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
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
更新時間:2024-10-14 21:22:17
  • 相關推薦
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1

  我這天說課的資料是蘇教版語文第十冊第14課的《秦兵馬俑》。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狀物類的散文,課文從兩方面詳盡而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在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學情分析。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宏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透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如果想僅僅透過課文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來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似乎有點難度。因為,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十分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秘感之外,也讓學生對于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采用課件能拉近了時光與空間的距離,讓秦兵馬俑似乎一下子處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就充分運用了課件來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感悟語言,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目標。

  本篇課文共分兩課時教學,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根據本篇課文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我將本次教學的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精讀課文,理解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資料,結合課文資料,組織、引導學生透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解讀,理解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第二段,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五、說教學法

  為實現上述目標,教學方法選取至關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讀中明白文章的結構,在思中感悟兵馬俑的特點,在說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在寫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點突破法,以過渡段為切入點,展開學習;我還采取多層次閱讀法,引導學生讀課文,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

  學法方面,主要運用讀寫結合法,使學生的讀、思、說、寫有機結合。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回首秦俑激情導入

  開課時,我先用課文原句介紹秦兵馬俑的地位及出土的地理位置,然后要求學生一齊去飽覽秦兵馬俑的精美,感受它們的宏偉氣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視頻通覽總體感知

  學生觀看秦兵馬俑全景視頻,然后讓他們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畫面留下的總體印象,順理成章地引出文中的過渡句“兵馬俑不僅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介紹秦兵馬俑的特點。

  (三)圖文結合感受宏大

  1、采用自讀批劃的形式,讓學生自由朗讀相關部分,并劃出能感受到規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饋時,重點指導學生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19120平方米,足有兩個半足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這句話中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結合課文中的數據“兩個半足球場”“8000個兵馬俑”,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四)自讀品悟把握特點

  1、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默讀相關部分,找一找。

  2、在學生了解了兵馬俑的各種類型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選取自我最喜歡的一類,認真讀那一段,然后結合自我的.想象交流讀后的感受。

  3、走近兵馬俑,仔細端祥,都有哪些神態?然后師生配合讀。透過不一樣形式的朗讀,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

  4、文中怎樣還有個省略號呢?是表現將士們一向思念還是……?在得到確切答案后,老師出示幾種神態的圖像,請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仿照課文寫法,先寫神態,然后展開想像,用“有的……好像……”來說。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擴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談話感悟提升情感

  看到這兒,讀到這兒,你們必須有許多話想說吧?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我的心里話。

  (六)總結課文課外延伸

  學生對于兵馬俑的探究興趣不能局限于課堂,而應將這種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拓展訓練:這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課文只介紹了概況,還有許多知識如雕塑的過程和工藝材料,出土了哪些文物,有什么價值等,期望同學們用心透過網絡查詢,了解自我感興趣的相關知識。把你查詢到的和課本上介紹的資料結合起來向你的家人或小伙伴介紹介紹。這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利用帶給的網絡,用心為自我帶給更為廣闊的學習資源背景,從而使學生不斷地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自覺地養成信息的“獲取——內化——提升——再獲取”的習慣。

  (七)說板書設計

  恰當的運用板書,不僅僅能加強資料的直觀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課件,集中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潛力,最終實現學生綜合潛力的發展。

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2

  一、說教材理解

  這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再現了中華民族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

  文章共有11個自然段,開頭用簡潔的兩句話介紹了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的地點。第二自然段用一組數字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第三自然段是一個過渡小節,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與文章開頭相呼應,高度贊美了兵馬俑,表達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縱觀第四單元的課文,主題是“世界各地”,入編的三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國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表達作者對人類智慧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作為本單元的開篇之作,針對文本特點、編者意圖以及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求,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詞語,積累文章中出現的多個成語。

  2.通過品讀關鍵詞句,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和氣勢,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3.在閱讀中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仔細觀察、說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的重點是通過朗讀、配合想象領會秦兵馬俑的宏偉氣勢和鮮明豐富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從教法看,教師要為學生創造看的機會,讓他們的眼睛“活”起來;創造讀的機會,讓他們的嘴“活”起來;創造想的機會,讓他們的腦“活”起來。

  從學法看,通過看、想、讀、說、演等多種形式,在探索中發現,在合作中體會。學會認真傾聽,大膽表達。

  三、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分兩個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的教學分為五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了解背景

  通過世界八大奇跡的介紹引入新課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地位。通過觀看有關視頻資料,激發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順暢閱讀

  1.指名讀讀本課的生字及相關詞語。

  2.請學生讀讀本文出現的成語,并選用幾個成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初步感知,理清脈絡

  1.出示第三小節,讀一讀;再根據句子的意思分別找出描寫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段落。

  2.快速瀏覽課文,找出首尾呼應的句子讀一讀。

  3.根據以上練習,把課文劃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10),第四部分(11)。

  (四)合作研究,突破難點

  1.學生指名讀第二小節,從具體的數字中感受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2.自由讀4-9小節,說說文章中列舉了哪些兵馬俑的類型?

  3.結合圖片資料,讀讀第10小節,然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兵馬俑進行介紹,注意抓住文章中的精彩語言。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堂檢測,順延激情

  1.指名分別讀讀描寫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有關段落,讀得流利,讀出情感。

  2.師小結課堂,設置懸念。

  第二課時的教學分為四個環節。

  (一)回首秦俑,激情導入

  1.出示法國希拉克的話,指名讀一讀。

  “不看秦俑,不算真到中國。”

  2.秦兵馬俑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結合上堂課的學習,用一句話來說說原因。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再次走近兵馬俑,感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強大力量,學習作者生動具體描寫事物的方法。

  (二)細讀研討,借鑒寫法

  1.指名讀第二段,劃出這段的中心句,說說作者圍繞中心句怎樣開展介紹的?(用數字來說明)回憶以前讀過的文章,再舉出相似的例子,并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2.齊讀第3小節,說出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承上啟下)

  3.默讀第4小節,根據課文的描述,加上自己的想象,擺出將軍俑的造型,再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文字,分別用書上的和課外的四字詞語概括將軍俑的特點。

  4.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5-8小節,再開展交流。

  5.讀讀第9小節,說說作者在介紹兵俑和馬俑時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相同點:抓住人或馬的神態、動作寫具體、寫生動。不同點:分類介紹兵俑,所花的筆墨較多;簡單介紹馬俑,筆墨較少。)

  6.自由讀第10小節,說說省略號的用法。發揮想象,仿照課文里的句式,用“有的……好像……”說一說作者沒有提到的兵馬俑的樣子和神態。

  7.男女生分別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從中找出一組近義詞:舉世無雙——絕無僅有,再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三)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1.齊讀全文,說說文章的結構特點。(總-分-總)

  2.參照本課的學習,以“校園里的小池塘”為題,編寫一個寫作提綱。

  (四)延伸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對秦兵馬俑做進一步的介紹。

  2.請學生說說:除了秦兵馬俑之外,我國還有哪些值得驕傲的歷史文化?可以說古代建筑,也可以說發明創造,還可以說文學藝術……

  3.配樂朗讀詩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4.推薦課外讀物《中華上下五千年》;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并結合本課的學習,寫一篇讀后感。

  四、說設計特色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過程。本課的教學設計,我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語感,促成他們的個性化表達。

  1.在情境創設中生成建構

  因為學生對秦兵馬俑缺乏最直接的感性認識,光靠閱讀文字還不能充分理解和感受兵馬俑的氣勢和多姿多彩,所以在第一課時的導入部分,我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視頻資料,縮小與文本在內容、時空、情感上的視界差距,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在朗讀品味中生成建構

  本課的語言精致凝練,富有表現力。我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朗讀文句、想象畫面的過程中破解文本中隱含的信息,獲得個性感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努力凸顯語文學科的特點。

  3.在言語實踐中生成建構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言語教學。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言語,提高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例如:在學習4-8小節的過程中,請學生分別用書上的四字詞語和課外積累的四字詞語來說說不同的兵馬俑的神態特點;在學習10小節時,請學生仿照書上的句式說說作者沒有寫到的兵馬俑的樣子和神態……通過這些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在一次次言語實踐中積累詞匯,掌握句子表達。

  4.在拓展延伸中生成建構

  語文教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它不能簡單重復前人的勞動,而要結合現實生活進行合理拓展與延伸。當前的語文教學倡導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在閱讀中張揚個性,在書香中健康成長”。因此,我緊緊圍繞“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宗旨設計了拓展題目,努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的融合之中品嘗學習語文的快樂。

【秦兵馬俑說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秦兵馬俑》的說課稿01-06

《秦兵馬俑》說課稿12-08

《秦兵馬俑》說課稿15篇12-30

《秦兵馬俑》說課稿(精選15篇)01-08

《秦兵馬俑》說課稿精選15篇01-08

秦兵馬俑說課稿(15篇)01-08

秦兵馬俑說課稿14篇01-15

《秦兵馬俑》說課稿(15篇)12-30

《秦兵馬俑》說課稿14篇01-1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HD天堂字幕乱码五月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