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8-01 00:21:41
  • 相關推薦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中《找最大公因數》 。教材中直接呈現了找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分別找12和18的因數,再找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現探索的過程。本節課,為學習約分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2 、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三、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和交流,經歷探索的過程,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為“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四、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探究發現法、討論歸納法,調動了學生高漲的學習情趣,從中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互相合作、歸納總結了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從而獲得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五、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

  本學段的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相對第一學段而言更為豐富,解決問題的欲望更為強烈。因此我在教學中激活了學生先前的經驗,創設了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六、評價方式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運用了激勵性語言“你真了不起,你太厲害了,及你來當老師等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它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加強學習的自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七、教學流程設計

  《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根據這一認識,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ㄒ唬土晫、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能很熟練的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導入學習新知。

 。ǘ、嘗試練習,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先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通過比比誰最棒,先自己找出12和18的因數,他們的公因數是哪幾個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是多少。然后出示集合圖,讓學生明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讓學生總結出用列舉法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接著通過填一填讓學生自主探索總結出兩個數是倍數關系時,較小的數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通過快速反應讓學生找出互質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并讓學生小組探究什么樣的兩個數為互質數。

 。ㄈ㈧柟叹毩、體驗成功

  讓學生積極匯報自己掌握的方法很快求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并能把它們分類。鞏固所學知識。

  在教學中能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積極的參與數學活動,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和喜悅,提高了自已的判斷能力。

 。ㄋ模、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本節課的收獲,學生們有的說學會了怎樣找最大公因數,有的說我總結出了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學生們能用自已的語言非常清晰的總結出自已的收獲,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ㄎ澹、能力提高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找最大公因數》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中的內容。本課時是在學生找一個數的因數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為以后學習約分打下基礎。教材中直接呈現了找出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別找12、18的因數,再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現探索的過程。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公因數的方法,能準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讓學生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三、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經歷探索的過程。

  因此確定教學重點為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難點為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說教學設計

  《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很熟練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導入新知。(導入這一環節準備用時3分鐘)

  1、師:同學們,我們已學過找一個數的因數,如果老師現在給你一個數,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

  生回答師板出12的因數:1、2、3、4、6、12

  2、師:你們真棒!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很快寫出18的全部因數嗎?

  生獨立寫并匯報18的因數:1、2、3、6、9、18。

  3、師:那么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板書出集合圖形。

  4、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么特征?應該填什么數?

  生獨立思考后分小組討論。

  生匯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5:師:在這些公因數里面,哪個數最大?生:6最大。

  6: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最大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最大公因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突破了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學習本課之前,本冊教材已經安排了認識因數和找一個數的所有因數,這些內容與本節課緊密相聯,是學習本課的鋪墊和基礎。同時,找最大公因數又是約分的基礎,而約分又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因此,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數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可見,本課在分數運算中起著承前啟后、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材編寫者編寫本節課時,貫徹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討論、歸納等學習活動,在“找最大公因數”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

  這里分析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也是我們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的一項重要依據。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之前,五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倍數和因數,能找出10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積累了一定的觀察、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經驗,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處于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數學學習一個重要特點是:探索發現和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需要具體的、形象的數學例證作支撐;同時他們在進行數學概括時往往不夠完整,在數學表達上往往不夠嚴謹,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導。

  以上學情,是我們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教法、學法的一項重要依據。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探索找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滲透集合思想,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的熱情,培養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探索找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教材處理:

  教材首先呈現了找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別找12和18的因數,再讓學生將這些因數填入兩個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導學生重點思考的問題是:兩個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現思路,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材在練一練中,呈現了兩組找因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練習,一組是8和16,另一組是5和7。第一組是兩個數存在倍數關系找最大公因數;第二組是找互質數的最大公因數。我在教學這兩種特殊情況時,給出更多的數字,安排了三對數,第一組4和8,16和32,6和24,每對都存在倍數關系,先讓學生找一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然后觀察最大公因數,發現每組的最大公因規律。第二組安排了三對數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質的關系,也先讓學生找一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然后觀察、發現每組的最大公因數都是1,然后現去想一想,每組數都有些什么特點,從而概括這兩種特殊情況組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二、說方法

  教法、學法選擇: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把四基目標有機結合,整體實現;要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我對本節課主要選用了探究性學習方式。同樣的,依據《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為了使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和諧統一,我還選用了啟發式的教學方式。

  教學手段:

  我使用了現代信息技術,以手段多樣化,促進學生的探索研究。主要使用了四種教學手段:

  1、學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學具能促進學生的親身經歷與體驗,幫助學習建立數學建模。

  2、白板運用:恰當的演示,給課堂帶來清晰的層次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引導方式。強大的電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輔助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3、實物展示臺:有利于反饋的時效性,使反饋的受益面更大,讓個別學生生成有代表性、典型意義的'學習資源面向全體

  4、課堂板書:必要的板書有利于實現學生的思維與教學過程同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的脈絡。

  三、說過程

  一、復習導入。(復習找因數的方法)

  回憶舊知識,又是為向新知識的延升做好鋪墊。

  讓學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數。并說說是怎樣找的?找因數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數字和集合圈1)

  讓學生將12的因數拖入集合圈中,回憶找因數的方法。怎么找因數才能又快又有順序?

  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遺漏

  二、探究

  探究1:認識公因數。

  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數,并出示集合圈2,讓學生將18的所有因數拖入集合圈2中。

  9、18

  學生可能會拖入9、18,還有其它的因數?能不能想想辦法,用兩個集合圈,即能表示12的所有因數,又能表示18的所有因數?

  移動集合圈。展示交集動態的過程。

  師:左邊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2的因數)右邊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8的因數)中間的圈里是?(即是12的因數也是18的因數)。

  那我們可以給他取個名字?(公因數)

  我們可以將4放到中間的集合圈中嗎?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即是12的因數也是18的因數,我們就稱他為12和18的公因數。

  鞏固練習。

  你學會了找兩個數的公因數了嗎?試一試吧。

  找6和9的公因數 找30和45的公因數

  探究2:認識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因數

  如果請你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你會覺得是哪一個數字呢?

  鞏固練習。

  在前次練習的基礎上,找6和9;30和45的最大公因數。

  我們學會了找最大公因數,那同學們能找出這三組數的最小公因數嗎?你有什么發現?

  所有數的最小公因數都是“1”。

  探究3:找特殊數組的最大公因數。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1、 4和8 16和32 6和24

  2、 3和7 8和9 15和16

  做完后分小組相互交流,從中你能發現些什么?

  每組的兩個數有些什么特點,和他們的最大公因數有什么關系?是不是有這些特點的兩個數,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都有這些規律呢?分小組驗證。

  反饋得出結論:兩個數是倍數關系的,較大的數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兩個數只有公因數1時,他們的最大公因數為1。

  三、練習反饋:

  有兩根小棒,長分別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們截成同樣長的小棒,不許剩余,每根小棒最長有多少厘米?

  師:看到這個問題,你會怎么想?這里有幾個關鍵字:同樣長,不許有剩余,最長多少?遇到這樣的問題其實是讓我們求什么呢?

  四、歸納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那些知識?

  2、我們是運用什么方法獲得這些知識的?

 。ú坏寣W生談知識技能方面的收獲,還著重讓學生談談了學習方法、情感態度方面的收獲,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緒體驗。)

【找最大公因數說課稿】相關文章:

最大公因數說課稿01-11

《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07-24

最大的書說課稿12-30

《找規律》的說課稿 找規律例1說課稿02-24

最大的書說課稿7篇12-30

找規律說課稿01-06

找次品說課稿01-10

《找規律》的說課稿01-06

《找春天》說課稿01-0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网在线观看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