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名言>古人名言
古人名言
更新時間:2024-05-07 17:03:36
  • 相關推薦
關于古人名言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我國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古人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古人名言1

  吃一塹,長一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水可載舟,亦可以覆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關于古人名言2

  1、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2、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0、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11、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1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13、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5、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16、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7、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

  2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2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男兒立志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4、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25、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2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2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

關于古人名言3

  1、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黨存于廉,廉乃大興。

  2、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

  3、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淚注如泉。(明、況鐘)

  4、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辦事才敢言

  5、不以私愛害公義。—宋·蘇轍

  6、內無妄思,外無妄動。—宋·朱熹

  7、清靜無為,則天與之時;恭廉守節,則地與之財,君子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毀廉,知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人。東漢·馬融

  8、善惡之殊,如火與水不能相容。—宋·歐陽修

  9、廉恥,士君子之大節。—宋·歐陽修

  10、敗于功者,貪功者也;死于利者,窮利者也。

  11、鏡不蒙塵可照人,人無貪賄可正氣。——劉博

  12、賢能興家,廉可避禍。

  13、廉不言貧,勤不言苦。

  14、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

  15、病從口入,腐從貪起;清正廉潔,嚴以律已。——姚繼霞

  16、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

  17、誠信立身,廉潔自律,正派做人;求真務實,舉賢任能,公道辦事。

  18、職權對廉潔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對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劍。

  19、靜心超然,守一份寧靜,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20、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騖聲華忘政事;

  21、青絲要知廉潔早,莫待進牢愁白頭。

  2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

  23、一生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私心全無。

  24、廉潔養正氣,奉獻修大成

  25、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宋·歐陽修

  26、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碑。官箴》

  27、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宋·包拯

  28、為政必以風化德禮為先,風化必以至誠為本。——胡安國

  29、廉潔,公務員的護身符。

  30、不知恥者,無所不為。—宋·歐陽修

  31、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為不善,一不善而足。—宋·楊萬里

  32、養廉惟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

  33、上不愧黨,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34、慎言慎行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兩袖清風。

  35、唯德唯廉唯實,盡心盡職盡力

  36、清廉則民親,腐敗則民疏;公正則民贊,徇私則民怨,廉者得民心。

  37、執政以廉為本,為官以勤為先

  38、人為財死,不貪少禍。——曾國藩

  39、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

  40、廉潔是為人之本,廉潔乃做人之基,廉潔是修身之道,廉潔乃正身之旗。

  41、廉潔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42、為政不為民,民當棄之;為政不清廉,民當懲之。

  43、涅于混濁而不緇。—宋·蘇轍

  44、名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品格事業才是立身之本

  45、凡人為善,不自譽而人譽之;為惡,不自毀而人毀之。—宋·蘇軾

  46、上張舍人唐。方千此地清廉惟飲水,四方焦熱待為霖。

  47、貪婪的欲望使人墮落,廉政的品質使人奮進

  4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宋·周敦

  49、一官來此幾經春,不愧蒼天?負民。神道有靈應識我,去時還似到時貧。(明、胡守安)

  50、勤廉者平安一世,貪婪者自毀一生。

  51、人人廉政,腐敗滅亡;人人自律,黨風自強。

  52、廉潔自律繃緊弦,拒腐防變勿思貪。

  53、格守黨紀條規,筑牢拒腐防線。

  54、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宋·蘇軾

  55、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56、胸中有廉日月長,心底無私天地寬

  57、黨施廉政,民沐惠風

  58、該得的數千不多,不該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只有防微杜漸,才能廉潔從政。——張釗

  59、做事當以勤為先,為官當以廉為鑒。——劉霞

  60、心中不胡思亂想,就不會輕舉妄動。

  61、多敲“枕邊鐘”,常吹“廉政風”。

  62、高舉反腐旗幟,弘揚時代正氣。

  63、清風兩袖朝天去,免礙閻羅話短長。(明、于謙)

  64、做人德為本做官清為上。

  65、政清則社稷興,腐敗則國家亡。

  66、一草一木當曉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黨的宗旨。

  67、于謙:我國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偉大的民族英雄,也是杰出的愛國詩人。著名詩句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還有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關于古人名言4

  1、為官惟廉,從政惟勤,處事惟公,做人惟實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 杜甫《前出塞九首》

  4、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 趙翼《論詩五絕;

  5、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長

  6、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清 黃遵憲《雜感》;

  7、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宋 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8、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金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9、保初節易,保晚節難 ——朱熹

  10、不受曰廉,不污曰潔 蓋無廉則無新不取,無恥則無新不為 不廉其源皆生于無恥也 ——顧炎武

  11、廉潔是我們幸福的根基,自律是我們幸福的源泉

  12、病從口入,腐從貪起;清正廉潔,嚴以律已

  13、蟻穴失察必崩大壩小賄不拒定成巨貪 ——孫炎明

  14、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5、名不可以虛求,貴不可以偽得 ——《袁子正書政略》

  16、為官應立公仆志,從政最貴愛民心

  17、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 杜甫《夏夜嘆》

  1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9、貪欲是滋生腐敗的源泉,自律是遏制欲望的'堤壩

  20、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 陳亮《三都樂》

  21、山外青山樓外樓——宋 林升《題臨安邸》

  22、言行端正,堂堂正正為人師表;潔身自好,坦坦蕩蕩哺育桃李

  2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 王之煥《登鸛雀樓》

  24、為官不貪最是高,一心為民乃英豪,不義之財君莫取,廉潔自律禍自消

  25、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宋 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26、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27、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北宋 朱熹

  28、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29、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荀子

  3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鶴鳴》;

  31、何意百煉鋼,勵志簽名,化為繞指柔——晉 劉琨《重贈盧諶》

  32、貪污受賄,此弊不去,為患浸深 ——包拯

  33、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 賈島《題詩后》;

  34、慎獨慎微,慎始慎終

  35、為政清廉留美譽,家人走路腰板直

  36、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唐 盧延讓《苦吟》;

  37、戒酒戒色戒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38、城中好高髻,四方 高一 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

關于古人名言5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重物,包裹在里面,無緣得見。

  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

  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關于古人名言6

  1、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戰國·楚·屈原《卜居》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十月之交》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9、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10、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1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

  1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13、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禮記·大學》

  1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15、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16、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禮記·表記》

  17、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關于古人名言7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諸葛亮

  3、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

  6、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

  7、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

  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10、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13、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14、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詩經》

  1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16、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

  1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

  18、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

  1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

  21、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2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23、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2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2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

  26、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

  27、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南朝劉勰

  2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書》

  2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3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

  3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

  3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34、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

  3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

  36、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

  3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

  3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39、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清楊繼盛

  4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4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

  42、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宋司馬光

  4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4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4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

  46、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縉

  47、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48、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歐陽修

  4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50、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戰國策》

  51、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52、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明王冕

  5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4、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5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5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5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顧炎武

  5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5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6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

  6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6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

  65、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6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67、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韓愈

  68、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6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70、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清鄭板橋

  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7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關于古人名言8

  1、古語有云: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古語還說: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4、當一個人用貪婪的眼光盯著官職的時候,腐敗就會在他的行動中出現。

  5、奇文共欣贊,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6、守信用勝過有名氣。——(美)羅斯福

  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8、詩不厭改,貴乎精也。——謝榛《四溟詩話》

  9、古語有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語還說:事遇機關須退步,人逢得意早回頭!

  10、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1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1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

  13、王者若搜刮民脂民膏,無異于攔路搶劫的強盜。

  14、古語有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語還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15、古語有云: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古語還說:后浪風光能幾時,不見今人勝古人!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17、詩要避俗,更要避熟。——劉熙載

  18、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9、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20、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21、國家健全就一切興盛,國家腐敗就一切完蛋。

  22、學詩須識味外味。——揭奚斯

  23、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24、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25、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26、茍不自滿而中止,庶幾終身而有成

  27、古語有云:有錢能使鬼推磨;古語還說:有錢難買寸光陰!

  28、古語有云:大肚能容天下事;古語還說:此仇不報枉為人!

  29、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裴多菲

  30、令儀令色,小心翼翼

  31、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本·富蘭克林

  32、詩家氣象貴雄渾。——戴復古《論詩十絕》

  33、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34、古語有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古語還說:落難的鳳凰不如雞!

  3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36、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高爾基

  37、窮則變,變則通。——《易經》

  38、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39、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40、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41、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3、指安拉起誓,人生在世,能夠保持廉潔、操守,便是最后的成功、勝利。

  44、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鄧小平

  45、聞志廣博而色不伐,思慮明達而辭不爭

  4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7、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48、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關于古人名言9

  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2、五刑不如一恥。

  3、志當存高遠。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6、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8、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9、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1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1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15、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1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8、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19、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位卑未敢忘憂國。

  22、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2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24、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25、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2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9、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3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1、父不慈則子不孝。

  32、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

  3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

關于古人名言10

  1、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雨果

  2、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雨果

  3、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雨果

  4、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雨果

  5、恐懼常起因于無知。——愛默生

  6、弱者,其心先弱。——愛默生

  7、采用大自然的步速:她的秘密在于耐心。——愛默生

  8、毫不恐懼地、勇敢地前往未知的世界吧。——朗費羅

  9、我必須承認,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達爾文

  10、勇敢,世界就會讓步。如果有時候你被它打敗了,不斷地勇敢再勇敢,它就會屈服。——薩克雷

關于古人名言11

  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6、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1、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4、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5、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8、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1、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4、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2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2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0、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關于古人名言12

  1、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4、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5、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6、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7、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8、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9、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0、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1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2、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13、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14、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1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1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1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8、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關于古人名言13

  1、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2、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李煜

  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為人莫犯法,犯法身無主。——增廣賢文

  5、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6、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高明

  7、得土地易,得人心難。——脫脫

  8、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

  9、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10、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1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4、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劉克莊

  15、小人之過也必文。

  16、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韓愈

  17、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18、穩的不滾,滾的不穩。——增廣賢文

  19、德不孤,必有鄰。

  20、少年不識愁滋味,卻道新涼好個秋。——辛棄疾

  21、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韋莊

  22、古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孫子兵法

  23、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

  24、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羅貫中

  25、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衾。——劉晝

關于古人名言14

  1、有了善意,不難向人們表達他的禮貌。 ——盧梭

  2、恭近于禮,遠恥辱也。恭則不侮。——論語

  3、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禮貌,這比最高智慧更重要。 ——匿名

  4、客套話如隔著面紗接吻。——法國

  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諺語

  7、只有尊敬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敬。

  8、他的談話總是平易近人。這種簡單性不僅掩蓋了他對某些事物的無知,而且還表明了他的良好風度和寬容。 ——托爾斯泰

  9、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蘇軾

  1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赫爾岑

  1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2、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13、脾氣是人類更卑鄙的本性之一。如果一個人發脾氣,那就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向后退了一步。 ——達爾文

  14、禮貌是一種語言。其規則和做法主要是觀察和向受過教育的人學習。 —— lock

  1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馬南

  16、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王符

  17、一個思想正常的人,不會自滿。——圣西門

  18、仁慈,正義和善良也是人,如果它是金錢的來源,玉米也在家里。 ——荀子

  19、年輕人不能介入中間,說他們應該采取征求意見的態度,而不是像教別人一樣。你應該避免頑固的態度和傲慢的表達,并謙卑地提出問題。謙卑不會掩蓋他們的才能,也不會削弱他們理智的力量。相反,它可以給予他們更好的關注,并使他們所說的是可接受的。 —— lock

  20、我們不應該想得太好,所以估計我們的價值很高;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優勢,如果別人不這樣做,他們認為應該在別人面前占上風;我們應該只接受別人的謙卑,履行我們的職責。 ——搖滾

  21、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養最要緊,漂亮不漂亮,對他來說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頭腦里沒有教養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還是一錢不值。——契訶夫

  22、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孔子

  23、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24、真正的禮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計地使周圍的人都像自己一樣平心靜氣。——蒲柏

  25、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26、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鳩

  27、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28、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29、一個人勇敢而真實的靈魂,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愛,用自己的理智來判斷。不要做陰影,而要做人。 —— Roman· Manlan

  30、所謂的良好教育和……它們在幾乎所有國家甚至在一個地區都不同;每個了解真相的人都會模仿他。良好的土地教育與之相符。 ——切斯特菲爾德

  31、禮貌之于人性如同熱量之于蠟燭。——叔本華

  32、道德教育中最簡單的元素就是“愛”,是孩子對母親的愛,對人的正面愛。這種兒童道德教育的基礎應該在家庭中進行。孩子們對母親的愛是基于母親對嬰兒的愛以及對母體生長需求的滿足。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要素需要接受學校教育。教師也應該擁有父子對孩子的愛,并將學校融入大家庭。 ——裴斯泰洛齊

  33、鄒韜奮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34、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35、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36、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

  37、全面傷害,謙虛利益,莫伸手,全天做,自強不息。 ———陳毅

  38、一個人如果對待陌生人親切而有禮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誠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別人的心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培根

  39、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40、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41、生命是短促的,然而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默生

  42、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43、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44、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

  45、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君莫作。——呂巖《勸世》

  46、原因往往是堅持不懈和毀滅。我在沙漠中看到它,匆匆的旅行者落在平靜之后;奔騰的馬背后,慢駱駝繼續前進。 —— Sadie

  47、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48、禮貌是一枚假幣,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貧乏。——叔本華

  49、凡人之因此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50、想要幫助弱者的人應該是一個堅強的人,而不是像他們一樣的弱者。因為他們做了壞事,不要寬容,如果你想。你不能放松他們會做的壞事。 —— Roman· Roland

  51、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52、有禮貌不一定總是智慧的標志,可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蘭道爾

  53、仁慈,正義和善良也是人,如果它是金錢的來源,玉米也在家里。 ——荀子

  54、無論是在心靈的深層思想中,還是在外面所表現出的行為中,都是一個懺悔,聰明而正直的人。 —— Winsett

  55、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56、儀式,天上的經文,地上的義,和人民的路線。 ——左秋明42,禮貌待人,主要是自我約束表現。 ——艾默生43,人類的追求不過是幸福,所以禮貌的人比其他人更受歡迎,真誠的朋友的能力,誠意和善意。通常很難抵消他嚴肅而堅定的表達方式的不安。 ——鎖

  57、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58、有文化教養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里蘊藏著希望。——王爾德

  59、原因往往是堅持不懈和毀滅。我在沙漠中看到它,匆匆的旅行者落在平靜之后;奔騰的馬背后,慢駱駝繼續前進。 —— Sadie

  60、音樂改變風俗習慣,保護人民。 ——唐·吳兢

  61、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爾斯華綏

  62、禮貌地讓禮貌的人高興,并使那些受到禮貌待遇的人高興。 ——孟德斯鳩

  63、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朱熹

  64、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松蘇內吉

  65、禮貌是人類共存的金鑰匙。 ——松蘇內吉

  66、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就應個性留意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67、社交的起因在于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于,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叔本華

  68、一個人如果對待陌生人親切而有禮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誠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別人的心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培根

  6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7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71、禮貌是人生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72、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有信與義。——唐張九齡

  73、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74、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羅曼羅蘭

  75、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加里寧

  76、人們彬彬有禮,粗魯無禮。 —— “禮記”

  77、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8、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79、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80、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81、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左傳》

  82、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83、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84、禮貌是一種語言。其規則和做法主要是觀察和向受過教育的人學習。

  85、禮貌無須花費一文而贏得一切。——蒙田

  86、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87、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

  88、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禮記

  89、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我。——高爾斯華綏

  90、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91、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92、一切禮儀,都是為了文飾那些虛應故事的行為,言不由衷的歡迎,出爾反爾的殷勤而設立的;如果有真實的友誼,這些虛偽的形式就該一律擯棄。——莎士比亞

  93、道德教育中最簡單的元素就是“愛”,是孩子對母親的愛,對人的正面愛。這種兒童道德教育的基礎應該在家庭中進行。孩子們對母親的愛是基于母親對嬰兒的愛以及對母體生長需求的滿足。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要素需要接受學校教育。教師也應該擁有父子對孩子的愛,并將學校融入大家庭。 ——裴斯泰洛齊

  94、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禮貌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9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96、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歌德

  9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98、自尊,然后尊重;慢,慢的人。 ——朱熹

  99、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和痛苦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說不盡的歡樂!——車爾尼雪夫斯基

  100、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歌德

  101、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102、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柏格森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晉書

  103、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104、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105、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王安石

  106、真正的禮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計地使周圍的人都像自己一樣平心靜氣。——蒲柏

  107、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埃里克【美】

  108、禮貌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109、所謂的良好教育和……它們在幾乎所有國家甚至在一個地區都不同;每個了解真相的人都會模仿他。良好的土地教育與之相符。 ——切斯特菲爾德

  110、無論是在心靈的深層思想中,還是在外面所表現出的行為中,都是一個懺悔,聰明而正直的人。 —— Winsett

  111、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112、我愿意使用天才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多的是學習財富。對于美德越少,他們就越需要財富,天才越低,他們就越需要學習。 —— Yange

  113、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加里寧

  114、在缺乏教育的情況下,勇敢將變得粗魯,知識將變得迂腐,機智將變得有趣,簡單將變得粗魯,溫暖將變得迷人。 。 —— lock

  115、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116、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許衡

  117、粗魯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子。

  118、不應該是天才角色,就像你不應該舔太陽一樣。 ——尤里· Bundarev

  119、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瑪·沃·蒙塔古

  12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21、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122、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我增強生活潛質。——池田大作

  123、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重的東西。——岡察爾

  124、禮貌來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然而,如果禮貌的.形式被取消,其精神和本質就會消失。 —— John·大廳

  125、禮貌經常能夠替代最高貴的情感。——梅里美

  126、樂以移風易俗,禮以安上化人。——唐·吳兢

  127、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128、周到的禮貌用在那些你不喜歡的人身上,絕不比挑戰書尾那句“您恭順的仆人”更多一點真誠。當然,這是一種人們普遍贊同和理解的情況。——切斯特菲爾德

  129、“尊重別人”并不是圓滑,而是一個人應有的禮貌和謙虛的表現。——羅蘭

  130、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洛克

  131、禮貌出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然而,如果禮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與實質亦隨之消失。——約翰·霍爾

  132、禮貌是人生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133、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134、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盧梭

  135、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136、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貌。——德.歌德

  137、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138、人必知道而后知愛身,知愛身而后知愛人,知愛人而后知保天下。

  139、禮貌建筑在雙重基礎上:既要表現出對別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霍夫曼斯塔爾

  140、禮貌經常能夠代替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141、我們應該注意不要傷害其他沒有言語的同志,但當別人用語言傷害自己時,他們也應該能夠負擔得起。 ——劉少奇

  142、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143、信則人任焉。——論語

  144、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

  145、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146、貧窮無辜,富裕而傲慢。 ——子貢

  147、尊重人,人們總是尊重他人;情人,人們總是喜歡。 ——孟子

  148、所謂良好教養——切斯特菲爾德

  149、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150、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15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52、脾氣是人類更卑鄙的本性之一。如果一個人發脾氣,那就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向后退了一步。 ——達爾文

  153、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論語》

  154、禮貌是聰明的事,無禮是愚蠢的的。——德國

  155、禮貌是人類共存的金鑰匙。 ——松蘇內吉

  156、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157、不應該是天才角色,就像你不應該舔太陽一樣。 ——尤里· Bundarev

  158、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舊唐書

  159、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持續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160、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161、一個從未有過交際的人,會把出于一般形式的禮貌而作的允諾當作殷勤的標志加以接受,當他感到失望時,他又會抱怨那是虛偽。——席勒

  162、所謂的良好教育和……它們在幾乎所有國家甚至在一個地區都不同;每個了解真相的人都會模仿他。良好的土地教育與之相符。 ——切斯特菲爾德

  163、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

  164、人類追求的無非是快樂,因此有禮貌的人較之有用處的更能得到別人的歡迎,一個真摯朋友的能力、真誠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嚴肅與堅實的表示所產生的不安。——洛克

  165、如果把禮儀看得比月亮還高,結果就會失去人與人真誠的信任。——培根

  166、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內。——帕利克

  167、在我們的社會中,勞動不僅是經濟的范疇,而且是道德的范疇。勞動最大的益處還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發展。——馬卡連柯

  168、一個思想正常的人,不會自滿。——圣西門

  169、禮貌是人生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170、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孔子

  171、禮所以決嫌疑,定猶豫,別同異,明是非也。——吳兢

  17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3、傾聽可以使說話者感到被尊重。

  174、對于對方的無禮的一種無言的非議和責備,而這種譏諷是使誰都會感受到不安的。——洛克

  175、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孔子

  176、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情感。——梅里美

  177、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羅素

  178、一個人可能在他的禮貌中消失得無影無蹤。——梭羅

  179、禮貌比法律更強有力。——托·卡萊爾

  180、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埃里克【美】

  181、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

  182、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戶的房屋。——維吾爾族諺語

  183、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84、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185、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孝經》

  186、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187、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188、禮貌比法律更強有力。——托·卡萊爾

  189、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190、嫉妒是人們應該相信的可恥感。 ——led·托爾斯泰

  191、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羅素

  192、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193、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194、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195、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赫爾岑

  196、禮貌出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然而,如果禮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與實質亦隨之消失。——約翰·霍爾

  197、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198、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199、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200、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201、儀式正義,正義受益,有益于人民,政治節日也是如此。 —— “左傳”87,君子不忍心,不能容忍人,不能隨處可見。 —— Manan

  20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03、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持續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204、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205、傾聽可以使說話者感到被尊重。

  206、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我增強生活潛質。——池田大作

  207、貧窮無辜,富裕而傲慢。 ——子貢

  208、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209、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210、良好禮儀的功能或目的只是讓那些與我們交談的人感到舒適和滿足,而不是別的。通過適當的普通禮儀和尊重,向他人表達你的尊重,價值和善意。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不是懷疑,虛偽或卑鄙是一項偉大的技能。 ——鎖定

  211、禮貌是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最珍貴的事情。 —— Gonzal

  212、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213、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214、有禮貌的人,能走遍天下。——德國

  215、一個人應當有良好的禮貌來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歡出人頭地,但這不應當引起別人的討厭。——歌德

  216、蘭芳不厭谷幽,君子不為名修。——《養正遺規》

  217、禮貌建筑在雙重基礎上:既要表現出對別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霍夫曼斯塔爾

  218、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219、社交的起因在于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于,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叔本華

  220、總有某種痛苦和快樂是愿意和不情愿的,知道和不知道,清醒和誤解。但如果內心有虔誠的感覺,那么痛苦就會平靜。否則,你只能生氣,仇恨和仇恨。 ——泰戈爾

  221、為了讓孩子們自信并與他人相處一點,去犧牲自己的清白,讓他和那些沒有教養的人對邪惡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錯誤的彼此;自立性格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自己的美德。男孩有機會交給這個人,只要時間充足,他就無法學會冷靜。 ——搖滾

  222、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洛克

  223、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

  22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225、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左傳》

  226、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孔子

  227、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列夫托爾斯泰

  228、在“友誼”的機械裝置上使用“禮貌”這種精煉油實為明智之舉。——科利特

  229、國商禮是國昌,嘉善禮是一個大家庭,有禮貌和身體,心臟很有禮貌。 ——顏元

  230、讓者,禮之實也。——朱熹

  231、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胡居仁

  232、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洛克

  233、沒有磨過的鉆石不受歡迎,佩戴這樣的鉆石也不好。但是一旦它們被磨光和鑲嵌,它們就會發光。美德是一種精神財富,但讓它們閃耀是一種很好的禮儀。 ——鎖定

  234、禮貌是聰明的事,無禮是愚蠢的的。——德國

  235、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236、禮貌比法律更強有力。——卡萊爾

  237、鄒韜奮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238、禮儀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它是人類交流不可或缺的,也不能過分考慮。如果你看禮儀高于一切,你將失去人們的真誠信任。因此,在語言交流中,我們應該善于找到一種措施,使其簡單而不粗魯。這是最難和最好的。 ——培根

  239、講禮貌不會失去什么,卻能得到一切。——瑪·沃·蒙塔古

關于古人名言15

  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王豫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4、先讀經,后讀史,則論事不謬于前賢,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7、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閑作輟。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7、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18、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也。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0、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2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2、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2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26、閱《水滸》至魯達打鎮關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樁極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場,即不能有其事,亦須著得一種得意之書,庶幾無憾耳。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非讀書,不明理。要知事,須讀史。——李光庭

  30、讀諸葛武侯《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3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3、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35、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3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3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8、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0、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4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4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44、力量,它指導我怎樣去生活和斗爭。——吳運鐸。

  45、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禮義不交,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46、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48、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

  49、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為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于此也。

  50、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丘

  52、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李欣

  53、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55、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5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57、好讀書非求身后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

  58、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5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6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61、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6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63、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古人名言】相關文章:

古人的勞動名言11-24

古人諷刺不勞而獲的名言03-16

古人霸氣名言名句05-03

古人努力的名言警句努力的古代名言01-31

古人勵志名言警句佳句賞析02-18

古人作文03-06

古人不遠作文06-05

古人經典語錄11-28

關于古人作文09-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