13
1、“世俗有時間是金錢”這句話,所以竊取他人時間的小偷,當然該加以處罰,即使是那些愉快的好人,還是該如忌諱疾病地躲避他們。
2、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只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蕭伯納
3、成長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而有人會逃避成長。
4、女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是永恒麻煩的源泉,但她們依然是我們所擁有的那一種類中最好的事物。沒有她們,情形會更糟。
5、群體只會干兩種事——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
6、你要確實的掌握每一個問題的核心,將工作分段,并且適當的分配時間。——富蘭克林
7、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他有自制力。
8、男人可以什么都不會,但一定要會掙錢。
9、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與否,完全在他對這項事業(yè)是否感興趣,而不是用苦干去打開的成功大門。
10、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喜、怒、哀、懼,但是我們只要作為老師,面對學生,我們的所有的喜、怒、哀、懼都要為了我們所面對著的學生。
11、一個人如果真誠的關心別人,在兩個月時間里所交的朋友,要比等著讓別人對你發(fā)生興趣,在兩年時間里能交的朋友還多。
12、以自卑為借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不計其數,但也有不少以自卑為動因而功成名就的人。
13、人如果不受矚目,使盡手段也要讓他人注意到自己,哪怕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
14、愛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情,但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卻是需要才能和廣博的知識的偉大事業(yè)。(高爾基)
15、沒有必要為眼前的錯誤懷疑自己,而應該直面錯誤,并在以后避免類似的'錯誤。
16、如果一個人只是過一天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
17、生命比單詞重要。
18、如果你的工具僅有一柄鐵錘,你就可能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鐵釘。
19、每個人都應追問生命的意義;并且,每個人僅有經過承擔他自我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他僅有經過成為負職責的人才能對生活做出反應。
20、一個人的性格在十歲左右,就會靠自己的思想、行為而定型,而且會這樣使用一輩子。
21、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22、有許多事情是注定的。
23、“誰也不能教會誰任何東西。”只是沒有誰能教會你,要真正掌握知識將知識變成自己的財富,只能靠自己。教師的作用、書的作用,只是將你領到一桌豐盛的宴席旁,告訴你這個菜如何好吃,如何有營養(yǎng),但吃不吃最終還在你自己。
24、我堅信人類文明是以犧牲原始的本能為代價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
25、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就是,凡是你遇見的人,都會覺得他們在某方面比你強。巧妙地承認對方的重要性,并由衷地表達出來,就會使你得到他的友誼。
心理學家名言14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 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2 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么困難。
3 沒有口誤這回事,所有的口誤都是潛意識真實的流露。
4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5 沒有一個沒有理智的人,能夠接受理智。
二、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癥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人。
1 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于這種人。
2 應付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勇氣,能說明一個人如何定義生活的意義。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yōu)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3 當一個人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卻深信自己能夠解決時就會表現出自卑情節(jié)。
4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不是世界復雜,而是你把世界變復雜了。
5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里,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三、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瑞士心理學家。1907年開始與弗洛伊德合作,發(fā)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后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chuàng)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1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2 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3 要對這殘缺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自己的完美。
4 對最強烈沖突的克服,使我們獲得一種穩(wěn)定超然的安全與寧靜感。要獲得有益而持久的心理安全與寧靜,所需要的正是這種強烈沖突的大爆發(fā)。
5 每件促使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6 一年中的夜晚與白天數量相同、持續(xù)時間一樣長。即使快樂的生活也有其陰暗筆觸,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詞就會失去意義。耐心鎮(zhèn)靜地接受世事變遷,是最好的處事之道。
7 創(chuàng)造不是來自智力,而是來自源于內在需要的游戲本能。創(chuàng)造性頭腦與它所鐘愛的對象玩耍。
8 對于任何事務,要改變它就要先接受它。譴責不會解放,而只會壓迫。
9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
四、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
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精神處境。他的精神分析學說對世界有影響力。
1 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并且試著什么都不想。
2 愛情與成熟度無關。如果不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3 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4 最重要的是學會一個人單獨地待著,而且不看書、不聽廣播、不抽煙、不喝酒。有沒有集中的能力表現在能不能單獨地待著,而這種能力又是學會愛的一個條件。
正因為我們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個人連在一起,這個人也許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這種關系同愛無關。
5 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的關系;它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性格傾向。這種態(tài)度、性格傾向決定了一個人同整個世界的關系,而不是同一個“愛的對象”的關系。
6 如果一個人只愛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者是一種放大的自我主義。
7 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心理學家名言15
1、當前的目標并不在于發(fā)現我們是誰,而是拒絕我們是誰。——米歇爾·福柯
2、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唯有不滿,才有追求;唯有不斷地追求,才能不斷地進步。(魯迅)
3、道德感是人的獨特品質的一個組成部分。 ——弗洛伊德
4、父母不愛,不表現愛,或不表現足夠的愛,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和缺陷。
5、意志是不可戰(zhàn)勝的,在意志面前,一切都得彎腰低頭。(高爾基)
6、馬斯洛將人的基本需要按順序分為五大類:
7、休息并不是絕對什么事情都不做,人的休息其實是對身體上某些損失的彌補。
8、一切都不會發(fā)生,除非你先有夢想。卡爾——散勃格
9、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你傷害了他,你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你傷害了全班同學。
10、知性和年齡有關,和閱歷有關,和心態(tài)有關。
11、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威廉·詹姆士
12、讓自己更平和一點,更豁達一點,更寬容一點。人人都有他的難處,何必強求與人?
13、性格不是天生的、永恒不變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決定。只要你愿意,性格隨時隨地可以改變。
14、對一個男孩來說,他的潛意識中有種對母親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親,一旦對他構成威脅,他都會產生仇恨,甚至想殺掉他們。——弗洛伊德
15、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行為,它是感官將其他來源的材料經過一番加工而形成的產品。——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16、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愛,為了工作和愛要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以免傷了人生最重要的.事和人。而人生最不能要的兩樣東西、不該拿的錢、不該要的感情。
17、夫妻之間,情人之間,親子之間必須睜一眼,閉一眼。
18、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
19、給感情良好的土壤,富裕的環(huán)境,讓它枝繁葉茂。
20、知識的堅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
21、你所認為的你,并非真正的你,反倒是你怎么想的,你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22、聽別人數說我們的錯誤很難,但假如對方謙卑地自稱他們也并非完美,我們就比較容易接受了。承認一個人本身的錯誤,就算你還沒有改正過來,也可以幫助改善行為。在指責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的錯誤。
【心理學家名言】相關文章:
心理學家名言05-06
最經典的玄默名言玄妙的名言01-31
跑步勵志名言短句-勵志名言06-25
機會的名言 [抓住機會名言]04-12
關于親情的名言大全短句名言05-13
生活的名言04-23
與成果的名言04-13
人生的名言05-10
經典勵志名言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