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
高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本教學計劃為高三年級語文上冊課程的教學計劃,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語文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2、培養學生對文學藝術的欣賞和理解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能力;
4、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5、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和人文關懷。
二、教材及內容
本課程的主要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上冊),包括以下內容:
1、言語表達技巧:語言文字、文體鑒賞、修辭手法、常用詞語等;
2、閱讀與寫作:各種文學形式閱讀、寫作技巧、應試技巧等;
3、文學鑒賞:文化常識、文學史、名家作品賞析等。
三、教學方法
1、探究式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和實踐等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2、講解式教學法:適度講解教師需要傳授的知識,注重課程內容層次的組織和安排,讓學生系統性地學習;
3、互動式教學法:教師與學生之間開展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古典文學
第一課:古典文學的起點
第二課:《紅樓夢》選讀
第三課:《西廂記》選讀
第四課:名句賞析
第五課:文言文閱讀及寫作
第六課:考試專題及策略
第二單元:現代文學
第七課:現代文學的發展
第八課:人物氣質的塑造
第九課:現代文學主題探究
第十課:現代詩歌賞析
第十一課:現代小說選讀
第十二課:考試專題及策略
第三單元:文學常識
第十三課:文學理論概述
第十四課:文學史研究
第十五課:名家作品鑒賞
第十六課:文學名言警句
第十七課:文學思潮探究
第十八課:考試專題及策略
五、教學評價方式
1、課堂表現:參與討論、發言、提問、作業完成等;
2、成果展示:定期組織作文、演講、展覽或創作比賽等;
3、期中考試:考核課堂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4、期末考試:對全學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對學生進行總體評價。
六、教學考慮
1、尊重學生差異和個性,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及作業;
2、適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多元化思考;
3、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4、積極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5、加強家校溝通,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本教學計劃旨在通過合理的內容安排,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可利用的錫紙材料。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身邊的各種工具將錫紙加工成立體變化的浮雕。
教學重點:
通過制作,培養學生對身邊的'各種事物的觀察、創新和再造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求異求新。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如錫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欣賞身邊的浮雕作品,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學生認識浮雕這項藝術表現形綠色,請同學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浮雕作品是通過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平面作品有什么不同。
二、發展階段:
“奇思妙想環節”,出示制作簡易紙浮雕的材料—錫紙,啟發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浮雕作品。教師提供橡皮、刻刀、泡沫板的制作工具,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采用拓、拼貼等方法對材料和工具進行組合創造,制作構思奇妙、造型美觀的浮雕作品。
教師做好相應的安全教育。
三、學生小結、交流。
板書設計金色的浮雕
構思奇妙、造型美觀
后記:引導學生了解到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異求新,才能設計好的作品。不僅課堂上這樣做,再生活中更應養成樂于觀察、善于創造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二個班。這些學生是新課改后的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不如課改前的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后,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書25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一)、科學在我們身邊:(1———5)課,以學生玩玩具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展開,拓展到了解身邊熟悉的、常見的事物,教材中設計了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探究活動,通過親歷活動,使學生“走近科學",初步感悟到身邊處處有科學,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道理。
(二)、我們怎么知道:(6———9)課,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物體,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秘,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驟,為學生親歷科學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三)、天氣與我們的生活:(10——14)課,以“學生對天氣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樂于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四)、水的科學:(15———19)課,以‘‘學生對水已有的認知"為線索,通過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資源的分布、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了解水的三態、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水的壓力等各種探究活動,層層展開,逐步推進,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認識水的特點。
(五)、我們周圍的空氣:(20。—22)了解空氣在哪里,空氣的成分,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
(六)、(23、24)課,以“學生對玩具的認知’’為線索,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形象、直觀的具體問題,包括較為簡單的器具的拆卸與組裝,簡單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種養,植物外部特征與生長情況的觀察,以及生活中其它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的問題的初步調查、了解等,初步培養學生“模仿與制作’’、“拆分與組合’’的動手能力,及認真細致、善于思考、善于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總目標
從科學課特點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范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教材主要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三個專題選擇內容,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既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五、教學進度安排周次
(略)
六、評價工作安排:
(一)注重學生平時的制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并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二)成立互助小組,由班級中優秀學生輔助學困生。
(三)建立學習組織,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人盡到自己的努力。
七、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并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八、教研課安排
根據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開展聽評課活動,采取個人講課與聽課相結合的方式,講公開課不少于1節,聽課不少于15節,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授課水平。
九、業務學習
(一)。第一周學習學校教學計劃與教研組計劃
(二)。第二周學習本冊科學教材
(三)。第三周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學習給教師的建議1—17條
十、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根據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第九周拆裝玩具第十四周科學探索故事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1-09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2-28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1-22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6-26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計劃07-07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06-30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7-02
三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05-03
三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3-09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