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恐龍世界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恐龍世界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
《美術》恐龍世界》
教材簡析:
恐龍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玩恐龍玩具,看有關恐龍的連環畫,聽關于恐龍的故事,因此,這節課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觀察、記憶、表現恐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注環境,訓練他們的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恐龍資料,玩具的觀察、分析、了解恐龍的特點,學習如何表現不容特點的恐龍。
教學難點:
不同種恐龍的特點及情節的表現。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學習表現不同特點的恐龍及其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二、說教法:
美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課重在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以課件為主,采用演示法,引導發現法,范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勇于探究科學奧秘的精神,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三、說學法:
課件以它獨有的生動畫面、形象的聲音、充足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施展著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采用了“發現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主要引導學生以觀察為主,結合課件演示的內容,指導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相互交流。
四、說課前準備:
1、教師:課件、恐龍玩具、范畫
2、學生:學生課前要利用多種途徑搜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課上準備彩筆、油畫棒等。
五:說教學程序:
為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設計教學程序的: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先請聽同學聽一聽恐龍的聲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出課題《恐龍世界》。
上課時,教師可以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現在請大家聽一段聲音,然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再猜猜是什么動物?”,學生會說這個聲音比較恐怖,然后老師出示能發出聲音的恐龍玩具,出示課題------《恐龍世界》。
(二)分步講授,探究學習
1、觀察感知,小組交流
先請學生說說老師手中的恐龍叫什么名字?生活在什么時代?再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這樣的問題設計,使學生很快進入恐龍的世界中,并開始用眼觀察,用腦思考。
接著,教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恐龍玩具。初步解決難點。
2、游戲入手,認識恐龍
在學生們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叫做《猜猜看說說看》,這一步驟由課件演示,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恐龍的一些外形特點和相關知識。(課件演示略)進一步解決重難點。
3、速畫比賽,表現外形
接下來組織學生進行一次速畫比賽,要求學生在兩分鐘內畫出一只恐龍,主要是畫恐龍的外形,這一部分我選擇了一段比較歡快的音樂,學生受快節奏的樂曲影響能夠比較迅速的完成比賽,表現出恐龍的外形特點。
4、課件輔助,概括外形
總結比賽結果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同學畫恐龍外形時還覺得比較困難,這時,我就利用課件講解恐龍身體各部分的特征,把恐龍的頭、身體、四肢、尾巴、腳等用幾何形進行概括。
以上的'環節用游戲和比賽的形式解決了教學重點,使學生迅速了解了不同恐龍的外形特點,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5、圖案色彩,生活環境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自己手中或圖片里恐龍的圖案、顏色?然后課件出示劍龍的圖片,并作以如下說明:科學家根據恐龍的骨骼化石復制出恐龍的外形,卻無法知道恐龍到底有著什么樣的圖案和顏色,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不同圖案和顏色的劍龍圖片,就是科學家們的大膽猜測,也就是說同學們可以大膽地去畫。
再通過欣賞課件中的圖片,了解恐龍所生活的環境。這時候教師可以用優美生命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去——恐龍時代也有陽光、藍天、綠樹,它們大多生活在水源充足的叢林里,也有的出沒在美麗的荒原中,它們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哺育著自己的后代。無論是十層樓高的巨型恐龍,還是不到一米的小型恐龍,它們的世界都是神秘的、有趣的。
現在讓我們欣賞一下其他同學的作品,看一看,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現。
6、欣賞作品,布置作業
欣賞不同畫法的作品后,提出作業要求:每人完成一幅恐龍作品,最后組成一幅長卷作品——恐龍世界。教師出示多幅恐龍范畫,供學生借鑒。
(三)創作實踐活動
學生伴著音樂,進行創作,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的展開想象,用多種方式來表現恐龍,并添加環境。
(四)課堂小結: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學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學生把這些作品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最后,老師由恐龍滅絕的原因,引導學生說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學、練結合,使學生眼、腦、手、口都得到了鍛煉,符合美術大綱教學的要求。
恐龍世界說課稿2
說課內容:本課選自人教版小學美術第六冊的第2課《恐龍世界》
1、教材分析:
本課要表現的恐龍在6500萬年以前就已絕跡,是一個千古之謎,目前,還處于研究階段。學生對它既喜歡又比較陌生。因此,這個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可自由發揮想象創作的空間。圍繞恐龍制作一個相關的課件,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這個新奇動物的了解和認識,還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學對象:
本課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和低年級的學生相比,他們對事物的了解和認識要豐富些,并且,關于美術表現的多種材料和表現方法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龍不是學生生活中真實的動物,表現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何讓他們在創作中,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呢?
3、教學手段:
關鍵是從學生興趣入手,結合科學知識,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大量的可視形象促進知識遷移。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猜一猜、聽一聽、做一做等體驗中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聯想,在情趣的發揮創造中,讓學生學會綜合探究,達到樂學,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作熱情,體現信息技術優勢。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神秘的恐龍,開闊學生眼界,增長其科學知識,培養其創作興趣。
2、能力目標: 結合恐龍的特性,進行形象思維,用泥進行立體表現。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和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對事物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獲取大量有關恐龍的信息,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現恐龍的生活。
教學難點:制作的獨創性、趣味性。
教具準備:
CAI課件、繪畫工具等
學具準備:搜集與恐龍相關的音像制品、圖片、網絡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引目標
1、同學們,你們知道恐龍嗎?它是遠古時代的動物,你們想對它有進一步的了解嗎?今天我們共同走進恐龍世界。
2、板書課題
二、 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下面讓我們跟隨下面這個短片回到6500萬年以前,進入恐龍的世界,去領略一下恐龍世界的神奇與奧秒。
2、播放短片,師生領略恐龍世界的風采。
3、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CAI展示,老師隨機介紹。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了解遠古時代的.恐龍。
⑴討論:對恐龍不同的感受、想法。
⑵學生、老師主動、有機運用信息技術,達到師生互動、人機互動。
⑶學生通過自主收集資料,在全班交流恐龍的信息。
三、 鞏固新知,應用創新
1、組織學生欣賞學生作品中的恐龍,及電腦繪畫中的恐龍 ,讓學生對如何表現恐龍有進一步的認識和掌握。
2、布置作業要求,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恐龍。
3、學生的制作活動。老師巡回輔導。解決出現的問題。
四、 展示學生作品,相互欣賞。
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五、 老師小結。
六、 課后延伸:
【恐龍世界說課稿】相關文章:
《恐龍》說課稿12-30
《恐龍》說課稿13篇01-12
恐龍世界歷險記作文02-09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02-19
《海底世界》說課稿01-08
精選恐龍的世界作文300字四篇07-11
恐龍世界作文600字8篇02-23
《海底世界》獲獎說課稿02-24
圓形的世界說課稿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