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1
今天我上的匯報內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分析、學習方法分析、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設計思想、教學過程與環節設計分析、歸納總結等八個方面來進行。
一、教材分析:
1. 本節內容是依據教材:廣東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信息技術(必修)《信息技術基礎》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上)》第一節《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第二課時。
2. 本節內容主要包含“常見文本類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軟件以及它們的特點”,第二節主要就是常用文本加工軟件的使用。
3. 常見文本類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軟件以及它們的特點是基本知識,屬于必須掌握的內容。
4. 新課標對本章明確要求: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選擇恰當的工具軟件處理信息,呈現主題,表達創意。由此可見本節課的作用。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2、熟悉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及常用操作。
2)、過程與方法目標:根據范文選擇合適的軟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作品的加工,從而掌握WORD的各種常用操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審美能力;讓學生通過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信息素養。
6.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熟悉和掌握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學難點:體會什么樣的加工是恰當的加工,如何利用恰當的加工軟件對信息進行恰當的加工,更好地表達信息的主題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首先,高一年級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前幾節課合作的基礎,基本上都能夠與他人合作完成小組任務。
其次,學生在初中時已經接觸過基本的文本處理知識,但是掌握得不好,對WORD文字編輯能力還不熟悉。
另外,學生因為家庭條件、興趣愛好、原來初中學校條件等因素,從而計算機基礎水平層次不齊,所以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可能會出現學生“吃不飽”和“消化不了”的問題。因而在教學中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跟不上,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三、教學方法分析:
1、案例展示法:教師展示案例,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從而進行設計。
2、主動式任務驅動法:通過“提出任務和注意點—教師演示—學生動手實踐——歸納交流”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
四、學習方法分析:
1、 自主學習:在常見文本類型和任務驅動這一塊,由于學生文本編輯基礎不好,所以由老師提供“素材”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演示及講解和然后實踐操作,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
2、協作學習:同學間可相互協作完成任務,通過協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
五、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
1、計算機教室
2、天寓電子教室及加工好的WORD范文。
六、設計思想:
這節課的設計是以新課改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學生起點水平和個性方面的差異,注意講練結合結合。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不斷演示,讓學生理解,熟悉各種操作。
七、歸納總結:
以上是我對《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一)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設計方向。在整個課堂中,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書本知識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且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但這堂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課堂考慮不充分,比如:講的知識點多了,可能很多同學跟著教師做完后,自己做時就有困難,還有時間的把握欠缺。當然還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指教,我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選自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一信息技術第三章第一節中的第一和第二小節內容。這一節內容是后續的報刊類信息及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等內容的基礎和前提,對它的學習是信息加工與表達的一個重要環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常見文本類型及其加工軟件;
(2)鞏固在文本處理時的常見名詞,如:版面、段落、文字、對象等概念;
(3)能夠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字處理軟件加工信息,表達意圖,達到知識與實踐相結全。
2.過程與方法
感受、體驗文字信息的加工流程,展示自己的觀點,交流思想,促進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分析信息加工任務目標,選擇恰當的方式把文本信息組織起來,并通過圖文混排、版面設計以及電子報刊等方式表達出來。
難點:
1.體會什么樣的加工是合理的、成功的加工。
2.如何利用文本加工軟件對文本進行合理的、恰當的加工,以便更好地表達文本任務的主題。
二、說指導思想:
由于該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學農村,大部分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直接完成本節課的任務有一些難度,于是我認真每一位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對本節課的內容重新進行了解讀和重構,教學活動環節如下:
1.通過優秀案例賞析和失敗案例的分析交流,讓學生體會和感受一些優秀文本作品,它們有哪些特點?亮點是那些地方?總結出參考評價要素。——用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時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
2.了解常見文本的類型及文本加工軟件的特點。
3.認識在文本加工之前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學生只有學會了明確主題,分析任務需求,根據實際需求選取信息加工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為信息加工與表達打下扎實的基礎,才能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為表達意圖服務,從而提升他們處理信息、表達信息的素養和能力。以學校講堂海報為范例思考這些問題。
三:說學情
高一的學生雖然在小學到初中階段已經系統地學習了在文本加工軟件WORD中對文字進行排版,包括版式、格式、字形、字號、字體、圖文混排,設置頁面信息及輸出版面等等,能夠對文本進行簡單的排版。但是,學生根據任務需求,恰當地選擇合適的工具軟件,并以恰當的技術形式來展示內容,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也就是根據實際任務需求來解決問題時,他們欠缺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所以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側重強調基礎操作感受歸納,并嘗試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加強基本技能的培養,為下節課報刊的加工與表打基礎。
四、說教法
1.講授法
2.引導法
3.案例分析法
4.任務驅動法
5.合作探究法
五、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探究法
3.觀察法
六、說教學設計
1.通過優秀案例賞析和失敗案例的分析交流,讓學生體會和感受一些優秀文本作品,它們有哪些特點?亮點是那些地方?總結出參考評價要素。——用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時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
2.了解常見文本的'類型及文本加工軟件的特點。
3.認識在文本加工之前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學生只有學會了明確主題,分析任務需求,根據實際需求選取信息加工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為信息加工與表達打下扎實的基礎,才能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為表達意圖服務,從而提升他們處理信息、表達信息的素養和能力。以學校運動會宣傳為范例思考這些問題。
4.以微軟公司的辦公軟件word為例,歸納出日常文加工的要點(教師演示)。
5.動手對文本信息進行簡單的加工,同時探究更加復雜的文本加工方法。在此過程中那些操作熟練的學生可承擔助教的角色,和老師共同擔負同學們在動手加工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經過以上五個環節,環環相扣,以教師引導、分組合作探究、成員間相互協作的教學手段,解決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弱的情況,學生動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3
一、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報刊的一般制作過程。
2、知道電子報刊的版面設計要點及報刊版面的結構。
3、能夠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字處理工具軟件加工信息,表達意圖。
4、理解電子報刊的參考評價要素。
能力目標
5、設計電子報刊要應用到多方面的知識,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初步學會分析文本信息加工的任務需求,能根據主題內容、接收方特點,從而選擇合適的信息表達形式、信息加工工具、對表達主題內容的文本加工的能力。
情感目標
6、促進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設計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鼓勵學生溶入自己的個性制作出新穎、吸引人的作品。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利用文字處理工具軟件加工信息,并以電子報刊形式表達意圖。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本處理等工具軟件加工信息,并選擇恰當的效果形式充分表達主題內容。
三、說教材
教材采用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中心信息技術教材編寫組編著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本節內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與表達(上)中的《報刊類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利用通用工具軟件(如Word)加工和處理電子報刊類的信息,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技能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提煉與提高,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文字處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夠根據具體需要恰如其分地表達意圖。本節著重引導學生從如何分析任務需要著手,學會從需要中尋找技術解決的辦法或策略,從而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主題,表達意圖。引導學生經歷電子報刊作品創作的整個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念頭,培養學生整體規劃能力和審美情趣。
四、說學情
由于我校學生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欠缺,不少學生連文字的輸入都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節課除了向學生介紹文本信息加工的相關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還需要向學生介紹WORD的基本操作,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字排版的版式、格式、字形、字號、字體等圖文混排的基本知識。對于根據任務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大多數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制作電子報刊作品,讓他們在經歷完整的作品制作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領會利用工具軟件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形成良好的習慣和信息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與策略
計思路及分析
《報刊類文本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這節課,是著重培養學生利用工具軟件表達意圖的能力。學好這節,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規劃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使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得到概括和提高。
本節課計劃生動的案例、實物展示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導入新課。然后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任務需求,學生相鄰4名為一組,以小組協作的形式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共享、師生共同參與分析案例等活動,最終小組合作完成作品制作。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會與他人協作,共同創作出新穎的作品,同時在作品的創作中得到知識的升華與提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積極主動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起解惑、組織好課堂的指導作用。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都得到發展,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也得到加強。
六、說教學過程
1、以案例觀摩引出“電子報刊制作的一般流程”。
2、看完如此漂亮的電子板報,在同學們的贊嘆聲中引出這些電子板報其實就是利用我們熟悉的文本信息加工軟件Word制作出來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搜集、了解可以制作電子板報的其它工具軟件)。然后以準備挑選電子報刊優秀作品為楔機,導入新課,啟發學生要自己設計一份電子報刊,展示自我并學會與他人合作、協調,通過競爭來達到目的。
3、觀賞、分析電子報刊《中學夢之旅》,交流討論主題、風格、特點等。讓學生對電子板報有初步的認識,并被其創作、設計出來的精美效果所吸引。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得知這么精美、吸引人的作品是用我們熟悉的軟件制作出來的之后,更是點燃學生心中對制作電子板報的渴望。
4、情景創設一步一步開張教學過程。
(1)、下發一張實物報紙,讓各小組觀察并討論,一張報紙設計有哪些要素構成?版面有什么特點?你從中發現了些什么共有的特性?
(2)、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引導學生,了解報刊類文本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
(3)、教學活動中注意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并通過不同形式作品的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審美能力,進一步深化教學效果。
5、及時反饋、總結,提煉知識內容。
6、學生活動:
(1)、利用教師提供的FTP地址下載優秀作品,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對其作出評價,對比,思考這些作品的構成要素是否達到了報刊類文本信息教工的基本要求,找出優缺點。
(2)、利用教師提供的FTP地址下載“一些實用的小技巧.ptt”,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圖文混排的一些關鍵技巧的使用、操作方法。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留的學習任務: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四人一組,擬定一個主題,收集并選擇素材,設計一份班級電子板報的版面(A4版面兩版)。
我的說課到這里結束,謝謝大家!請大家給予評價和指導。
【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說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的編程加工說課稿01-03
信息安全說課稿04-16
信息技術說課稿01-04
信息技術的說課稿09-20
信息技術說課稿01-11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01-09
[優選]信息技術說課稿11-08
有關信息技術說課稿08-06
關于信息技術說課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