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名言>中國古代名言
中國古代名言
更新時間:2023-09-28 17:30:40
  • 相關推薦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你所見過的名言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中國古代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1

  1.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4.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6.丹青不知老將至,1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9.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1.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1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1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2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2

  1、學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3、立志在堅不在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4、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資美不足為功,惟矯惡為善,矯惰為勤,方是為功。人必不能便無是心,須使思慮,但使常游心于義理之間。立本處以易簡為是,接物處以時中為是,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時中則要博學素備。

  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7、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學,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9、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人惰于進道,無自得達,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從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終學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終于愚矣。

  12、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子者,當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全其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惡有常。如養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撲之。若既撲其升堂,又復食之于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異類且爾,況人乎。

  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或曰:學無益也,如質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諸,質在其中矣。否則輟。

  15、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16、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17、丈夫所志在經國,期使四海皆衽席。

  18、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19、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3

  與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作者:(宋)司馬光

  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而之容;鏡于人,則知兇與吉。作者:墨翟

  以權利合者,權盡而交疏。作者:(漢)司馬遷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作者:朱熹

  宴笑友朋多,患難知交寡。作者:(清)蒲松齡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作者:(唐)孟浩然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作者:杜甫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作者:魯迅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作者:李白

  文士滿華堂,不如一直友。作者:吳喜紀

  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妨臣,則賢臣不至。作者:荀況

  黃金萬兩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作者:《紅樓夢》

  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作者:高適

  君子居人間則治,小人居人間則亂。君子欲和人,譬猶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間,水火不亂,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擇人在其間。作者:劉向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作者:曹雪芹

  朋友,以義合者。作者:朱熹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作者:譙周

  淺近輕浮莫與交。作者:貫休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作者:(明)鄭之珍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作者:李陵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作者:葛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者:傅玄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作者:(三國)諸葛亮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4

  1、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2、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3、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馮夢龍

  4、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5、言”行一致,事業才有“成”;“人”要大寫,九鼎換一“言”。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7、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8、人不可以無恥

  9、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0、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喬臾

  1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2、盡信書,不如無書

  13、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呂坤

  14、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5、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中國諺語

  16、沒有一處遺產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莎士比亞

  17、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8、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9、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張聞天

  20、推誠而不欺,守認而不疑。——林逋

  21、學不可以已。 ——《荀子》

  22、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3、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2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5、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6、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27、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瓦·阿扎耶夫

  28、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29、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30、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31、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3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33、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34、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3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7、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9、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40、一言之美,貴于千金。——葛洪

  41、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3、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凱洛夫

  4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5、知恥近乎勇。 ——《中庸》

  46、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47、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48、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9、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50、笨蛋自以為聰明,聰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莎士比亞

  5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2、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3、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荀況

  54、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55、仁者榮,不仁者辱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57、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58、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語》

  59、一諾千金拾金不昧推心置腹君子一言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5

  1、莫道桑榆晚 , 為霞尚滿天。——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劉禹錫)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4、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唐)

  5、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屈原·戰國)

  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8、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9、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10、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11、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12、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1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14、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1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17、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18、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蝶戀花 (歐陽修·北宋)

  19、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自題一絕 (曹雪芹·清)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22、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2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離思 (元稹·唐)

  24、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2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2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27、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2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2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31、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33、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34、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釵頭鳳 (陸游·南宋)

  35、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6、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7、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 (王冕·元)

  38、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 (李煜·唐五代)

  39、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4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1、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 (曹植·東漢)

  43、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韓愈

  4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游園不值 (葉紹翁·南宋)

  45、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46、一個人如果目標定得過低,成就肯定不會高。人當志存高遠,有較高的理想目標才能促使人不斷奮進。

  47、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唐·杜甫)

  48、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回前詩 (曹雪芹·清)

  49、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則徐)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6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吃一塹,長一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

  見義不為,非勇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吳王事事堪誤國,未必西施賽六宮。

  有佛子心凈,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7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白居易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

  6、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7、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

  9、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1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14、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宋·陸游

  15、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戰國策·秦策

  16、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17、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唐·李賀·南國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1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之戰

  20、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21、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短歌行》

  22、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2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5、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26、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

  27、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28、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29、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32、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3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3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3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3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37、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

  38、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39、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40、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41、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4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43、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晉·陸機·文賦

  44、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唐·白居易·琵琶行

  4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4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47、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宋·蘇軾·冬景

  4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49、安不忘危,盛必慮衰。——《漢書》

  50、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后

  5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5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5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明·劉基·賣柑者言

  54、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諸葛亮《前出師表》

  55、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5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5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5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白居易·長恨歌

  59、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6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6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

  6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6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6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66、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唐·杜甫·贈花卿

  67、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68、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69、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0、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游·書憤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7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7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74、差以毫厘,謬以千里。——《漢書》

  7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唐·白居易·琵琶行

  76、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

  77、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78、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79、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

  8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81、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82、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

  8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84、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85、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

  86、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87、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唐·杜甫·客至

  8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89、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90、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9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9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國·諸葛亮·后出師表

  9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唐·杜甫·蜀相

  94、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語》

  9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97、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9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9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西晉·陳壽·三國志

  10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01、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

  10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0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104、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杜甫

  105、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0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10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08、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唐·僧·云覽

  109、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10、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11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1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113、百年光陰,如駒過隙。——選自《增廣賢文》

  11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15、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宋·歐陽修·蝶戀花

  116、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1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11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勤奮篇》

  119、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

  120、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12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122、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2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2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12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6、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127、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128、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129、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130、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明·王冕·墨梅

  13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3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3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134、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3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13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38、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139、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清·鄭板橋·對聯

  14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14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啼

  142、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143、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144、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

  145、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

  14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

  147、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14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1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150、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關于中國古代名言8

  1、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中國古代思想家李斯

  2、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中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

  3、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要溫飽要發展。”這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為了解決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色是為了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4、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中國古代學者)呂坤

  5、詳交者不失人,而泛交者多后悔。(中國古代思想家)葛洪

  6、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中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

  7、所食愈少,心開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損焉。(中國古代學者)張華

  8、非直之難,而善用其直之難非用直之難,而善養其直之難。(中國古代學者)呂坤

  9、忿怒二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央,便不傷生。(中國古代大臣)曾國藩

  10、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中國古代詩人)蘇軾

  11、知道者必不自矜,知義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國古代學者)張九成

  12、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殘身。一一(中國古代學者)胡宏

  13、忿怒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央,便不傷生。(中國古代大臣)曾國藩

  14、非直之難,而善用其直之難;非用直之難,而善養其直之難。(中國古代學者)呂坤

  15、富貴人不肯從寬,必招橫禍;聰明人不肯從厚,必夭夭年。(中國古代學者)吳少賢

  16、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一一(中國古代皇帝)武則天

  17、口腹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中國古代詩人)蘇軾

  18、心的陶冶,心的修養和鍛煉是替美的發現和體驗作準備。(中國古代學者)宗白華

  19、EM(作者簡介《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20、孟子(公元前年―前年),名軻,字子輿,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他是戰國時期的鄒國人,出生在鄒國(今省鄒城市)馬下的鳧村(鳧村年劃歸曲阜市)。

  21、口腹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中國古代詩人)蘇軾

  22、知道者必不自矜,知義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國古代學者)張成

  23、詳交者不失人,而泛交者多后悔。(中國古代思想家)葛洪

  24、喜不應喜元喜之事,怒不應怒元怒之物。(中國古代軍事家)諸葛亮

  25、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這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為了解決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色是為了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26、富貴人不肯從寬,必招橫禍聰明人不肯從厚,必夭夭年。(中國古代學者)吳少賢

  27、積錢積谷不如積德,買田買地不如買書。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增廣賢文》《增廣賢文》

  28、鮑鵬山,百家講壇主講人作家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他既守得書桌之寂寞,埋首典籍,從事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研究。又能面對追隨的目光,侃侃而談,誠摯而專業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古代名言】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經典詩詞04-04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05-07

保爾的名言04-17

與成果的名言04-13

經典勵志名言04-03

友情的名言04-04

人生的名言05-10

生活的名言04-23

教育的名言06-1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bd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