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信息技術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信息技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初識“畫圖”窗口》是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教材關于畫圖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著以后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本課主要介紹了啟動、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和了解“畫圖”窗口的組成及初步認識繪圖工具箱。通過欣賞高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使他們明白用計算機畫圖,既不用紙和筆,也不用任何顏料。從而激發學生利用計算機畫圖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設計這一課時,除了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外,還要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情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敢于動手操作,自我創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從內容上講,本課的知識點相對不難,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實施“講練法”模式,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畫圖軟件的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啟動和退出“畫圖”窗口的操作方法及窗口特有的組成。
難點:認識工具箱中各類工具的用法。
四、教法闡述
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創設一個電子畫展,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工具,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愉快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配合上述教法。引導學生采用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練一練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以練為主,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教案 ) 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ǘ┤蝿镇寗,自學討論
(三)實踐操作,體驗成功
。ㄋ模w納總結
具體闡述
。ㄒ唬﹦撛O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展示的是一些色彩較為簡易的作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發表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的作品是多么的豐富多彩。這時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喜歡這些漂亮的圖畫嗎?打開課本,你會知道從哪可以打開畫圖程序。利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自讀教材。
此環節的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提出明確的任務,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并帶著問題去學。
。ǘ┤蝿镇寗,自學討論
在創設了情境,明確了學習任務后,讓學生帶著問題,一步步的在實踐中摸索,來獲取新知。在此我主要設計了三種學習方法:1、自讀教材2、同學間互相討論3、教師巡回指導。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學生把教材、同學、老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讓學生明白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各種各樣的。
(三)實踐操作,體驗成功
學生在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后,就有一種躍躍傾欲試的欲望,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讓學生利用所學展開想象,創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學生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歸納總結
下課前五分鐘,總結這節課的所學內容,教師可以用“這一節課,我學會了……”這樣的形式讓學生總結。
七、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兩大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講授作用與引導、啟發作用。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并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有關信息技術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奇特的繪畫天地》是人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的內容。它是關于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并且貫穿著以后整個的畫圖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之一。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茹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畫圖功能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對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著新課標,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茹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繪畫工具箱"中前7種繪畫工具的名稱,使用方法。
難點:"奇異的繪畫天地"豐富內涵的理解、體驗與表現。
二、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
根據皮亞杰的建構理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這三種教學方法。
2、說學法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課堂討論、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說媒體應用
在本課中我主要采用多媒體課件和多媒體投影。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設計了茹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ǘ┤蝿镇寗,自學討論
(三)先訓練,后演示
。ㄋ模⿲W生探索性總結,教師糾正并補充
詳細闡述:
。ㄒ唬撛O情境,激趣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漂亮的電子畫展情境(可用FLASH模仿一個場景),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及時提出:"喜歡這漂亮的畫面嗎?打開課本你會發現自己很快也能制作這么好看的圖畫。"利用這種設計引導學生去自主研讀教材。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學習任務,并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這樣就可以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任務驅動,自學討論
在創設了情境,明確了學習任務后,這時就應大膽的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獲取新知。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自己的學習、研目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點,在這學習過程中學生不能理解的難點,我主要設計三種方法進行突破:
1、研讀教材
2、同學間合作討論
3、教師巡回指導。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讓學生明白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各種各樣,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
。ㄈ、先訓練 后演示
學生在明確了教學任務,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之后,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欲望,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讓學生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創作一幅作榀,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讓學得好的學生通過投影設備演示操作過程。這樣可以讓那些自學能力差的同學及時的學到新知識,不至于掉隊。(分層教學)
。ㄋ模W生探索性總結,教師糾正并補充
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用"這節課,我學會了"、"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會做……了"這樣的形式來讓學生總結,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糾正或提示學生,并且顯示相應的內容以課件形式展示出來。
為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使知識成為一個體系。
五、作業
讓學生回家后思索一個問題:"你能否把你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的知識技能應用到生活、學習中的嗎?"
。ㄍ怀稣f課中的亮點)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孽比較有特色的是:
1、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舒暢的學習。體現在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 協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學。
有關信息技術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下面我將本著新課標中"從問題解決出發,讓學生親歷過程,鼓勵創新"的原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展開說課,請各位專家多多指導。
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中規定,《信息技術基礎》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高中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的基礎,也是學習各選修模塊的前提,具有普遍價值!缎畔①Y源管理概述》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七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內容對人類信息資源管理的概述,主要介紹了信息資源的分類和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思想,旨在使學習者在宏觀上對信息資源的管理有一定的認識,為后繼的學習提供支持,因此本節課屬于__的基礎內容,在整個章節中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已經接觸過信息技術教學一段時間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基礎》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信息資源的管理的理論基礎沒有系統的了解過,所以總得來說,學習者的信息資源管理的意識不強,對于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資源管理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缺乏信息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調查小組討論的方式,給同學們設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教材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的信息意識。
三、教學目標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及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體驗信息資源管理的一般過程,理解信息資源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義
。2)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信息進行分類,了解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思想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認真觀察,發現和歸納利用信息資源管理的事例,嘗試總結信息資源的分類方法,介紹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思想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激發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養成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逐步形成自己的信息素養。
四、重難點分析
。ㄒ唬┙虒W重點
根據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信息資源的分類和信息資源管理化思想的認識與作用。
(二)教學難點
由于本課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針對這種情況,確定本節課的難點為:學生自主整理有哪些分類組織,嘗試歸納總結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思想。
五、教學方法
本節課屬于信息技術基礎的理論內容,純粹的理論講解,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容易使理論與實踐脫節。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依據新課改理念,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分析,我主要采用"任務驅動"和"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覺完成知識的建構,在建構知識的同時,也發掘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教學中,啟發、誘導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新課程理念也提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1.新課導入
讓同學們打開桌面上的瀏覽器,讓大家試著打開分類搜索引擎,分別存放著不同類型的文件,網頁、圖片,聲音,視頻等,引出信息資源管理。
身邊的信息資源管理
課前會讓學生自學并書寫自修筆記的方式做課前準備,然后讓同學們談一談身邊的信息資源管理有哪些。整理課本,作業本,學習資料等;整理電話號碼;整理電腦中的資源;整理剪報;整理素材;整理圖書、圖片等。
用故事的方式給同學們講訴信息資源管理是人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對文獻、知識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則是在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信息已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這個背景下所發展起來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由同學們的回答中提煉出圖書館的例子,說明計算機被用于圖書館文獻信息加工與管理的同時,也被廣泛用于公司、企業等,并且隨著數據量不斷增大,內容日益復雜,不僅需要解決大量數據的處理和組織,還需要對數據進行存貯、保護,這就促使人們以系統思想為指導,全面考慮組織機構各類數據的采集、加工、存貯、檢索等,以此為契機,引出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2.新知探究
信息資源管理過程
老師告知學生各種信息資源管理活動都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進行的:從具體需要出發,對信息資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類、組織和存儲,繼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務,與此同時還要不斷進行更新與維護。
【信息技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說課稿01-04
信息技術說課稿01-11
信息技術的說課稿09-20
信息技術說課稿模板05-31
關于信息技術說課稿05-25
[優選]信息技術說課稿11-08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01-09
(薦)信息技術說課稿06-07
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文01-14
信息技術說課稿【合集】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