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幼兒園美術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幼兒園美術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裝飾美人魚的魚鱗。2體驗合作裝飾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裝飾美人魚的魚鱗。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裝飾畫的經驗。
2.美人魚背景圖,教師示范畫(魚鱗)
3.幼兒分為三組:一組(提供記號筆等繪畫工具);二組(提供粘土等泥塑工具);三組(提供彩紙等紙工工具)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1.教師講述《小美人魚》故事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看看誰聽的最認真哦!”(故事:海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魚和漂亮的美人魚,有一天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舞會,可是它們沒有漂亮的裙子,美人魚姐姐便把自己美麗的鱗片送給了它們,小魚們變得很漂亮,就開心地去參加舞會了,可是美人魚姐姐卻變得光禿
禿的了,你們說,怎么辦呀?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出示圖畫。
師:“小朋友的這些辦法都很好,你們和美人魚姐姐一樣是有愛心,是喜歡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二、感受線條裝飾畫的樣式美和圖案美,了解幾種不同的裝飾方法。1.教師依次出示魚鱗范畫,引導孩子觀察魚鱗上的花紋。欣賞并感受線條裝飾畫的'美
師:“這些魚鱗漂亮嗎,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些花紋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幼兒發現這些魚鱗是用不同的線條,圖案間隔來進行裝飾的。
2.提出幫助美人魚姐姐的任務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還可以用彩泥、紙工等方式來幫美人魚姐姐設計衣服。“現在,美人魚姐姐來到了教室里,我們一起來為她設計美麗的衣服,好嗎?”
三、幼兒創作,為人魚姐姐設計美麗的鱗片,教師指導。
1.教師介紹分組材料,讓孩子自由選擇為美人魚設計最特別最美麗的衣服。2.幼兒選擇材料進行裝飾,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孩子大膽創作,使用多種方法裝飾。
四、幼兒作品展評,了解孩子對自己作品的想法,讓孩子間互相欣賞,并體驗合作創作的樂趣。
1.請幼兒分組上來展示講解自己小組的作品,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喜悅。師:“小朋友們真棒,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動手,為美人魚姐姐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相互學習。
師:“小朋友設計的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棒,我們把美人魚姐姐請到教室里,和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設計的是哪一件衣服,好嗎?”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用作品布置班級的環境。
最新幼兒園美術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它與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語文活動共同構成“五指活動”,互相連接成一個整體。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幼兒美術是根據幼兒教育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各種美術活動來感染幼兒,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創造,并體驗美術過程帶來的快樂,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能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創造性地發展幼兒智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美術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章的總目標,確定本課題的目標為:
知識目標:通過了解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掌握幼兒美術教育方法,初步嘗試不同美術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針對實踐教學可以靈活運用。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線條、形體、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愛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內容美。
情感目標: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制定重點的'依據是:學生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認知特點理解有限,所以只有了解幼兒繪畫的年齡特點及特殊表現,才能進行美術指導。
四、教學難點
本節的教學難點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的常用方法;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系,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制定難點的依據是:我認為美術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所以如何巧妙的把情感教育與單調的技能技巧相融合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難題。
五、教學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有兩個方面。
1、生活經驗準備:讓學生觀察3~6歲幼兒如何進行繪畫的
2、教材教具準備:兩組美術作品
有關3~6歲幼兒繪畫作品
繪畫工具和材料
六、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和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并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在美術學習方法中采用了“示范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
學生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學生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的討論,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教學程序
(一)以繪畫作品導入課題,引導學生細致觀察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展示出兩組作品,請學生仔細觀察,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人投鳥一石子》。我先簡單介紹畫家的情況后,請學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么,有意識地將有關顏色和線條等造型元素的探討引入學生的視線,讓他們說說對畫中一些顏色和線條的感受。這時,我啟發學生了解畫家運用的是一種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并請學生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這兩幅畫的整體感受,同時引出美術的相關基礎知識。
(二)展示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分析掌握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這個環節為本節重點,我采取的突破策略是:
通過學生收集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先作出比較,得出最初結果。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是在用色,筆調方面比較凌亂、抽象;把從外面看不到的而里面有的東西也畫出來;有的畫桌子把四條腿都畫上而且一樣長;給花畫上眼睛;人的胳膊會很長很長等等。學生往往嘲笑幼兒的涂鴉作品。老師再展示相關圖片,與學生一起再進行綜合探討分析,幼兒由于年齡、心理、情感、經驗的原因其繪畫一般都非常簡單、抽象,帶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技能的提高,幼兒繪畫上的抽象性會逐漸減弱,他們會畫的愈來愈具體、生動、形象。探討中不僅要開闊他們的思維,還要幫助他們歸納找出最主要的、最貼近主題的內容。
在探討中主要通過啟發性提問歸納結論:
3~6歲幼兒的年齡、心理發育都要什么樣的特點?
作品都有怎樣的特征?
每個年齡段都有怎樣的變化?
總之,逐步加深學生對幼兒繪畫特點的理解。
(三)通過講述法對繪畫所需材料、形式及種類這些基本常識進行講解。
結合繪畫工具和使用的材料講述正確的使用方法,對繪畫的形式和種類進行簡單的了解。
(四)幼兒美術教育常用的方法
這個環節為本節難點,我采取的突破策略是:
采用示范講解法對每一種方法的基本要點展開說明,然后鼓勵學生自己體驗,這樣每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老師作為引導者,如果學生發生困難,有作不下去的情況,可根據作品稍加啟發與提示。在學習繪畫方法中老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老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繪畫作品的不同。
如,學習觀察法,我引導學生對范畫的色彩、線條、造型、大小進行深入的有意識的觀察。讓學生學會從無目的,無順序,片面的觀察到有目的,有序的,全面的多角度觀察。繪畫的手段也采取開放式的:可以采用動物羽毛,貝殼,植物的葉和果實,廢棄物等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操作中學生可以選擇身邊的材料:同學,窗外的景物,最熟悉的事物等,進行先觀察——繪畫——再觀察——再繪畫。
另外,如何使單調的學習方法被幼兒接受呢?我們可根據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力求繪畫活動游戲化。
如,吹畫游戲,吹畫即把顏色滴到紙面上,讓幼兒用嘴把水滴吹散或流淌,根據偶然效果,產生奇特的圖案,然后再讓幼兒添畫。這樣,每個幼兒的作品就各具特色,極富創造性。再如,實物拓印,許多物品的剖面都有有趣的形狀,用這些物品蘸顏色壓印在紙面上,別有一番意味,如玩具小車的齒輪,可以滾印出各種圖案,也可以用海綿、瓶蓋、玻璃球、樹葉蘸顏色拓印在紙面上,這些材料可以展示豐富多彩的圖案世界。
(五)教學延伸
將學生作品貼于展板,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交流畫完畫后的感受,同時利用這些作品回顧復習所學的知識。
請同學們感受周圍的藝術、文化氣氛,參觀博物館、參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現代建筑、家鄉風貌等,在生活中學會用美的眼光欣賞一切,感受生活和勞動傳達出來的強烈的、炙熱的感情。
【最新幼兒園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說課稿最新09-21
幼兒園美術說課稿02-22
幼兒園小班美術說課稿01-17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01-13
美術說課稿01-04
美術說課稿02-18
最新幼兒園中班說課稿12-28
幼兒園美術說課稿匯編15篇02-09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14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