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期教學計劃1
1、指導思想
以中學物理教學綱為綱,以新編中學物理教材為本,在落實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多下功夫。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校備課組為主體,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深入推進課程,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以全國課程精神和我校教育教學為指導,發揚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科組精神,認真實施高中新課改、全面完成教學教研任務。
2、任務目標
2.1、前瞻性:
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既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又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既強調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開發,又重視動力、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既注重學法的指導,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不斷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2、突出創新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我們教育學生的目的,摒棄那些與課標不相符的陳舊的認識,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放在首位。在計劃安排設計上,認真貫徹我校的三五五教學理念,力求凸現時代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一個聯系實際、自主探究的空間,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3、注重實用性
計劃與新課標教材配套,內容的編排與教學實際,教學程序吻合,力求成為本組本學期教學過程中指導性、綱領性文件。
2.4、講求科學性
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要求,正圈理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力爭鞏固課本知識的前提下,加培養力度,所選題材力求開放,利于學生夯實基礎,又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形成。
3、具體工作措施
3.1、學習新教材:每個教師要認真鉆研新教材,掌握其體系,把握其規律,運用新教材的資料進行教學,切實做到:備課有底,教學有數,指導有法。
3.2、探索新教法:結合我校三五五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吸取傳統教法的精華,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適應當前形勢,適應本校學生實際的新教法。當堂訓練要精華,用多種輔助手段和設備進行教學、做好實驗教學,注重實驗法教學。
3.3、加強對物理作業的指導:注重教學過程的科學性,規范性高二物理教學計劃工作計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強調解題過程,物理思路清晰、書寫格式規范,這是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過程
3.4、注重教學研究,集體備課。備課前,先進行集中交流,取眾人之長,分析好教材;個人再根據本班實際,作適當調整,寫好礁;.相互間進行課堂觀摩,交流意見。真誠的協作,也有利于提高全校學生的物理成績。另外做到:
①要求每位教師每周聽一節課;
②每周向組(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教學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真實問題;③每學期上一節校級研討課;
學期教學計劃2
內容分析
本教材體系的特點是分散難點,梯度合理。每課題的篇幅力求短小,在相應課題后面列出該課題的重點,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重點較突出。每單元知識聯系緊密,在相應單元末都體現了本單元知識的系統性,有利于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教材的基本結構和體系是從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空氣,水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教材除普遍重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還注意適當增加了能引起學生興趣和有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實驗。針對學生的差異還編了選做實驗及一些家庭小實驗。加強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技能,能力以及科學態度和方法。
學生分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且與生活、生產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但是這些學生都來自農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還有大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一些身邊常見的物質(比如蠟燭、空氣、水)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了解它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獨立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幾種常見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理論知識聯系生產實際、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通過對空氣的污染及防治;水的污染及防治、污水的凈化,酸雨的形成,燃料燃燒對空氣的影響等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教學策略
1、 根據各班學生的情況差異,從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出發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
2、 教學中,能力創設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于啟迪性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努力開展科學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探究能力。
4、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
5、 教學中注意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象入手,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應用的認識。
學期教學計劃2
【學期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學期的教學計劃11-27
學期教學計劃07-05
中班下學期學期教學計劃04-05
上學期教學計劃08-22
學期教學計劃【薦】11-28
學期教學計劃【推薦】12-01
【熱門】學期教學計劃12-02
【推薦】學期教學計劃12-02
學期教學計劃【熱】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