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武術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武術教學計劃 篇1
1、放松活動
2、總結:武術知識考考你(把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匯總,學生自由回答)
3、讓學生在課外了解更多的武術知識(通過鞏固武術知識,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
興趣)。
4、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從教學實踐得知,小學生對武術非常感興趣,學習較積極主動,也許是源于中華武術淵源廣博、流傳民間及電視媒介的傳播或武林英雄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影響所至。但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習武目的教育,注意培養優良武德品質,加強專業引領和調控學情變化,防止互相取鬧、對打事故發生。只要我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循循善誘,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并運用語言、人物形象激勵和創設情趣,激發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就能較好地完成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的開頭,我用武術的“抱拳禮”向學生問好,來自然地引出課題。在做準備活動的時候,我用了和武術非常貼近的搏擊操,這樣既達到了做準備活動的目的,又為基本部分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從而自然地切入到武術的`基本手型:拳、掌、勾的教學,在鞏固基本手型的練習的環節,我用了游戲教學法,將小學生所熟悉的游戲石頭、剪子、布用拳、掌、勾來代替。效果很不錯,小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掌握了教學內容。在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我設計了一個擂臺賽,將學生自己創編的動作在擂臺上展示給其他的學生。在放松活動的環節,我用了太極拳里的基本的動作,這樣使整節課都貫穿了武術的理念,起到前后呼應的效果。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1、在課的整個流程上,時間的把握應該注意,前面部分的內容還應該壓縮一點,多留時間讓學生展示。(在這次設計中,已經注意了這個問題)
2、基本部分的內容,應該更充實一些,以便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素材來進行自主學習時的動作創編。(在這次設計中,在基本部分重新添加了基本步法的學習內容。)
3、教學中注重學生互相學習、檢查、改進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
武術教學計劃 篇2
少兒正處于武術打基礎和積極提高的有利時期。所以,在進行少兒武術教學與訓練中,要不斷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訓練動機,培養他們高尚的武德、優良的作風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促進少兒身心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1、掌握武術的基礎知識,基本手型手法,基本步型步法,武術套路組合,眼神、精氣神(練習),基本腿法。
2、增強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繼承和發揚我們中國的武術精髓,增強學生對傳統武術的了解。
第1周:學習武術基礎知識一一武術運動常識及武術課堂常規。
第2周:學習武術基礎知識一一武德教育。
第3周:學習武術基本手型手法一一抱拳禮、拳、掌勾(反勾)。
第4周:學習武術基本手型手法一一沖拳、抱拳、砸拳。
第5周:學習武術基本手型手法一一挑掌、穿掌、架掌。
第6周:學習武術基本步型步法一一弓步、馬步(沖拳、推掌)。
第7周:學習武術基本步型步法一一仆步(穿掌)、歇步(沖拳)。
第8周:學習武術基本步型步法一一弓、馬、仆步變換。
第9周:學習武術基本腿法一一壓腿:正壓腿、側壓腿,仆步,左右壓腿,縱橫劈叉(了解會做)。
第10周:學習武術基本腿法一一踢腿:正踢腿、側踢腿,里合踢腿,外擺踢腿。
第11周:眼神、精氣神(練習)一一并步直立抱拳沖拳穿掌接提膝亮掌等(眼隨手動接發聲)。
第12周:眼神、精氣神(練習)一一弓步、馬步、仆步變換加手上動作(眼隨手動接發聲)。
第13周:武術套路組合練習一一弓步與馬步:馬步推掌一拗馬步沖拳一馬步沖拳一并步抱拳。
第14周:武術套路組合練習一一仆步虛步:提膝穿掌一仆步穿掌一虛步挑掌。
第15周:武術套路組合練習一一歇步與馬步:歇步亮掌一轉身倫臂正踢一馬盤肘。
武術教學計劃 篇3
學期教學目標
熟練簡單的武術套路、增強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增強孩子體質、完成期望的武術難度動作和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
教學環節
實行快樂教學,主要以游戲,互動為主。
課程設計注意事項:
1、 內容是否適合孩子學習
2、 強度是否適合孩子身體情況(比如:孩子的心肺功能發展部過完善,強度不能過大。)
3、 內容的是否能和預期的'目標一致
教學評估
1、 考察是否完成制定的教學短期目標
2、 考察身體素質是否有提高
3、 制定課前身體素質檢測參數和短期身體素質檢測參數
4、 學期總結
武術教學計劃 篇4
武術打基礎和積極提高同時在進行少兒武術教學與訓練中,要不斷加強動作的'熟練度,培養夠多能獨立完成武術動作的同學,促進少兒對武術動作理解堅持性和獨立性。
1、復習掌握上學期的武術基礎知識,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武術套路組合等。
2、學習武術套路——五步拳,并掌握牢記能自己獨立完成。
第1周:復習基礎知識:武術運動常識及武術課堂常規,武德教育,抱拳禮、拳、掌,勾(反勾)。
第2周:復習基本手型手法:沖拳、抱拳、砸拳,挑掌、穿掌、架掌。
第3周:復習基本步型步法:弓步、馬步(沖拳、推掌),歇步(沖拳),仆步(穿掌),弓、馬、仆步變換。
第4周:復習基本腿法:壓腿:正壓腿、側壓腿,仆步,左右壓腿,縱橫劈叉。
第5周:復習基本腿法:直擺踢腿:正踢腿、里合踢腿,外擺踢腿、直擺踢腿。第6周:復習眼神、精氣神(練習)——并步直立抱拳沖拳穿掌接提膝亮掌,弓步、馬步、仆步變換加手上動作(眼隨手動接發聲)。
第7周:復習武術套路組合:弓步與馬步,仆步虛步,歇步與馬步。
第8周:學習五步拳——弓步(格擋沖拳,彈腿沖拳)。
第9周:學習五步拳——(馬步橫打,退步沖拳)。
第10周:學習五步拳——(歇步沖拳,提膝穿掌)。
第11周:學習五步拳——(撲步穿掌,虛步亮掌)收勢。
第12周:學習掌握把五步拳的動作連起進行練習。
第13周:熟記掌握記住把五步拳的動作要領,能夠背著做出來給老師家長看。第14周:多加練習牢記五步拳后,試測10人一組考試五步拳。
第15周:期末考試五步拳。
武術教學計劃 篇5
1、搏擊操
目的:準備活
隊形: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教學方法:
(1)教師簡單介紹搏擊操。
(2)學生模仿老師跟著老師一起做搏擊操(音伴)
(設計意圖:用和武術接近的搏擊操來做準備活動,一是可以起到準備活動的目的,還可以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伏筆,因為搏擊操里面的拳和我們的教學內容相呼應。)
2基本手型:
教學方法:
(1)出示課件:老師講解示范拳、掌、勾動作(在搏擊操的基礎上,老師規范拳的手型,引出掌和勾的手型教學)。
拳:五指卷緊,拇指壓于食指、中指第二指節上。
掌:四指伸直并攏,拇指彎曲緊扣于虎口處。
勾:五指第一指節捏握在一起,屈腕。
(2)學生跟著畫面自主學習拳、掌、勾基本手型。
(3)老師強調基本手型動作
3、基本步法
教學方法:
(1)出示多媒體課件。
(2)老師講解示范弓步、馬步的動作要領。
(3)學生自主練習,老師巡回指導。
4、游戲:石頭、剪子、布
目的':
進一步鞏固練習基本手型和基本步法,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
方法:
手上動作:
用拳代替石頭,掌代替布,勾代替剪子。腳上動作:用弓步代替剪子,用馬步代替步,并步代替石頭。要求學生將兩拳抱于腰的兩側,邊跳邊唱(石頭、剪子、布)邊做游戲。
A、兩人或多人一組做游戲
B、老師和全體學生一起游戲,看誰勝老師的次數多。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可以讓枯燥的動作生動化,學生不但愉悅了身心,而且還鞏固了動作,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5、組合練習:出示課件
(1)學習預備式:并步抱拳(做游戲的時候已經有基礎了)。
動作要領:兩手握拳抱于腰間,拳心向上,挺胸收腹,夾肘。
(2)馬步沖拳
(3)弓步推掌
教師講解示范后,學生集體演練。
(4)擂臺賽:學生根據已有的動作,創編不同的動作,然后分組進行擂臺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創編得最好。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創編動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
的能力,符合新課標精神。通過設立擂臺賽,提高學
生活動的能力,增強對武術的興趣,為目標的達成進
一步創造了條件)
武術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目標
本教學計劃旨在幫助學生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自我防衛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學內容
1.跆拳道基本知識和技能
(1)基本動作:步伐、踢、拳、跳、翻滾、跪拜等基本動作的練習,包括基本踢法、基本手法、基本防守技巧等。
(2)套路訓練:學習跆拳道套路,熟練掌握套路的要領和技巧,提高技術水平和身體協調性。
(3)實戰訓練:在實際場景中模擬對手攻擊情況,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防衛和攻擊,提高應變能力和實戰能力。
2.柔道基本知識和技能
(1)摔跤技術:學習并掌握柔道的摔跤技巧,包括基本摔法、掃腿法、臂控制技巧等。
(2)地面技術:學習并掌握柔道的地面技術,包括基本半逆和絕對的姿勢、制敵和控制技術等。
(3)套路訓練:學習柔道套路,熟練掌握套路的要領和技巧,提高技術水平和身體協調性。
3.武術基本知識和技能
(1)功夫基本技巧:學習功夫的基本技巧,包括基本的步法、身法、手法、腿法和指法等。
(2)八卦掌:學習并掌握八卦掌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包括八卦掌的步法、手法、腿法等。
(3)太極拳:學習太極拳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包括太極拳的基本步法、手法、腿法等。
三、教學方法
本教學計劃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注重理論知識與實際能力的結合,注重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與手段。
1.理論教學: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講解跆拳道、柔道和武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學生對武術的理解和認識。
2.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自我防衛能力和實戰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身體協調性,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技能。
3.教學輔助:配備相應的教學輔助設備和器材,如道具、柔道墊、保護裝備等,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四、評估方法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學過程中將采用多種評估方法,包括平時評估、課堂測驗和期中期末考試等,以全面、客觀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五、教學常規
1.規范教學紀律:教師必須準時上課、講臺上由著裝、恭敬有禮,端正莊重,講課語言得體、簡潔、明了。
2.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要引導學生在訓練中逐漸形成自覺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成為訓練的主體。
3.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愛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注重鍛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過度訓練對學生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
六、結語
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是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代表,教學目標的實現不僅僅是學生身體素質、自我防衛能力和自信心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學習和熱愛武術。我們相信,在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的努力下,這種目標一定會得到實現。
武術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基本的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技巧;
2.能夠掌握基本的防身技能;
3.掌握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
二、教學內容:
1.基礎技巧:包括跆拳道的基本踢法、摔技和掌擊技術;柔道的摔技和地面技術;武術的拳法、腿法和基本技巧。
2.防身技能:包括抓、扭、打、踢等技巧,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模擬演練。
3.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通過組隊練習、對抗、競賽等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
三、教學方法:
1.縱向貫通法:從基礎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逐漸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2.漸進式教學法:先讓學生掌握基礎技巧,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領悟技巧。
3.知識庫式教學法:將所學技能和知識分類整理存儲,便于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關技能。
四、教學評價:
1.學生練習技能的頻率和時間;
2.學生閱讀和理解知識的能力;
3.學生答題正確率和作品質量。
五、教學資源:
1.跆拳道道館或場地:提供實際練習和比賽的場地。
2.教材:提供基礎理論知識和實用技巧的書籍、雜志等。
3.模擬裝備:提供實際模擬操作的裝備和設備。
四、教學評價:
1.學生練習技能的頻率和時間;
2.學生閱讀和理解知識的能力;
3.學生答題正確率和作品質量。
六、教學步驟:
1.熟悉基礎技能和理論知識,了解跆拳道、柔道和武術之間的區別。
2.實踐基礎技能,逐漸提高技能水平。
3.學習防身技能,實踐模擬操作,提高綜合應對能力。
4.團隊合作和競爭體驗,通過組隊協作和對抗比賽體驗競爭和合作的樂趣和意義。
七、教學總結:
本教學計劃通過基礎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實戰模擬,使學生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術的基本技巧和防身技能,并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同時,本教學計劃還注重知識的分類和整理,使學生更直觀、更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武術教學計劃 篇8
1、教學常規
(1).用武術的抱拳禮引出課題——武術課。
(2).簡單介紹抱拳禮。
(3).引導學生用武術的“抱拳禮”向老師問好。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武德教育應從“抱拳禮”開始。)
2、武術的基本知識
出示多媒體課件,然后學生回答。
(1)武術起源于什么地方?
武術起源于我們中國,武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更是民族瑰寶。它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養生和健身的民族體育形式之一。是我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其內容豐富多彩。它具有強健身心、防病、祛病和防身等多種作用。作為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它是為了培養學生記憶力、注意力、思維想象能力,讓學生逐漸地體驗動和靜、修和練、身體的局部和整體、人體和環境、形和意、形和神相結合等辯證的哲理及精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民族自豪感;為今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武術的功能:強身健體,自我保護、見義勇為等!
(3)你們都知道哪些武術明星?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了解武術的起源和功能;通過設問:你們想不想成為武術明星?來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從而為武術基本動作的學習打下基礎。)
武術教學計劃 篇9
武術興趣班將根據幼兒的實際身體素質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分期進行。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對武術運動的.興趣,鼓勵參與這項運動。
2、掌握武術項目的基本動作,并通過參與武術運動的訓練增強體質、提高體能。
3、了解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自覺地自我鍛煉。
二、教學內容:
第一周:沖拳、架拳、馬步游戲:老鷹抓小雞。
第二周:推掌、弓步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第三周:弓步摟拳沖拳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第四周:復習一、二、三周的內容。
第一周:正踢腿游戲:長高了變矮了。
第二周:提膝穿掌、砸拳游戲:看誰能追上我。
第三周:側踢腿游戲:接力賽。
第四周:復習五、六、七周的內容。
5月份:舞蹈:眾人劃槳開大船健美操小組合。
6月份:總復習幼兒拳完整動作。
三、教學方法及要求:
方法:必須遵循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孩子們的自覺積極性相結合,直觀教學與啟發思維相結合,系統性與武術的興趣教學相結合,鞏固提高與訓練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要求:
1、準確連貫的完成全套動作;
2、動作規范,節奏明顯;
3、熟悉單個動作的名稱。
武術教學計劃 篇10
本人現將本期的二校隊武術教學計劃公布如下:
《1》教學:
九月份:
基本功:
正踢腿:里合腿:外擺腿:通過游戲的方式,給他們進行韌帶練習。
套路:長拳一路
:為下一個月的武術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十月份:
基本功:側手翻:下腰練習:頭頂翻:
套路:少林七星拳
目標:讓他們明白要想學更高層次的武術,首先要打好基礎,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
月份:
基本功:前手翻:旋子:后手翻:
套路:功夫拳
目標:讓他們了解什么叫進步,進步后又該去珍惜。
月份:
基本功:旋風腳360度:前手翻:后手翻:
套路:功夫拳
目標: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大量的進步,讓他們明白原來進步是那么的,只要努力,一切皆不在話下。
元月份:
復習以上所學習的套路,基本功,準備。
目標:讓每一位拿出最好的成績回去給爸媽一個好的交代,同時也給我們有個好的交代,和給學生一個好的交代,讓他們知道和理解這句話《如果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如果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以上就是本人對本二校隊武術教學計劃,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還請各位多多點評、指導。我們一起努力吧!
武術教學計劃 篇11
少兒武術教育是根據少年兒童的心理、生理和年齡特點,在吸取中國武術各拳種套路之長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以幼兒長拳、象形拳、人物拳、傳統拳和武術音樂操等諸拳操為運動表現形式,注重培養幼兒對學習武術的興趣,增強幼兒體質,幼兒階段以武術音樂操的形式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非常有效。
1、復習上中班時學過的武術基本動作和五步拳。
2、學習掌握幼兒武術操的基本動作。
第1周至第3周:簡單復習的講述武術的禮儀,武術的基本動作,五步拳。
第4周至第13周:《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1——9節。
第14周至第16周:復習《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1——9節并牢記。
少兒武術教育是根據少年兒童的心理、生理和年齡特點,在吸取中國武術各拳種套路之長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以幼兒長拳、象形拳、人物拳、傳統拳和武術音樂操等諸拳操為運動表現形式,注重培養幼兒對學習武術的興趣,增強幼兒體質,幼兒階段以武術音樂操的形式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非常有效。
1、復習上期學過的武術基本動作和五步拳。
2、學習掌握幼兒武術操的基本動作。
第1周至第5周:《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五步拳。
第6周至第12周:結合音樂和口令,練習學校武術健身操中動作標準,自己能熟練完成五步拳,《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
第13周至第16周:組織學生經常練習,完善動作糾正錯誤,熟練掌握,準備進考試。
積極提高學生參與到武術教學的興趣,同時在進行少兒武術教學與訓練中,要不斷加強動作的熟練度,培養夠多能獨立完成武術動作的同學,促進少兒對武術動作理解堅持性和獨立性。
1、復習學過的《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五步拳,武術健身操。
2、學習掌握武術套路“少年拳——第一套”的基本動作。
第1周至第3周:《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五步拳,武術健身操。
第4周:學習武術少年拳、震腳架打。
第5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蹬踢架打。
第6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墊步彈踢。
第7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馬步橫打。
第8周:復習少年拳“第一套”上半段,加以熟練。
第9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弓步撩掌。
第10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虛不架打。
第11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跳步推掌。
第12周:復習前面的內容,學習武術少年拳、撩掌收抱。
第13周:把少年拳第一套所有動作練起來練習。
第14周:在老師的帶領下練習使動作更加標準,漂亮。
第15周:熟練掌握并能獨立完成“少年拳第一套”,準備考試
第16周:少年拳第一套期末考試。
積極提高學生參與到武術教學的興趣,同時在進行少兒武術教學與訓練中,要不斷加強動作的熟練度,培養夠多能獨立完成武術動作的同學,促進少兒對武術動作理解堅持性和獨立性。
熟練掌握五步拳,《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少年拳第一套并單獨完成。
第1周至第4周:復習學過的《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五步拳,武術健身操,少年拳第一套。
第5周至第16周:反復練習《全國中小學生武術健身操》小學版—雛鷹展翅,五步拳,武術健身操,少年拳第一套,每個學生都能熟練的把每一套動作完成。
少年拳圖解:后面。
武術教學計劃 篇12
一、前言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武術這種特殊的體育運動,更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鍛煉身體素質,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本教學計劃主要介紹跆拳道和柔道這兩種不同風格的武術教學。通過這種教學,使學生們能夠具備相對全面的武術技能和健康體魄。希望這份教學計劃能夠對體育教育的各位老師提供一定幫助。
二、教學目的
1.通過跆拳道和柔道這兩種不同風格的武術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及武術技能;
2.培養學生不畏艱辛,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和決心及勇氣;
3.加強學生身體鍛煉,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
4.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競爭意識、集體榮譽感和友誼意識,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有機結合。
三、教學內容
1.跆拳道的教學內容
跆拳道是一種源于韓國的武術練習,以拳法、腳法、肘法為主要功夫,發揮身體協調性和爆發性的技能,將逐步實現“發出一擊盡量使對方不能忍受,憑借勝接近勝”的目標。跆拳道的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跆拳道姿勢的訓練:包括站姿、立定、行走姿勢的握拳、握手、抱拳等訓練。
(2)基本動作組合的訓練:包括跳躍踢、踢、蹦、蹬、閃、掃等跆拳道的基本動作。
(3)對抗訓練:對抗訓練是跆拳道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對抗訓練,不但增強了學生們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而且幫助學生們不斷地提升自身實際戰斗技巧。
(4)康復訓練:跆拳道練習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身體上的誤傷,通過康復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恢復身體機能。
2.柔道的教學內容
柔道源于日本,是一種以摔跤為主要功夫的武術練習,以柔能制剛,講究以柔克剛的原理,其核心就是體現出人體協調性的`發揮,實現脅制、制衡、借力等柔道基本技能。柔道的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姿勢訓練:包括腳步、拳、肘、腿、頭等基本動作的練習。
(2)摔跤技術練習:柔道百技的精髓就在于摔跤技術的訓練。摔跤技術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境界的魅力,更能讓其體驗到摔跤技術練習的心理和手段。
(3)融入實用技能:在柔道的技能訓練中,將實用技能融入到訓練中去,讓學生從單純的技巧及動作訓練里去體會力量之外的真正技術精髓。
(4)注意安全問題:由于柔道是一種對身體接觸比較多的武術練習,在教學中需要講究教學時注意安全問題,并嚴格執行安全制度。
四、教學方法
1.觀摩法:通過對國內外優秀跆拳道、柔道選手比賽視頻的觀摩,讓學生了解跆拳道、柔道比賽的技術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和動力。
2.循序漸進發展法: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狀況,注重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
3.合作式教學法:不僅體現個人能力和實際技能,也需要有團結合作精神,促進團隊互助和友誼,從而提高團隊整體技能水平。
4.張口講解法:針對跆拳道、柔道這兩種武術技能,有一些技巧點需要通過語言加以說明。在培訓中,運用張口講解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體育知識。
五、評價體系
1.視頻評測:通過錄制學生練習跆拳道、柔道的視頻,定期進行回放和評測,方便專家教練進行對學生眼睛健康和技巧水平的評估和提高。
2.理論知識考核:對跆拳道、柔道的科學知識,進行課堂考試,評估學生是否掌握了相關知識。
3.現場表演:通過定期舉辦跆拳道、柔道的現場表演比賽或簡單表演,評估學生實際技能的掌握情況。
4.身體素質評估:對學生進行身高、體重、運動能力等身體素質的評估,以了解訓練效果及掌握情況。
六、結論
跆拳道、柔道雖然各自有其不同的技能要求和特點,但本質上都是屬于武術范疇,需要倡導“忠實、堅毅、勇敢、信念”等精神。這兩種武術訓練,適合在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進行。在教學中運用上述授課計劃,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更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習成績和生活品質,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武術教學計劃 篇13
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是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的武術運動。這些運動不僅能夠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身體協調性,而且能夠讓人們掌握實用、高效的自我防衛技能,使人們更加自信、勇敢、從而提升人們的心理素質。因此,在今天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技能具備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地推廣這些運動,我們設計了一個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教學計劃,來為學生們提供更有效、更系統、更科學、更全面的技能培訓。
一、教學目標
本教學計劃旨在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作為目標,借助跆拳道、柔道和武術這些運動,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增加學生對身體的認知和了解,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制力。
二、教學內容
本教學計劃將跆拳道、柔道和武術三個項目的技術及知識分別列入教學內容。
1、跆拳道
跆拳道是一項體育運動和全身技能培訓,具有高度的競技性和實用性。通過跆拳道的訓練,學生們可以鍛煉出毅力、自信和勇氣,形成優美的動作,掌握實用的`攻防技巧,同時還可以增加身體柔韌度和身體素質,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增加反應速度和靈活性。
2、柔道
柔道是一種日本的傳統武術,它強調以柔克剛,是一門韌性運動。通過柔道的訓練,學生們能夠學習到輕重同濟、力道分配、力量掌控等方面的技能,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耐力、柔韌度和身體協調性,還可以使學生們克服自己的恐懼和懼怕,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自控能力。
3、武術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珍品之一,它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學思想。通過武術的訓練,學生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修養和修身功力,增加肌肉力量、身體柔韌度、反應速度和精神集中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歷史淵源,讓學生們更加熱愛自己國家的文化。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能夠極大的影響教學效果。我們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循序漸進: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身體素質、武術功底等方面,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
2、分類教學:針對不同的武術技能,將其分為不同的課程進行教學。
3、示范演示:由技術嫻熟的教練員進行示范演示,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技能。
4、集體訓練:通過集體訓練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凝聚力,還可以使學生們共同進步。
5、反復練習:學習武術需要不斷地進行反復練習,通過不斷地練習,可以使學生們掌握更加熟練的技能。
四、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評價學生們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的教學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
1、技術評價:通過教練員對學生的技術表現進行評價,來反映學生技術掌握程度。
2、態度評價:通過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動作紀律、著裝規范等方面進行評價,來反映學生的態度是否端正。
3、競賽評價:通過對學生參加比賽表現的評價,來反映學生的競技能力和心理素質。
4、成就評價: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試成績、榮譽記錄等方面進行評價,來反映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成果。
五、安全保障
由于跆拳道、柔道和武術運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安全規范,制定安全保障方案,確保學生的安全。我們的安全保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練員的安全防范措施:由教練員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定期檢查學生的健康狀況和身體情況,確保學生在訓練中沒有意外。
2、器材設施的安全防范措施:由學校購置適宜的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比賽器材和設施,并將滿足要求的器材供應給學生們使用。
3、保險服務的安全防范措施:學校可以為學生們購買健康保險、生命保險等,為學生提供全面的保險服務。
六、總結
通過跆拳道、柔道和武術這三項運動項目的教學計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精神品質和實用技能,讓學生在健康和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鍛煉。同時,也需要教練員、學生和學校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致力于打造學校內的武術運動文化,推廣跆拳道、柔道和武術運動的發展。
武術教學計劃 篇14
一、引言
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是三種受歡迎的傳統格斗運動。它們在許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如技術,戰術和哲學。這些項目都需要專業的教練和良好的教學計劃來確保學生能夠達到最佳狀態。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一種綜合的跆拳道、柔道和武術教學計劃,以幫助教練和學生達到最佳表現。
二、跆拳道柔道武術教學計劃概述
跆拳道、柔道和武術都是深受敬重的傳統格斗運動,它們具有許多相同的訓練、目標和觀念。本教學計劃的目標是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使用各自項目的主要技術和策略,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教學計劃的重點在于運動員的適應性,強調跆拳道、柔道和武術的技術,同時注重跨專業學習,以促進學生全面的身體和心理發展。
三、跆拳道技術教學
跆拳道是一種源于韓國的非常流行的格斗藝術,它強調使用腿部技術進行攻擊。以下是教學計劃的'一些跆拳道技術:
1.基本的跳擊技術:臂式跳踢,側踢,后踢,等。
2.帶有攔擋的進攻技術:正面進攻、反轉攻擊和后撤步進攻等。
3.防守技術:如旋風腳防守、跳踢防守、擺腿防守等。
四、柔道技術教學
柔道是一種源于日本的流行格斗藝術,它主要強調抓取和投擲技巧的學習,以及握持和打擊的集成。以下是教學計劃的一些柔道技術:
1.基本投技:單手搖擺臂、大外刈、立三角等。
2.地面戰術:扭曲控制技巧、保持技巧和各種截擊技巧。
3.握持和打擊:突襲、半身互利的低頭撞擊和其他技巧。
五、武術技術教學
武術是一種既包括近戰技術又包括遠戰武器技巧的訓練和技術的綜合性格斗體系,它主要強調身體的均衡、能力、速度和力量等。教學計劃的一些武術技術包括:
1.身體的協調性:身體平衡、比重移動、靈活和敏捷等。
2.步法:各種步法的基本知識和如何在戰斗中應用它們。
3.近戰和遠戰技巧:空手搏擊武器的使用和應用等。
六、計劃實施
首先,需要一位熟練于三個領域的專業教練來領導這樣一個綜合的教學計劃。教練應該經常與學生溝通,記錄他們的進展,并為他們制定適當的訓練計劃。學生應該被分成不同水平的組別,以便確保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
七、總結
本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夠了解并掌握跆拳道、柔道和武術等傳統格斗運動的技術和策略。通過訓練,學生可以提高身體適應性并發展自己的技術水平。此外,它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品質,一個獲得了堅韌、自信和集體意識方得以激發更高潛能和發展。
【武術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武術教學計劃05-21
小學武術教學計劃01-13
武術課教學計劃03-07
武術教學計劃15篇12-22
武術課教學計劃2篇03-12
武術教學計劃[錦集15篇]06-10
武術的作文03-10
關于武術的句子02-29
武術表演作文03-10
關于武術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