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計劃>教學計劃>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
更新時間:2023-10-23 06:57:09
  • 相關推薦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1

  為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明理守法農民,使廣大農民群眾學習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制訂如下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根本目標,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出發點,以提高農民科技實用技能、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為主要內容,全面宣傳黨的大政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精神正能量。

  二、教學內容農民夜校教學內容。

  圍繞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文明禮儀,法律法規,涉農政策,整臟治亂,農村適用技術等方面開展教學活動。

  1、農業農村實用科技培訓。根據農民創業致富的要求,本著干啥學啥、學啥干啥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培訓活動。

  2、政策法律普及。有計劃地組織農民學習相關法律和政策知識,讓農民做到懂法、守法,并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日常知識普及。普及地災防治常識、森林防火常識、防汛抗旱常識、衛生保健常識、用電防火常識、環保常識、生活小常識、信息網絡知識等。

  4、文體娛樂教學。結合道德講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禮儀傳播活動,經常性地組織農民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讓農民活躍起來、高興起來、團結起來。

  5、信息發布。多渠道收集并及時發布政策、市場、價格、勞動用工等信息,讓夜校成為農民致富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6、交流溝通。通過各種培訓及文體活動集聚農民,使農民便于溝通信息、交流經驗,引導農民走共同創業、共同致富之路。

  7、民主議事。增強村務工作透明度及農民參與度,對村里需要民主決策的事項,組織農民代表進行討論和表決,真正做到"管理民主"。

  三、教學運行機制

  1、農民夜校的組織管理以村黨支部為核心,培訓工作要與鄉學校、衛生院、信用社、農業服務中心、司法所、勞保所等部門對接,并要積極協調縣級有關部門幫助教學,提升辦學質量。

  2、農民夜校的.活動內容和時間,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根據農時農事活動科學安排。要在廣泛征求農民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活動計劃,課程表和教學內容做到一月一公布,讓農民心中有數,提早準備。

  3、農民夜校的活動方式,要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在培訓方式上,把集中辦班與黨員合作社、農民專業協會的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在授課方式上,要把專家講課與當地致富能人現身說法緊密結合起來;在活動方式上,要把教育培訓與文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凝聚人氣,寓教于樂。

  4、加強督查,嚴格考核。各村的農民夜校舉辦工作將納入鄉年終考核,對工作不重視,未按要求開展的村(居)和負責人嚴格執行"一次通報、二次約談、三次問責"制度。

  四、教學要求

  1.教學計劃擬定后交鄉黨政辦備案,每所夜校平均每月開展集中學習2至3次,每次不少于2小時。

  2、每次教學活動后于次日向鄉黨政辦報送信息,信息內容包括教學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主講教員、教學內容、參加人員規模、取得效果、活動組織的方法經驗等,并必須附上現場照片。所報信息作為教學活動小結同時存檔。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2

  為貫徹落實農民大教育工作相關要求,圓滿完成農民培訓任務,為“四好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任務

  開展農民教育,每年開展教育培訓600人左右。通過培訓,使之達到新型農民標準。

  二、培訓模式

  (一)組建教育培訓機構。活水溝村農民夜校由活水溝村農民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報草池鄉黨委、政府農民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備案。

  (二)組建師資隊伍。根據培訓內容,聘請幫扶單位領導、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駐村工作組干部、村致富帶頭人、縣內各行業專家組成師資隊伍。

  (三)落實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包括時事政治、脫貧攻堅、技能技術、道德法治、文明新風等。組織教師圍繞培訓內容,編寫書面教材,印制實用技術資料,購置聲像教材,并自主制作多媒體課件,多種教學方式綜合運用,力求培訓內容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四)創新培訓形式。通過定期入村進基地開展培訓,晚上進村入戶開展培訓,辦好“田間課堂”,舉辦系統培訓班等,每年對學員開展不少于20天的培訓。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3

  農民夜校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明理守法農民的有效平臺,它能使廣大農民群眾學習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并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當中。如何開展好農民夜校培訓工作,筆者認為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要整合資源全力推進。要充分整合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農民文化家園、“道德講堂”、鎮、村級學校和教育教學點等現有教育陣地資源,堅持利民便民的原則,以鎮、村所在地和農民群眾聚居地、“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點、農業產業園區、工業園區、鄉村旅游發展區域為重點,合理組建農民夜校,實現鎮、村農民夜校全覆蓋。同時,還要組建以鎮級政府干部和涉農部門技術人員為骨干,各村黨支部書記為補充的農民夜校教師隊伍,不斷充實農民夜校師資力量。

  二要注重方法力求實效。一是合理設置教學機構。要配備組建一支由村支書、主任等村干部為教師的隊伍,并抽調農業服務中心、村鎮建設中心、國土所、派出所、司法所等鎮級站所股室的業務干部組成農民夜校師資隊伍,分成農村政策、實用技術等教學組。二是科學安排教學計劃。農民夜校通過收集意見,根據農民所需制定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做到提前安排,定期更新。三是創新教學模式。農民夜校實行送課進村入戶,將教學課堂搬下去,延伸到村組、農戶以至田間地頭,充分利用農閑、晚上時間進行授課。四是要不定期督查農民夜校開展情況,確保農民夜校活動有序開展。

  三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開辦農民夜校,能進一步開闊群眾視野,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部分農民群眾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后,又缺乏一技之長,無法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嚴重制約了農產業的發展。農民夜校的開辦,提高了農民生產技術,更新了農民的'舊思想舊觀念,有力促進了農村新型產業的發展。借助農民夜校平臺,不僅能增強廣大農民和村干部學習積極性,還能進一步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規模化發展,促進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4

  為大力倡導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增強貧困群在脫貧信心,扎實開展脫貧產業規模化發展,推動貧困村群眾加強政策宣傳和教育引導等工作,現結合我鄉實際,特制訂如下學習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根本目標,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出發點,以提高農民科技實用技能、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快貧困村脫貧步伐,指導辦好農民夜校,組織開展“艱苦創業”“脫貧爭先”“感恩奮進”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思想文化、科學知識、實用技術等培訓和宣教活動,加強對基層干部群眾的政策教育、法紀教育和感恩教育,激發黨內生動力。

  二、農民夜校學習內容

  (一)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加強對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干部的學習教育培訓,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

  (二)科技培訓功能。根據農民創業致富的要求,本著干啥學啥、學啥干啥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培訓活動。

  (三)政策法律普及功能。有計劃地組織農民學習相關法律和政策知識,讓農民做到懂法、守法,并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日常知識普及功能。普及地災防治常識、森林防火常識、防汛抗旱常識、衛生保健常識、用電防火常識、環保常識、生活小常識、信息網絡知識等。

  (五)文體娛樂功能。結合道德講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禮儀傳播活動,經常性地組織農民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讓農民活躍起來、高興起來、團結起來。

  (六)信息發布功能。多渠道收集并及時發布惠民政策、市場、價格、勞動用工等信息,讓夜校成為農民致富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七)交流溝通功能。通過各種培訓及文體活動集聚農民,使農民便于溝通信息、交流經驗,引導農民走共同創業、共同致富之路。

  (八)民主議事功能。增強村務工作透明度及農民參與度,對村里需要民主決策的事項,組織農民代表進行討論和表決,真正做到"管理民主"。

  三、運行機制

  (一)農民夜校的組織管理以包村領導為基礎,村黨支部為核心,培訓工作要與鄉中學、衛生院、信用社、村建中心、財政所、民政所、農業服務中心、群工辦、勞保所等部門對接,并要積極協調縣級有關部門幫助教學,提升辦學質量。

  (二)農民夜校的活動內容和時間,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根據農時農事活動科學安排。要在廣泛征求農民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活動計劃,每月至少2次,讓農民心中有數,提早準備。

  (三)農民夜校的活動方式,要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在培訓方式上,把集中辦班與黨員合作社、農民專業協會的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在授課方式上,要把專家講課與當地貧困致富能人現身說法緊密結合起來;在活動方式上,要把教育培訓與文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凝聚人氣,寓教于樂。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5

  為培養新農村建設實用人才,加快“四好村”建設步伐,現制定活水溝村“農民夜校”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農民培訓工作的各項要求,按照“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培訓標準,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同步奔康要求,大力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工作,全力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增強農民創新業、奔小康的綜合能力。

  二、目標任務

  1、堅持對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和群眾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時事政治、脫貧攻堅、技能技術、道德法治、文明新風等培訓。不斷更新培訓形式和內容,使所有村社干部、農民黨員、貧困戶接受培訓1次以上,增強村民的政治思想素質,并能熟練掌握1—2項種養殖實用技術等。

  2、全年舉辦時事政治培訓4次,脫貧攻堅培訓6次,技能技術培訓6次,道德法治培訓3次,文明新風培訓4次,每次培訓不少于2學時。辦科技宣傳欄4期,發放科技資料500份以上,培訓600人次以上。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要把新型農民培訓工作作為人才開發的重要內容,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給予大力支持。

  2、充分整合資源。村“農民夜校”領導機構要充分利用幫扶部門、鄉級部門、駐村工作組、縣級相關行業專家等優勢資源,把“農民夜校”辦出特色。

  “農民夜校”機構

  校長:(第一書記)

  日常工作負責人:(村文書)

  第一小組長:xx

  第二小組長:xx

  第三小組長:xx

  第四小組長:xx

  第五小組長:xx

  第六小組長:xx

  第七小組長:xx

  “農民夜校”學員管理制度

  一、按時作息。按時參加集中培訓,課中不隨便出入教室。

  二、文明守紀。上課不講話,不打瞌睡,不接打電話(上課前關閉手機或將手機鈴聲設為振動模式),不抽煙,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講究個人衛生,不亂丟亂扔,不隨地吐痰,保持教學點干凈整潔。

  三、努力學習。培訓前合理安排工作或家務;培訓中,集中精力,認真聽課,認真思考;培訓后學以致用,提高勞動技能,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四、愛護公物。愛護夜校公共設備設施,不亂涂抹、亂刻畫、亂拆卸、亂搬動,損壞公物一律照價賠償或恢復原樣。

  五、團結友愛。師生之間相互支持,學員之間相互幫助,不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制造或傳播是非。

  六、安全至上。安全出行,老人聽課要有人陪伴,走夜路要結伴而行。注意煙火,不動用教學用電設施。

【村級農民夜校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農民夜校教學計劃11-12

農民夜校的教學計劃06-25

農民夜校的教學計劃5篇12-13

農民夜校的教學計劃(5篇)12-13

平安夜校園活動策劃05-15

平安夜校園活動策劃(精選15篇)05-16

平安夜校園活動策劃15篇05-15

平安夜校園活動策劃(15篇)05-15

平安夜校園活動策劃集合15篇05-16

關于農民作文02-2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 午夜福利93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