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號鳥》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寒號鳥》說課稿1
一、背景分析
低年級孩子拖拉現象普遍,日常生活拖拉:具體表現在起床上學拖拉,吃飯拖拉,睡覺拖拉,游戲活動拖拉;學習生活拖拉:具體表現在寫作業拖拉,上交作業,各種通知拖拉,搞衛生拖拉,放學拖拉等等。這種現象,一方面源于孩子自身的心理成長特點,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比較隨心所欲;另一方面,孩子沒有品嘗到拖拉帶來的苦果,而學校和家庭教育上,很多時候又沒有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規范。因此,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中,容易因為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教育的實效性落實不到位,而導致拖拉行為。針對這種現象,結合低年級學生感知發展特點:需要具體形象,有趣而又直觀的生活原材料給他們去感知,領悟。我設計的班會主題《不做拖拉的寒號鳥》
二、教學目標
根據拖拉的成因,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寒號鳥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拖拉是一種會遭受苦果,并且產生不好影響的`行為。
2、通過模擬生活小場景,讓學生表演吃飯拖拉,作業拖拉,游戲拖拉,睡覺拖拉;體會自己身上存在有拖拉現象。
3、了解拖拉行為的壞處,如何做一個不拖拉的小學生。
三、教學方法設計
基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做事拖拉不一定能深刻認識到。并且也不清楚,做事拖拉會產生不良后果。通過借助故事,視頻,游戲等形式向學生傳遞做事拖拉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怎樣做才能做到不拖拉。
四、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本節課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環節一 寒號鳥故事揭示拖拉主題
播放寒號鳥的故事,結合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一開始,通過故事視頻的形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且在故事中去感悟寒號鳥為什么凍死。通過故事,讓學生悟出,懶惰,拖拉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會產生不良后果。從而引出我們的班會主題《不做拖拉的寒號鳥》
(二)環節二 大事小事話拖拉。
情境表演,給出四組畫面:吃飯拖拉,被媽媽罵;作業拖拉,被媽媽強烈要求做到深夜,打瞌睡;放學拖拉,趕不上公交,要等下一趟;課間游戲拖拉,上課鈴聲響了,被老師批評懲罰。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表演,讓學生在情境表演中,發現自己身上的拖拉現象;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借助情境延伸,找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還有那些拖拉小毛病。
(三)環節三 生活,學習怕拖拉
播放故事,盼盼夢游拖拉國。通過讓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故事,感受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心情。讓學生說一說,這次夢游拖拉國,他的具體感受。緊接著,展示兩組視頻,一是醫生搶救病人;二是消防官兵滅火救人。分組討論:(1)“120”送病人時假如拖拉了……醫生搶救病人時假如拖拉了……(2)消防隊員奮力滅火時假如拖拉了……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以投射的方式去感受盼盼的著急心情,更能讓學生懂得拖拉帶來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通過由小到大,把生活中學生不常遇見和經歷,但是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拖拉的不良后果。通過視頻,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的自主去發現拖拉不良后果,相對于說教來說,更加有說服力。
(四)環節四 榜樣示范不拖拉
播放聞雞起舞的故事。讓學生體會,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是成功者的良好品質。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珍惜時間就是不拖拉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是成功人士大部分擁有的特質。
(五)環節五 一起比賽去拖拉
出示,讓學生寫數字,比比誰最快。沒有提前告訴學生要做什么準備,有的學生可能課前,練習本,筆都沒有整理好,所以翻找本子,筆記的速度不一樣。通過小組內比賽,分享一下,動作快的原因。從而,讓學生體會,做事不拖拉,除了要珍惜時間外,還要集中注意力聽從指令,以及做好分配合作工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讓他們知道在生活,學習的很多場景中常常會因為拖拉而導致自己的失敗。從而讓他們知道做事不拖拉,應該可以怎么去解決問題。
(六)總結升華
體驗卡:你們想當小蝸牛還是小兔子啊?
剛才我們做游戲的時候為了得第一,要和別人比,我們動作很快,可平時我們有些事,如整理書包、吃飯、起床穿衣時并沒有人和我們比,只能自己跟自己比,該怎么辦呢?出示:體驗卡。你們想當小蝸牛還是小兔子啊?
讓我們一起來體驗做事不拖拉的快樂吧!請爸爸媽媽給你們當裁判,一周后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小兔子多。
設計意圖:一節班會課收到的效果是很難持久強化學生的行為的,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一起把這個拖拉的壞習慣去掉,堅持好的習慣。
《寒號鳥》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寒號鳥》。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方法、說過程等六個方面呈現我的說課內容。
1、說教材
《寒號鳥》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寓言小故事。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讀故事,明道理”,《寒號鳥》一文運用了對比手法,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度、不同表現及不同結果。旨在讓學生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過上美好生活的道理。本課我安排了三個課時進行教學,本次設計為第一課時。
2、說學情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且大部分學生通過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具有初步的識字和理解詞語的能力。但對于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還是難以理解,因此本次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等特點,多采用視頻、圖片、課件演示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學習生字,練習說話。
3、說目標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既有知識水平,再結合本組教材訓練點及課文內容,我擬定了以下課時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堵、縫、鵲、銜、枯”等五個生字;掌握“號、當”兩個多音字;會寫“枯”、“卻”兩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看圖,練習說話,隨文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領會課文寓意(不學寒號鳥的懶惰,而是向喜鵲一樣勤快,凡事提早做準備)。
重點:識字、寫字;練習說話。
難點:準確領會課文寓意。
4、說方法
為突出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本課教學方法如下:
教法:引導法、演示法
教師依據課標和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再結合希沃白板的課件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幫助達成課堂教學目標。
學法:合作探究法、觀察法、練習法
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分小組對課文插圖內容進行交流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字-詞-句練習說話,也借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5、說過程
對于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觀看視頻,導入新課(約3分鐘)
通過播放有關寒號鳥的百科視頻,讓學生對于寒號鳥這種動物有個大概的認識,從而導入新課《寒號鳥》。
【設計意圖】:寒號鳥這種動物容易讓人誤認為是一種鳥類,而播放視頻既能吸引學生興趣,又最直觀有效的讓孩子們認識了寒號鳥這種動物。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約10分鐘)
這一環節主要為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然后借著錄音中錯誤的“當”字讀音,教師講解多音字“當”。最后以課堂活動的形式,檢測學生對多音字的掌握以及對課文內容的'感知情況。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知道課文共有9個自然段,主要講了寒號鳥和喜鵲的故事,為后續教學環節打基礎。
(3)看圖說話,學習生字(約18分鐘)
本環節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插圖畫面內容。
2、出示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通過課件展示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縫、堵、鵲、銜、枯”等生字,能夠依據插圖畫面,表述相關內容,以及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和喜鵲的辛勤。
3、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讓學生知道懶惰的寒號鳥最終凍死了,而喜鵲卻平安無事,進而初步領會故事寓意。
4、通過課堂小活動檢測學生對會認字的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觀察插圖是了解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途徑,首先學生就看到的插圖畫面進行合作交流,讓他們自主學習,對插圖有個大概印象,再結合希沃白板中蒙層工具的使用,讓學生按一定順序學習生字、練習說話、初步領會寓意,幫助課堂目標中重難點部分的達成。
《寒號鳥》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運用對比手法寫的童話。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壘巢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結果,說明了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全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喜鵲和寒號鳥是鄰居。第二部分(從“幾陣秋風”到“正好睡覺”)寫冬天快到了,喜鵲忙著壘巢準備過冬,而寒號鳥卻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壘巢。第三部分(從“冬天說到就到”到“得過且過”)寫冬天到了,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得過且過,還是不肯壘巢。第四部分(從“寒冬臘月”到結束)寫寒冬臘月,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寒號鳥卻凍死了。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四、說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的喜鵲。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第一自然段有關圖片。(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三)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天氣暖和,正好睡覺”。(板書:寒號鳥:玩睡喜鵲:壘巢)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板書:直打哆嗦住暖窩)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四)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課件出示1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板書:最后的哀號熟睡)
(五)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課件出示14)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
3.隨機小結,完善板書。(板書:寒號鳥:懶惰喜鵲:勤勞)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5.小結學法,(課件出示15)
1、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2、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寒號鳥》說課稿4
對于本科的教學目標,我根據以上內容和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確定為: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多種形式讀以及觀察圖河課件來理解課文。
3、體會寒號鳥得過且過的最后下場,懂得懶惰不會有好的結果。
本課的重點、難點,我確定為: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而寒號鳥卻凍死了,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根據本科的教學內容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寒號鳥河喜鵲頭飾,住處簡筆畫等。
在教學過程上,我這樣設計:
(一)談話導入,回憶課文
根據一年級課文《樹和喜鵲》引出新鄰居寒號鳥,并介紹寒號鳥是鼠類的一種,因為怕冷日夜不停地號叫而稱寒號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我的`范讀引出學生的思考:喜鵲和寒號鳥分別住哪?為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簡筆畫畫出出處:山腳下的牙縫中住著寒號鳥,對面大楊樹上住著喜鵲。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描寫季節的句子。(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說到就到,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2、通過對詞語:躺在、打哆嗦、伸伸懶腰、得過且過這些詞語,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3、分角色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兩次對話。
4、體會寒號鳥回答喜鵲態度,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5、從喜鵲的兩次勸告與寒號鳥的態度來感知懶惰不會有好的結果。
(四)小結課文,總結填空
在《寒號鳥》這首歌中出示兩組填空:喜鵲————,能住在————的窩里。
寒號鳥———,————在————的夜里。
與教學目標相呼應,體會懂得的道理。
(五)拓展練筆,新編故事
在《勞動最光榮》這首歡快的兒歌中思考:寒號鳥怎么做不會死,新編故事,對課文理解更深一步。
五、在學法和教法上,我是按抓重點詞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圖片觀察法來體會寒號鳥的處境,通過角色扮演和朗讀法來體會文中感情。
以上是我對《寒號鳥》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教學,謝謝大家!
【《寒號鳥》說課稿】相關文章:
《寒號鳥》教學反思06-09
寒號鳥教學反思10-29
寒號鳥作文(通用26篇)11-12
《寒號鳥》教學反思15篇08-05
說課稿06-09
說課稿范文說課稿 范文10-04
寒號鳥讀后感11-07
寒號鳥讀后感02-11
籃球說課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