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牛津英語的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5A的Unit 9,這個單元的核心內容是"辨認形狀"。Unit 9 B. Look, read and learn學習圓形、星形、心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橢圓形這八種形狀,其中前四種形狀的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寫,并初步運用What shape is it?將形狀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起來進行交際。
二、教學策略
新課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達到發展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小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占優勢。為了到達教學目標,落實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借助日常生活用品,我采用活動的教學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協調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開放的。
三、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的有機結合,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對本課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游戲學生能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能敢于、樂于、善于開口講英語,積極參與交流,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2.認知目標:學生能聽說讀寫五個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star, heart);能聽說讀四個單詞(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oval);能運用What shape is it?或What shape is the...? It's a/an...進行口語交際。
3.能力目標:學生能用英語相互交流日常生活用品的形狀;能發揮想象,綜合運用圖形,創造性地畫出各種圖案。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學生能聽說讀寫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star, heart);能運用What shape is it?就物品的形狀進行口語交際。
2.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正確地用英語說出八種平面圖形;能運用What shape is the...?進行交際;能正確說It's an oval.注意an的用法。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電腦、錄音機、單詞卡片、鐵絲、各種形狀的物品(雞蛋、餅干、巧克力、糖等)。
2.學具:學生自備各種形狀的實物。
六、教學過程
1.歌曲激趣,營造氛圍
英語歌曲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這首深情動聽的歌曲既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歌詞中的star, diamond又能為新課學習作鋪墊,自然導入新課。
2.聯系實物,學習新知
小學高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結合日常生活用品,借助于多媒體,運用圖片進行直觀教學。由歌曲引出star,結合海星教學star;借助心形的盒子學習heart;由看太陽的形狀circle學習橄欖、雞蛋的oval;通過鐵絲變形,由oval學習square,再變形到diamond;再用紙把diamond折成triangle;隨后用兩個triangle拼成一個rectangle,依次學習這八種平面圖形。
3.趣味游戲,鞏固掌握
寓學于樂,讓學生輕松、快樂、高效地學習,是我們的追求。游戲,是我們的好幫手之一。因此,我在本課設計了Look and imitate(模仿秀),What's missing(順風耳),Read quickly(小八哥)三個游戲。第一個旨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養成靜聽、細看、敢說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二個旨在考驗學生的聽力和鞏固用英語說圖形;最后讓學生在游戲競賽中熟練認讀圖形。
4.實物操練,習得語言
運用實物,師生之間進行句型操練,再由學生兩兩操練,自由操練。針對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性,不強求學生用What shape is the...?會話,適當降低要求,可以用What shape is it?掩蓋實物的形狀,制造信息差,讓學生競猜,在猜說中鞏固本課內容。
5.布置作業,鼓勵創新
小學生英語聽說領先,讀寫應該緊跟。因此,我請學生邊抄邊讀四會單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小學生想象豐富,我鼓勵他們綜合運用這八種圖形設計一種物體,并在各種圖形上用英語標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2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小學英語》3B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單詞pencil等及句型Is this your…?Is that your…?等。
二、說教材
本單元的日常交際用語是圍繞“詢問人”展開的,能聽懂、會說簡單的否定句This isn’t my ….能聽懂、會說、會運用一般疑問Is this your…?Is that your…?來對學習用品進行問答,肯定回答Yes, it is.否定回答No, it isn’t.
本節課是單詞結合句型教學。它是在學生初步學習了句型This is xxx. That is xxx.之后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新詞,感知句子Is this…?為下節課的教學打下基礎。本課時容量大,但難度不算太大,并受到學生的喜愛。
三、說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會讀單詞isn’t, that’s, pen, pencil, pencil case等。
2.能聽懂、會說、會讀日常用語This isn’t my pencil. Is this /that your pencil? Yes, it is. No, it isn’t. 3.能正確地理解并朗讀對話內容,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嘗試表演課文內容。
4.樹立團結友愛、幫助同學的'助人為樂的精神,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采用創設情景法、直觀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方法。以課標為指導,以聽讀結合為方式,堅持“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堅持以話題為核心,以聽讀結合的方法安排本課教學。
五、說教學過程
Step1 Warm-up
Say a rhyme: open the window
Game: Listen, point and say
T: 1. window door blackboard學生邊指物體邊說a…同時教師說完整的句子,This is…/ That is…
2.rubber T:rubber學生學過指著rubber T: This is my rubber, where’s your rubber?(中文)
引導學生用This is my…的句型。
3.pen T:pen部分學生應該知道。T:Look, this is a pen.然后老師說show us your pen .
Step2 Presentation
1.Learn: pencil No,it isn’t.
T:Is this a pen? S:No,it isn’t.學生不會的話,老師提示:yes or no?Teach:No,it isn’t.(中文)反復問學生,操練No,it isn’t.
T:It’s a pencil. I have a pencil , this is my pencil. Do you have a pencil?Show it to your classmates.讓學生互相展示一下自己的鉛筆。
2、Learn:pencil case
T:Look,this is a pen,this is a pencil. I can put them in a pencil case.
讀四個文具,然后做游戲。
3. Play a game
T: Look, here’s a box,(今天早上我在地上撿了個文具,放在了里面,文具是事先從一些學生那里拿的)
a:Try to guess!
Learn:Is this a ….
S:Is this a rubber? T: No, it isn’t.多玩一會游戲,讓學生感知No,it isn’t的意思,再開始跟讀。
Learn: No,it isn’t. isn’t=is not
b:Let’s open it, OK?
2.teach :Yes, it is.
S:Is this a pen ? T: Yes, T: Yes,it is.
3.Learn: Is this your..?
T: Hello,XX. Is this your pen ? S: No ,it isn’t.(多問幾個學生)
T: Who can help me find the owner? (讓學生幫助找到失主。)
4. teach “Is that your …?” “That’s my ….”
T: Is that your pencil?
S: Yes, it is.
T-S
T: There are many things here, rubber, …, we can find their owners after class.
Step3 Story time.
1. Show Mike,
T: Look, who’s he? Ss: Mike
T: He has a nice pencil, too, T:Is this Mike’s pencil ? Let’s ask Mike.先讓學生個別問,再說麥克聽不清,全班問。引出This isn’t my pencil.聽-讀-模仿
2. Watch and answer
a: What is Mike looking for?
b:What colour is Mike’s pencil?
3.Watch again
a. Who helps Mike?
b:What does Liu Tao say?模仿句子,注意語音語調。
c: What does Yang Ling say?
A: Does Mike find it?
By the way: What does he say?
4 Follow the cartoon
5 Show time
Step4 Production
每個丟失物品的背后都有一個著急尋找的身影,相信你撿到了也很樂意幫忙吧!
情景:你跟你的小伙伴在走廊上玩耍的時候看到了一支很漂亮的鉛筆,于是你們撿起來,開心的找到了它的主人。
You can use:
Hello, xx
Is this/that your pencil/…?
What’s this/that?
Yes,it is./No,it isn’t.
Here you are.
Thank you.
Step5 Homework
板書: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
Is this/that your pencil?
Yes, it is. / No, it isn’t.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蘇牛津版教材5B第九單元BC部分。這兩部分是本單元的核心內容,具體介紹了國家、國籍和語言。重點學習句型Where are u fr? 及其答語。在B 4B第八單元中學生已學過China,Chinese,English.,因此.教師可采用以舊帶新的方法拓展相關內容。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面向全體而又分層教學的方法,介助情境教學,利用各種媒體的輔助,讓學生在教師鼓勵性評價中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多說、多做、多練中學會用書面和口頭語傳遞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增進對西方文化的理解。
根據本學段學生心理年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制定了如下學習目標:
(一)語言知識目標:
1)能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U,British, USA, Aerican, Australia, Australian, apan, apanese, France, French。
2)學習四會句型Where are u fr? I’ fr … I’ …
(二)語言技能目標:
1)能根據情境和圖片說出單詞和句子
2)在設計的情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
(三)情感態度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口,主動模仿。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文化意識目標:
讓學生掌握并了解一些國家、國籍和他們的語言,能在學習中體會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感受世界和平的重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五)下面說一下本課的重點難點:
學習要求四會的語句:Where are u fr? I’ fr … I’ …/ U,British, USA, Aerican, Australia, Australian, apan, apanese, France, French等。
(六)教學準備:
國旗圖片、世界地圖、世界各國國旗、錄音機、掛圖和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
通過設置良好的情境,讓教師的語言調節、縮短知能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獲得主動發展,通過角色效應,強化主體意識。
(二)小組學習法
每4人一組可兩兩交流也可自由選擇,在互動中互相啟發產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而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學生也在獨立與合作的交織中調控了自身的學習,變得自信,自強。
(三)練習法
把大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中拓寬了學習思考方向建造了知能轉化的橋梁。
三、說教學程序:
在教學中我主根通過情境感知——靈活操練——生活實踐,這三個主要環節來突破重點難點。
Step 1:War up
1.聽讀a rhe:Ce here and eet us,please。渲染英語學習的氣氛。
2.師生課前自由會話。
Step 2:Revisin
1.出示一張中國地圖,讓學生認讀國家名稱,并自我介紹。如:I’ fr china. I’ chinese. I spea chinese 。
2.師問句型:Where are u fr? 教師在一個學生身上粘上國旗,讓他進行句型練習。
Step 3:Presentatin
1.上述師生問題的方式運用圖片或教學片引出三會和四會單詞詞組:Where are u fr? I’ fr China. I’ Chinese.
2. USA, U, France, French, apan, apanese 的引出方法同上。
3.學生同桌操練。
Step 4:Cnslidatin
1。小組競賽:出示一幅地圖,讓學生粘上教師所說的圖片,學生再用I’ fr… I’ … 句型描述,看哪一組粘得多,說得快。
2.聽錄音,朗讀單詞和詞組。
3.小組活動,檢查朗讀單詞情況。
4.教師出示圖片,學生用所學的單詞和詞組造句。
5。完成書上C部分的練習:先說后做。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總析
《PEP Primary English》是一套全新的中小學銜接的小學英語教材。本教材編寫的脈絡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體,兼顧語言句法,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語言交際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教材的主要特點體現為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突出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和學科的有機結合。
2.單元簡析
PEP教材以每單元一個話題構建全書,每單元按A、B、C三大課型設計。教材因考慮到地區、師生等差異,教學內容具有靈活性和彈性。C部分為選修部分,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增加或刪減。
二、教材處理
1、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重難點確定
《 Where Is My Ruler?》來自于PEP第二冊五單元Part B的對話,主要教學內容為主動向他人借用物品,并做到有禮貌。因為,我始終認為:教材只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種良好的資源,但決非教學的唯一和全部。教師是在"使用教材",決非"教教材".因此,我們在使用教材時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有的放矢地對教學內容、教學順序進行調整,應該有著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而不能完全地拘泥于教材的內容,迷信于教材的安排。
基于以上原因,我把Recyle1.中的選學內容"小制作Make a widow card "和教學活動中常會出現的禮貌用語整合在這節課中作為了教學內容之一。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句型Can I use your…和禮貌用語詞,如:Excuse me. Please. No problem……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靈活、恰當地運用該句型。
2、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綜合行為的表現進行描述的,基于此,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目標
學會用英語禮貌地向他人借用物品并做出恰當的應答;2) 技能目標
能用英語積極主動地與人交流,能夠輕松完成借用物品的任務;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的團隊精神,使他們懂得幫助和分享,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4) 文化目標
了解卡片的制作以及卡片在西方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三、教法設計
以課標的理念為指針,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和發展要求,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開展教學。
1、 情景教學法
皮亞杰說過"孩子是天生的想象家,他們常常分不清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他們有著無比豐富的想象。" 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使其表達富有真實的意義,因此,成功的情景創設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它對于學生感知、領會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新知引入的環節中,我就創設了因教師忘記帶書而去借學生的課本這樣一個情景。
2、 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學習就是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學生在運用中學,為了運用而學,它符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教學任務:布置學生借用yo-yo, 制作卡片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畫中學。
四、說學生、學法
經過近兩年的英語學習,三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養成了初步的學習策略,他們語言有了一定的積累,具備了一定的交際能力。更可貴的是,他們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開展英語活動,參與意識強,能夠在活動中自主地學習英語。
因此,我以合作學習的方法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之中。在本課中,我組建了學習小組,確定了小組長,一個學習任務布置后,成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或組內成員幫助下完成活動。這樣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到了不同層次的英語,每個人均有不同層次的收獲。這既體現了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也把分層教學落到了實處,避免了大班教學中部分學生得不到參與的現狀。 五、教學手段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實物和多媒體的手段來輔助教學。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有限,決定了他們對直觀、新穎、有趣的材料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學中的這些教學手段符合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六、教學過程 (40分鐘)
1. 復習舊知,鋪設新知
一上課,課堂便響起了輕松活潑的歌曲《Where is My Monkey?》。孩子們合著旋律歡快的唱歌。緊接著,老師通過利用乒乓球在手上不同位置擺放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快速說出其方位。
該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復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系的舊知識"Where is…"及"It’s…",為新知識的引入做好鋪墊。同時,優美的歌曲,有趣的方位變化能吸引學生,為本課創設了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自然地為新內容的學習作好認知準備。
2. 設計情景,呈現新知
復習完后,教師準備上新課了。但是同學們卻發現老師滿臉焦急,四處在尋找東西。原來,老師忘記了帶來教材。怎么辦呢?課得繼續上呀!此時,學生們關注著事情的處理,完全投入到老師巧妙設計的情景中。而老師把握住這最佳時機,走進學生中,問道:"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book, please?"(我可以用你的書嗎?)本課新知的引出順理成章。學生通過情景悟出其義,在老師的引導下做出回答"Yes ,please ."或者"No problem".
創設情景,懸念引出新知,這符合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它對學生感知和領悟語言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師生的情感在孩子們的踴躍借書中也得到進一步升華。
3. 反復操練 鞏固新知
在老師通過借書引出新知的同時,也讓學生感知了新知,增加了學生的語言輸入量。接著,老師拿出一個溜溜球,笨拙地擺弄著,總也不成功。在老師的示意下,孩子們都爭相想上臺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展示自己玩溜溜球的技術。因只有能熟練說出"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yo-yo?"才有機會上臺,所以同學們學習很有熱情,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幫助,虛心向老師和小組長請教,力求快速學會新知。
教師在這個部分先全班操練,再個別展示,然后小組互相幫助、練習和運用,循序漸進,注意學生操練的"面"和"度",使學生由不會到會,繼而熟練掌握,為下一步語言的綜合運用做好準備。誠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的,而是激發學生學習 的興趣。"此設計就抓住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激起了學生學習欲望。該任務的`設計也體現了為做而學,學了就做的任務型原則。
4. 學以致用,運用新知
在這個部分,教師首先展示課件:在優美的輕音樂中,一張張精美的卡片在眼前不斷閃現,色彩斑斕,造型美觀…… 一張完美的卡片應該是這樣的。而此時,師生手中卻只有一張事先做好的半成品卡片——全都沒有著色,而且現在每個孩子手里只有一種顏色的蠟筆。為了使自己的卡片也色彩豐富,孩子們必須要主動向他人借筆。這時,教師相機出示任務的要求:運用所學英語借蠟筆完成卡片制作的任務;注意恰當地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同學間應當互相幫助。
此時,同學們在老師創建的一個貼近生活的環境中,沒有任何的壓力,積極主動的用英語進行真實的交際。這一刻,英語不再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而是成為了一種幫助他們做事的工具。這時,英語教學也跳出本學科的狹隘范疇,與美術、手工學科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學科間進行了有益的滲透。這個活動,不僅是讓教師達成了教學目標——語言的綜合運用;更是讓教師完成"塑人"的任務—— 加強學生品德的教育,讓學生懂得互相幫助,懂得共同合作,懂得分享,懂得做人的道理。
5. 家庭作業,學習延伸
u 向你的父母或朋友展示你的作品,請他們做出評價;u 教你的朋友或父母制作一張window card.
在作業布置上,我采用了展覽式、拓展式的方法,旨在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同時也延伸了學習的空間,給學生課后創造了機會運用英語,體驗成功的快樂。
七、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做到簡明扼要,突出重點,便于師生歸納總結。
八、歸納小結
綜觀整節課,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啟發為主導的原則,由淺入深,環環相扣。設計教案時,我努力遵循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和多樣性的評價,深思自己的教法是否科學,學生的學法是否可行……但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著教書和育人的雙重責任。對于孩子們,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們道德的養成、心靈的健全、人格的完整。我們通過課堂,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快樂和自信,讓每一顆心靈都感受到平等、尊重,讓他們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會贏得未來。
曾在某本教育雜志看過這樣一段話:學習從需要開始,反思從課堂開始,超越從探究開始。最后以這段話結尾共勉,讓我們共同努力,不斷超越自己,為我校小學英語添磚加瓦!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5
我要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3b教材中的 unit 3 family members 第二課時。在課改的背景下,本套教材避免了傳統的缺點,強調了學生的興趣、經驗等,能結合實際, 貼近生活,插圖生動活潑。三年紀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還更加重視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個特點在本單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一個單元分 a、b、 c、d、e主部分,主要是學習“認人”,與第二單元“認物”有相似之處,只是將物品轉化為認識朋友的家庭成員,結構上仍然圍繞一般疑問句展開,本單元還體現了教材重復出現的特點,復習了前一單元用 yes or no 回答等語言點,新語言點將在以后的教材中分散出現。 因此,本單元在整冊教材中承上啟下,具有特殊意義。
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已經能用is this…this is…i think.進行詢問回答。能聽懂會說 father, mother, aunt, friend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為用 who’s he/she?he’s/she’s your…i think. 進行詢問回答。根據這一安排和學生整體認識水平,從知識教學,能力培養等方面考慮,我確立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能聽懂,會說單詞:daught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son.
2.能聽懂,會說日常用語:who’s he/she? he’s/she’s… he’s/she’s your… i think. yes, he/she is . no, he/she isn’t
3. 能運用所學句型造句進行對話表演和口語交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聽懂、會說日常用語: who’s he/she? he’s/she’s… he’s/she’s your… i think.
yes, he/she is . no, he/she isn’t
2.能聽懂單詞、會說單詞:daught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 son.
為落實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用word puzzle呈現新單詞son/daughter/father/mother, 并結合句型拼讀單詞,這種方式很新穎,通過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這句話來揭示本節課主題family
二.呈現新知
1.read and guess,幫助學生已舊引新,建立英語思維,如father’s father=grandfather / father’s mother=grandmother
2.借助helen’s family tree,圖文并茂,復習鞏固8個家庭成員,并請學生模仿helen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3.結合自己的照片,通過句型he’s/she’s…向同組同學大方介紹自己的家人。教師先與一名學生做示范。
4.通過rhyme復習who’s he/she?
三.復習鞏固
1. 展示照片,出示句型is she/he your…? yes, she/he is. /no, she/he isn’t.
2. 通過part c,圖文并茂,操練所學句型。
四.總結
1. words: 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
2. sentences: is she/he your…? yes, she/he is. /no, she/he isn’t. who’s he/she?
五.拓展draw and guess
通過畫一畫你的家庭成員,復習并鞏固所學單詞和句型。
六.作業
1. 搜集其他家庭成員的名稱。
2. 借助照片,向你的好朋友介紹自己的家人。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努力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活動為方式,變課堂為生活,運用情景法、觀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使學生以生活為課堂,逐步提高自己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牛津英語教材的特點是注重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及學生興趣的培養,書中內容多與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有關。強調學生的興趣、經驗,貼近孩子的實際生活。讓孩子能在將課堂所學靈活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牛津1A unit7 My family第一課時。根據牛津教材強調生活化的`特點,我將我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知士標:
1、使學生掌握一個句型:
Whos this boy/girl? This is …
2、學習認讀單詞:father mother me
3、了解單詞:brother sister love
4、能用This is …來介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語言技能目標:
1、使學生能夠根據指令做動作。
2、根據情境說出單詞和句子。
3、在圖文或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模仿,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信心,樂于參加老師組織的教學活動。
文化意士標:
能夠恰當使用英語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了解英語國家中介紹他人的方式并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
二、說教法學法
(一)實踐學習法
小班化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所以在本堂課中,我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用This is…這個句型來介紹同桌,介紹自己的全家福。讓孩子通過自主的實踐學習來開口說,掌握這個句型。
(二)情境教學法:
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單詞和句型練習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及班里孩子的照片。讓孩子對課堂充滿新鮮感和親切感。同時通過老師示范,讓孩子發揮想象力。模仿father mother的動作,更好地識記單詞。
(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課上師恰當的使用激勵性評語和贈送小禮物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我把本課教學模式設置為
一、熱身
1、聽做動作2唱跳結合(教師與學生一起表演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達到熱身,同時也復習身體部位的效果。
二、新授
1、介紹同桌,操練this is…。
2、利用課件圖片,做猜測游戲。
3、通過課件,板貼,表演動作來學習me father mother三個單詞
4、借助手中全家福照片,操練句型。
5、結合在座家長,師問生答。
三、拓展
1、結合家長,通過畫一副全家福,進行愛的教育
2、學習一首韻律小詩,鞏固單詞
四、鞏固與延伸
1、背誦韻律詩
2、能自主地收集其他家庭成員的英文說法。并介紹給同學聽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7
一、內容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2 Ben’s birthday Part A。本單元圍繞“Ben的生日”這一主題,從談論生日的具體日期入手,到邀請朋友參加生日聚會,小客人來訪、祝賀、送禮等情節,著重掌握有關“詢問日期”的句型What date is it today ?、“邀請”、“征求意見”的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Would you like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 Sure./Yes, I’d like to . Would you like a VCD? Yes, please.等日常交際用語。豐富的語言材料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知識,也讓學生了解了英語國家“過生日”的文化習俗和習慣。為了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能在課堂上聽懂、會說、會運用日期的英語表達法和句型What date is it today? When’s your birthday?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nsent?我將A部分的教學放B、C部分教學之后,把它安排在第二課時。
二、說目標
1.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語言點:
What date , talk about ,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 Let’s wait and see.
2.掌握并會運用詢問日期,詢問生日,邀請、征求意見的句型及其回答:
What date is it today? When’s your birthday?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Would you like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 too?
3.能正確理解、掌握對話的內容,復習日期的英文表達法,了解英國國家人們過生日時的風俗習慣,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三、說重、難點
1.重點:能聽懂、會說、會讀本課詞匯,理解運用本課句型,能正確理解、掌握對話的內容并能流利的朗讀對話。
2.難點:詢問日期、邀請、征求意見等日常交際用語;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四、說思路和過程
整節課的設計思路我分為四大部分:Warm up環節以歌曲‘The signs in the park’帶領學生進入學英語的氛圍,并消除了學生周一的倦怠和換了一個新環境的不安。并由標志‘Be quiet’提醒學生以較好的狀態進入今天的學習。
正文的講解我分為三個部分: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在pre-reading環節中,我由‘Today’這個話題,讓學生自由地說說今天的事情,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而且是在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剛分了新的班級,學生的羞澀心理還很強,我給了他們一些提示:即,date, day, lessons, new classroom, weather, plans等,消除學生無話可說的尷尬局面,學生在說的同時,我不斷地進行追問,復習了一些學生已經掌握的句型并順其自然地引出本課的日常交際用語‘My birthday is coming soon. Let’s wait and see’,體現了六年級教學的綜合性特點。這個環節是我教學的一大嘗試也是對我課堂駕馭能力的一大挑戰,由平時的老師先發問,學生回答的固定思維模式取代了讓學生先自由地說,我進行追問和補充,學生說的內容可長可短,可難可易。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性。本環節以You did a good job. It’s my turn .We’ll learn Unti2 Part A結束,順利地過渡到文本教學。
在while-reading環節中,我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生聽、說、讀為主,我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課文的學習按照分—總—分—總的模式,即先由新人物Jim學習引言部分,再由學生的發問,整體感知Ben和Jim的對話內容。在對話的處理上,我又采用了分—總結合的方式,將14頁的對話內容分為第二段,15頁的內容分為第三段,逐一解答學生的問題,并穿插了多種活動,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對話,形成深度閱讀語篇的能力(即不僅停留在文字表面,深入其中,理解對話中所蘊含的意思)。讓學生自主閱讀了解中西方過生日的文化差異;讓學生設計Ben的生日邀請卡,是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學會設計邀請卡。討論中國人過生日的方式是由老師給出建議做游戲的形式進行的,在游戲中,化解了本單元的難點:Would you like to do sth?的用法和回答。反復閱讀第三段,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猜猜Jim會給Ben的生日禮物是什么?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更好、更透徹地理解文本內容,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在活動中得到培養。分段理解后再整體感知整篇課文,由糾正Jim的錯誤這一活動,將本課的重難點句型進行再一次的梳理,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并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自主發現語法難點Would you like to do sth?和Would you like sth?的不同回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歸納能力。
在Post-reading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在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以Today I know that …的形式取代了復述課文的方式。與本節課的開頭Today為話題遙相呼應,同時也逐漸培養了學生大膽說英語的自信,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性。第二個活動是欣賞同學們過生日時的照片,并由此進行情感的熏陶,Learn to care for our parents. Love our parents. We have grown up .在情感的升華中結束了本節課的教學。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除了讓學生回家朗讀、背誦對話外,布置了一個了解父母的生日,與同伴交流慶祝生日的方式的作業,讓學生將今天所學的知識,所領悟的情感在課下得以練習和延伸。
五、說板書
Unit2 Ben’s birthday
---Part A Listen, read and say
October is coming soon . When’s Ben’s birthday ?
Let’s wait and see . What would Ben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Do you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 ?
Would you like sth ? Yes, please./ No, thanks.
以上,是我本次教學的思路設計,是對語篇教學的又一次嘗試,真誠地期待你們的建議。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hat’s all !
Unit2 Ben’s birthday (PartA)
Classwork
Name
一、閱讀短文引言部分填空。
Ben is visiting Jim today. Jim is .He lives Ben .They often together after school. They are in .They’re talking about .
二、完成Ben的生日邀請卡
Birthday Invitation Card
Dear friend:
My birthday is , It’s on .
I’d like to in my house at 6 p.m .
Would you like ?
I hope you can come .
Ben
三、閱讀整篇對話,給下列句子糾錯。
1. What’s date is it ? It’s the 16th of October .
2.When’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on the the 16th of October.
3.Are you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 ? Yes. I do .
4.What do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 A yo-yo.
5.Would you like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 Sure .
6.Would you like to watch ‘Aladdin’ ? Yes, please.
7.Would you like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 ? Yes, I’d like to .
8.When’s can we watch it ? Let’s wait and see .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8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小學英語》3B Unit 7 Where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單詞a kitchen,where,where’s,can’t,find及句型I can ’t find…,where’s…?和相對應的回答It’s /She’s/ He’s…
二、說教材
本單元的日常交際用語是圍繞“詢問地點”展開的,教材中Learn to say提供了四個場景的圖片。第一、三場景是詢問某人在哪里。第二、四場景是詢問某物在哪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學生能聽懂、會說日常交際用語I can ’t find…,where’s…?He’s /She’s/ It’s…,并能熟練運用日常交際用語進行問答。
本節課是單詞結合句型教學。它是在學生初步學習了句型“I can’t find...Where’s it / she / he?之后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新詞,感知句子Where’s it /she/ he?為下節課的教學打下基礎。本課時容量大,但難度不算太大,并受到學生的喜愛.
三、說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針對學生實際,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聽、說、認、讀a kitchen,where,where’s,can’t,find等單詞。
(2)初步感知:“I can’t find...Where’s it /she / he? It’s in the /She’s/ He’s ...”等句子,學生能聽懂并理解其意思。
(3)能聽懂I can’t find...的意思,理解其表達效果.可以通過chant等教學手段熟悉并掌握句型.
(4)能區分he,she,in,on的正確用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
(5)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認真模仿的良好習慣和主動競爭的意識。
(6)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7)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
學習新詞a kitchen,where,where’s,can’t,find并能正確認讀。
五、說教學難點
能正確運用I can’t find…Where’s it /she/ he?及回答It’s in the /She’s/ He’s…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新單詞卡片、情景圖、錄音機、磁帶、桃樹、桃子、家庭作業紙、教學掛圖。
七、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仿力強、表現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主,以活動、合作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游戲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八、說教學過程
一、Free talk
1、Hello,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today. I’m from Ban Zhuang Primary School. I’m Miss Yao.
2、Hi, I’m Miss Yao. What’s your name? He’s …Hi, I’m Miss Yao. What’s your name? She’s …
學生在一個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是放松的',敢于說、敢于參與教學。教師要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我在這個環節與學生進行了朋友式的會話:Hi, I’m Miss Yao. What’s your name? He’s …Hi, I’m Miss Yao. What’s your name? She’s …不僅復習了舊知識,還渲染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二、Play a game
T:What’s 1 plus 1? What’s 2 plus 2? What’s 3 plus 2? What’s 4 plus 2?(通過學生的表現獎勵給學生桃樹并分組) What’s 4 plus 3? It’s 7.(引出單元Unit 7)
(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 begun, half done.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意、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
二、 Presentation
T: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blackboard?
1. Sentences: Where’s the …? It’s on /in …
2. New words: where where’s
(引出并板書課題where)
3.Practice
4.Act
5. Sentences: Where’s she…? She’s in …
(將Su Yang卡片移入a kitchen中,用Where’s she…?問并引出新授單詞)
6. New word: a kitchen
7. Practice
8.Action
. 9.Play a game and learn words: find can’t
(讓一個學生找卡片a kitchen,其余學生用Chant:Find find,I can find。通過聲音大小來提示離卡片的遠近。第一個學生找到卡片,第二個學生找不到卡片,教師把卡片貼在自己背后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從而引出生單詞can’t)
10.Learn the sentence: I can’t find…
11. Practice
12.Action
13. Sentences: Where’s he…? He’s in …
(把黑板上Mike的卡片揭下并說I can’t find Mike. Where’s he…?從而引出答句He’s in …)
Ⅲ.Listen
Step 1 Just listen.
(單獨聽,培養學生靜聽的習慣,讓學生整體感知對話內容)
Step 2 Listen and imitate
(通過全班模仿,半班模仿,男女生模仿,小組模仿,部分模仿,單獨模仿等形式讓學生逐句模仿)
Step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he dialogues.
Step4 Practice the dialogues.
Step5 Act the dialogues.
(重復完一幅圖,就同位操練一幅圖并表演一幅圖。)
Ⅳ. Homework
1. Listen to the tape more and more. (If you read the dialogues well, I’ll give you this big peach.)
2.Read and compleat.
(本題家庭作業不僅全面復習了本節課所學知識,也為下節課3、4兩幅圖的教學做了鋪墊)
以上就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不到的地方,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9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4B 中的Unit3 What’s your job?本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 “談論人物”,主要談論了人物的姓名、年齡和職業。
(二) 教學目標:
聽、說、讀、詞匯policeman, policewoman, waiter, waitress, worker, driver, cook, farmer.
聽、說、讀、句型 What’s your/his/her job?
教學重點:
能正確聽、說、讀、寫詞匯policeman, policewoman, waiter, waitress, worker, driver, cook, farmer.
教學難點:
正確聽、說、讀、句型What’s your/his/her job?和一些比較難讀、難拼的單詞。
二 說教法
1.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從學生身邊的情況展開討論。
2.課堂上穿插一定的小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說教學程序
1 Free talk
每一堂課的開頭很重要,要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興趣,這樣便容易開展下面的.內容。在這一部分,我先問候了幾位學生,然后以他們熟悉的人為謎底,用他們前兩個單元學習的句型Who’s that boy/girl with…?作為謎面,既復習舊知,又很好地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為下面的合作學習打下基礎。
Step 2 Lead in
緊接著,我又用游戲猜單詞復習一、二單元所學的單詞,最后出示字母 j讓學生猜,從而引出本課的第一個生詞 job.在此基礎上,順勢揭示課題并學習本課句型,同時運用已學過的職業單詞教師、醫生、護士操練句型。
Step3、 Presentation1
由于本課有八個單詞,其中四個單詞的末尾恰好都是er,根據這個特點,我將這四個單詞安排在一起教學。在呈現這些新單詞時我設計了不同的方法,如以方向盤引出driver,以工人帽引出worker,以圖片引出farmer,以托盤和茶杯引出waiter。同時,在朗讀單詞的時候,相機進行了句型的操練。
Step4. Consolidation
在教完這四個單詞后,我又引導學生總結發音規律,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哪些單詞末尾也有er,以幫助學生總結語言材料中的規律并加以應用。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一個chant作為鞏固練習。這首兒歌簡單易學,讀起來朗朗上口。He’s a waiter. Welcome waiter. She’s a driver. Hello, hello, driver. You’re a worker. A very good worker. I’m a farmer. A happy happy farmer.
Step5. Presentation
在新授另外四個單詞時,我也嘗試了不同的方法,如自己表演女服務員讓學生猜;請一胖男生戴上廚師帽,手拿單詞卡cook進行教學,同時將cook與book,look進行比較,以繞口令的形式訓練學生的口齒,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會新知識。最后在教policeman和policewoman時,我先出示女警帽和男警帽引出police,然后請一女生和男生上來試戴,引導學生自學policeman和policewoman,同時用本課的句型進行操練。課堂氣氛活潑,師生配合融洽。
Step 6. Consolidation
在最后的鞏固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男女生的對抗賽,對抗賽分為兩個環節,一是Act and guess。讓學生表演某一職業,然后提問What’s my job?同組的學生猜出他(她)的職業。第二個環節是看首字母或尾字母猜單詞并拼出來。這樣的游戲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起到記憶單詞的作用。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0
1.學生情況分析
本單元是牛津小學英語(上海版)新教材3A的第一個單元,學生已經過了兩年的英語學習,對新教材的模式以及學習要求也已基本適應,對教材上的四會單詞基本都能達到聽,說,讀,寫,拼背的'程度;聽,說,運用所學句型,對話;能進行基本的日常用語交流;能掌握簡單的語法知識點。
2.教材分析
就本單元學習內容而言,學生對日常的問答Hello.Hi.How are you?Fine,thanks./I’m fine too. Good moring. 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Good night.等句型都比較熟悉,能熟練問答,同時一些拓展性的問答,如:I’m just so so. I’m happy.等也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書寫方面有部分學生能正確抄寫、少部分還有格式的錯誤,如大小寫、標點等。
3.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1)、能聽說讀寫:Miss、Mr 、Mrs等詞匯
(2)、能聽說讀:Dolly、Miss Fang 、Mr Zhang、Mrs Wang、teacher、Mum
Dad 、cut、 stick、 Jane、 cake、 table、 make等詞匯
(3)、能掌握并運用所學句型進行自我介紹。
(4)、能掌握并運用We have a … This is …介紹他人。
(5)、能運用所學句型進行日常問候。
(6)、能掌握a的開元音發音,準確朗讀,并能根據發音判斷字母a。
(7)、能掌握四會單詞的正確書寫默寫,能用正確格式書寫核心句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學生與人交往的信心、在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的過程學習大方熱情的禮儀。
4.教學策略分析
(1)、單詞教學。
新授單詞在舊句型中進行引入和操練,在故事情境中,結合圖片進行Mr、Mrs、Miss的辨析。
(2)、句型教學。
以Alice作為文本主線,串起這一單元的重難點、將新授句型置入段落、對話、故事中進行教學。
(3)、字母a兒歌。
在教學字母a的發音兒歌時,將音標加入學習,在正確朗讀字母、單詞、兒歌的基礎上,進行其他單詞的整理歸納,并進行辨音、填空等形式的練習。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1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
大家好!
讓學生愉快地、充滿自信地走進我的英語課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讓學生在我的英語課堂上享受快樂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我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著。今天,借電子白板這一平臺,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說課,讓我們一起探討,共同成長。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1、教材體系
我說的是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課時。牛津小學英語是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和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編寫的。這套教材從視聽入手,注重學生的語言能力訓練,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靈活性強。
2、教材內容
第三單元的核心內容是“你看見了什么交通工具”,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用英語提問問題“What can you see?”同時引出新的4個交通工具“a plane,a jeep,a boat,a train”并結合單詞用“I can see a …”回答所提的問題。再次基礎上,拓展到學生生活中看到的事物,靈活運用句型進行操練。
3、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特別是二年級這些剛剛學習英語近兩年的學生,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英語的態度。使他們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通過單元中的詞和基本結構句型的操練,提高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滿足主體需要,培養創新意識。
(1)認知目標
a、能夠聽、會說、會讀單詞a plane,a boat,a jeep和a train
b、能夠聽懂、會說、會讀、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并能在適當的情景中自由運用。
c、能夠跟錄音朗讀對話,并能分角色進行表演。
(2)能力目標
a、學生能自由替換練習句型,能夠在真實語言環境下運用句型。
b、學生能綜合所學內容,根據所提供的情境,進行小組活動,組織對話。
(3)情感目標
心理學認為:成功感是人的深層心理需要。使學生從“要我說”“要我學”變成“我要說”“我想試一試”。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覺得自己能夠用英語進行真實的日常生活對話,從而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功感,自豪感。從根本上培養和保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教學安排
本單元共安排三課時,我今天所說的是第一課時。
(5)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課件,圖片
二、說教法與學法
1、愉快教學法
為了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同時緊扣see這一主題。我通過放大鏡看鏡下飛機導入課堂,隨后設計了聚光燈、拉幕、連線等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單詞句型操練變得充滿生機。教學中我用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眼神、手勢、言語與學生進行交流,用恰當的語言激勵學生。創設一種親和的語言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情景教學法
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啟思維的門扉。我在教授單詞和句型時,運用電子白板給學生提供了與生活中相貼切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真實語境下的交際對話,讓學生在聲、文、圖、象的新情境中去學習鞏固,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交際法
整個課堂上的對話要注重語言的交際性,靈活運用語言。通過電子白板所提供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真實的對話,達到真實交際。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通過復習導入、新課呈現、鞏固操練、拓展延伸、教學反饋以及課后作業五個步驟進行設計。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 begun,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復習導入分兩塊:
① Free talking:先是和學生進行每天都要操練的基本的問候語的問答練習,在此基礎上運用What’s this?句型復習第一和第二單元學習的英語單詞,同時運用圖片復習學過的交通工具bike,bus,car和taxi.
②聽一聽,唱一唱本單元C部分的英語歌曲“Row,row,row your boat.”這一首優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學在教師的帶領下,邊邊唱邊表演,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使學生能自然地進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新課呈現分兩部分:
①在前面唱歌曲的基礎上,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讓學生上臺看一看,教師順勢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讓學生通過觀察,學習新單詞boat,這樣,既緊扣了上一環節唱的歌曲,又緊緊圍繞“看”這一主題,對于第二個新單詞plane,我運用了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讓學生看看,緊緊圍繞see這一主題,同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為了圍繞看這一主題,同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出第三個新單詞時,我運用了電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拉出吉普車的尾部,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在教室前面三個單詞時,教師反復問,同時學生反復聽What can you see?句型,為接下來的句型教學打好基礎。
②創設相應的情景。前面涉及的都是單詞的教學,句型只是讓學生反復聽,有最直觀的印象。在教第四個新單詞時,我為學生創設了相應的情景,警察叔叔問小朋友:“What can you see?”小朋友通過放大鏡找一找,回答:“I can see a train.”這樣,既引出了新單詞train的教學,又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本節課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 …”
鞏固操練分四部分:
①讀一讀,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跟著電腦讀一讀單詞,要求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
②做一做,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如何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是教師始終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利用電子白板的鋼筆設計了讓學生上臺把單詞和圖片匹配的練習,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③練一練,前面都是針對單詞進行的練習,接下就是操練句型。利用電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讓學生來點一點,練一練。
④演一演,讓學生同桌之間自主選擇想說的一個單詞,讓上臺自己操作電腦,在電子白板上點擊自己要說的圖片,并把它表演出來。
拓展延伸分兩部分:
1、在電子白板上出示鉛筆盒的圖片,問學生在鉛筆盒里看見了什么。然后過渡到在課桌上看見了什么。
2、拓展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問學生在教室里你能看見什么?學生用“I can see …”回答問題。
教學反饋部分:
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做一做聽錄音,排序號的題目,及時反饋所學內容,讓其中一個同學利用電子白板的鋼筆功能上臺做,其他學生在下面立完成,做好教師當場批閱,反饋。
布置課后作業部分:
讓學生課后與同學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用所學句型練一練。
四、教學總結
這節課不論是新知識的呈現,還是單詞和句型的操練形式,都能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情景體驗、游戲鞏固,是一定能圓滿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牛津小學英語4a第九單元what’s the matter?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這課主要是以表述感覺為主,通過學習,讓學生們了解到如何詢問他人狀況,并能夠用準確的詞語表達自身的感覺。此外,對各種狀況應給予什么幫助的練習,讓學生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關心他人的情感,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基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單詞hot、cold、tired、ill。
2、能正確使用日常交際用語:what’s the matter ?i’m…
here’s/here’re…for you.
3、能用貼切的形容詞表述自己的感覺
4、通過看圖說話,對話等教學手段,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愛心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拼讀單詞和句子,能流利地用英語對話,并能用所學的單詞和句子看圖說話,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情感,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教學難點:單詞tired的讀音以及能夠正確用所學詞語表達自身的感覺。
四、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依據現代認知理論及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層次教學法。利用單詞卡片,以復習結合新授的形式,用一節課的時間,通過單詞學習、句型鞏固、看圖說話、游戲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于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讓學生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發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學習意識。
五、教學過程
為了系統、合理、高效地實現教學過程,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啟發為主導的原則,我把教學過程分為4個環節:
(一)復習導入
該環節主要是復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系的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引入做鋪墊,使他們立刻參與到英語會話課堂這個情境中來,為進一步探究新知凝聚了動力。
首先,根據英語愉快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始便處于認知的活躍狀態,為以后的教學過程創設最佳的開端,我和同學們會進行對話等口語交流,接著通過讓學生跟唱本課f部分的歌曲,讓學生在對話與歌曲的雙重合作中,復習前兩節課所學的單詞和句型,自然而然地為新內容的學習做好認知準備。
(二)學習新知
在這一環節里,我主要是分層次,由淺入深進行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1.在前面復習引入的基礎上,出示另幾張表示感覺的單詞卡片,并讓學生通過跟讀、拼讀、集體讀、自由讀等形式,使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上掌握單詞,特別加強單詞tired的練習,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突破了難點。
2. 根據第一節課學習的內容,請同學們用what’s the matter ?句型對黑板上的感覺形容詞進行提問,同時用身體動作將感覺表示出來,這樣的設計,讓同學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身體動起來,打破課堂的沉寂,同時也讓他們真正了解本課幾個形容詞的意義,并能準確表達出來。
3.根據探究式教學的原則,在這個環節,首先出示書本c部分的掛圖,讓學生就每個對話的第一幅圖,用所學句型進行對話練習。接著,請同學們根據掛圖中感覺的表示,用 “here ...for you”的句子提供相對應的幫助。最后,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認真思考如何就單、復數進行提問。在整個探究答案的過程中,同學們既了解了對話的主要內容,突出了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三)鞏固提高
在這個環節里,我主要是運用單詞卡片,用所學的句型對學生進行提問,并根據他所表述的`感覺給予一定的物品,如飲料、食物等,接著請拿到物品的同學們學著老師的樣子請其他同學回答,通過這樣的對話練習,吸引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對本課的單詞、重點句型進行復習,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并在聽說的基礎上,讓學生書寫單詞及句子,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四)全課總結
兒童的注意力可持續時間是有限的,除了可以用游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外,還應適當地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我設計了一個連線題,將所學的感覺形容詞與相對的應采取的行動寫在黑板上,看誰能夠快速連好單詞與動作,并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給予獎勵,從而激勵他們大膽實踐、體驗成功。最后,布置作業,作為對全課的檢驗和總結。
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主要圍繞重點句型來設計,以幫助學生理解、熟悉句型和單詞
tired ill
hotcold what’s the matter ?
hungry thirsty here’s/here’re…for you.
練習(連線)
tired see a doctor
ill go to bed
hot fan your face
cold stamp your feet
hungry have some water
thirsty have a cake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3
一、基本要求:
1、能聽說讀寫:school、library、toilet、hall、playground、classroom等詞匯
2、能聽說讀:here、where、welcome、our、write、read、sing、dance、play、there、shine、today、down、up、line、photo、rose、hold等詞匯
3、能掌握并運用所學句型What’s this/that?在學校里進行地點詢問,并會用It’s…來回答。
4、能掌握并運用所學句型Where’s my classroom?進行訊問并做出回答。
5、能掌握并運用Is this…?來詢問,會用Yes, it is.和No, it isn’t.來回答。
6、能運用所學句型在學校里區分不同地點。
7、能掌握元音o的發音,準確朗讀,并能根據發音判斷字母o。
8、能掌握定冠詞the的特定指代意義。
9、能正確熟練并注意語音、語調和節奏地朗誦兒歌,唱英文歌曲。
二、相關舊知:
詞匯: classroom, here, read, write, sing, dance, play, today, my, your
句型積累:This is… That is…It is…以及can、like句型, Look at…句型
三、發展性要求:(可以選擇性運用)
1 、能選擇性聽說讀下面的詞:
meeting room會議室gymnasium體育館multi-media classroom多媒體教室
lab實驗室
2.、兒歌
School,school.
Big and clean
School,school
Nice and tidy.
Playground, playground.
Run and run.
Playground,playground.
Skip and skip.
Playgound, playground.
Jump and jump.
3.文本
Hello,I’m Danny. I’m ten. I’m a new pupil of grade three. Today is a shine day. Look at the photo. This is my new school. It’s big、clean and nice. This is our classroom. We can read and write in it. This is our library. It’s old. But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it. We can read in it. This is the hall. We can sing and dance in it. And that’s the playground. 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flowers on the playground. Look, how nice the roses are!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re all very kind.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I love my new school so much!
四、情感與人文:
通過對學校各場景的描述,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學校的情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快樂之情,以及樹立保持學校干凈、整潔的意識。
五、教學建議
教材處理與教時分配
Period 1:教學新詞:school, library, toilet, hall, playground,并能用What’s this/that? It’s…以及Is this/that…? Yes, it is. No, it isn’t.的句型進行正確問答,能整合已有的can、like句型,充實對場景的介紹。可以由歌曲《Our school will shine today》進行說話練習Do you love our school?Why?通過猜謎的游戲,引出新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語段梳理,達到語言的疊加:It’s a… It’s … and ….教學后一個詞時,在前一語段的基礎上,再疊加一句We can… in it.以此類推,從而教學完新詞之后,也達到了舊知can、like等句型的復習鞏固,一舉兩得。
Period 2 :能用to b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Is this/that…?以及特殊疑問句What’s this/ that?進行對話操練。情境導入Danny is a new pupil of the school. He doesn’t know where his classroom is? So he asks the teacher.在學生聽了錄音內容之后,引入新課的`教學。歌曲的教學可作為warming up的熱身,語音的教學,可通過看圖提問后引出韻律詩,也可讓學生說說其它o發o的詞。
Period 3:在前兩課新授的基礎上,整合舊知,進行閱讀文本的教學,同時能模仿文本內容進行說話練習,并能用3至4句話進行簡短寫話。教學建議:在前一課Danny認識了自己教室及學校其它場所之后,向人介紹自己的學校,隨后讓學生模仿著說說自己的學校。
Period 4:復習本單元中句型和單詞,學習元音字母o的發音和小詩,要求朗讀語音語調正確,有節奏,,適當可進行音標的教學和發音的歸類總結。最后,完成本單元對應的練習。
(二)教學方法
1、單詞教學。
注意合成詞的滲透,如:play ground ---- playground, class room ----classroom 2、句型的拓展:to be句型的否定句:It isn’t…
2、句型教學。
建議以Danny作為文本主線,引出這一單元的重難點、將新授句型置入段落、對話、故事中進行教學。
3、字母o兒歌。
建議在教學字母o的發音兒歌時,將音標加入學習,在正確朗讀字母、單詞、兒歌的基礎上,進行其他單詞的整理歸納,并進行辨音、填空等形式的練習。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4
本課借助“任務型”教學通過聽、說、玩、演、唱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運用技能,即所謂的Learning by doing /playing /acting /singing 。同時,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創造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并且,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EP),三年級上冊,Unit 4 We love animals. A部分 第三課時。
A. Let’s make 通過做動物手影,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A. Let’s play 本部分學習一首短小活潑的歌曲,使學生鞏固所學詞匯。
2、教材簡要分析:本教材的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語言任務,在輕松愉快的行動中輸入語言,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表演中學。
3、下面,我分析一下本課的教學目標。《英語課程目標》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這一目標要求,現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目標
(1) 通過真實的語境,引導學生在觀察、探索的過程中,逐步鞏固所學詞匯,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 學唱歌曲:Old Macdonald
通過以上知識技能目標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記憶、思維、想象、觀察和創新能力,以及初步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策略目標
(1) 通過各種視聽、說、唱活動,充分挖掘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創造力。
(2) 精心設計合作小組的學習活動,通過組員之間的互動、互評,創造自由、平等的生生關系,引導學生學會彼此認可和信任,彼此接納和支持,逐步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精神;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展示和互評,培養學生欣賞他人、公正評價他人的能力。
(3) 通過做動物手影,以及動手動腦的游戲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通過創設大量的情景,使學生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對所學內容能主動練習與實踐,從而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以他們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創設能激發他們興趣和創造意識的情境,自由創編歌曲,真正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背歌謠、做游戲,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合作,能夠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文化意識目標:通過文化滲透,各國的代表性動物。China: panda; USA:Eagle; UK: fox; Australia: kangaroo.培養學生拓展所學的知識。
4、教學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激發學生對用所學的語言獨立做事的興趣,并通過做動物手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教學難點:難點是熟練演唱歌曲Old Macdonald。
我對本課的教材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努力創設生動而真實、貼近孩子們生活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任務型學習以及學習評價中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逐步形成在動態的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歷,自由創編歌詞,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英語課堂教學回歸于學生的生活世界。我主要是通過圍繞教材,設置語境,回到教材,領悟感知,拋開教材,靈活運用這三個教學環節來突破教材重難點,也就是說在設計教授重難點教學活動的開始,要緊緊圍繞教材內容,經過對其進行深入分析,通過英語錄像、卡片、錄音等種種教學手段為學生設置幾種學生喜愛的特定情景和類同情景,使學生積極地去體驗與實踐、討論與合作。在初步掌握教材內容之后,我又立即將學生帶回教材進行系統地感知,并做適當的認讀練習,最后,指導學生拋開教材對話框框,結合學生自身實際的生活體驗,自由創編歌詞。加以真實運用,進行逼真的信息交流,實現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目的。
6、教具:教師可準備農場的課件,也可以用圖畫代替,各種動物頭飾和圖片。學生自己也可以準備一些動物頭飾。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所授對象是剛學英語的三年級學生,學生的年齡大多8—9歲,此年齡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其在教師營造的濃厚的英語環境中大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對本課的教法進行具體闡述:
說教法
1、教學觀。積極創設朋友之間師生間的真實和仿真語景,并以此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興趣。
2、教學模式。課堂以一首chant表演動物來開始,以調節課堂氣氛; 以chant來復習舊知識,為課堂的逐步展開教授新的知識作為鋪墊。
3、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大前提下,運用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下面我說一下對教學模式的安排:這個模式為激情設境——語言交流——人格發展模式。具體環節就是教師導入新課,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運用特定情景,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框架;類同情景,促進小組協作學習,交流思想;交換情景,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最后讓學生自己創設應用情景,引導個性發展。這個模式的特點就是運用電教媒體和自制教具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情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首創精神,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語言。
下面我說一說對教具,學具的安排使用:依據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充分利用單詞卡片、圖片、錄音、錄像、幻燈片等各種媒體設計教學。學生們則利用自己繪制的圖畫等貼近生活的媒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接下來,我說一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陶冶情操,拓寬視野,發展個性,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的過程。所以整個教學程序我采用了聽、說、讀、寫、唱、玩、演、練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復習、新知展示和操練、理解、運用、評價這五個步驟。
Step 1 Warm up培養興趣,自然導入。在教學活動開始,我設計了 “Sing an English song”和“Let’s do” “Let’s make” “Let’s play”復習學過知識,導入新課,讓學生在“玩玩唱唱”的熱身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
Step 2 Knowledge and drills 注重能力,層層突破。
首先我利用本課duck的圖片貼到離自己稍遠的地方,指向遠處的圖,問What’s that in English? It is a ..,同時注意對比,here的there的區別。卡片等來設置特定情景,教學生學習新語言點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教具完成整體感知——個性探索——小組討論——兩人交流的學習過程,使學生能夠更深層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然后設置類同情景學習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并讓學生利用新知自己創編新歌詞;再設置特定情景引出dog幫助學生創編新歌詞,最后設置類同情景學習woof,同樣讓學生利用新知自己創編新歌詞。
Step 3 Comprehension整體感知,聽說認讀。將學生帶回到教材,首先讓學生靜聽錄音,進行整體感知;然后標出歌詞順序,進行認讀練習;下一步是跟讀錄音(just speak),進行強化練習。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歌詞有了整體的認識,又可以加深對所學語言點的理解與記憶。(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Step 4 Application 設置語境,靈活運用。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所學過的語言知識,結對自編,表演新歌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展示,這樣在共享成果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實現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
Step 5 Evaluation 鞏固訓練,評價反饋。
在課程即將結束前,對全班三個小組的成績,給予適當的總結,公平,公正并以激勵為主予以不同的表現評價,最后,以 Let′s play. 做為全課的結束,讓學生在強烈的節奏感中鞏固所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英語的愿望。
本課的板書我將重點句型和單詞設置于黑板正中的農場上,將重點單詞配以圖片,放于重點句型下,黑板兩邊設置了三個小組的組名cat, dog, duck.,同時它們還是本課應掌握的三個單詞,這樣形象生動的板書設計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便.于記憶。
最后,我說一說本課的作業,完成《課堂教學評價表》,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強烈愿望。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這單元是9B的最后一個單元。以Great people為話題展開學習,該話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討論興趣。在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學生已初步學習了一些有關偉人的知識。Reading 是一個單元的核心部分,它承載著眾多的教學任務。我將reading部分分作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為閱讀課,第二課時為語言知識學習課和練習鞏固課。根據教材的安排及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真正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我詳細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基于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To grasp som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2、To understand English idoms.
能力目標: 1、To guess general meaning from keywords and context.
2、To skim text for overall meaning and scan for details.
情感目標:To learn spirit from great people.
3、教學重點與難點:
To identify true or false statements based on the reading passage.
To extract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
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及相關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從細節分析課文,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其情感等方面整體發展。
2、采用小組學習法,擴大教學范圍。
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也可以自由組合,讓他們在互動中啟發思維。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來,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
3、運用操練法,拓寬學習渠道。
把大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過程中拓寬學習渠道。
三、學法指導:
這一節是閱讀課,九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但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所下降。針對以上學情,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和深層閱讀,幫助學生運用自主學習法來把握課文整體,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小組活動,讓每個人,尤其是那些薄弱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能動手完成一些基礎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重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討論讓他們主動去涉取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 Skim the text, answer questions:
1. Why is Neil Armstrong famous?
2. Are there any aliens on the moon?
3. What award did he get?
二 Para 1-3: Before he walked on the moon
Name
Neil Armstrong
Date of birth
on________________
Place of birth
in_________________
Experiences
at 6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49 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moved to California 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Para3:Read and complete the passage:
In 1962, he ____ _______ ____become an astronaut.
In 1966, he and David R. Scott _________ ___ join two spacecraf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space. But when the spacecraft began spinning ____ _____ ________, Mission Control thought it was _____ 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_, so they _______ Armstrong ____ cut the flight short, and he succeeded.
四 Para4-5: Walking on the moon
Read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1. When did Armstrong land on the moon?
2. Who did he come to the moon with?
3. What are the famous words?
4. How long did they walk on the moon?
5. What did they collect for further research?
6. What did the whole world do when Apollo 11 returned?
五 Retell the two paragraphs with the help of the six questions above:
六 Para6-7:Reports about aliens on the moon
Read and judge T or F:
1. It is said that Armstrong and Aldrin saw alien spacecraft.
2. The alien spacecraft is very small.
3. When Armstrong was on the moon, the aliens were very friendly.
七 Para8:Award for Armstrong
1.What is the Medal of Freedom for a US citizen?
2. What did Armstrong do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八 Read the passage together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right words:
Neil Armstrong took his first f_______ at six and received his pilot’s ________(執照) at 16. In 1949, Neil j_______ the navy and worked as a p_______. He was s_________ to be an astronaut in 1962. Four years later, he m__________ to join two spacecraft together in space. On 20th July 1969, he _______(著陸) Apollo 11 on the moon with Aldrin __________(成功).Neil said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________’. Armstrong got the highest a_____ that a US c________ can receive. He is the pride of the world.
九 Retell the text
Name: Neil Armstrong
Date of birth: 5th August 1930
Place of birth: Ohio, the USA
Major event: at 6: was interested in flying
at 16: got his student pilot’s licence
In 1949: joined the navy
In 1962: became an astronaut
In 1966: joined 2 spacecraf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space.
On 20th July 1969: walked on the moon
Famous word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Award: Medal of Freedom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our pride — make us realize...
Homework: 1.Recite the text.
2.Finish some additional exercises.
【牛津英語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01-12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15篇)02-21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15篇02-20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匯編15篇)02-21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通用15篇02-24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集錦15篇02-24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合集15篇02-24
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合集15篇)02-24
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8說課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