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計劃>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更新時間:2024-10-30 16:09:42
  • 相關推薦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精選9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先做一份工作計劃,開個好頭吧。做好工作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死因監測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1

  按照《全國死因登記信息網絡報告規范》和上級工作要求,加強我院死亡病歷的監測工作,杜絕死亡病歷的漏報、遲報現象,健全死亡病歷報告制度,特制定20xx年死因信息監測工作計劃。

  一、目標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死因網絡報告程序。

  (二)按照工作規范,定期進行督導檢查。

  二、措施

 。ㄒ唬⿲Ω骺婆R床醫生進行死亡醫學證明書培訓,要求完整準確及時的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

 。ǘ┮蟾骺剖易龊盟劳霾±怯浌ぷ。并對死亡病例進行討論,做好記錄。

  (三)負責網絡直報工作人員在核實確認后,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卡片通過計算機進行網絡直報,并做好卡片的.收集、保存和登記。

  (四)定期下科室進行死亡病歷報告工作的督導檢查。杜絕漏報、遲報現象。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2

  一、內容與方法

  (一)信息收集

  1.報告對象。發生在轄區內的所有死亡個案均為死因登記報告對象,包括在轄區內死亡的戶籍和非戶籍中國居民,以及港、澳、臺同胞和外籍公民。

  2.報告單位和報告人。

  (1)報告單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均為死因信息報告責任單位。

  (2)報告人:

 、俑骷壐黝愥t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均為死亡信息報告人。

 、谔顚懾熑稳藶樨撠熅戎蔚膱虡I醫師或負責死亡調查的執業(助理)醫師。

  3、死亡個案的填報。

  (1)醫療衛生機構死亡的個案:凡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生的死亡個案(包括到達醫院時已死亡,院前急救過程中死亡、院內診療過程中死亡),均應由診治醫生做出診斷并逐項認真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須將死亡者生前的癥狀、體征、主要的輔助檢查結果及診治經過記錄在《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上的調查記錄欄內。

  (2)家庭或其他場所死亡個案:由所在地的村醫(社區醫生),將死亡信息定期報告至鄉鎮衛生院的防疫專干,根據死者家屬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體征和/或醫學診斷,對其死因進行推斷,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

  (3)涉法死亡個案: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確定是否屬于正常死亡者,需經公安司法部門判定死亡性質并出具死亡證明,轄區鄉鎮衛生院防疫專干根據公安司法部門的死亡證明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

  4.報告內容。《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填寫項目

  ①一般項目:姓名、性別、民族、主要職業及工種、身份證號、戶口地址、生前常住地址、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實足年齡(按周歲計算,不滿1周歲的按月/日計算,不滿1日的按小時/分鐘計算)、死亡地點、可以聯系的家屬姓名、住址或工作單位及聯系電話。

 、谥滤赖闹饕膊≡\斷:按照其導致死亡的順序(直接死因、間接死因、根本死因)分別填寫在第Ⅰ部分,其他重要醫學情況填寫在第Ⅱ部分,并填寫疾病最高診斷單位及診斷依據。對于到達醫院時已死亡、院前急救過程中死亡等情況,醫生應通過家屬或知情人提供的情況進行死因推斷,家屬或知情人提供的情況應填寫在《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的調查記錄中,而推斷后的死因應填寫在《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的疾病診斷項目中。

 、燮渌椖浚鹤≡禾、醫師簽名、單位蓋章(由填《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的醫生所在單位蓋章)、填報日期。

  5.填報要求。《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共分四聯:第一聯為出證單位保存,用于網絡報告。第二聯由公安部門保存。第三由死者家屬保存,第四聯由殯葬管理部門保存。《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的填寫必須使用藍色或黑色簽字筆,內容完整,準確,字跡清楚,填報人簽名,單位蓋章。

  (二)網絡報告

  1.死因信息報告方式。《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平臺上的《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2.報告程序、時限。

  (1)醫療衛生機構應指定專人收集本單位內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由病案室或防?圃7天內完成對報告卡的審核和網絡報告。網絡填報時,需要將《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死因鏈、調查記錄等原始信息如實錄入,并進行根本死因確定及編碼。

  (2)鄉鎮衛生院防疫專干將收集到的院外死亡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在30天死內完成審核及網絡報告,網絡填報時,需要將《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死因鏈、調查記錄等原始信息如實錄入。

  (三)信息管理

  1.死亡信息的審核。

  (1)醫療機構的死亡報告管理人員對收到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等檢查,對有疑問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必須及時向診治(填寫)醫生進行核實。(2)縣疾控中心的死亡報告管理人員每個工作日需上網對轄區內報出的死亡信息進行審核,發現填寫不合格或有疑問的報告信息應及時反饋報告單位或報告人,并督促報告單位核實、糾正。

  2.死亡信息的訂正。對于已審確認的報告信息,如發生報告死亡病例死因診斷變更或填卡、編碼錯誤時,應由填報單位及時報告縣疾控中心,由縣疾控中心負責訂正。

  孕產婦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應由縣婦幼保健院對報告的病例進行追蹤調查,發現《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或信息有誤時,應及時做出訂正。

  3.死亡信息的補報?h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和鄉鎮衛生院應定期與公安、殯葬、計生等部門核對死亡資料,發現漏報及時補報。村醫定期了解轄區內死亡情況,發現漏報及時補報。一般1月進行1次核對補報工作。

  4.死亡信息的查重。縣疾控中心和具備網絡報告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每周應對報告信息查重一次,對確認重復報告信息予以刪除。

  (四)資料保存和管理

  報告單位應妥善保存死因登記信息原始資料,填報的《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由錄入單位按檔案管理要求長期保存,定期下載個案數據和儲存本單位網絡上報的原始數據庫,并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數據的長期備份。

  (五)死亡原因漏報檢查

  為評估人群死因監測數據的完整性,估計漏報率,校正人群報告死亡率,每年應進行1次居民死亡漏報調查。

  1.調查內容及方法:采用多階段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3個鄉鎮(社區),每個鄉鎮(社區)隨機抽取2個行政村(居委會),調查抽取的樣本村(居委會)每戶家庭常住人口本年內的`出生、死亡相關信息。凡是在該家庭中居住6個月以上的均為常住人口。出生信息包括母親姓名、年齡;新生兒性別、出生地點、出生日期、是否死亡等,詳見《新生兒出生信息調查表》。死亡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死亡信息,詳見《居民死亡原因調查表》。同時應收集抽樣調查地區過去1年分年齡、性別常住人口資料和出生人數。采取入戶調查方法,走訪所抽中樣本村(居委會)的每戶家庭,詢問常住人口過去1年中所發生的出生信息、死亡信息,并填寫相關表格。對查出的死亡個案,依據姓氏、性別、戶籍等與過去1年的電子數據庫校對,如無,則為漏報。核對結果填寫在居民死亡原因調查表的右上角。

  2.統計指標:

  (1)死亡漏報率=漏報死亡人數/查出死亡人數×100%;估計死亡率=報告死亡率/(1-漏報率)×100%;年度漏報率≤5%。

  (2)《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項目填寫完整率≥95%,項目填寫正確率≥95%,死因診斷符合率≥95%。

  (3)編碼錯誤率≤5%,不明原因疾病死亡率≤5%。

  (4)報告和審核及時率均為100%;《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計算機錄入符合率應≥98%;月、年報表的差錯率應≤5%。

  二、制度保障

  為保證工作質量,各醫療衛生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如下管理制度:建立例會制度,定期開展工作交流;建立死因登記報告管理制度,規范醫療保健機構死亡信息的收集和報告,明確工作流程;建立死亡信息核實制度,重點加強對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的核實調查,提高死因推斷的準確性;建立死亡信息補充報告制度,定期與戶籍、殯葬、婦幼等管理部門核對數據,及時進行查漏補報;建立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死因信息的檔案管理;建立培訓工作制度,確保死因登記報告工作的正常延續;建立定期考核評比通報制度,加強死因登記報告工作的質量控制。

  三、督導與評估

  1.死因報告工作是各單位的日常工作,是年度目標考核內容之一,縣疾控中心每季度對轄區內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的工作督導一次,并把工作完成情況在全縣通報。

  2.每月進行死因錄入數量和質量的檢查核對工作,報告卡的審核率為100%。錄入及時率和正確率大于95%。

  四、分析報告

  各醫療衛生機構于每年12月將死因監測年度分析報告報縣疾控中心慢病科,縣疾控中心于12月31日前將全縣死因監測分析報告報州疾控中心和縣衛生局。年度分析報告至少涵蓋監測背景、目的、方法、內容、質控與評價、統計方法、監測結果、主要發現與建議等內容。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3

  按照《全國死因登記信息網絡報告規范》和陜西省20xx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要點要求死因信息登記和網絡報告是生命統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準確、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對制定我國的人口和衛生政策確定資源配置和干預重點上報工作按照省衛生廳的布置以及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手冊的規定結合我市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20xx年死因信息監測和網絡報告工作計劃:

  一、目標

 。ㄒ唬┙⑺酪蛐畔⒈O測網絡上報的'領導機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ǘ┲贫ㄋ酪蛐畔⒈O測方案設立監測點培訓專業技術人員。

 。ㄈ┥暾埦W絡直報系統按照程序逐級審核上報。

 。ㄋ模┌凑展ぷ饕幏督Y合績效考核進行督導檢查。

  二、指標措施

 。ㄒ唬C構隊伍建設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專業技術隊伍。

 。ǘ┧酪虮O測按照省廳統一方案設立市及以上醫療機構為監測點開展培訓啟動監測工作。

 。ㄈ╅_通死因信息監測報告系統。及時、準確報告死亡信息并做好系統的維護工作。

 。ㄋ模┳龊盟酪蛐畔⒌馁Y料收集、整理與分析,并按檔案管理要求進行保存。

 。ㄎ澹┙】到逃,利用有關慢性病的宣傳日,如愛牙日、高血壓防治日、精神衛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編印宣傳資料并以各種有效的宣傳方式大力宣傳死因監測的重要性。啟發群眾積極參加的必要性。從而達到引起政府重視,職能部門參與,群眾積極配合的目的。

  三、檢查評估

  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員應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學習方案。按照《全國死因登記信息網絡報告工作規范》結合方案要求提高業務素質搞好監測點的啟動工作并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績效考核標準對監測點的工作進行定期指導和督導檢查、評比。

  四、積極探索適合我鎮的死因監測工作模式

  通過一年死因信息監測工作,專業隊伍基本形成,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水準不斷提高,使監測工作基本上進入正常工作運轉。但還存在專業人員工作經驗差。思想認識根不上。不能規范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根本死因順位排列不正確lcd一10編碼對位不正確,網絡報告不及時等等。我們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適合我市開展死因監測的工作新思路,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全市開展死因信息監測工作打好基礎。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4

  為加強死因監測工作的開展,結合本中心的實際情況,現制定20xx年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一、 目的

  通過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關基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居民與慢性病相關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變化趨勢及規律。及時發現診斷不明的、可能死于傳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為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監測和預警提供基線數據。

  二、 主要指標

  1、《居民死亡推斷書》填寫的準確率大于95%。

  《居民死亡推斷書》填寫無缺項、漏項、無邏輯錯誤、字跡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調查記錄。

  2、有專職技術人員依據《居民死亡推斷書》確定根本死亡原因。

  3、死亡病例無漏報,報告及時率100%.

  4、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

  制定并嚴格實施相關工作制度,確保死亡病例監測工作的質量。

 、爬龝叭藛T培訓制度;半年舉辦一次工作例會,分析、評價、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同事開展相關人員的常規業務及崗前培訓。

  ⑵資料和檔案管理制度;確定專人負責原始資料和卡片等的管理工作。

  ⑶資料的錄入上報制度;按規定的時限完成《居民死亡推斷書》的錄入、上報工作。

  5、人員培訓情況

  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死因監測工作接受培訓率達100,培訓內容主要為《居民死亡推斷書》的正確填寫及死因監測的相關知識。網絡直報人員應經過上級業務部門的培訓并合格。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5

  為了加強死亡報告與死亡原因統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死亡報告工作質量,及時準確的發現診斷不明的死亡病例,為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監測和預警提供基線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全國衛生統計工作管理辦法》和《關于使用〈死亡醫學證明書〉和加強死因統計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結合我縣實際情況,計劃開展以下工作:

  一、死因監測

  1、死亡登記

  死亡登記對象為發生在東阿縣內的所有死亡個案,包括在縣內死亡的戶籍和非戶籍中國居民,以及港、澳、臺同胞和外籍公民。包括醫療機構死亡個案調查、家庭死亡個案調查、其他場所發生的正常死亡個案調查登記。

  2、死亡信息的報告

  由醫療機構指定專人每天收集醫院內《死亡證》,并于每月10日前將上月填寫完整的《死亡證》(送)縣疾控中心,并做好交接記錄。

  3、死亡信息核實

  醫療機構指定專人每日對醫生填寫的《死亡證》進行核實,對報告中存在的問題(項目填寫不清或不完整、死因填寫不規范或存在邏輯錯誤等)應及時向診治醫生進行核對并予以糾正。鄉鎮衛生院對村醫生填寫的《死亡證》進行核實。

  縣疾控中心對收到的《死亡證》進行質量審核,對于《死亡證》項目填寫不清或不完整、死因填寫不規范或存在邏輯錯誤者,要與報送單位(或部門)進行核實,補充或糾正錯誤,對于通過核對仍然無法獲得準確信息的,要求鄉鎮衛生院進行調查核實。

  4、死亡個案收集的補充途徑

  縣疾控中心定期與縣公安局、殯葬館、婦幼保健院、計生局核對死亡資料,發現未登記報告的死亡個案,應摘錄相關信息,填寫《死亡證》,注明死亡信息來源,并負責進行補報?h疾控中心負責對轄區內收集的上月全部死亡個案進行編碼。

  5、原始數據的錄入和上報

  縣疾控中心組織專人將經核實并完成死因編碼的《死亡證》信息,及時錄入報告信息管理系統。上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二、機構與職責

  (一)縣疾控中心設立專門崗位,落實全國疾病監測點死因監測工作。負責信息的收集、匯總、審核、編碼、錄入、整理、分析和上報,組織各類培訓,對醫院死亡報告工作進行督導、質控和考核,開展內部質控和評價。開展具體工作為:

  1、組織和指導全縣各級醫療機構開展死亡登記和報告;

  2、負責收集全縣醫療機構的死亡病例報告,負責審核、整理、編碼錄入、轉卡、分析,并按本規范統計按時編制各類統計報表上報;

  3、按照國家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對各種死因原始資料、統計資料等相關資料進行管理與保存。

  4、開展死因核實、組織實施漏報調查。

  5、定期對臨床核實、組織實施漏報調查。

  6、定期與縣公安局、民政局、婦幼保健院和計生局核對死亡信息,及時做好補報工作。

  7、對轄區死亡報告工作進行督導、質控和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撰寫工作通報,及時反映評估結果。

  8、做好全縣人口死亡數據的.統計分析,為我縣社會發展和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

  三、制度保障

  1、例會制度

  縣疾控中心定期召開死亡資料報告、填寫和審查的會議。了解情況,并給予技術的指導和協調各方關系。

  2、檔案管理制度

  建立死亡信息(包括原始記錄、死亡登記冊、各種報表和計算機數據庫)管理制度?h疾控中心安排專人對資料進行管理。原始資料須長期保存,錄入后的數據使用有效方式備份保存。

  3、人員培訓制度

  縣疾控中心每年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死因報告專管員、臨床醫生、基層醫生和防保醫生、村醫有針對性地進行業務知識培訓。著重加強各級醫院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生和村醫的培訓,培訓內容應側重于出生死亡信息的收集和根本死因的確定。

  死因編碼人員以及從事死因監測工作的其他人員應經國家或省級培訓,考核合格者實行注冊登記。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6

  為加強我院死因監測工作,避免和減少誤差提高報告質量和報告及時性,查找和排除過程中導致不合格的原因以便及時糾正,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20xx年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1、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

  有領導分管,明確死亡病例監測網絡直報部門和專(兼)工作人員,落實相應的設備,物資,制定并嚴格實施相關工作制度,確保死亡病例上報及監測工作的質量。

  2、信息收集

  凡在我轄區以上醫療機構發生的死亡個案(包括到達醫院時已死亡,院前急救過程中死亡,院內診療過程中死亡)均應由診治醫生作出診斷并逐項認真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須將死者生前的.癥狀,體征,主要的輔助檢查結果及診治經過記錄在《死亡醫學證明書》上的調查記錄欄內,并做好登記,登記率達100%。

  3、網絡報告

  (1)死因信息報告方式

  《死亡醫學證明書》及副卡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平臺上的《全國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2)報告程序,時限

  醫院指定專人每天收集本院內《死亡醫學證明書》及副卡,并由醫務科或防保科人員在7天內完成對卡片的審核和網絡報告。網絡直報時,要將《死亡醫學證明書》死因鏈,調查記錄等原始信息如實錄入,并進行根本死因確定及編碼。

  發現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按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實施方案(試行)〉〈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死亡病例監測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中所規定的報告程序和要求進行報告。

 。3)信息管理

  醫院的死亡報告管理人員應對收到的《死亡醫學證明書》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等檢查,對有疑問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必須及時向診治(填寫)醫生進行核實。

  積極開展轄區內死因網絡直報相關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根本死因及LCD—10編碼的準確率。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7

  為加強死因監測工作的開展,結合我院實際,制定20xx年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一、目的

  通過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關基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居民與慢病相關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變化趨勢及規律。及時發現診斷不明的.、可能死于傳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為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監測和預警提供基線數據。

  二、主要指標

  1.《死亡醫學證明書》填寫的準確率大于95%。

  《死亡醫學證明書》填寫無缺、漏項(身份證號碼除外)、邏輯錯誤,字跡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調查記錄。

  2. 由專職技術人員依據《死亡醫學證明書》確定根本死亡原因。

  3.死亡病例無漏報,報告及時率100%。

  4.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

  制定并嚴格實施相關工作制度,確保死亡病例監測工作的質量。

 。1)例會及人員培訓制度:半年舉行一次工作例會,分析、評價、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同時開展相關人員的常規業務及崗前培訓。

  (2)資料及檔案管理制度:確定專人負責原始資料和卡片等的管理工作。

 。3)資料的錄入上報制度:按規定的時限完成《死亡醫學證明書》的錄入、上報工作。

  5.人員培訓情況

  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死因監測工作接受培訓率達100%,培訓內容主要為《死亡醫學證明書》的正確填寫及死因監測的相關知識。

  網絡直報人員應經過上級業務部門的培訓并合格。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8

  為加強我院死因監測工作,避免和減少誤差提高質量和報告及時性,查找和排除過程中導致不合格的原因以便及時糾正,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20xx年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1、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

  有分管,明確死亡病例監測網絡直報和專(兼)工作人員,落實相應的設備,物資,制定并嚴格實施相關工作制度,確保死亡病例上報及監測工作的質量。

  2、信息收集

  凡在我轄區以上醫療機構發死亡個案(包括到達時已死亡,院前急救過程中死亡,院內診療過程中死亡)均應由診治醫生作出診斷并逐項認真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須將死者生前的癥狀,體征,主要的.輔助檢查結果及診治經過記錄在《死亡醫學證明書》上的調查記錄欄內,并做好登記,登記率達100%。

  3、網絡報告

  (1)死因信息報告方式

  《死亡醫學證明書》及副卡通過《疾病預制信息系統》平臺上的《全國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2)報告程序,時限報時,要將《死亡醫學證明書》死因鏈,調查記錄等原始信息如實錄入,并進行根本死因確定及編碼。

  發現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按照《部辦公廳印發〈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實施(試行)〉〈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死亡病例監測實施方案(試行)〉的》中所規定的報告程序和要求進行報告。

  (3)信息管理

  醫院的死亡報告管理人員應對收到的《死亡醫學證明書》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等檢查,對有疑問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必須及時向診治(填寫)醫生進行核實。

  積極轄區內死因網絡直報相關人員的,提高根本死因及lcd-10編碼的準確率。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 9

  為了加強居民病傷死亡原因統計工作,為統計分析居民健康和人口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基本變化規律提供有效、準確的科學依據。我院在20xx年持續做好死因登記報告,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一、由診治醫生作出診斷并逐項認真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按照其導致死亡的.順序(直接死因、間接死因)分別填寫在第Ⅰ部分,其他重要醫學情況填寫在第Ⅱ部分。

  二、醫院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死亡報告卡,在7天內完成對卡片的審核和網絡報告,保證死亡報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三、加強死亡信息的審核,死亡報告管理人員應對收到的《死亡報告卡》進行錯項、漏項、邏輯錯誤等檢查,對有疑問的《死亡報告卡》必須及時向診治(填寫)醫生進行核實。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死因監測工作計劃04-07

監測工作計劃15篇03-03

輿情監測工作總結05-07

價格監測工作總結01-25

三監測工作總結06-28

監測人員崗位職責03-15

環境監測人員述職報告03-03

環境監測實習報告范文06-08

環境監測工作總結03-1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美在线第一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 亚洲国产噜噜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