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舞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舞蹈興趣班幼兒絕大部分是中大班幼兒,并且有的大班幼兒已有過半年至一年的舞蹈基礎,對音樂的感受力、協調能力的發展已比較完善。而中班幼兒只是剛剛起步,有些插班生則對舞蹈一無所知。這樣的混合班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這便需要我們老師策劃出新穎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使幼兒產生親切感,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開展分層次和大帶小等等多種的教學活動形式,使每名幼兒在舞蹈興趣班的學習中都能得到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教師指導,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舞蹈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
2、訓練幼兒協調,速度,肌力,耐力,瞬發力,柔軟性等基本能力.
3、進行形體訓練并學會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并知道其名稱。
4、在訓練過程中鍛煉幼兒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5、培養幼兒具備透過舞蹈,提高幼兒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情意的創作能力。
三、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幼兒,激發舞蹈興趣。
1、交代舞蹈的常規要求。2、方位、站姿的練習
新授:組合:芭蕾手位(配樂:仙境)
第二周:復習:芭蕾手位(配樂:仙境)
新授:1、勾繃腳練習。2、走步和敬禮(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三周:復習:走步和敬禮(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1、地面壓腿(前腿、旁腿)。2、壓腿組合。
(配樂:小木偶)
第四周:復習:壓腿組合(配樂:小木偶)
新授:1、手腕、頭、肩的練習。2、音樂反應(一)。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五周:復習: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1、手臂動作練習。2、音樂反應(二)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六周:復習:音樂反應(一、二)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1、壓垮的練習。2、擴指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七周:復習:擴指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1、腰的練習。(二)彎腰、轉腰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八周:復習:彎腰、轉腰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前壓腿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九周:復習:前壓腿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雙吸腿(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周:復習:雙吸腿(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腳位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一周:復習:腳位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頭部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二周:復習:頭部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擺臂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三周:復習:擺臂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1、蹦跳步2、匯報演出準備(手絹花:喜洋洋)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2
一、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的學生年齡為5-6歲,孩子們的性格都比較活潑、好動,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大部分都學習過一二級的內容,具有初步的舞蹈基礎和較好的`音樂感受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二、本學期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及載歌載舞的習慣。
2、了解身體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腳位和手位,訓練幼兒協調、柔軟性等基本能力。
三、教學效果
進一步完成第二級級組合的各項要求,準確認識教室的8個基本方位,初步達到頸立、背直、腿直、腳繃等要求,培養幼兒載歌載舞的習慣和舞蹈時愉快的心態。
四、教學手段
在舞蹈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以鼓勵、肯定為主。示范式教學,通過正確的動作示范和飽滿的情感的舞蹈形象感染學生。并著重進行基本功訓練,將幼兒舞蹈形象化,通過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來啟發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
五、教學計劃
常規訓練:站姿,坐姿、肩腰腿部軟開度訓練(拉肩、掰肩、耗腰、下腰、)
經過暑期舞蹈考級考試,五、六級班全體學員以100%通過的成績,取得五級、六級學習合格證書。因此,從本期開始,兩個班均在前一年的基礎上上升一級,開始完成六級和七級的學習任務。現根據中國舞
六、七教材大綱要求
將教材內容按一年四期安排,特制訂出第一期學習計劃如下。
一、扶把動作時能保持身體直立;
二、站立時“重心”正確;
三、腿直、腳繃,腰腿軟度基本達標;
四、藏族舞和蒙古族舞的“舞步”和“舞姿”準確;
五、動作協調,節拍準確;
六、舞蹈時有自娛感、有熱情。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3
教師:xx
幼兒舞蹈興趣活動在訓練教學上分為三大部分:
一、舞蹈基礎訓練。也可稱為舞蹈的基本技能訓練。主要是采用地面訓練的方式,訓練(4—7歲)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動作。
二、表演性組合。主要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藝術表現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兒的天性,使幼兒的舞蹈動作能夠達到高一層次的協調流暢。從而啟發幼兒用肢體去表達情緒,抒發感情。
三、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教材第一級的教學和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 的教學。
基礎訓練與表演性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更加適用于幼兒舞蹈訓練及各種演出需要,使訓練更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本年級的教學任務也很明確:
1.認識身體的基本部位『頭,頸,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對這些部位進行松弛,伸展和靈活運用的初步聯系。
2.認識身體部位的左右。
3.認識音樂節拍,培養幼兒按節拍做動作。
4.培養兒童帶著愉悅的心態學習舞蹈,使他們在舞蹈中產生對舞蹈的熱愛。
第一節課
基礎訓練內容:1、列隊、坐姿,
2、站姿、勾繃腳練習
3、正壓腿
4、側壓腿
第二節課:
基礎訓練內容:1、勾繃腳的基本練習、正壓腿、側壓腿
2、開胯練習
3、基礎訓練內容:拉肩練習
4、舞蹈組合內容:《走步》
第三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壓腿、勾繃腳練習、拉肩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音樂反應一《西瓜》
第四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壓腿、勾繃腳練習、拉肩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兒童舞蹈《小熊舞》
第五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2、舞蹈組合內容: 音樂反應《球球操》
第六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2、舞蹈組合內容: 音樂反應《打花巴掌》(漢族風格)
第七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2、舞蹈組合內容:拉伸練習《小蝸牛》
第八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下腰 前壓腿組合
2、舞蹈組合內容:音樂反應《我的小小手》
第九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前、旁壓腿組合跪下腰組合
2、舞蹈組合內容:《飛吧,小蜜蜂》蒙古族
第十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吸伸腿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數星星》
第十 一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吸伸腿組合
2、 舞蹈組合內容:《我是小畫家》
第十二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小八字步、大八字步
2、舞蹈組合內容: 腳位組合
第十三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頭部練習
2、舞蹈組合內容: 頭的動作組合
第十四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舞蹈組合一的分解動作
第十五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小雞啄米》
第十六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棗園童趣》
第十七節課:
1、基礎訓練內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 《棗園童趣》
第十八節課:
1.、基礎訓練的整體復習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
第十九節課:
1.、基礎訓練的整體復習
2、舞蹈組合內容: 排練表演舞蹈
第二十節課:
1、基礎訓練的整體復習
2、舞蹈組合內容的復習
第二十一節課:
1、復習
2、復習
第二十二節課:
初級班結業表演 《棗園童趣》 《棗園童趣》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共有37課時,基于上學期學習的基礎上,本學期開展舞蹈的教學,先從基本的手型,步法,手位,進行教學,最后以一成品舞蹈《魅力新疆》作為成品舞匯報演出。用時20課時。
本學期占用17課時學習蒙族舞蹈組合,傣族舞蹈組合,苗族舞蹈組合,以舞蹈串燒的形式作為匯報演出。舞教學維吾爾族民間舞蹈中具有:微顫的動律、多變的舞姿、高超的技巧。其微顫的動律,膝部規律性、延續化的顫動,體現出沙漠上行走的特征;多變的舞姿,在于它廣泛吸收西域樂舞的優長;而技巧的運用,正是繼承并發展了“胡騰舞”、“胡旋舞”、“柘枝舞”中,那些跳躍、旋轉以及腰部的各種技藝。他們生活中經常舉行的“買西熱普”則是西域“飲宴樂舞”的遺風。“買西熱普”一詞,維吾爾語意為“歡聚娛樂”是喜慶節日中,人們歡聚一起即興歌舞彈唱的活動,活動由年長者主持,進行中還常對詩、猜謎、講笑話等,樂曲聲、歌聲起始后,人們互為邀請或自動上場起舞,即興發揮。主人還常備些水果、食品招待樂師和客人們。好熱鬧的年輕人常出些洋相逗樂,或表演些“山羊舞”、“鵝舞”之類的小節目活躍氣氛。
“山羊舞”,表演者用簡單的`道具扮成山羊,悄悄地來到圍坐在地毯上群眾的后面,先“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后和著樂曲蹦跳進場,表演吃草、喝水、磨角,又去用角頂人等,總會引起小的騷動和歡笑。
“鵝舞”,表演者翻穿皮衣,把右手退進袖內,用紅布扎起袖口作鵝嘴扮成鵝狀,隨著樂曲搖頭擺尾徐緩進場表演,人們常和著樂曲唱贊美或貶義之詞,當“鵝”聽到贊美時,就歡快起舞;反之,就用嘴啄丑化他的人,表演風趣、活潑。這種民俗活動是古代西域樂舞的遺風,又是青年人學習本民族風俗、儀禮,學習民間舞蹈與即興創作的機會。其它舞蹈如“賽乃姆”、“多朗舞”、“納孜爾庫姆”等形式,也常在“買西熱普”中表演。
“賽乃姆”,是維吾爾族帶有表演性的舞蹈形式,普遍流傳于新疆各地。“賽乃姆”一詞,是對此類樂曲和這種舞蹈的通稱,習慣上人們都把地區的名稱冠于前面,如:“庫車賽乃姆”、“喀什賽乃姆”、“和田賽乃姆”等。各地的表演形式大同小異,只是在樂曲和舞蹈風格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其形式也是自由進場,互相邀請,即興發揮。表演中,經常出現“打指”(兩指打響)、“移頸”(動脖子)以及“揚眉”、“動目''等動作,讓人看后隨即聯想起唐·杜佑《通典》關于”胡舞“的描述;想起唐詩”揚眉動目踏花氈“(李端《胡騰兒》)的名句。這正是古代樂舞文化在這些地區舞蹈中的遺存。
”多朗舞“,流傳于塔里木盆地大沙漠邊緣的麥蓋提、巴楚等地。”多朗“一詞,是該地區維吾爾族人的自稱,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稱。此舞由《多朗木卡姆》(大型套曲)伴奏,并且和著樂曲有高亢的男聲伴唱;表演為雙人對舞的形式,參加者人數有限。表演分為四組動作:第一組為6/8拍,節奏平緩,但又有跳動感,膝部的顫動尤為明顯;第二、第三組,節奏逐漸轉快,舞姿豪放、有力,動作規范、嚴謹,其中還有近似”彎弓騎射“的舞姿;第四組是快板,兩人作競技性旋轉對舞,把表演推向高潮。這時,大家鼓掌、呼喊為之加油,直至留下一名旋轉技巧最高者。那貫穿全舞微顫的動律,高亢而近似吶喊的歌聲,使人們不禁聯想到多朗人戰勝干旱,在沙漠邊緣開辟綠洲時艱苦奮斗的情景,也為他們所創造的綠洲舞蹈文化贊嘆不已。
”納孜爾庫姆“,流傳于古西域火州、即今日吐魯番一帶,是以弦樂和歌聲伴奏的雙人對舞的形式,并分為一般表演和競技兩部分。前者以滑稽可笑的動作,模擬生活中的”拉面“、”绱鞋“、”鴨子走路“等形態;并以夸張的手法模擬對方。后者兩人各出新招以壓倒對方,群眾和著聲鼓聲有節奏地呼喊”強將相逢“、”快出新招“之類激勵的語言以助興。這時,表演者大顯身手,或”動肩相靠“,或”扶膝蹲跳旋轉“,其動態與”黑熊搏斗舞“頗有近似之處;而鼓點的節奏卻與”秧歌“的”結束點"相同。這和吐魯番自唐、宋以來是多民族雜居的地方有關,帶有古樂舞的遺意;它是各種舞蹈文化互為影響,各種形式相互吸收的結果,也是今日各民族和睦相處的寫照。
蒙族舞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歌善舞著稱。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盡致地表現牧人的生活,表達牧人的美好情感。蒙古族舞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流傳于興安地區民間的蒙古族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后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匯,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盅碗舞,舞姿質樸簡單,沒有嚴格的規律動作。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臺面)。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匯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發祥于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后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5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舞蹈興趣班是由小班1人、中班6人、大班16人組成。年齡差距較大而且大班幼兒都已經有了一年以上的舞蹈基礎,對音樂的感受力、協調能力的發展已比較完善。而小、中班幼兒只是剛剛起步,有些插班生則對舞蹈一無所知。這樣的混合班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由于小班人數較少,因此我們準備把本次舞蹈興趣班的教學重點放在對中班以上幼兒的訓練上。部分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力都是剛剛開始發展,雖然有較強的積極性,但是手腳并不聽使喚,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習。這便需要我們老師策劃出新穎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使幼兒產生親切感,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能力。而小班幼兒的教學也不容忽視,在教學中我們開展分層次和以大帶小等等多種的教學活動形式,使每名幼兒在舞蹈興趣班的學習中都能得到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教師指導,培養幼兒舞蹈興趣,發展舞蹈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
2、訓練幼兒協調,速度,肌力,耐力,瞬發力,柔軟性等基本能力.
3、進行形體訓練并學會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 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4、在訓練過程中鍛煉幼兒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5、培養幼兒具備透過舞蹈, 提高幼兒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情意的創作能力。
三、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幼兒
新授:方位練習
第二周:復習:方位練習
新授:肩部練習,小碎步,
第三周:復習:肩部練習,小碎步,
新授:表情舞(配樂:大西瓜)
第四周:復習:表情舞(配樂:大西瓜)
新授:芭蕾手位(配樂:秘密的庭院) 走步和敬禮(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五周:復習:復習:芭蕾手位(配樂:秘密的庭院) 走步和敬禮(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鴨走步(配樂:來了一群小鴨子)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六周:復習: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鴨走步(配樂:來了一群小鴨子)
新授:手位(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七周:復習:手位(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手位(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八周:復習:手位(一、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推指繞腕(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九周:復習:推指繞腕(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綜合訓練(歌曲:小毛驢) 音樂反應(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周:復習:綜合訓練(歌曲:小毛驢)音樂反應(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雞走步(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一周:復習:雞走步(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綜合訓練(歌曲:小天使)
第十二周:復習:綜合訓練(歌曲:小天使)
新授:提腰、松腰(歌曲:泥娃娃)
第十三周:復習:提腰、松腰(歌曲:泥娃娃)
新授:民族舞蹈(一)(新疆舞:歡樂的玩吧。配樂:西域風情)
第十四周:復習:民族舞蹈(一)(新疆舞:歡樂的玩吧。配樂:西域風情) 新授:民族舞蹈(二)(新疆舞:歡樂的玩吧。配樂:西域風情)
第十五周:復習:民族舞蹈(二)(新疆舞:歡樂的玩吧。配樂:西域風情) 新授:民族舞蹈(三)(新疆舞:歡樂的玩吧。配樂:西域風情)
第十六周:復習:民族舞蹈(一、二、三)(新疆舞:歡樂的玩吧。配樂:西域風情) 第十七:總復習
十八周:匯報演出 冉映霞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在培訓班的一周一訓練的學習課程,使學生用一種最短的時間記住所學的小組合,提高舞蹈素養、提高綜合性的藝術素質。
2、 這學期的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級的部分組合。
二、教學內容
在冬季來臨,學生在上舞蹈課的時候,必須先讓學生的身體預熱,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基本功訓練;
一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簡單的掌握舞蹈最初級的'知識,組要是練習他們身體協調能力,在基本功訓練中可開展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橫叉
四級的學生在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就要注重學生的形體方面了,在橫、豎叉都可以的下,腰部訓練就要強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腳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應快和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在開一下五級學生的知識。
五級的學生要比四級的學生思維方面更接受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學的比較多些,這學期要開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訓練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學生的規范性,安全性。 2考級內容
一級內容
(北舞)1走步、2音樂反應、4手臂動作、5彎腰、轉腰、6前壓腿、8腳位、 (舞鞋)
四級內容
(北舞)1單手位、2波浪、3壓垮、4勾繃腳、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腳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積木樂園
五級內容
(北舞)1雙手位、3勾 繃 腳、4小彈腿、6后彎腰、9后踢腿、11腳位、12半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鳥來唱歌、3花搖籃、5火雞、7西班牙蝴蝶
考級完成步驟
一級
每節課完成兩個組合(北舞、舞鞋各一個)
四級
每節課完成兩個半組合,(北舞、舞鞋各一個 在學完兩個組合的時候,開始引入北舞的下個組合,這個組合可以先學一下組合的基本動作,這樣以便下節課的學習)
五級
每節課完成兩個半或三個組合,(北舞、舞鞋各一個 在學完兩個組合的時候,開始引人北舞的下個組合,這個組合可以先學一下組合的基本動作,這樣以便下節課的學習)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7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時期的書法學習程度。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一些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本學期計劃開展如現場寫字、臨帖競賽、書法作品展覽,建議班級開展寫字園地,學校分周、月辦好書法宣傳窗;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各類書法競賽等。
一、問題分析
寫字教育是實施教育的一個方面,把漢字寫得正確、工整、美觀,可以提高用漢字這一交際工具的.準確行和效率。一手好字,具有很搞的審美價值,能使人聯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種美的享受。對于小學生進行寫字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意志力、只能素質、審美情操的培養。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1、
(1)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身子微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比切關系,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并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1)漢字的基本筆畫,如要有如下一些:橫、豎、撇、捺、點、提、折、勾等。
(2)漢字的筆順規則,可分為基本規則和補充規則兩種:基本規則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補充規則有先中間后兩邊,右上或里邊的點先寫等。
(3)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
(4)漢字的偏旁部首
刂彳口見斤S毛木牛日氏礻白h甘瓜禾立疒等
3、對小學生的學子提出嚴格要求,那就是六個字:“規范、端正、整潔”。
三、具體工作安排
略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8
一、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基本要求
1、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
舞蹈是一門專業技能課。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專業舞蹈技能,掌握訓練方法,提高舞蹈素養,畢業后能勝任舞蹈教學和舞蹈表演工作,成為合格的教師和舞蹈表演者。
2、教學任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具有適應舞蹈需要的正確身姿、完整、流暢、正確、優美地表演各種風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論,具有創編幼兒舞蹈、組織幼兒舞蹈教學的能力。
3、教學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門規范性、理論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應按照幼師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突出“三基”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全面掌握。融會貫通,達到培養目標所規定的要求。
二、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銜接、配合關系
本課程應以舞蹈基本理論、舞蹈技能訓練為基礎,音樂教學法相配合。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
1、教學方法:
本課程不是純理論性課程。其核心是解決實踐的問題。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工作的.要求,加強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同時,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突出實踐環節。提高感性認識。
2、教學形式:
為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教學形式以教師講授、示范作為基礎,同時,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進行小組教學和個別指導與之配合。 第一學期(注重軟開度的練習)
Ⅰ、教學目的及教學要求:
通過本單元學習,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識,具有正確的身體姿態,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動作有一定的力度和節奏感,舞蹈動作協調。
1、學時安排60學時
專業開設:民族民間舞(20) 芭蕾舞基訓(20) 中國古典身韻(10) 幼兒舞蹈考級(10)
教材(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教材 解放軍藝術學院芭蕾舞基訓 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身韻 北京舞蹈學院幼兒舞蹈考級)
2、教學內容:
一、理論課
1、掌握舞蹈的概念、種類,了解中國舞蹈發展簡史。
2、了解舞臺平面、空間、方位,懂得常用舞蹈術語,學會做舞蹈記錄。
二、舞蹈的基本訓練
1、學習中國古典舞基本手位、腳位。
2、進行不同節奏的腳位站立、腳腕訓練、胯關節訓練,腰的訓練、胯的訓練,壓腿和跑腿訓練,走跑跳訓練,基本舞步訓練,身段組合訓練。
四、民族民間舞訓練
理解藏族舞的風格和動作特點,學習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動作:撩袖、擺袖、晃袖、獻哈達、敬禮。學會弦子組合1—2個,踢踏組合1—2個。
中國舞教學計劃 篇9
一、 教學總目標
知識目標:1.學習舞蹈基礎知識,掌握一套把桿的訓練動作(擦地、蹲、小踢腿、腰、小彈腿、控制、壓腿、大踢腿),中間動作(小跳、芭蕾手位、古典手位)
2.掌握東北秧歌、云南花燈、藏族、蒙族、傣族、朝鮮族、苗族、彝族、膠洲秧歌等民族民間舞的基本風格、特點,基本手位、腳位、動律及1—2個綜合性較強的組合。
3.培養自學能力(學會看教材、能自學1—2個成品舞蹈),學習幼兒舞蹈的基本律動、步伐、幼兒舞蹈。
4.掌握一定的編舞技法,能自編簡單的幼兒律動、幼兒歌舞、幼兒舞蹈。
(1)加強創編課的學習,自編一個結構完整的舞蹈。
(2)加強自學能力,自學1-2個較難的成品舞蹈。
(3)教學實踐:對1-4年級的教學內容進行整理、編排,匯報演出
能力目標:讓學生掌握舞蹈的內涵和音樂及表現形式,通過舞蹈教學,鼓勵學生創造舞蹈,用舞蹈的語言來反映豐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增強舞蹈審美能力,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能運用舞蹈的.相關知識分析幼兒舞蹈表現以指導今后實踐,提高幼師學生的舞蹈素養和精神文明程度,使其具有擔任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不同風格舞蹈學習,讓學生感受不同的舞蹈風格特點,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對舞蹈的鑒賞視覺和心靈感知,升華學生的內在美和氣質。
二、 教學常規
1、注重教師自身素質提高,不斷更新知識
(1)努力學習新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及時掌握舞蹈學科的各類信息,不斷更新知識。
(2)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舞蹈比賽,參加校內外藝術實踐活動。
(3)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研討與進修活動。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4)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定出一至二個課題,教研室教師相互交流、研討、觀摩。
2、認真備課
a)根據教學大綱及教材,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安排教學進度,認真備好課。 b)根據不同班級具體情況,結合學生條件指導學生觀摩、欣賞舞蹈教學錄像及劇目等。
c)提高舞蹈學科的教學質量,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分析能力,糾正不良的練習方法和習慣,加強藝術實踐。 d)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采用生動活潑的啟發式教學,因材施教,運用攝影、錄像等多種形式,發展學生形象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表演能力。
e)充分發揮舞蹈學科的集體智慧與力量,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同研討、摸索,不斷改進與提高教學質量。
3、認真上課
(1)教學常規
a上課鈴響后,學生應在教室集好隊,不遲到、不早退。
b病假憑校醫和醫院證明,并取得任課教師同意,否則作曠課處理。
c上舞蹈課要求服飾整潔,應穿規定的鞋與服裝,不準佩戴首飾。
d保持教室整潔衛生,不得隨意吐痰或丟棄雜物,進入舞蹈室應穿舞鞋。 e愛護教室的各種教學設施,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動用,損壞教學設施應按規定賠償。
(2)教師常規
1.備課:認真鉆研教材,按學校要求備課,精心設計每堂課的教案設計與教學課件的制作,做到課前有教案、有音樂伴奏碟,課后有反思、總結。
a按照舞蹈教學要求,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正確傳授知識,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效果顯著,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b舞蹈教師應準時上課,上課應精神飽滿,儀表整潔大方,身著練功服、練功鞋進入教室,要有良好的教學基本功,語言生動,親切自然,示范準確。
c舞蹈教師應全面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熱愛學生,堅持正面教育,加強科學訓練,嚴防傷害事故發生。
三、 學生成績評價
(一)多元化評價標準:
1、學習過程積累40%
(1)平時成績:課堂活動表現20%
(2)平時表現(按課堂學習常規標準):出勤情況、舞蹈學習筆記10%
(3)作業:課后練習表現10%
2、學期達標考核:技能考核部分60%
(二)評價細則:
1、學習過程積累40分
(1)平時成績:課堂活動表現20分
學習態度5分:喜愛舞蹈課,積極主動參與舞蹈組合練習。
合作精神5分:具有集體榮譽感,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情意表現5分:根據舞蹈練習表現出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會動腦、會學習有創新精神。
回答問題5分:課堂上積極踴躍地發言,認真、準確,每次得1分。
課堂活動表現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生小組長組織,進行小組互評、記錄量化打分;教師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個別學生的成績適當調整,最終確定每位學生的量化分數。
(2)平時表現(按課堂學習常規標準):10分
a、出勤情況4分
建立一本考勤簿,以每節課教師或舞蹈課代表的考勤為準,無故缺課每學期累計達10課時定為舞蹈課成績不合格;出滿勤、不遲到、不缺課、不早退的學生得滿分;曠課1次扣1分,缺課1節扣0.5分,遲到、早退課4次扣1分
b、舞蹈學習日記,每課一記6分。
由學生自己記錄學習筆記,教師定期觀察評價
以上四項是對學習過程積累部分內容及賦分的闡述,40分是最后的折合分,學年末教師可以根據自己、課代表、對平時各項成績的記載和對每位學生的印象評定出每位學生的平時成績。
(3)作業:課后練習10分
以小組為單位練習,練習情況由組長或負責人記錄,每缺席一次扣2分。
2、技能考核部分60分
包括地面練習、把桿練習與中間練習幾方面,按照達標考核標準進行評價。
四、 學期教學目標:(20xx - 20xx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知識目標:本學期學習幼兒自編舞,掌握幼兒舞蹈的基本形式和特點。
能力目標:培養自學能力(學會看教材、能自學1個成品舞蹈),學習幼兒舞蹈的基本律動、步伐、幼兒舞蹈。掌握一定的編舞技法,能自編簡單的幼兒律動、幼兒歌舞、幼兒舞蹈。
(1)加強創編課的學習,自編
一個結構完整的舞蹈。
(2)加強自學能力,自學1個較難的成品舞
蹈。
(3)教學實踐:對3年級的教學內容進行整理、編排,匯報演出
情感目標:用舞蹈的語言來反映豐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增強舞蹈審美能力,提
高幼師學生的舞蹈素養和精神文明程度,使其具有擔任幼兒園教師
的職業能力。
五、課堂學習常規
a) 舞蹈課必須要穿練功服,盤頭發。
b) 必須帶好必須的學習道具。
c) 上課要提前5分鐘作好準備。
d) 鈴聲響后必須站好隊,檢查人數。
e) 不準遲到、早退、曠課。
6、及時完成舞蹈筆記和課堂作業。
7、上課不準交頭接耳,保持課堂次序。
六、教學研究課題
本課程在三年制大專一年級下學期開設18課時,鑒于學生素質處于舞蹈起步階段,教學中將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決定內容的制定和講解深度。另外,在教學中,將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讓學生樂于學習
教學進度安排表
xxxx學年度第二學期
系(部):藝術系教研室: 舞 蹈
教師: 陳 晴
【中國舞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中國舞啟蒙班教學計劃11-14
爵士舞教學計劃11-14
拉丁舞教學計劃10-08
拉丁舞教學計劃7篇01-12
拉丁舞教學計劃(7篇)01-29
舞者的作文10-26
夢見方舞11-05
廣場舞作文04-08
舞在我身邊02-25
擺手舞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