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究生培養計劃書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究生培養計劃書通用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堅實理論基礎和系統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思想端正,品德良好,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具有較堅實的國學、域外漢學理論知識,具有系統的古典文獻、古典語文學專業知識,能利用現代技術研究典籍材料。畢業后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勝任高等院校和其它部門的相關工作。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地閱讀該門外國語之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文獻資料,并有一定的聽說寫作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國學研究
以傳統小學、經學為基礎,融會傳統考據與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國學各門類典籍的文本材料、思想內容和發展狀況,并探討國學傳播與對外教授國學的理論和方法。
2、域外漢學研究
審視和研究域外漢學之既往和現狀,董理漢學在世界各地產生、發展和傳播的歷史,探討其研究旨趣、研究視角、資料爬梳方式和方法論上的特點,兼及域外漢籍傳播狀況的研究。
3、古典語文學與人文計算
主要研究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處理典籍文本,側重探討利用數據庫來研究傳統語文學材料,探索和開發新的研究方法。
4、出土文獻研究
以考據為基礎,側重于從語言文字角度研究出土文獻材料,兼及出土文獻思想層面的解讀和詮釋。
三、學習年限
學制三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四年。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修滿的總學分不少于42學分。其中課程總學分不少于30學分(公共必修課5學分,學科通開課6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6學分,其余為選修課學分);實踐環節2學分;學位論文10學分。
跨專業入學和以同等學力入學的研究生,須補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課至少2門并取得B以上成績,該成績不計入學分。
五、學位論文
1、論文選題: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論文題目。論文選題應是本學科領域值得研究、較有學術價值的問題,應有一定新意。
2、開題報告:在第四學期向指導小組作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選題的理由,該課題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論文的基本構架,材料準備情況,研究方法,時間計劃。參加論文開題報告的老師應不少于3名(包括導師)。經指導小組討論通過后,方可正式進行搜集資料、專題研究和論文撰寫工作。
3、論文撰寫:開題報告通過,選題即最終確定,此后集中力量進行論文撰寫工作。導師與指導小組成員應經常進行督促檢查,掌握進展情況,指導修改。論文必須在第六學期中段完成。論文應觀點明確,材料翔實,論證充分,具有一定的新見解或新內容。
4、答辯資格: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應完成課程的學習并修滿學分;完成實習實踐環節并參與至少一項課題研究;參加8次以上學術交流活動(包括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聽取學術報告等)并填寫《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考核表》;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單位以武漢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
5、論文答辯: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論文答辯委員會由5人組成。經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論文方為通過。
六、其他必修環節
1、實踐環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在導師指導下深入企事業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掛職鍛煉、教學實踐、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等實踐活動,總時間不得少于三個月。參加實習實踐的情況需詳細填寫在《武漢大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實習實踐考核表》上,并提交實習實踐總結報告。經學院審核合格并報研究生院培養處審批備案后,方可進入答辯環節并計2學分。
2、中期考核:第三學期進行,實行淘汰制,根據研究生學習及科研情況,結合專業成績,確認其具體流向,包括碩博連讀、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以及退學等。
七、培養方式
1、采用導師具體負責、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在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學中除講授外,適當采用研討等方式,重視培養研究生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2、在課程教學中,加強實踐教學,重視課題研究、專題研討、學術報告等學術訓練環節,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3、加強研究生古籍研讀與信息檢索能力、研究資料處理能力的培養。研究生要有著重研讀的經典,在研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并進行檢查。
研究生培養計劃書通用2
一、培養目標:
在本學科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學術動態,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具有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二、學制:
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大規模系統的優化算法理論和應用
2、多變量先進控制及智能控制系統的理論和應用
3、信息處理及網絡管理系統研究
4、復雜工業的建模與流程模擬
5、高性能計算機集群系統與軟件
6、智能交通系統工程
7、環境系統工程
8、智能化住宅及信息家電總線
四、課程學習要求:
課程最低總學分24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5學分,專業學位課10學分,選修課9學分。其中本專業碩士選修課至少5學分。
五、培養環節要求:
1、讀書報告:
(同學校要求)要求每位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做讀書報告或seminar4次,其中至少公開在學科或學院的學術論壇做讀書報告1次。完成累計4次計2學分。
2、開題報告:
。ㄍ瑢W校要求)碩士研究生應填寫規定格式的開題報告,就論文選題意義、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論證,經導師(組)審定通過后,開始撰寫學位論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一般應在入學后第1學年末完成。
3、科研成果:
。ㄗ裾照憬髮W信息學院、控制學科學位委員會以及控制系教授會擬訂的決議或標準執行,三者不統一時,采取就高原則。)
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應至少取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
1)在A類期刊正刊、國際SCI/EI學術刊物(不含會議論文)上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主題相關的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含一篇);
2)在學術會議上發表與學位論文主題相關的學術論文,并且該論文已經被SCI/EI/ISTP檢索;
3)申報與學位論文主題相關的發明專利一項以上(含一項),并取得正式專利受理號;
4)研究生在學期間獲得的其他成果按浙大發研[20xx]16號文件有關規定計算。以上研究成果均須以浙江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為學生中排名第一完成人。
4、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答辯一般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2.5學年末進行。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可不填):
1、同等學力或跨學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應補修《自動控制原理(上)》和《現代傳感技術》。沒有補修成績或補修成績不合格者不得進入論文答辯。補修課程不計學分。
2、參加軍工、國防等涉密項目的研究生培養要求按學校有關涉密文件中的規定辦理。
研究生培養計劃書通用3
一、培養目標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側重于工程應用,掌握某一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主要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特別重視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
二、研究方向
1、化學工程與管理
2、分析技術與質量管理
3、材料化學與工程
4、制藥技術與管理
5、精細化工技術
三、培養方式和學習年限
采取“進校不離崗”的在職學習方式,利用雙休日和集中學習相結合方法學習。并由學院與研究生所在單位各委派指導教師負責培養和指導。論文的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顯的生產背景與應用價值。學習年限從入學到獲得學位一般為2年半左右。
四、學位論文
學生在規定年限之內修滿規定學分,成績合格,完成學位論文(論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項目技術報告、關鍵技術的研究論文、工程項目管理成就等)并通過南京大學組織的答辯,經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后,授予化學工程碩士學位證書。
五、課程設置
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應獲專業課程學分不少于24,共計32學分。
公共課:政治2學分;英語3學分
公共專業基礎(以下每門3學分,任選6門18學分)
高等無機化學現代有機合成高等分析化學化學信息與檢索
計算機化學現代化工技術管理學導論
專業課(以下專業方向課每門3學分,任選2門6學分)
化學工程與管理、分離技術、工業催化、潔凈生產與綠色化學、材料化學、化工過程計算機模擬、現代分析技術與質量管理、色譜技術、光譜技術、在線分析與質量控制、電化學分析基礎、材料化學與工程、功能材料、納米材料與結構、高分子材料加工與應用、高分子材料化學與物理、制藥技術與管理、天然產物化學、藥物制劑新技術、藥物分析、組合化學、精細化工技術、分離技術、手性合成、精細化工過程與設備
必修環節
1、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1學分(考查)
要求在查閱一定數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寫出不少于6千字的書面報告,內容包括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兩部分?己顺煽兒瑫鎴蟾婧涂陬^報告成績兩部分。
2、中期匯報1學分(考查)
選題報告通過后,在論文工作的中間階段,就所研究課題在一定范圍內作學術匯報一次。
研究生培養計劃書通用4
一、學科簡介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20xx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xx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9人,碩士生導師18人。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該學科在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等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和特色。近年來,該學科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3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7項、教育部思政專項5項;在《光明日報》、《社會科學文摘》、《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2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獲各級各類獎項20余項。
二、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比較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求實創新的精神,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研究動態與最新成果;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學術交流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實踐工作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熟悉現代信息技術,具有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因特網查閱、搜集和處理相關專業知識的技能;具備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勝任與本學科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黨政管理和群團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
三、研究方向
1、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
在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方法的基礎上,探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問題,主要包括大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培養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與機制研究;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研究等。
2、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
借鑒教育學、心理學和倫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先進理論和方法,探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問題,主要包括新時期高校學生發展,特別是學習問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新方法研究;大學生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等。
3、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
探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育問題,主要包括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研究;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研究;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研究等。
4、學習創新與文化價值教育研究
探討大學生學習創新、學習型組織研究、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當代大學生及現代個人與社會和諧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學科建設、非傳統安全研究、倫理道德和政治教育研究等。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2.5年,可根據研究生實際學習情況浮動,最長不超過4年。
五、課程設置及必修環節
攻讀本學科碩士學位研究生需獲得學位課學分不少于16學分,選修課學分不少于由導師評定。實踐環節:中期檢查前完成,完成一項助教或助管或社會實踐等活動,提交活動報告一份,成績由助教課程主講教師和活動主管部門評定。
六、學位論文工作培養過程
完成時間具體要求
1、完成學術報告必修環節。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
2、完成《中國計量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表》,導師審核同意開題。
3、通過學科組織的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答辯會,未通過者或學位論文選題變動需重新開題。
七、畢業與學位授予
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則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經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授予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申請授予學術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原則上國家英語六級考試成績不低于總分的60%,但對于科研業績較突出的研究生(英語四級考試成績不低于總分的60%,科研業績達到學位授予基本條件兩倍;英語四級考試成績低于總分的60%,科研業績達到學位授予基本條件三倍),英語水平可不做要求。
【研究生培養計劃書】相關文章: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書04-08
培養自信的經典文案03-09
關于培養自信的說說11-15
幼兒幸福感的培養02-09
入黨培養人考察意見02-28
優生培養工作總結03-05
名師培養工作總結03-12
定單培養協議11-25
培養自信的經典文案10篇03-09
培養自信的經典文案14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