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計劃>教學計劃>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更新時間:2024-05-19 09:14:30
  • 相關推薦
[經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一年級數學下冊,是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遵照義務教育新課標的要求,聯系學生現實生活,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堅定不移的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加強語文實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一班、共有學生30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他們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習興趣較為濃厚。部分學生雖然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他們的可塑性極強,會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和愛心滋潤下,很快的適應學校的環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較大進步。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筆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做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米、厘米的認識,認識鐘表。

  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的: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6、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8、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筆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筆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六、教學措施

  1、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學習,使用兒童化語言,尋找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方法,使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發展學生能力,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2、重視培養習慣。好的習慣使學生學習數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教學中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快速口算,認真思考等良好習慣,形成自覺行為。

  3、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在課堂上獲取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和基礎知識同步發展。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形式上要活潑有趣,課內外結合,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七、教學進度

  安聯合校進度安排。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學生生活,他們對小學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好學,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冊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

  三、本冊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和“=”,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五、滲透習慣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各單元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和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七、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57名學生,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基本達到學習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了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比較感興趣,期末統考成績位居全鎮同年級前列。但也存在者一些問題: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審題能力及認真聽課的習慣。本學期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

  二、全冊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教學內容的分析:

  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全冊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五、教學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六、教學進度

  (一)位置6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6課時

  (三)圖形的拼組6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2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10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24課時

  (七)認識時間8課時

  (八)找規律10課時

  (九)統計6課時

  (十)總復習10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1-22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1-24

小學一年級教學計劃數學下冊04-11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17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6-12

有關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1-11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熱】03-20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3-12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7-09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1-2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