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說課稿模板 篇1
一、說幼兒
我班幼兒的平均年齡在5周歲左右,平時喜歡探究問題,求知欲強,好奇、好問,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特別是對玩具有著濃厚的興趣,玩具的名稱、款式、玩法、價格等等是小朋友經常談論的話題,小朋友也經常把家里的玩具帶來和同伴一起玩。陳鶴琴曾說:“玩具是孩子的天使。”的確,玩具給孩子的童年增添了色彩和情趣,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數學教育活動《我們的玩具超市》。
二、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數學教育要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的重要和有趣;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和游戲化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重點,根據《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的興趣、能力水平等實際,我將本教育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1、感知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學習運用已有的數學經驗解決游戲和生活遇到的問題。
3、體驗活動的樂趣。
三、說內容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讓幼兒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本活動的重要內容。例如:我通過組織幼兒參觀百貨超市的玩具,讓幼兒用所帶的錢數選擇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購買中,發現有的孩子拿的玩具的價錢多于自己所帶的錢時,就會尋找不同方法解決,有的先選擇買最喜歡的玩具,有的選擇價格適宜又喜歡的玩具,有的會主動向老師求助等。例如:錕鋒小朋友在付錢時,發現自己少了1毛錢,站在收銀臺前東張張西望望,不知該怎么辦?想了一會兒,他跑過來向我借了1毛錢,才開心地拿走自己喜歡的玩具。小朋友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于是,我發動小朋友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玩具,并根據幼兒發展的差異性,引導幼兒按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意愿給玩具標出高的價格或低的價格,通過布置一個漂亮的玩具超市,把玩具按種類、功能、質量等特性分類歸放在貨架上,例如:先把車類、棋類、動物等進行分類,再按高矮、大小、形狀排在貨架上。最后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取到錢后逛逛自己的玩具超市。幼兒在游戲中購買玩具,更有靈活性,表現更自由,彈性也大。因此,依據本活動的目標,我將以上有數學內容的多少、大小、形狀、高矮、棋類、分類、排序等可能出現的教育內容,蘊含在《我們的玩具超市》中,讓孩子們在生活和游戲真實的情景中體驗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并通過環境的創設,給孩子各種各樣的挑戰,讓他們從中嘗試解決問題,并在這個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和自信,感受其中的樂趣。
四、說活動準備
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活動成功的開始。通過環境創設,讓幼兒有更多的自由探索、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我從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能力水平方面,考慮到如何提供充分的材料讓幼兒進行探索,做了以下相關的準備:
1、與百貨超市取得參觀前的聯系
2、與幼兒一起收集玩具超市的材料:玩具、錢、錢包、貨架、萬能插塑、收銀臺、鉛筆、標簽……
3、與幼兒一起起把萬能插塑按顏色的規律拼插,并按高矮的規律建構成玩具超市的大門。把玩具分類、歸放在貨架上,將貨架按一定的間距有序地排在場地上。
五、說教法、學法
學習領會《綱要》的精神,改變過去傳授性的教,到提供主動的建構,讓幼兒在主動建構中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切合改革的方向上,建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努力構建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學習方式下,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觀察法
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百貨超市里的玩具,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從玩具貨架整齊有序地擺放,到各種玩具的分類、歸放,和玩具的不同標價進行有順序地觀察,通過提問啟發幼兒:你看到了什么玩具?你最喜歡什么玩具,怎么玩?你是怎么知道玩具的價格?等等,引導幼兒相互交流,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
2、操作法
《綱要》提出:“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在這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鉛筆、標簽、錢、錢包、玩具、貨架、萬能插塑等材料,引導幼兒對其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欲望,通過看玩具、買玩具、收玩具、標玩具、分玩具、擺玩具、選玩具、玩玩具的過程來建構數概念。如:“你想怎樣給玩具標價呢”、“怎樣把我們的玩具超市布置得更漂亮”、“你需要取多少錢呢”?等等。小朋友在操作探索中發現:同是一種玩具不同小朋友就標出不同的價格;有的大玩具標出低的價格,而有的小玩具卻標出高的價格;同樣是取10元,有的拿兩張,有的拿4張,有的只需拿1張,;把玩具分類歸放看起來整齊、舒服、美觀;買玩具時,需要經過多次挑選,才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現象。操作中,孩子們不但享受成功的樂趣,且從中發展了求異思維能力。
3、游戲法
“富教育于游戲之中”是《規程》的原則體現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游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雨昕和君妍兩個小朋友剛好都是買青蛙玩具,就一起玩青蛙的.游戲,一會兒念兒歌: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一會兒編應用題:池塘里有一只青蛙,又游來了兩只青蛙,一共有幾只青蛙?等等。通過輕松的氣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
六、說活動過程的組織
我根據預定目標與設計的內容,進行了以下系列活動。
(一)參觀玩具超市
第一次參觀:
1、談話引入:今天的散游小朋友想去哪里玩呢?
經過討論幼兒一致建議去百貨超市。
2、組織幼兒參觀百貨超市,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對超市里的玩具有著濃厚的興趣,小朋友站在玩具架前久久地討論著玩具的名稱、款式、玩法、價格等等。
3、啟發幼兒說說:你最喜歡什么玩具,它需要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讓你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應該如何買?(小朋友們不但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還發現玩具的價格寫在玩具的標簽上。)
根據幼兒興趣需要和購買的欲望,引導幼兒嘗試帶錢到百貨超市購買玩具的實際經驗,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購買中遇到的問題,于是,就有了再次組織幼兒到百貨超市的想法。
第二次參觀
1、參觀前與幼兒討論如何購買玩具及購買時的注意事項
①購買玩具時要注意看清玩具上的標價,看錢包里的錢是否夠買。
②要愛護玩具,輕拿輕放玩具。
③選擇玩具時,有不清楚的可以請問服務員。
2、幼兒選擇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指導幼兒學習解決購買中遇到的問題。如:在選擇玩具時,偉楠小朋友因為沒看清一盒動物拼圖的價格是4元,而說是 3.5元,正和章晟小朋友爭論著。發現后,我引導他們先看清標簽上的價格再說,這時,偉楠小朋友看清了才低聲的說是4元。
3、向同伴介紹自己購買的玩具。(小朋友買到玩具后,有的開心地告訴同伴,自己買了什么玩具,付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有的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同伴的玩具比較著。)
(二)開辦一個玩具超市。
1、為玩具標價
①出示玩具,提問:我們有這么多的玩具,有的小朋友建議說,我們也可以開一家玩具超市,你們覺得這個建議好嗎?可是你們懂得給玩具標價嗎?
②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為玩具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
小朋友給玩具標價都有自己的理由,有的根據玩具的大小而標價的,有的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標高的價格,不喜歡的玩具就標低的價格。有個小朋友給一只小海豚標10元的高價,是因為自己到廈門親眼看見海豚的精彩表演。小朋友對自己給玩具標的價格都感到很滿意。
2、布置一個玩具超市。
①提問:玩具標好了價,那怎樣將玩具超市布置得更漂亮呢?(小朋友馬上就想到用菜市場里的架子當貨架,把萬能插塑拼成超市的大門。)
②引導運用已有的分類、排序等經驗布置超市。
小朋友開始動手布置超市,有的按顏色的規律拼插塑,有的把拼好的插塑按高矮的規律排成大門;有的根據玩具的種類、功能、質量等特性進行分類,有的將分類好的玩具按大小、形狀、高矮、厚薄有序地排在貨架上;有的把貨架按一定的間距排在場地上。
③與幼兒一起參觀自己的玩具超市,感受成功的喜悅。
小朋友看到自己布置的玩具超市,情不自禁地邊跳邊拍手,高興極了。
(三)逛逛我們的玩具超市。
1、以談話引入:我們要去逛逛玩具超市,老師這邊準備了一些錢,小朋友需要多少錢自己來取。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需要取錢。)
2、幼兒選擇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認真觀察游戲情況,并給幼兒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1)重點指導買賣雙方的收、付款行為,提供一些方法幫助計算有困難的或遇到計算量較大的幼兒進行正確計算。
(2)與幼兒進行交談或引導幼兒互相交流:你買了什么玩具?用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3、和同伴一起玩玩具。
4、延伸活動:邀請別班的小朋友進行游戲。
【大班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優質說課稿06-17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05-15
大班數學說課稿07-23
關于大班數學說課稿模板09-23
大班數學區分左右說課稿11-20
大班數學說課稿區分左右11-18
數學說課稿01-06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4-19
大班《蘋果》說課稿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