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左公柳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左公柳說課稿1
一、教學內容:第五單元第 22 課
二、教材和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單元課文主題是“赤子情懷”,講述的是一系列愛國者的英雄事跡,《左公柳》這篇課文雖為第二篇課文,由于第一篇是《古詩三首》,以文章面目出現的,這卻是第一篇。這篇課文通過對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講解,向我們生動介紹了一位100多年前為祖國領土完整,不顧年老體衰,毅然主動請纓,千里抬棺赴敵的英雄形象,表現出英雄愛祖國,愛新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壯志豪情。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文本中閱讀的基調偏于情感。
學情分析:
1、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初步學會了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詞句的能力,能夠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的能力。
2、學生的自主意識正在增強,處在一個由依賴到獨立的過渡階段。這時他們強烈的要求自主、獨立、成功。所以,在教學中應當將整體感知,字詞的理解,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完成。給學生一個立足點,給他足夠的體驗。
3、文本所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物經歷,學生平時接觸較少,應該通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和教師輔助介紹的方式將這些背景資料呈現給學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幫助學生會認“戈、慷、慨、湘、棺、屹、淌”,會寫“廊、纖、戈、俄、拱、慷、慨、憊、湘、棺、攜、謀、屹、淌;”理解“戈壁、纖巧、拱手、疲憊、攜帶、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動人、力排眾議、馬不停蹄、拱手相讓、視死如歸”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3、學習課文1——3自然段。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閱讀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新疆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出的滿腔愛國熱忱。
過程與方法:
運用朗讀法、批注法等引導學生讀懂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文章內涵。
二、【教學重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三、【教學過程】
。ㄕn前預習)
1、讀通課文,標注感受或疑問。
2、搜集有關左宗棠的資料。
。ㄕn內外結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課前預習,為新課的學習打下鋪墊。)
(一)導入:
1、課件出示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生讀,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誰用來言志的對聯嗎?)
2、課件出示詩句: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煟哼@是王震那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你們知道是用來歌贊誰的嗎?)
3、他就是清朝一代名官,為收復新疆、建設新疆,發展民族工業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勛的人——左宗棠。
4、今天我們就學一篇有關他的文章,來了解他的赤子情懷。板書課題并齊讀。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用這樣的導入不僅讓學生對左公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給左公賦予厚重的文化色彩,豐富了學生的積淀。
。ǘ、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情況:
課件出示:
慷慨激昂、湘、棺材、戈壁、屹立、流淌、走廊、纖巧、拱手相讓、謀劃、攜帶
① 自己讀、指名讀。
、 交流識字方法。
③ 同學交流:
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你不明白?(生生互動,質疑解疑)
“請纓”是什么意思?(纓就是帶子,請纓就是請求殺敵或請示給予任務。本課指的是左宗棠主動請求收復新疆。)
。2)關注下列語句:
a標點符號:
眼看新疆將要被外國人侵占,時任陜甘總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收復新疆失地:這新疆是無數先輩歷經千心萬苦才開辟的疆域,建立基業,豈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拱手相讓!
“:”在本句中作用?這句話中冒號的作用是什么?(引出解釋或說明)
“豈能”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為學生把握文章內容打下良好基礎。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質疑批注,寫下感受。
(1)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從幾個方面介紹左宗棠的事跡?(兩方面:收復新疆、建設新疆)
。2)理出思路:
①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兩方面內容?
(3)再次讀文,邊讀邊批注,質疑:
這是一篇寫人還是寫物的文章?(寫左宗棠為什么題目是左公柳?)
3.解疑:學習課文1——3段。
(1)要想解答同學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先了解什么?(左公柳什么樣,有什么特點?)
(2)畫出全文描寫左公柳的語句,認真思考。
①突然,我們發現前方不遠處的地方,傲然挺立著一棵柳樹。這柳樹高大茁壯,身姿挺拔,枝條剛勁有力,樹冠宛如帷幄……啊,好粗的樹哇!兩人合抱都抱不過來。
a引導學生體會出左公柳高大、健壯、直的特點。
b聯系上文“沙漠沒有春風,沒有綠色。映入眼簾的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再體會:
你的眼前出現怎樣一幅畫面?體會出左公柳生命力頑強。感受到作者的驚訝與對它的贊美。
c朗讀。
②聽完導游的講述,我們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的這棵柳樹——它依然屹立在黃沙之中,那茂密的樹葉,那鐵筋般的枝條,那挺拔的身軀,那在同沙漠進行生死較量中流淌著的頑強的生命力……
a“——”在本文中的作用?(解釋說明)
b這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c體會排比句的作用:抓重點詞語“屹立”、“茂密”、“鋼筋般”、“挺拔”、“生死較量中流淌著的頑強的生命力”體會左公柳的剛強、生命力頑強。
、邸@里的柳樹枝干是挺拔的,枝條堅定地向上生長著。這屹立在戈壁灘上的剛強之樹,大有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
引導學生體會出作者在贊美這棵樹:“這棵塞外的柳樹”與內地柔柳的不同,贊美它具有堅定、剛強、生命力頑強的品質,大有大有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
、苓@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它分明就是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之樹!
a這句話什么意思?
b用什么修辭方法?(設問加反問)
c初步體會這種修辭方法的作用。強調它不是普通的柳樹,它是剛強之樹,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樹。這精神就是像愛國將士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品質。
d朗讀。
引導深入學習;把寫柳樹的幾個句子連起來看一看,你有什么發現?(先寫樹的外形、再贊美樹的品質、再贊美具有不屈不撓、堅韌頑強品質的人)
教師講解:這幾個句子,隨文逐步出現,讓我們對柳樹的認識得以加深、升華。既是寫物,更是頌人,這就是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板書:借物抒情
(三)、再次質疑,引發思考
。1)再次質疑
學貴在生疑,對比這幾句話,你有什么疑問?(作者為什么借左公柳抒發自己的感情?左公柳與左宗棠和愛國將士們之間有什么相同之處?為什么以左公柳為題?)
。2)弄清重點段層次、內容
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到先了解課文講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跡?(收復新疆失地、建設西北邊疆)一共寫了他幾件事?你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來嗎?動筆寫一寫。
第一件事: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收復新疆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第三件事: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建設新疆
弄清文章大致些什么了,請同學們帶著疑問,自學課文,思考,下節課解決。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為學生更深層地感悟文章內涵打下基礎。
一、作業:多次閱讀全文,看看有什么新感受。
板書設計:
左公柳
第一件事: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收復新疆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第三件事: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建設新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動,在“讀——品——寫“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領悟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從左宗棠感人的愛國事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品——寫“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領悟情感。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抬棺出征的影片、新疆日新月異變化的圖片等)
學生:查找有關左宗棠資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2課《左公柳》。回憶一共寫了左宗棠幾件事?(教師板書)
(復習導入,該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板書來自于學生的發言,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上的自信心,教師還可以通過板書的內容梳理學生思路。)
。ǘ、走進文本,體悟情感:
1、研讀“力排眾議”:
(1)“力排眾議”是什么意思?(一個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見,堅持自己的主張)
(2)左宗棠是怎樣力排眾議,讓我們感受到他剛強、堅韌、不屈不撓?請你們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創設情境,角色換位,故事再現:
師:我就是光緒,你們就是大臣,我們來演演當時的情景。
“大臣”們闡述不同意見,左宗棠據理反駁。
師:我是光緒,你們都是左宗棠,再來說說收復新疆的理由。
(4)指導朗讀。
師總結:以一家之言駁倒眾議,這就叫做“力排眾議”。
2、過渡:69歲高齡的左宗棠身體非常虛弱,經?妊5,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但發出了力排眾議的豪言,還作出了怎樣的壯舉?(齊讀第七自然段。)(板書:抬棺出征)
(通過創設情境,角色換位,激發了學生興趣,與文本進行對話,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體悟文章內容。)
3、研讀“抬棺出征”:
。1)自讀有關段落 ,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重點字詞圈點評劃,并說一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2)學生匯報:
a、“那是一個令人神傷的夜晚……仍信心百倍。”(左宗棠面對重重困難,仍信心百倍,足見他的剛毅堅韌。)
b、“左宗棠的隊伍一路西行,浩浩蕩蕩……”
播放“抬棺出征”的影片。
。ń處熃柚捌梢允拐n文相關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運用得當,能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配以音樂,可以激蕩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了情境,創造出氛圍。)
師語言傾情:同學們,你們的臉上寫著敬佩,能把這種敬佩之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a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左大人,此時,率領著抬棺隊伍前行的你正想些什么呢?
b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西行隊伍中的一員,你正在想什么呢?
c 將士們,在西行的途中,你剛剛收到了家書,你的母親重病在床,可是面對凜然前行的左老將軍的背影,面對這口黑漆漆的棺材,你在想些什么?
d 是左老將軍的精神感染了你,帶著敬佩的感情讀——
是左老將軍的悲壯行為打動了你,帶著必勝的信心讀——
。3)你覺得左宗棠是個怎樣的人?(具有滿腔愛國熱忱)
(4)“就是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介紹左宗棠收復失地,再次激發學生情感。
(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非常有限,他們與許多課文內容存在明顯的心理差距,對課文涉及的背景環境也缺乏了解,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角色換位,使學生全方位地探究文章內涵,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4、品讀“植樹造林”。
(1)指名讀。
。2)這段內容哪里讓你感動了,小組合作交流。
(3)匯報“在征戰中,他深感茫茫戈壁……”
(4)師總結:補充資料:他的朋友楊昌浚到西北為他籌備軍務時本以為會看到王之渙《涼州詞》中描繪的景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課件,學生齊讀),沒想到看到的卻是片片樹林,寫出了:“新栽柳樹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钡脑娋。(出課件,學生齊讀)除了種樹,左宗棠在新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曾大力興辦屯墾業,其功績遺澤至今。
5、小結:學到這,我們從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收復新疆;植樹造林,建設新疆的壯舉中,從幾萬將士與侵略者的戰斗中,強烈地感受到什么?(愛國情、赤子心)
。ㄈ┙沂緦懛,升華情感:
1、課件出示圖片“左公柳”
師:看到這鋼筋般的枝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那挺拔的身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讀第十四自然段:聽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們再次凝望它。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它分明就是——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教學環節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2、再來看課題,這篇文章僅僅是在寫柳嗎?(寫人)引導學生認識到:既指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為保衛新疆和建設新疆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課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種寫法?
。ㄋ模┛偨Y談話,布置作業:
。1)左公雖去,道柳尚在。這柳樹承載而且延續了左公及愛國將士們的精神氣節。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質。
(2)布置作業: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
板書:
左公柳 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愛國熱忱
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整體設計意圖:《左公柳》是一篇精讀課文,設計時我把教學的重點體現在動態生成的師生對話上,讓課堂在學生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角色轉換中,變得開放而具有活力。以讀促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得到獨特的閱讀體驗。
領導評析:
本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在教學中緊緊扣住“通過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這一重點進行,體現了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比如,在學習第一個愛國故事時,學生就抓住“力排眾議”體會左宗棠決心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豪情;第二個故事,引導學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場面描寫體會左宗棠誓死保衛新疆的決心;在體會左公柳的形美時,抓住了“高大茁壯、身姿挺拔、剛勁有力、宛如帷幄”這些詞語來感悟;體會左公柳的神美時,抓住了“剛強、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這些詞語來領悟;體會左公柳的精神之美,抓住了“普普通通、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精神之樹”這些詞語來體味。
2、朗讀方式靈活多樣,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是這一堂課的又一亮點。有目的地讀,有任務地讀就避免了讀的盲目性和流于形式。
3、在教學中我還做到了詳略得當,第二部分精講,第一、三部分略講。
4、課件的適當運用渲染了情境,創造出氛圍。
左公柳說課稿2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左公柳》,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首先,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因此我先對教材進行分析!蹲蠊肥钦Z文出版社第十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課文主題是“赤子情懷”,講述的是一系列愛國者的英雄事跡,這篇課文通過對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講解,向我們生動介紹了一位100多年前為祖國領土完整,不顧年老體衰,毅然主動請纓,千里抬棺赴敵的英雄形象,表現出左宗棠熱愛祖國,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壯志豪情。
接下來,是說學情,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進行因材施教,我所教授的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語言文字已有了一定理解,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抓關鍵詞來引導他們關注語言,感知、領悟文本的內容、內涵和在語言表達上的方法及奧妙,以切實提高他們的語言感受、理解和表現的能力。但是,五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依舊不太集中,因此我將采用趣味導入法,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分析教材、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xxx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出的滿腔愛國熱忱,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合作探究,掌握剖析文章、概括大意的一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熱愛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根據教材內容我確定了如下重難點:
重點: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真正的教就是為了不教”因此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多媒體教學法、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下面開始我的教學過程部分:
一、情境導入,激發情感。
首先我會放一段學生們喜歡的動畫片《少年阿凡提》從而引出xxx的話題,接下來我會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說一些與xxx有關的事情,并且結合圖片體會一下xxx的美麗富饒,緊接著我會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么美麗的xxx在很久以前就差點不屬于我們了,你們知道發生了什么故事嗎?”這樣的設計意在讓學生的情感迅速走進情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從而為下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自主閱讀,觸摸情感
1、先讓學生帶著剛才的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書上。
2、接著讓學生說說左宗棠的什么精神最讓你感動,從而讓學生觸摸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悟,都給予肯定和認可。
三、深入研讀,品悟情感
力排眾議,主動請纓
當時,臺灣被日本人占領,海防也出現問題。由于國力有限,大臣們認為國庫空虛,根本沒錢打這場仗,清廷內部爆發“海防”、“塞防”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他們還認為xxx是千里荒漠,貧瘠之地,同時,xxx路途遙遠,運輸艱難。這段歷史久遠,學生了解較少,理解起來較困難,我利用課件出示地圖,為學生進行講解,接著讓學生默讀第六段,結合查找的資料,采用小組交流來學習大臣們有哪些偏頗的認識,他們為什么主動放棄xxx。而左宗棠的認為,我們拱手相讓的是160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千辛萬苦建立的基業,豐富的糧產和礦藏,聚寶之盆。xxx是我國西北門戶,這里不僅軍事地位重要,而且物產豐富,還是連接歐亞的通道。
因此這一部分,我還會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成兩隊進行辯論,體會當時的場面。
抬棺出征、收復xxx
左宗棠收復xxx用了兩年時間,這兩年中有血雨腥風的戰斗,有和敵人巧妙的周旋,還有與沙漠惡劣環境的`抗爭。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沒有寫這些,卻偏偏選取了抬棺出征這個材料。學生的情感與語文學習相伴相生,我利用課件出示抬棺出征畫面,再配以震撼人心的音樂,引導學生伴樂自由朗讀這一部分,把最能打動自己的詞句畫出來,在書上做出簡單的批注。這樣感性認識的豐富,帶領學生進入了情境,學生的朗讀也就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隨機出示重點句子:“然而這個剛毅堅韌的湖南老人,面對兵馬疲憊、糧餉匱乏、運輸艱難等困難重重,仍信心百倍。他肩負著國人的重托,胸中燃燒著正義的烈火,率領六萬湖湘子弟兵,悄然離京,馬不停蹄地趕往千里之外風塵滾滾的戰場。臨出發時,左宗棠便鄭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復xxx失地的征戰中死去,就用這口棺材收斂他的尸體。”接著引導學生向左宗棠提問。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你面對重重困難,還這樣信心百倍呢?你為什么要抬著棺材上前線?然后采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說說左宗棠是怎么想的。
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這一部分我會播放抬棺出征的視頻,讓學生想象如果你是左宗棠你會在出征前跟將士們說一些什么話?
植樹造林,建設xxx
引導學生認識到:左宗棠憑著滿腔的愛國熱忱,收復了xxx失地,而且,他憑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為xxx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種樹是左公建設xxx中最典型的事例。引讀13自然段,本段采用以讀代講的形式來學習。然后補充資料:他的朋友楊昌浚到西北為他籌備軍務時本以為會看到王之渙《涼州詞》中描繪的景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課件,學生齊讀),沒想到看到的卻是片片樹林,寫出了:“新栽柳樹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詩句。(出課件,學生齊讀)
同時我會出示xxx貧瘠的圖片以及絲綢之路的繁榮,加深學生的體會,更加贊同左宗棠的壯舉,激發學生建設家鄉的熱情。
四、總結文章、情感升華
這一部分,我會讓學生再次總結文章說了什么?并且小組討論,你從本文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想為我們的祖國做些什么?從這三個問題出發,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大意,并且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努力學習做起,激發愛國熱情。
五、布置作業,延續情感
我的作業布置為讓學生模仿左宗棠的口吻寫一封力排眾議的書信,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最后板書設計:
力排眾議主動請纓
抬棺出征收復xxx
植樹造林建設xxx
左公柳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出版社s版第八冊教材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左公柳》。下面我將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課后反思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單元課文主題是“赤子情懷”,講述的是一系列愛國者的英雄事跡,《左公柳》這篇課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課文通過對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講解,向我們生動介紹了一位100多年前為祖國領土完整,不顧年老體衰,毅然主動請纓,千里抬棺赴敵的英雄形象,表現出左宗棠愛祖國,愛新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壯志豪情。本文課后練習分別是讀文并選擇喜歡的片段背一背;看看左宗棠做了哪些事情;讀一些句子,體會句中帶點的詞語在表達文章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詞語記憶。不難看出,文本中閱讀的基調偏于情感,語言文字的內容偏少,教學時如果僅從情感這條線索出發,學生僅通過朗讀,就可以知道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色彩。如果僅僅限于此,學生能學到什么?語文的工具性如何體現,文本的解讀如空中浮云,有形無物。另外,文本所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物經歷,學生平時接觸較少,由于歷史人物的兩面性可供呈現的資料相對較少。這就為學生了解文本,了解事件的歷史背景,了解并理解人物的言與行增加了難度。 細研文本,在教學中我力圖體現讀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動,在“讀——品——議”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領悟情感。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結合五年級學生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理解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
3、理解課文內容,從左宗棠感人的愛國事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以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相信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指導,以生為本,根據五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課前搜集資料,根據《導學案》質疑問難,自主探究等方法,在學生學會了這篇課文所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外,確立小課題“你認為左宗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還能收集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嗎?”并圍繞這個小課題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的交流與學習,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真正做到“小立課題,大做功夫”。
三、 說學法。
1、在閱讀中,聽、說、讀、想貫穿全文始終。
。、以學生自讀為主,學會劃出重要或喜歡的句子加以品析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學習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在學文中發現問題,并在小組合作中探究解決問題,然后全班討論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4、通過課外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檢查前置性作業(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與探究——拓展延伸與習作。
一、檢查前置性作業(自主學習)
1、檢查前置性作業了解學生掌握本課的生字和新詞情況,積累像楚楚動人(aabc)、不屈不撓(abac)普普通通(aabb)等成語。
2、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了解學生對本課相關資料的收集情況,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前置性作業的布置與完成激發了學生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3、針對課題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于文章題目發人深省,所以在學生上臺展示完自己收集的資料后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針對課題你能提出什么有價值性的問題?這時學生可能會提出:這篇課文寫的是誰?是左公柳還是左宗棠?寫左宗棠為什么題目是左公柳?課文一共寫了左宗棠幾件事?作者為什么借左公柳抒發自己的`感情?左公柳與左宗棠和愛國將士們之間有什么相同之處?這是一篇寫人還是寫物的文章?
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與探究
。ㄓ捎趯W生課前進行了自主學習,這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了鋪墊,確定好了這節課學習課文的基本問題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與探究,這樣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品左公柳
先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左公柳外形美:抓住 “高大茁壯、身姿挺拔、剛勁有力、宛如帷幄”這些詞語來感悟;左公柳的神態美:抓住 “剛強、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這些詞語來領悟;左公柳的精神美:抓住 “普普通通、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精神之樹”這些詞語來品味。認識到左公柳是一棵高大茁壯、身姿挺拔、剛強、生命力頑強的柳樹。 再引導深入學習;把寫柳樹的幾個句子連起來看一看,你有什么發現?(先寫樹的外形、再贊美樹的品質、接著再贊美具有不屈不撓、堅韌頑強品質的人) 最后教師點撥:這幾個句子,隨文逐步出現,讓我們對柳樹的認識得以加深、升華。這既是寫物,更是頌人,這就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板書:借物喻人
品左宗棠
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講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跡?一共寫了他幾件事?請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來,動筆寫一寫。并請三個學生上臺板書(第一件事: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第三件事: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再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即抓住對左宗棠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的句子加以品析與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最后讓學生來評價左宗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學生交流中隨機板書“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精神之樹”。從左宗棠感人的愛國事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拓展延伸與習作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借物喻人的文章,使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來寫人的表達方式。
2、選幾個典型事例,寫一篇借物喻人的片段或作文。指導學生抓住人物形象、人物特點、細節描寫等進行寫作。
3、進行習作的點評。
四、說反思
1、在“一切相信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在課堂上“不見自我”,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修辭手法、改句式等方面學習,教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主動參與學習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他律”為“自律”,從而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激發了學生的靈性。
2、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能自由、大膽地參與交流,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逐漸學會了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當我也加入他們的討論時,他們變得更踴躍,并且樂于從文本中發現問題,并提出來考考其他同學,促使其他同學去研讀課本,再次主動積極地與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在這多重對話中,學生的疑問冰釋了,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學生變得愛閱讀了,對習作也沒以前那么膽怯了。語言思維能力得以鍛煉整個課堂完全是生命的課堂!是充滿陽光的課堂!
3、這節課做到了“小立課程,大作功夫。”增加了課堂的容量。
左公柳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左公柳》記敘了作者在游覽參觀玉門關途中聽到導游所講述的左宗棠的愛國事跡。全篇按照“總起引入一具體分述一總結抒情”的思路行文,在寫作上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1、題目一語雙關。“左公柳”既指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為保衛新疆、建設新疆,作出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2、以“柳”貫穿整篇文章各部分,詠柳喻人。
3、課文夾敘夾議,既有對柳樹的細致描寫,也有對柳樹的贊美;,既有左宗堂誓死抗敵的經過,也有對左宗堂英勇無畏精神的頌揚。
4、記敘有詳有略。課文詳細記敘了左宗棠收復新疆失地的經過,略寫了建設新疆的過程。
基于課文的這些顯著特點,我把本科的教學目標定為:
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領悟課文的幾種表達方法,體會左宗棠的愛國之情。教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現代課堂倡導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摸索的'主體意識,教師作為主導者,要科學地組織雙邊活動.本課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左中棠這個人物個性鮮明,感情強烈誠摯,根據這篇課文的特色,教學時宜采用讀悟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讀讀——悟悟,讀讀——寫寫"的方式,在讀中領會,在讀中質疑,在讀中升華感情。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根本任務.新課標中還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動,不應以教師的剖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自動積極的思維和情緒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緒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要珍視學生奇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基于以上兩點,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主要運用以下兩種學習方法:
一是自讀自悟,交換討論,合作學習.
二是抓重點詞句,悟文章寫法,品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流程:
“疑學導練”四步導學是我!皹嫿ㄒ詫W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是被實踐證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模式,在本課教學中,我按照這一模式設計了本課的教學。
第一步:疑:創設情景,質疑激趣。
上課一開始,我以課件輔助介紹左宗棠:他曾豪言: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他是清朝一代名官,為收復新疆、建設新疆發展民族工業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勛的民族英雄,再出示左公柳的圖片:這是一株普通的柳樹,然爾它卻承載著一種精神,承載著一段永恒的歷史,它改變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沙漠荒涼,他們之間有什么關聯呢?讓學生對兩個完全沒有關聯的事物進行聯想,并把這個問題帶入到下面的自學中去,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學:學法指導,自主感悟。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不是教師問出來、講出來的,而是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的,在學生求知欲望得到膨脹之時,我及時出示本課的自學提示:①畫出描寫左公柳的句子,想一想它與左宗棠之間有什么關聯。②畫一畫,讀一讀課文中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段落,并做好批注。
此環節,學生帶著自學思考的內容,自主學習,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來與文本對話。
第三步,導:以讀定教,以導促讀。
在學生充分自學之后,我要及時和學生一道歸納出作者對柳樹的描寫、贊美和對左宗棠愛國壯舉的記敘。尤其是引導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三件典型事例: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植樹造林。讓學生交流對劃出的重點詞句的理解,指導學生把小標題和對句子的理解寫在課本,讓學生初步掌握眉批和旁批的方法,最后點撥課文為什么以左公柳為題?讓學生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怎樣通過詠柳來喻“左公”的。真正達到語文教學以讀促寫的工具性目的。
第四步,練:內化能力,練習鞏固。
運用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新課程規定的語文教學的本質。左公柳這篇課文的寫作特色很鮮明,以物喻人、抓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的品質,為此在本篇課文的末尾,我安排了小練筆,寫一個小片斷: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征。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訓練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環節之中。
五 、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施教的“藍圖”,是教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的縮影。為此根據學生學習的思路,我設計了如下板書。既勾勒出課文的脈絡,突出教學重點,又加深對課堂所講知識的理解。
22、 左公柳
借物 喻人
左宗棠
抓典型事例
左公柳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左公柳》是語文出版社第十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課文主題是“赤子情懷”,講述的是一系列愛國者的英雄事跡,這篇課文通過對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講解,向我們生動介紹了一位100多年
前為祖國領土完整,不顧年老體衰,毅然主動請纓,千里抬棺赴敵的英雄形象,表現出左宗棠熱愛祖國,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壯志豪情。
二、說學情
這是一篇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范文,文本所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物經歷,學生平時接觸較少,教學本課時,要結合有關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文本,了解事件的歷史背景,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新疆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出的滿腔愛國熱忱,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熏陶。
另外,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語言文字已有了一定理解,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抓關鍵詞來引導他們關注語言,感知、領悟文本的內容、內涵和在語言表達上的方法及奧妙,以切實提高他們的語言感受、理解和表現的能力。
三、說目標
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識記生字,學習課文1-3自然段。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制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新疆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出的滿腔愛國熱忱,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本文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
根據目標定位,結合本單元的編寫意圖,我將“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將“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作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情感是閱讀的靈魂,凝聚著作者生命的情致的作品,需要讀者主體用心去品味,只有情感的積極投注才能映射出它璀璨的光芒,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與文本對話”!叭狈η楦械恼J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刻性。”這是列寧在人們認識世界方面所做的'精辟論述,可謂一針見血。
為此,本課教學我將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自讀悟情、激情美讀,以“情”為線索,以“讀”為抓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對話升華中,抓重點文句,品重點文段,充分感受左宗棠滿腔的愛國熱忱。
五、教學流程
。ㄒ唬┣榫硨耄ぐl情感。
我利用課前播放新疆民歌,再配以獨具特色的新疆風景圖畫,以此激發學生對新疆的熱愛與向往,奠定本堂課的情感基礎。接著激情導入:剛才歌中所歌唱的是我國的哪個地區呢?正像歌中唱的那樣,我們新疆是個好地方,風吹草地現牛羊,葡萄瓜果甜又香。可是在19世紀60至70年代的時候,美麗富饒的新疆曾一度被外國侵占。那么我們是怎樣收回新疆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曲正氣之歌,看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這樣的設計意在讓學生的情感迅速走進情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從而為下文的學習奠定基礎。然后轉入新課,板書課題,讓學生讀題質疑。學生也許會問“課文究竟是寫柳呢還是寫人?寫左宗棠為什么要以左公柳為題呢?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我這里利用課題質疑,讓學生主動思考與課題相關的問題,這也正是學生所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學生在讀課文時,才能更有目的地去思考。
。ǘ、自主閱讀,觸摸情感
1、先讓學生帶著剛才的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書上。
2、接著讓學生說說左宗棠的什么精神最讓你感動,從而讓學生觸摸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悟,都給予肯定和認可。
。ㄈ⑸钊胙凶x,品悟情感力排眾議,主動請纓
1、當時,臺灣被日本人占領,海防也出現問題。由于國力有限,大臣們認為國庫空虛,根本沒錢打這場仗,清廷內部爆發“海防”、“塞防”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他們還認為新疆是千里荒漠,貧瘠之地,同時,新疆路途遙遠,運輸艱難。這段歷史久遠,學生了解較少,理解起來較困難,我利用出示地圖,為學生進行講解,接著讓學生默讀第六段,結合查找的資料,采用小組交流來學習大臣們有哪些偏頗的認識,他們為什么主動放棄新疆。
2、聽到大臣們這么多偏頗的認識,主張放棄新疆,你的心情怎樣。面對這么多偏頗的認識,左宗棠又是怎么做的呢。(板書:力排眾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力排眾議”和“拱手相讓”,深度追問他是怎樣力排眾議,拱手相讓的有什么,還有什么,激發學生充分想象:(我們拱手相讓的是160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千辛萬苦建立的基業,豐富的糧產和礦藏,聚寶之盆。新疆是我國西北門戶,這里不僅軍事地位重要,而且物產豐富,還是連接歐亞的通道。)
以上設計我們看到了左宗棠高瞻遠矚,讓我們想象當時面對群臣的叫囂,他挺身而出,毫無懼色,大義凜然力排眾議的場面.借此深化學生的讀,通過讀來展現左宗棠鐵骨錚錚的風采。采用不同形式的個別讀、師引讀、齊讀指導學生讀出左宗棠的堅決、果斷和滿腔的愛國熱情。
3、69歲高齡的左宗棠身體非常虛弱,經?妊。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但發出了力排眾議的豪言,還作出了怎樣的壯舉?(板書主動請纓)(齊讀第七自然段。)是什么力量支持著他“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意在讓學生感悟他滿腔的愛國熱忱和保衛祖國的決心。(板書:愛國)借此讓學生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知道作者是通過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來表現左宗棠這些品質的至此。學生已明確了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的愛國事跡。教師適時點撥學生寫人的時候,要選取典型事例來寫,寫時要注意有詳有略。
抬棺出征、收復新疆
4、左宗棠收復新疆用了兩年時間,這兩年中有血雨腥風的戰斗,有和敵人巧妙的周旋,還有與沙漠惡劣環境的抗爭。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沒有寫這些,卻偏偏選取了抬棺出征這個材料。學生的情感與語文學習相伴相生,我利用出示抬棺出征畫面,再配以震撼人心的音樂,引導學生伴樂自由朗讀這一部分,把最能打動自己的詞句畫出來,在書上做出簡單的批注。這樣感性認識的豐富,帶領學生進入了情境,學生的朗讀也就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隨機出示重點句子:“然而這個剛毅堅韌的湖南老人,面對兵馬疲憊、糧餉匱乏、運輸艱難等困難重重,仍信心百倍。他肩負著國人的重托,胸中燃燒著正義的烈火,率領六萬湖湘子弟兵,悄然離京,馬不停蹄地趕往千里之外風塵滾滾的戰場。 臨出時,左宗棠便鄭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復新疆失地的征戰中死去,就用這口棺材收斂他的尸體!苯又龑W生向左宗棠提問。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你面對重重困難,還這樣信心百倍呢?你為什么要抬著棺材上前線?然后采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說說左宗棠是怎么想的。這樣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在重重困難與抬棺出征的對比矛盾中,體會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不趕走侵略者決不還朝的決心。
教師激情導讀:是啊,從你們的發言中,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一個年愈七旬的老人那顆劇烈跳動的愛國心,那份赤子情,那種為了正義、祖國領土統一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面對左宗棠視死如歸的決心,在場的官兵會怎么想?面對強敵,他們又會怎么做?以此激發學生的說,深化學生的讀。
植樹造林,建設新疆引導學生認識到:左宗棠憑著滿腔的愛國熱忱,收復了新疆失地,而且,他憑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為新疆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種樹是左公建設新疆中最典型的事例。引讀13自然段,本段采用以讀代講的形式來學習。
然后補充資料:他的朋友楊昌浚到西北為他籌備軍務時本以為會看到王之渙《涼州詞》中描繪的景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學生齊讀),沒想到看到的卻是片片樹林,寫出了:“新栽柳樹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钡脑娋洹#ǔ,學生齊讀)
從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收復新疆;植樹造林,建設新疆的壯舉中,從幾萬將士與侵略者的戰斗中,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了他們的愛國情、赤子心。
(四)、解題,升化情感
此時,在孩子們感受到了左宗棠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后,再來理解作者已經把柳樹看作了愛國將士,看到這柳樹,就仿佛感受到了像左宗棠一樣的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所以說它是精神之樹。因此對它產生了景仰之情。讓孩子知道此時的“左公柳”不僅僅是那棵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為保衛新疆和建設新疆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ㄎ澹、 布置作業,延續情感
(1)左公雖去,道柳尚在。這柳樹承載而且延續了左公及愛國將士們的精神氣節。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質。接著讓學生談談本堂課的收獲,可以是寫作方法的學習,也可以是人物精神的學習
(2)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 閱讀有關左宗棠的歷史故事,進一步了解清代名將左宗棠的事跡,以此受到熏陶和教育,延續學生的愛國熱情。
激情升華,孩子們現在國家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的策略,新疆就屬于其中一個重要的省份,國家制定了大量政策,措施發展新疆,建設新疆,在這里讓我們共同祝愿新疆的明天更美好!
以上的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做到師生在融入文本,引發共鳴中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教育,從而生成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板書:
左公柳
左宗棠
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典型事例
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語言神態
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左公柳說課稿】相關文章:
五柳先生傳說課稿02-27
《五柳先生傳》說課稿01-05
五柳先生傳說課稿13篇03-03
《公儀休拒收禮物》說課稿01-02
柳的詩句10-29
柳優秀作文03-03
春天的柳作文03-06
《柳》詩詞賞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