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計劃>教學計劃>國畫教學計劃
國畫教學計劃
更新時間:2022-11-08 16:23:49
  • 相關推薦
國畫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畫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畫教學計劃1

  一、現狀分析:

  我校現有四年級學生280余名,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但是通過平時活動的觀察,我發現他們還是比較喜歡國畫,且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國畫。本學期我們將采用多種手段對國畫進行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素質的全面性為目標,陶冶學生情操,熏陶學生情感,發展學生創造力,使每個學生都喜歡參與到國畫活動之中,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學期目標

  1、引導學生使其樂意參加國畫活動,培養學生對國畫活動的'興趣。

  2、學習國畫中基本的一些筆法:推、按、轉、拖。

  3、引導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大膽地在畫上添加自己學過的物體。

  4、創設具有國畫特色的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畫的興趣。

  三、措施

  1、認真備課,耐心指導,組織好每一次的教學活動。

  2、以欣賞作品、示范教學、寫生等形式來開展國畫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國畫創作。多欣賞大師的作品。

  3、充分利用校內和各班的設施,創設展示區,展示學生作品。增強孩子對國畫學習的自信。

  4、學生有很強的差異性,加強個別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發展。

  四、課程設置

  1、根據校本教育的內容與方向,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完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發展。

  2、在學生已掌握現有的國畫基本筆法和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作畫,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五、教學內容安排

  小動物、中型鳥:9~10月份:老鼠(一)、(二)

  10~11月份:小兔(一)、(二)

  11~12月份:蠟嘴(一)、(二)、(三)

  12~13月份:喜鵲(一)、(二)、(三)

國畫教學計劃2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點,感受山水畫的藝術魅力。

  2、能用中國畫的方法,大膽表現出有遠近層次的中國山水畫。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學習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畫出有遠近層次的山水畫。

  教學難點:如何控制水墨的濃淡,表現出遠近層次的景色。

  課前準備:

  毛筆、墨汁、顏料、學生用紙、調色盤、水桶等。

  教學活動:

  一、欣賞導入:自然風光與中國山水畫的結合欣賞,感受中國山水畫的獨特藝術魅力,導入課題并板書《山水畫》。

  二、新課講授:

  1、名家作品對比欣賞。

  感受畫家的不同表現技法帶給人不同藝術視覺效果。

  2、賞析畫家作品找變化。

  ①感知發現近景、中景、遠景不同表現方法。

  學生欣賞,感受,談談自己的看法。可小組討論。

  小結:近景畫得具體,遠景簡略;近景墨色濃,遠景墨色淡些。

  ②了解墨色濃淡、深淺變化。學生結合范畫討論,如何表現畫中的濃淡干濕?

  濃淡干濕主要是通過筆中水和墨的'多少來控制的,需要多嘗試,多練習。看多媒體圖片,看教師示范,嘗試跟老師一起來做,體驗一下。3、實踐、探究:

  ①學習中國畫用筆方法。看教師示范,什么是中鋒,什么是側鋒,效果有何不同。跟教師一起做,嘗試,體驗。②體驗墨色濃淡的變化。

  4、教師示范并講解:

  (1)學會概括表現山水畫的近景、中景、遠景。

  (2)掌握中國畫中表現山水景物的幾種基本技法:勾、皴、點、染。

  (3)教師示范山石的畫法畫石頭時要注意石分三面,大小相間。注意勾、皴、點、染幾個步驟。

  三、學生練習,教師輔導練習步驟:

  1、先勾出山石的外輪廓,注意大小相間,前后關系明確。

  2、根據山石的結構,皴山石,表現其結構和體積。

  3、在前一步的基礎上擦出山石的結構,使其三面分明,表現出質感和體積感。

  4、根據需要點苔,在淡墨皴擦基礎上渲染出石頭的結構,然后罩染赭石色,根據需要用花青分染石頭。

國畫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新一輪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就需要地方課程具有鮮明的地方性、靈活多樣性和實用性。鄉土教材是開發地方課程的首選目標。通過鄉土教材的實踐和探索,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培養學生的社會實際能力和團隊精神中,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二班共有學生33名,經過一學年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大部分學生成績較好,出錯的學生有個別的是知識的掌握較差,大部分學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學生現在還是不會小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三、教學目標(參照每課時的目標)

  1、依據課程標準,把握學習目標。在準確把握各個內容模塊的要求基礎上,制定適合本校、本班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絕大部分學習內容都是作為實施課程標準的“話題”或“引子”,不必將其作為識記的“知識”,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課程內容的學習視作達成課程目標的過程。

  2、運用多種手段,突出學習效果。活動中要成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經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地方課程的內容看似多而雜,要求較高,但許多內容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觸及的,或是通過其他信息渠道已有所了解的。因此,組織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體驗等因素服務于活動。

  3、發揮課程資源,拓展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對地方課程事實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資源,如師資、活動場所、自然環境、社區文化生活設施、各種公益活動、網絡資源等,根據學校的地域文化特點和學生實際對地方課程的內容進行增刪,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突出地方特色。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程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活動時間安排

  根據現行教學計劃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建議每一活動內容為1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及實踐活動的需要作出靈活的調整,提倡地方課程與內容相關度很大的學科整合,提高活動效率。本課程二年級每周學習時間為1課時。

  六、教學進度:

  1太公家教

  2增廣賢文

  3治家格言

  4蟬

  5畫菊

  6題畫蘭

  7雞

  8端午節

  9中秋節

  10重陽節

  11王羲之

  12顏真卿

  13柳公權

  14天王送子圖

  15千里江山圖

  6清明上河圖

  17復習

  18復習

  19復習

  20期末考試

國畫教學計劃4

  中國畫是東方藝術的瑰寶,也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從兒童時期培養學生對水墨畫的情感,對于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在中國傳統繪畫的“程式”因素,是一種獨具個性的藝術因素,畫山、畫石、畫樹木的“皴法”,畫樹葉的各種獨特方式,以及各種追求布白均勻的構圖法則,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而以往的兒童國畫評價方式更加強化了學生對這些傳統模式的演習與追求,這無疑對小學生學習中國畫有著巨大的阻力。因為,中國畫的這些傳統技法就是成年人要把它掌握好也是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況且,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講又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呀!因此,我們的.國畫教學必須拋開這些技能定勢,并使用現代的評價理念來使學生充分體會中國畫的筆墨情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對中國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們進入筆墨的自由王國,表達他們率直、大膽、亦真亦幻的天性。通過近幾年的中國畫教學實踐,特制定以下三年計劃:

  教學目標:

  1.抓好進行水墨教學的常規訓練。

  2.培養并提高兒童學習中國畫的興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3.平時多練、多總結,多進行講評,促進孩子的中國畫學習。

  4.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繪畫,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內容:

  1.繼續學習寫意花鳥。讓學生大膽嘗試,自己體會,適當進行臨摹。盡量破除書本的束縛。適當進行臨摹,掌握基本構圖,經營位置。

  2.低、高段分開練習,難易適度。

  3.新學習國畫的同學,抓好握筆姿勢訓練:先講解示范握筆的姿勢、再手把手的教兒童進行練習,然后在每次作業的時候加以提醒指正,通過一段時間,兒童就能正確、輕松、自如的握筆了。還要抓好用筆技能訓練:用筆方法有中峰、側峰、臥峰等,我教這一技能時采取用形象語言來示范了講解。如:中峰,用筆筆桿象立正。臥峰,用筆筆桿象睡覺等。然后讓兒童用筆在紙上任畫各種筆畫,在兒童其本能區分用筆方法時,就選一些兒童喜歡的動植物進行鞏固練習。如:荷花、櫻桃、金魚、蝦等。

  4.抓好蘸墨技能訓練:一般同學不大會蘸墨,不是畫得較干枯、缺乏墨色變化,就是筆的水分太多,將畫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團。其原因就是不會用水。針對這一問題,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講解再讓兒童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使兒童掌握這一技能。“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筆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產生了焦、濃、淡等墨色的變化。讓孩子觀察焦、濃、淡三層墨色的水墨色,使他們在直觀上感受這三層墨色的不同,再動手嘗試

國畫教學計劃5

  一、開發教師

  xxx

  二、開課背景

  新課改使課程資源結構發生了變化,學校開始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這就決定著學校課程的開發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國畫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國畫,是用毛筆或其它軟筆,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國畫歷史悠久,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國畫的特點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征,與西洋畫作比較,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于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不拘泥于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是“表現”的藝術。

  三、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國畫的教學重點不是單純的興趣培養,而加入了一些基本技能的學習以及初步的審美感受。在本課程構建過程中開展的國畫教學,也比以往教學有了更多的內涵。通過教學實踐,學生的繪畫能力、興趣等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并對課程中的國畫教材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在開展教學時,我們更多結合了傳統文化教學中的其他內容,在國畫教學中融入了古詩等眾多元素,使教學更具生活化特色。使學生的國畫創新一世和創作能力得到培養。與教研組活動相結合的課題研究方式,為我們課題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使我們本階段的研究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下階段的課題實踐,我們將在原有的目標基礎上繼續開展,并借鑒本學期的教學經驗,在開展的量和面上會比這一學期有所增加。

  (二)階段目標

  總目標貫穿于七、八、九年級三個學段,以體現國畫課程的整體性。每個學段分別設置具體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并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相互聯系、螺旋上升。

  七年級:

  1、培養學習國畫的興趣;

  2、了解國畫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掌握國畫的執筆方法和用墨、用色方法。

  4、能臨摹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

  八年級:

  1、掌握國畫的用色;

  2、掌握繪畫的構圖。

  3、能臨摹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

  九年級:

  1、能獨立創作出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

  2、能準確表現作品的力度和濃淡層次。

  四、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的設定,分學段制定具體的課程內容。

  七年級:

  1、對學生進行國畫啟蒙教育,培養學習國畫的興趣。

  2、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和繪畫要領。

  3、學習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等基本運筆技巧。

  4、學習和掌握簡單的寫意花鳥、和昆蟲畫法。

  八年級:

  1、學習中國畫在技法形式上的特點。

  2、學習中國畫用色,了解中國畫的顏料特點(包括水色、石色等)。

  3、學習勾、擦、點、染等用筆的一些常用表現手法。

  4、學習和掌握寫意花、鳥畫法。

  九年級:

  1、學習寫意畫的創作方法。

  2、學習寫意花鳥畫的用筆、用墨。

  3、學會欣賞繪畫作品,品味作品意境。

  五、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七、八年級每周二課時,九年級每周一課時。具體時間為七年級每周三下午第二、三節課,八年級每周二下午二、三節課,九年級每周四下午第三節課。

  (二)實施方法和途徑

  1、采用四步教學法

  (1)探討作品畫法和步驟。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名家作品來了解和探討作品的畫法和技法,表現作品時要準確把握力度,濃淡層次變化,這是學生作畫最為關鍵的。

  (2)教師示范。通過示范,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意境,學習作畫,掌握方法和技巧,來準確表現事物。

  (3)學生臨摹練習。主要讓學生臨摹名家作品為主,同時也少不了教師的指導,尤其作品的畫法和步驟,以及用色用墨用筆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揣摩和運用,并體驗到繪畫的快樂。

  (4)欣賞、交流與評價。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與評價,使學生學習優點和長處,改進不足,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和能力。

  2、更新教學形式

  (1)小組合作。打破傳統課堂的排排坐的位置,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以探討式的'教學方法探討、講解、示范作畫的技法運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用筆、用色和用墨以及表現濃淡層次的方法和技巧。

  (2)注重示范。教師做好示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能準確掌握方法和步驟。

  (3)輔助教學。運用電教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引領學生走進藝術,感受藝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開展不同形式的國畫課

  (1)探討課:主要探討每幅作品的畫法和技法。

  (2)演示課:利用電教設備,對作畫步驟和方法進行演示。

  (3)欣賞課:通過名家作品的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陶冶學生的情操。

  (4)反饋課:將學生的作業進行交流與評析(可自評或互評),達到復習、鞏固強化的目的;

  (5)活動課:組織繪畫比賽或展覽;讓學生搜集大量的名家作品。

  六、課程評價

  國畫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僅看知識與能力技巧的掌握,著重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是否養成了課程總體目標中設立的學習態度、意志品質、觀察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采取三種方式進行評價:

  1、學生自評:學生把自己每一周寫的認為優秀的作業收集在一起,定期總結分析自己的成功與不足,進行自我評價。

  2、小組互評:以學生上課時的小組為單位,定期進行小組內互相評價。

  3、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習態度、知識技巧,給學生綜合評價,采取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國畫教學計劃6

  學畫的方法不足一而論,這個學習計劃是針對較專業學習的孩子制訂.對不同的孩子可做相適應的調整.

  初學國畫以五足歲左右的幼兒園學生為宜。此年齡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已具備一定的臨摹能力,且學習任務少,學畫時間充足,家長學生能把較多精力集中到學畫上,便以較快入門,為進一步學畫打下扎實基本功。

  第一學期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學畫興趣,了解文房四寶的基本知識,重點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熟悉毛筆性能,了解用筆的正、側、臥、逆、散的不同方法和效果,學會簡單的調墨調色。教材應選擇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繪制容易的事物如水果、蔬菜、魚蝦、小動物等。教學方法應用易表現的方法,啟發引導學生愉快地繪畫,采用講解示范,學生跟畫的方法為好。講解力求生動、形象、直觀,把深奧難懂的理論形象化,可用編順口溜、童謠的方式。

  第二學期學習應轉到基本技法的訓練上來。花鳥畫的基本功主要是筆墨,筆墨的鍛煉可以從梅蘭竹菊入手,由此推及其它花卉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梅有了一定基礎,再學習杏花、桃花、李花、海棠就不會覺得其難;有了畫蘭花的基礎,再學習水仙、蝴蝶花、萱花就方便多了;有了畫竹的經驗,再學習天竹、蘆草、雜草就比較容易;同樣畫好了菊花再畫月季、牡丹、芍藥等就非常省力。因為他們的形象結構有共同之處,表現技法自然可以互通,梅蘭竹菊可選一至二種集中力量學習作為第一步的基礎,等有了一定筆墨基礎,舉一反三學習其它花卉,結合學過的小動物組成完整的幅畫,學梅蘭竹菊可以用《芥子園》、《梅蘭竹菊畫譜》作為教材。第二學期的教學方法仍然以示范講解跟畫為主,采用實物同范畫相結合的方法,結合實物講解花卉的形體結構、生長規律,并對照范畫簡述筆墨的表現技法。此階段學習相對比較枯燥,厭學現象也以這學期為多,教師應講一些歷代畫家的學畫故事,如:鄭板橋的一輩子寫蘭竹石、李可染的`“廢畫三千”、林甫的“梅妻鶴子”等,激勵學生學畫熱情,從小立下遠大志向。另外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美術活動,如組織參觀畫展,進行單元比賽,讓學生制作賀年卡、書簽送給老師家長等活動,在學生的求知欲、表現欲得到滿足的同時,欣賞水平和基本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第三學期的教學內容應該是大量的花卉鳥類,運用寫意花鳥畫的各種技法,由淺入深,逐步推進,達到能對范畫獨立臨摹,結合寫生為創作作準備。書法學習進入結體學習階段。教材安排應按先易后難、先小后大、先簡后繁的原則,花和鳥穿插教學。花卉學習一般從草本花卉到木本花卉再學習蔓本、藤本花卉、翎毛、走獸、草蟲、樹石、器物,應選擇學生熟悉的東西。教材可選用各家各派課徒稿等。教學方法采用單元教學方法。采用示范跟畫、臨摹、寫生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每一新的內容要安排一周以上時間,爭取學一種、會一種,鳥類畫法以小寫意為主,花卉、樹石等根據不同題材不以小寫意為囿。

  第四學期的教材安排以寫生、創作為主。培養學生對詩的欣賞能力,傳授詩書畫印的有關知識和落款蓋印的常識,欣賞歷代名畫,書法學習進入臨帖階段。教學方法采用單元教學法。一個題材從學習、臨摹到寫生創作為一個單元。如荷花學習單元可采用先學習荷花、葉子的各種畫法,再臨摹以荷花為主體的各種范畫,再現場寫生,根據大量不同的寫生稿,用寫意花鳥畫的表現技法,創作出不同構圖、不同效果的作品來。教師輔導以巡回指導為主。單元題材的選擇可根據不同季節和具體條件來決定。要注意創作時配景的選擇和搭配。培養學生詩的欣賞能力,可同欣賞名畫結合起來。歷代名畫中的詩意圖是很多的,另外可采用教師出題,讓學生創作詩意圖的辦法。

  中國畫并非成年人的專利。只要合理安排教材,按學習、臨摹、寫生、創作的進程,采用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取法乎上,循序前進,兒童在寫意花鳥領域里也是大有可為的。通過二年系統的學習,學生的繪畫能力和繪畫知識都會有一個可觀的積累,這為以后繼續學習繪畫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

國畫教學計劃7

  我們四年級的孩子,對國畫只有一點點的了解,大部分學生處于起步階段,還有一部分學生從未接觸過國畫,因此這一階段的國畫教學,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對兒童進行國畫教學,必須選擇通俗易懂、簡練易學的內容作教材;

  兒童雖然很小,但他們的思想比較獨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追求。兒童大都喜歡畫小動物和一些色彩鮮艷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對兒童教學就必須用這些通俗的、常見的、兒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簡單易學的東西作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鳥、人物等技法進行強化教學。根據這一點,我就從名家畫苑、兒童繪畫等中篩選和裁剪出一些適合兒童特點、而又被兒童所喜歡的畫卷作為教材,然后對所選教材從步驟、運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進行解剖,自己再反復多練,在能熟練繪畫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二、常規訓練

  畫水墨畫需要使用較多的工具,如:毛筆、調色盤、盛墨盆、清水盆、墊布等,兒童一時難以適用,為了使兒童能正確靈活地使用這些繪畫工具,并能整潔地完成作業,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針對這一點,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用一定的課時向兒童介紹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講述示范使用多種工具的正確方法和姿勢;最后,采用游戲的形式,指導兒童反復練習怎樣收擺工具、怎樣協助老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及課后收拾工作。這些事做的次數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課前反反復復地強調,使兒童逐漸領悟了這些常規的重要性,做起這些事情來也就很自覺了。

  三、必須培養兒童學國畫的興趣。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是兒童學習的動力,它可以啟發兒童的求知欲,調動兒童的積極性。然而它的來源并不是兒童一時的情緒沖動,而是兒童對某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后所產生的一種心理需要,對兒童進行國畫教學還必須采取先易后難這一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讓兒童感到國畫畫容易,畫國畫好玩,才能提高兒童的繪畫興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兒童對畫國畫的認識。于是,我先用游戲的形式給兒童講解繪畫的工具和基本筆鋒及焦、濃、淡墨特點和配制方法,讓兒童在紙上亂畫,使他們感受到墨在宣紙上自然成形的現象,了解了墨色變化的基本知識,使他們更深一步的認識到畫國畫的工具與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畫出來的畫也不一樣了,自然而然就激發了兒童學習國畫的愿望;我還將收集的許多兒童國畫作品給兒童看,告訴他們這是小朋友的畫,在比賽中得過獎,并在許多書上刊登過。因而調動了兒童學國畫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也必須緊扣這一點,第一節課一定要上得生動有趣。使兒童有回味無窮的感覺。

  四、必須抓好國畫的基本技能訓練

  國畫是由形體結構、筆峰、濃淡不一的墨色組成的具有欣賞價值的'畫面,要使兒童學好,就必須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

  首先,抓好握筆姿勢訓練:國畫是用軟質的毛筆作畫,它有獨特的握筆方法,握筆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繪畫作品的效果。而毛筆的握筆方法與以前兒童所接觸過的筆的握筆方法不一樣,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新事物,要想讓兒童很快掌握有一定的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講解示范握筆的姿勢、再手把手的教兒童進行練習,然后在每次作業的時候加以提醒指正,通過一段時間,兒童就能正確、輕松、自如的握筆了。

  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訓練:剛開始學國畫的兒童,一般不大會蘸墨,不是畫得較干枯、缺乏墨色變化,就是筆的水分太多,將畫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團。其原因就是不會用水。針對這一問題,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講解再讓兒童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使兒童掌握這一技能。然后抓好用筆技能訓練:用筆方法有中峰、側峰、臥峰等,我教這一技能時采取用形象語言來示范了講解。如:中峰,用筆筆桿象立正、臥峰,用筆筆桿象睡覺等。然后讓兒童用筆在紙上任畫各種筆畫,在兒童其本能區分用筆方法時,就選一些兒童喜歡的動植物進行鞏固練習。如:荷花、櫻桃、金魚、蝦等。

  最后抓好用墨技能訓練:國畫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不同墨色的變化使人產生不同感覺起到不同的藝術效果。而“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筆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產生了焦、濃、淡等墨色的變化。為了讓兒童掌握墨的這三層變化,我先讓兒童觀察焦、濃、淡三層墨色的水墨色,使他們在直觀上感受這三層墨色的不同。

  五、布置小小畫展,進行講評工作

  講評是對兒童的作品進行較透徹的講解和評論。通過講評,使兒童知道什么樣的畫才是美的、怎樣畫的畫最漂亮,從而形成初淺的審美觀。并能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國畫教學計劃8

  一、教材分析:

  國畫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傳統繪畫,凝注著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的審美精神,它歷史悠久,技法豐富,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屹立于世界美術之林。國畫教學是訓練學生造型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學生了解和熱愛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并發展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國畫講究筆墨意趣,注重發揮筆墨的表現功能,因此筆墨是國畫的主要藝術特征之一。國畫常與詩、書、印有機結合,構成完美的藝術形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們熱愛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繪畫藝術,增強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2.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并掌握一些簡單的國畫技法、技巧等知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通過欣賞和實踐,了解國畫的意境、技法等特征。 2、難點:領會國畫的用筆和用墨方法。

  四、學具準備:

  生宣紙、毛筆兩支以上(分軟硬、大小)、顏色、調色盒、盛水器等。

  五、教學建議;

  1、結合欣賞名作,介紹國畫的基本知識。

  2、每節新課內容,教師都要演示國畫用筆和用墨的技法,指導學生練習。

  3、抓好水墨教學的常規訓練。

  六、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國畫"是中國畫的簡稱,是我國獨具民族形式和風格的繪畫,它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應該從小培養兒童對民族文化藝術產生興趣和愛好,實踐證明:從生理上來說,兒童的手臂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從腦對手腕的控制力也大大增強,基本適合握筆的要求;從心理角度來說:此年齡階段兒童對外界的事物已有很大的好奇心,對自己所未接觸過的'東西,總想摸一摸、看一看、試一試的欲望,國畫教學它那具有變化的線條、豐富多彩的墨和色、變幻無窮的水墨滲化、并通過了了幾筆就能構畫出萬能膠態千姿的畫面。正好能滿足兒童的需要;并且,開展國畫教學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國畫教學計劃9

  “國畫”是中國畫的簡稱,是我國獨具民族風格和形式的繪畫,它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應該從小培養兒童對民族文化藝術產生興趣和愛好。對于學校的國畫教學,必須選擇通俗易懂、簡練易學的內容且畫面效果較好的內容作為叫教材,讓學生學習一些能夠接受和掌握的國畫表現方法,進行創造性表現活動。

  學生的年齡偏小,但是思想比較獨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追求。調查研究:兒童部多喜歡畫小動物和色彩鮮艷而熟悉的水果和蔬菜。對兒童教學必須用這些通俗的、常見的、兒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簡單易學的東西作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鳥、人物等技法進行強化教學,但可以適當的穿插一些國畫名人大師的作品進行欣賞品評。教學中圍繞教學內容,合理地設計安排,指導學生在網絡上查找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國畫的內涵,豐富知識,拓展視野。積極調動社會資源,提示指導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多看一些名人畫展,同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保護孩子學習的興趣。

  根據這些,我從名人畫家和兒童繪畫中篩選和剪裁一些適合兒童的.國畫作品,兒童都喜歡小動物,所以新學期的前幾次課就選取有關動物的成語故事進行創作,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創作思維。然后從生活中尋找創作題材,比如:生活用品和音樂器材等,讓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尋找靈感和創作思維。

  國畫講究筆墨趣味,注重發揮筆墨的表現功能,因此筆墨是國畫的主要藝術特征之一。國畫的筆法主要體現在筆墨上,注重筆墨的應用,加強線的造型能力,可以多嘗試在動物和植物上尋找突破口,例如植物寫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條的運用。其次,在這一學期需加強學生的執筆方法,在正確拿筆的基礎上,加大學生的執筆力度,注意力度的把握可以更好的把握筆墨的力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它可以啟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它的來源并不是學生一時的情緒沖動,而是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后多產生一種心理需要,對學生進行國畫教學還必須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感到畫國畫容易,畫國畫很有趣,很好玩,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然后在逐步深入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學生對國畫的認識。在教學中,多用游戲引導學生了解水墨的趣味性,在水墨游戲中探索水墨的語言和技法:同時多準備一些畫面生動有趣的作品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嘗試,自己探索思考。

  本學期課程安排如下:

  第二周 成語故事創作 猴子撈月

  第四周 狐假虎威

  第六周 盲人摸象

  第八周 臨摹齊白石花鳥作品 荷花和青蛙

  第十周 小雞仔

  第十二周 柿子

  第十四周 牽牛花和蜻蜓

  第十六周 圖片寫生 生活用品(自行車)

  第十八周 植物線描

  第二十周 音樂器材(二胡、琵琶等)

國畫教學計劃10

  一、 現狀分析:

  我校現有三年級學生280余名,雖然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我們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采用多種手段以國畫為特色,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為目標,陶冶學生情操,熏陶學生情感,發展學生創造力,使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到國畫活動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學期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國畫,初步培養學生對國畫活動的興趣。

  2、國畫中簡單輔景的學習。

  3、引導學生學習和模仿大師的作品。

  4、創設具有國畫特色的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國畫的興趣。

  三、措施

  1、認真備課,耐心指導,組織好每一次的教學活動。

  2、以欣賞作品、示范教學、外出寫生等形式來開展國畫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國畫學習。

  3、充分利用校內和各班的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拓展見識、創設展示臺,增強孩子的自信。

  4、加強個別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發展。

  四、課程設置

  1、根據校本教育的內容與方向,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完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發展。

  2、在學生已掌握現有的國畫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作畫,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五、教學內容安排

  花、魚、蟲、鳥:9~10月份:水仙花(一)、(二)

  10~11月份: 小魚(一)、(二)

  11~12月份:七星瓢蟲(一)、(二)

  12~13月份:燕子(一)、(二)

國畫教學計劃11

  教學目的:

  1、明確國畫的特點,表現范圍及歷史源流。

  2、提高學員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

  3、通過學習,學員基本掌握國畫的表現技法,能成功地臨摹出好的范畫及具備創作的能力。

  教學要求:

  1、了解中國畫的工具、顏料的`性能及選購、使用的一般知識。

  2、掌握寫意花鳥畫的用筆、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礎技法。

  4、掌握禽鳥、畜獸的基本技法。

  5、掌握蟲、魚、蔬、果的基礎技法。

  教學方法:

  1、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本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循序漸進,貫徹少而精的原則。

  2、突出重點、難點、重演示、重輔導。

  3、搞好作業點評,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員的審美能力。

  4、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教學內容:

  1、繪畫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牽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繪畫技法。

  3、花草的繪畫技法。

  4、禽鳥、畜獸的繪畫技法。

  5、蟲、魚、蔬、果的繪畫技法。

  教學重點:

  筆法與墨的訓練

  教學難點:

  構圖,造型,審美意識。

  教學實施安排:

  (一)課前教材工具準備

  1.收集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便于學生欣賞,提高審美能力。

  2.生宣紙、墨汁、毛筆(大中小三支)、毛氈、調色盤、筆洗、。

  (二)教學課程課時安排

  周次學習內容

  第1周1 、執筆方法與寫字姿勢

  第2周2、學國畫

  第3周3、認識藏鋒和露鋒

  第4周4、墨與彩的韻味

  第5周5、文房四寶

  第6周6、 國畫《枇杷》

  第7周7、國畫《壽桃》

  第8周8、國畫《櫻桃》

  第9周9、國畫《葫蘆》

  第10周10、國畫《柿子》

  第11周11、國畫《石榴》

  第12周12、國畫《白菜和蘑菇》

  第13周13、國畫《西瓜和葡萄》

  第14周14、國畫《荔枝》

  第15周15、國畫《絲瓜》

  第16周16、國畫《蘿卜》

  第17周17、國畫《南瓜和茄子》

  第18周18、國畫《竹筍和豆角》

國畫教學計劃12

  對于少兒國畫教學,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對兒童進行國畫教學,必須選擇通俗易懂、簡練易學的內容作為教材。

  兒童國畫教學:應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智力特點,選擇教材教法,讓兒童學習用一些他們能夠接受和容易掌握的國畫表現技法,進行創造表現活動,應堅持一下五個原則:

  1、審美性原則:在兒童國畫教學中,無論是活動目標的制定、活動內容的選擇,還是活動的實施都應注意審美性。

  2、創造性原則: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兒童的創造性,以兒童的創造力和創造意識的培養為主要目標。

  3、興趣性原則: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的使用等都應考慮兒童的實際生活經驗,充分激發和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系統性原則:國畫教學必須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邏輯,在幫助兒童建構審美心理結構方面應該是有序的、連續的、層層推進的,同時也是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化的。

  5、個別對待原則:兒童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應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并在實際教學中因材施教。

  兒童雖然很小,但他們的思想比較獨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追求。有人做過調查,兒童大都喜歡畫小動物和一些色彩鮮艷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對兒童教學就必須用這些通俗的、常見的、兒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簡單易學的東西作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鳥、人物等技法進行強化教學。根據這一點,我就從名家畫苑、兒童繪畫等中篩選和裁剪出一些適合兒童特點、而又被兒童所喜歡的畫卷作為教材,然后對所選教材從步驟、運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進行解剖,自己再反復多練,在能熟練繪畫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二、必須抓好進行水墨教學的常規訓練。

  畫水墨畫需要使用較多的工具,如:毛筆、調色盤、盛墨盆、清水盆、墊布等,兒童一時難以適用,為了使兒童能正確靈活地使用這些繪畫工具,并能整潔地完成作業,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針對這一點,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用一定的課時向兒童介紹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講述示范使用多種工具的正確方法和姿勢;最后,采用游戲的形式,指導兒童反復練習怎樣收擺工具、怎樣協助老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及課后收拾工作。這些事做的次數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課前反反復復地強調,使兒童逐漸領悟了這些常規的重要性,做起這些事情來也就很自覺了。

  三、必須培養并提高兒童學國畫的興趣。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是兒童學習的動力,它可以啟發兒童的求知欲,調動兒童的積極性。然而它的來源并不是兒童一時的情緒沖

  動,而是兒童對某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后所產生的一種心理需要,對兒童進行國畫教學還必須采取先易后難這一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讓兒童感到國畫畫容易,畫國畫好玩,才能提高兒童的繪畫興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學活動、逐步引導兒童對畫國畫的認識。于是,我先用游戲的形式給兒童講解繪畫的工具和基本筆鋒及焦、濃、淡墨特點和配制方法,讓兒童在紙上亂畫,使他們感受到墨在宣紙上自然成形的現象,了解了墨色變化的基本知識,使他們更深一步的認識到畫國畫的工具與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畫出來的畫也不一樣了,自然而然就激發了兒童學習國畫的愿望;我還將收集的許多兒童國畫作品給兒童看,告訴他們這是小朋友的畫,在比賽中得過獎,并在許多書上刊登過。因而調動了兒童學國畫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也必須緊扣這一點,第一節課一定要上得生動有趣。使兒童有回味無窮的感覺。為了達到這一點,我在課前反復篩選教材,研究繪畫的最佳方法,將繪畫方法和繪畫對象編成易記的兒歌來配合教學,準備了漂亮的示范畫提高兒童的繪畫興趣。有的時候還將實物給兒童觀看,增強其感受能力,再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每節課后都布置小作業,給兒童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他們覺得國畫好學、學國畫好玩,從而激發兒童學習國畫的愿望和興趣。

  四、必須抓好國畫的基本技能訓練。

  國畫是由形體結構、筆峰、濃淡不一的墨色組成的具有欣賞價值的畫面,要使兒童學好,就必須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

  首先,抓好握筆姿勢訓練:國畫是用軟質的毛筆作畫,它有獨特的握筆方法,握筆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繪畫作品的效果。而毛筆的握筆方法與以前兒童所接觸過的筆的握筆方法不一樣,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新事物,要想讓兒童很快掌握有一定的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講解示范握筆的姿勢、再手把手的教兒童進行練習,然后在每次作業的時候加以提醒指正,通過一段時間,兒童就能正確、輕松、自如的握筆了。

  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訓練:剛開始學國畫的兒童,一般不大會蘸墨,不是畫得較干枯、缺乏墨色變化,就是筆的水分太多,將畫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團。其原因就是不會用水。針對這一問題,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講解再讓兒童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使兒童掌握這一技能。然后抓好用筆技能訓練:用筆方法有中峰、側峰、臥峰等,我教這一技能時采取用形象語言來示范了講解。如:中峰,用筆筆桿象立正、臥峰,用筆筆桿象睡覺等。然后讓兒童用筆在紙上任畫各種筆畫,在兒童其本能區分用筆方法時,就選一些兒童喜歡的動植物進行鞏固練習。如:荷花、櫻桃、金魚、蝦等。最后抓好用墨技能訓練:國畫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不同墨色的

  變化使人產生不同感覺起到不同的藝術效果。而"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筆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產生了焦、濃、淡等墨色的變化。為了讓兒童掌握墨的這三層變化,我先讓兒童觀察焦、濃、淡三層墨色的水墨色,使他們在直觀上感受這三層墨色的不同,然后用小故事讓兒童在理性上理解三層墨色的不同。如:小朋友,筆寶寶好久沒吃東西了,請小朋友給它喂它沒有水的墨吃,讓它在宣紙上走走,它的腳印是"焦墨"。給它喂有一點點水的墨吃,讓它在紙上走走,它的腳印是"濃墨"。再給它喂有很多水的墨吃,讓它在宣紙上走走,它的腳印是"淡墨"。通過這種游戲使兒童掌握好用墨的技能,在掌握好這些技能基礎上,再進行作畫練習。

  五、布置小小畫展,進行講評工作

  布置小畫展,能讓每位孩子都有自己滿意的作品。然后對每幅作品進行講評,講評是對兒童的作品進行較透徹的講解和評論。通過講評,使兒童知道什么樣的畫才是美的、怎樣畫的畫最漂亮,從而形成初淺的審美觀。并能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但在講評時要注意以表揚為主,兒童的不足之處輕輕帶過,以免傷害兒童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我在每次繪畫后都布置小小畫展,將兒童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進行觀摹、比較,引導兒童評論誰的畫畫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怎樣畫這幅畫才會更漂亮等等,對兒童繪畫有很大作用。在此同時,其它兒童也得到啟發,將畫面畫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了。

國畫教學計劃13

  教學目的:

  1、明確國畫的特點,表現范圍及歷史源流。

  2、提高學員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

  3、通過學習,學員基本掌握國畫的表現技法,能成功地臨摹出好的范畫及具備創作的能力。

  教學要求:

  1、了解中國畫的工具、顏料的性能及選購、使用的一般知識。

  2、掌握寫意花鳥畫的用筆、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礎技法。

  4、掌握禽鳥、畜獸的基本技法。

  5、掌握蟲、魚、蔬、果的基礎技法。

  教學方法:

  1、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本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循序漸進,貫徹少而精的.原則。

  2、突出重點、難點、重演示、重輔導。

  3、搞好作業點評,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員的審美能力。

  4、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學內容:

  1、繪畫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牽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繪畫技法。

  3、花草的繪畫技法。

  4、禽鳥、畜獸的繪畫技法。

  5、蟲、魚、蔬、果的繪畫技法。

  教學重點:

  筆法與墨的訓練

  教學難點:

  構圖,造型,審美意識。

  教學實施安排:

  (一)課前教材工具準備

  1.收集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便于學生欣賞,提高審美能力。

  2.生宣紙、墨汁、毛筆(大中小三支)、毛氈、調色盤、筆洗、。

  (二)教學課程課時安排

  1課興趣課常規教學

  2課教學示范,荷花

  3課教學示范,魚

  4課教學示范,蝦

  5課教學示范,牡丹

  6課教學示范,葡萄

  7課教學示范,紫藤

  8課教學示范,海棠

  9課教學示范,配景、點綴物的畫法。

  10課教學示范,松樹

  11課教學示范,石頭

  12課教學示范,點景人物的畫法

國畫教學計劃14

  學生對客觀事物有特殊的觀察方式和特殊的認識、情感。他們的這種“特殊”與中國畫中的水墨畫的簡練、概括、富有裝飾味,以及在造型上要求“似與不似之間”的神似手法是很合拍的。通過實踐證明,學生掌握一些水墨畫的知識與技巧后,他們筆下所描繪的形象、事物總是那樣樸實、稚拙,天真爛漫,可愛動人。課程調整后,美術興趣小組的成員又做了很大的變動。七、八年級的同學都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國畫課程的,而原美術興趣小組的成員經過一個假期也生疏了。為此,我覺得應該這樣來安排這學期的`國畫課程:

  第一階段

  給學生講解一些中國畫的用筆、用墨、用色。用筆的要求:用筆要講究筆氣、筆力、筆韻。

  筆鋒的運用:筆鋒的變化很多:有中鋒、側鋒、散鋒、逆鋒、藏鋒、露鋒、簇鋒、全鋒、平鋒、實鋒、虛鋒、戰筆、拖筆等等。

  墨的運用:墨分五色: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

  色彩的運用:

  (一)色彩的對比與調和

  (二)色彩的調配。用色的方法:

  1、填色法

  2、染色法

  3、點垛法

  4、罩色法

  5、潑彩法

  6、彩墨法

  7、破色法

  8、烘托法

  9、反襯法。

  第二階段

  中國畫的臨摹。

  臨摹的步驟和方法:

  1、選畫

  2、讀畫

  3、對臨

  4、意臨

  5、背臨。

  第三階段

  給學生講解構圖的意義和作用。其中包括:

  (一)立意定位

  (二)賓主關系

  (三)虛實關系

  (四)開合呼應

  (五)含蓄掩映

  (六)題款與印章。

  具體實施方案:

  1、熟悉國畫用具,學習用筆方法。

  2、糾正學生握筆方法,學習筆法“臥筆”。

  3、監督學生握筆方法,學習筆法“中鋒”。

  4、提醒學生保持握筆方法,學習筆法“側鋒”。

  5、初步掌握墨分五色濃淡效果而且對顏色的調色有初步的掌握。

  總之,國畫的知識面是非常的廣泛和深奧的,要想成就一幅好的作品是不容易的,有句俗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學生都能作到這一點,那么,我想: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國畫教學計劃15

  通過校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基本特點和部分現代著名畫家的代表作及相關知識,提高學習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色彩美,了解中國畫筆墨基礎知識。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布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中國畫教學活動中大膽的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本學期的'內容需要學生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筆(大白云、大提斗、大山水)墨(一得閣)紙(生宣紙)色(中國畫顏色)。

  前四課屬于筆墨認識階段,因為學生對中國畫筆墨造型不了解,所以通過認識“五墨六彩”和“用筆”,逐漸加深對中畫筆墨的認識。根據自己掌握中國畫筆墨能力,嘗試著利用中國畫筆墨進行練習。寫意寫鳥畫則重于點線面的鍛煉,練習控制水墨調和,用筆的快慢。

  后面的課程,著眼于靈活運用中國畫筆墨進行臨摹和創作。在臨摹大師作品時體會大師的筆墨特點,學習用色構圖等相關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寫的方法進行中國畫用筆用墨。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5、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藝術家的藝術風格。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6、利用所學的中國畫知識裝飾自己周圍的環境。 教學進度表

  

【國畫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兒童國畫教學計劃04-03

國畫課程教學計劃01-29

畫國畫作文05-28

我愛國畫作文12-03

中國畫教學反思04-10

精選國畫作文600字4篇05-11

國畫老師崗位職責04-06

國畫作文600字9篇03-01

《國畫》讀后感03-0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