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內容之一,小學三至四年級跳躍與游戲的教學內容,是在一至二年級跳躍基本活動的基礎上,安排了一些培養跳躍的正確姿勢,增強下肢力量,發展跳躍能力的游戲性跳躍內容,并開始學習簡單形式的跳遠基本動作。在平時教學中接觸的輔助教材也很豐富,如:蛙跳、兔跳、單腳跳、單雙腳交換跳等。我將本課教學重點定為對跳躍的遠度起到關鍵的作用的,就是在跳躍過程中上、下肢的協調配合。而把能雙臂協調預擺和落地積極屈膝緩沖作為課的難點。根據中年級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將立定跳遠的教學生活化,游戲化。培養學生練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將德育教育內容也穿插其中。
(二)學情分析
我在學校擔任四年級兩個班級的體育教學工作,學生們正處于生長期,朝氣蓬勃,富有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同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又具有其獨立性。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就完全可以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四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接近學生生活經驗、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采用多種形式的交互式教學方法和變換練習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這樣,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學習立定跳遠及游戲的興趣,并對學好動作充滿信心。
2.使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正確動作,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靈敏、協調素質,增強腿部爆發力,提高跳躍能力。
3.體驗群體活動的樂趣,表現出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上、下肢的協調配合練習教學難點:雙臂協調預擺和落地積極屈膝緩沖
(五)教學準備
呼啦圈人手一個,錄音機一臺
二、說教法
我的學生對體育課很感興趣,他們在課堂上有很強的表現欲望。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將制定以下教學的方法。
(一)講解和示范法:利用講解和示范動作,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領及做法。
(二)分解與完整法:通過分解練習,使學生逐漸體會動作要領,然后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完整掌握動作,本課學習立定跳遠,先體會原地手臂擺動與下肢的協調的動作技術,然后掌握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
(三)輔助練習法:當學生中出現預擺不協調,或者挺身不到位等問題時運用一些輔助練習手段進行教學。
(四)練習與游戲相結合:在練習的過程中間,穿插一些游戲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更有利于完成教材的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動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相互交流,討論探究,再結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激發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主創新的意識。最后還有小組以及個人展示等,一來展示小組實力二來體現個人實力。
四、教學流程
(一)導入與熱身階段
導入語我設計為,“呼啦圈可以幫助我們每一個人跳的更遠,大家想不想跳的更遠?”隊形為四列橫隊。在這個階段,我將呼啦圈分發給每一位學生,利用手中的呼啦圈在音樂的伴奏下大家來一段圈操,著重使全身各關節都活動開,動作難度一般。動作包括雙手拋接圈,腰部的扭動,利用圈跳進跳出等。
(二)學習與探究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主要針對學生在立定跳遠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預擺不協調、身體騰空過高或過低、落地不穩等問題進行教學,其中著重解決上肢預擺與下肢的協調配合,強調上肢在立定跳遠的過程中起到的積極作用。
1.讓學生自主練習,體會自己在立定跳遠中出現上肢與下肢配合的切身感覺。
2.通過老師觀察發現學生們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一系列問題,進行集體指導糾正。并且讓學生明確,上肢對于立定跳遠起的作用也相當大。預擺時要用到它,起跳騰空時要用到它,落地緩沖的時候也要用到它。
3.出示圖片的形式讓學生很形象的看清楚立定跳遠的幾個過程中,上肢與下肢在擺動、身體騰空、落地時的軌跡。這樣圖片與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更能清晰的在學生腦子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真正掌握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五、放松與調節階段
還是利用呼啦圈的形式進行放松,可以用圈來拍打下肢體與上肢也可以前后同學互相拍擊對方腰部或背部,從而達到全身放松的效果。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立定跳遠。立定跳遠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腿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學生學會兩腿用力等地跳起、腳跟著地、落地平穩的動作方法,并能熟練的進行跳躍。由于四年級學生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在瞬間完成復雜的動作過程。因此,本節課主要是學習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為后面的進一步提高跳躍能力打下基礎。
2、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勇于競爭、自我表現欲強等心理特點,但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同時個體間存在身體條件、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所以,想要讓學生整節課都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就必須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里“玩中學,情境中練”,以達到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我這一堂課所教的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結合本課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一下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
掌握雙腳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2)技能目標:
通過情景教學,使95%以上的學生夠做出雙腿起跳、雙腿落地的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
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體驗集體的學習興趣,培養集體意識和責任感。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雙腳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躍起,上下肢協調配合。
2)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落地屈膝緩沖。
二、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循序漸進教學法、比賽教學法
三、說學法
本課在學法指導中,我從“簡明扼要的講解”、“標準的示范動作”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思考、自練、討論的學習過程,弄清跳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學會和會學的雙重樂趣,收到魚漁兼收的效果。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很好的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本節課我設計了:愉悅熱身、激勵參與和舒緩身心三個階段
(一)、愉悅熱身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安排了“搶凳子”游戲和專項的關節徒手操。“搶凳子”這個活動我是針對四年級學生勇于競爭這個性格特點來設立的,它有助于學生從下課的興奮狀態轉化到上課的注意力集中狀態上來,能很好的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本課的課題為立定跳遠,因此專項關節徒手操我主要設置了有助于同學們活動手臂,腰部,腿部的專項練習。
(二)激勵參與階段:這是本課的重點部分,本部分我安排了立定跳遠基本動作的教學階段和跳躍障礙接力賽兩個內容。在教學立定跳遠動作要領時,我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首先把動作分解開來練習再教學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使學生初步了解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并組織學生進行統一自我練習,體驗兩腿用力蹬地跳起,腳跟著地,落地平穩的方法。針對學生好勝心強,勇于挑戰的這一性格特點,在此期間我利用卡紙來幫助孩子們練習,讓孩子確定目標,朝著目標用力跳出,這樣教學效果又好了一些。接下來,我請出自愿出列的學生進行示范,給予評價。(同時給予學生掌聲鼓勵——積極學習和思考)針對立定跳遠這一教學內容,我安排了障礙接力賽游戲:在以體操墊為障礙的游戲中,要求孩子們必須以立定跳遠的動作連續跳躍障礙,以鞏固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此之前我還了解到奎文小學的孩子們比較喜歡跳繩,因此在比賽終點的位置我還安排了雙腳同事起跳的跳繩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學生跳躍的細節動作,并做好學生跳躍動作的指導,這樣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共同完成本課的比賽活動,同時是本課的重點得到解決,難點得到突破。
(三)舒緩身心
劇烈活動后,做好放松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在音樂的氣氛中我帶領學生做“大西瓜”的放松運動,使身體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比較安靜的狀態,使心跳逐漸緩慢下來。接下來,讓學生閉眼,想象自己站在廣闊的草原上,做深呼吸,使身心完全放松下來。結束部分的小結,除教師要對本課進行講評外,還要求學生個人參與,總結學習體會。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力爭使整個教學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學得活波、學得積極,學得愉快,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3
體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特意提出要培養學生正常的身體姿勢,根據小學生低年級兒童的心特點和生理特點,有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小學生對體育活動具有廣泛的興趣,喜歡做游戲,善于模仿,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參加集體活動,在此的基礎上,我制定了節體育課。
一 、教學內容:
脊柱異常彎曲的預防游戲: 《大西瓜、小西瓜》、擊鼓傳花
二、教學目標:
模仿性的練習很適宜低年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模仿操對提高兒童的模仿能力,發展思維擴大知識范圍和促進智力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三、教學要求:
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四、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到不正確的姿勢會影響到體態美也會影響同學的正常生活。
教學難點: 怎樣養成正確的姿勢。
五、教學任務:
1、 使學生了解怎樣的姿勢是正確的。
2、 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
3、 發展學生的反應能力。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 分組練習法、演示法。
七、教學原則: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則,適應學生心理的原則,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八、教學過程:
這節課因為幾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疫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電教手段,音樂進課堂,下面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說明這節課的內容。
1、準備部分:學生在班級坐好,師生問好,然后進行集中注意游戲的練習,《大西瓜、小西瓜》,目的是從課的開始就使學生對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注意力集中了,有利于全課教學的任務能夠更好的完成。
2、基本部分: 脊柱異常彎曲的預防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直關教學的方法和小組練習的方法來進行站姿的練習,同時根據走動的動作有些簡單、連貴、要領好記的特點,我們采取了音樂進行課堂的.電教手段, 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初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 為了使學生建立對正確身體姿勢的性趣,我配上了多媒體圖片進行演示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不正確的姿勢對身體的影響, 同時激發學生對正確姿勢會產生姿態美的情趣, 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這里就達到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最后進行游戲,擊鼓傳花; 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身體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精神。
3、結束部份:學生每組選一名學生進行多媒體游戲,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
九、 場地器材:
多媒體設備、錄音機。
十、本課的平均心律:80—100%
練習密度:30——35%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4
一、教材以及學情分析
本節課學生通過對立定跳遠項目的基本技術動作學習,對發展學生下肢力量、靈敏素質和協調性以及跳躍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立定跳遠能增強學生腿部力量彈跳能力,增強骨骼、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還能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勇敢和果斷的意志品質,勇于拼搏戰勝自我精神。學生較喜歡的一種體育項目,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能、運動技巧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1、發展學生彈跳能力,提高學生協調、靈巧等素質,促進健康。
2、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運動中的心理感受,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3、培養學生具有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態度和行為,自覺參與學習。
4、在集體活動中提高群體意識,使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營造輕松快樂課堂氛圍。
(1)組織教學
學生在手勢下,呈半弧圍在教師身旁,師生問好。
(2)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春天到了,田里的莊稼長得可好了。因為每天都有一些小衛士在保護著它。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學生回答:青蛙)今天我們就體驗一下青蛙是怎樣捉害蟲的好嗎?
模仿兔子跳:蹲跳
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屈膝蹲蹬地,腳掌著地身不擺。
(3)韻律操
在音樂伴奏下散開做操。
2、合樂而動,因材施教,創造合作創新的教學氛圍。
(1)鯉魚跳龍門
師:小朋友們,前面出現了幾座小土坡,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們該怎么辦?
生:跳過去?
組織:
①教師用“快快集合”使學生成四路縱隊站立。
②將墊子折疊成豎立的“人字型”,讓學生模仿鯉魚從上方躍過。
(2)青蛙跳荷葉
師:土坡我們順利地跳過,看前面有一塊池塘,那怎樣才過的去呢?
生:從荷葉上跳過去。
組織:分四小組自由組合進行練習(相互合作或獨立進行)
(3)游戲:火車賽跑
師:通過重重困難我們終于捉到了害蟲,大家高興嗎?
生:高興
師:夕陽西下,我們開著火車回家了。
組織與規則:
①分四組進行比賽。
②每人右手搭在前一位同學肩上,左手抓住腳踝,等最后一位同學跳過終點線,首先完成的`組獲勝。
③在比賽中火車不得斷開,否則為失敗。
3、愉悅身心,體驗成功
(1)學生在音樂伴奏下,由教師領做放松操“快樂的小青蛙”。
(2)總結講評:
①表揚全班學生是個聰明的小青蛙,克服了許多的困難學到了真正的本領同學之間也變成了好朋友。
②要求:學生向教師靠攏,散點站立。
③師生再見。
四、教法學法
1、教法
(1)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入鏡動情,用情景激發兒童對運動的求知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游戲競賽法:充分利用游戲、競賽、體育教育的良好途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
(3)實踐操作法:在練習中,敢于“放”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勤于思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創造力。
2、學法指導:學生在教師的兒話語言啟發下,自覺投入訓練,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通過引導、誘導表達、模仿練習
設疑、師生共同參與、學生自練、相互合作、相互鼓勵的過程,使本課重難點得到解決,并使學生體驗到體育課的樂趣。
課后反思:
相似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走進體育,讓體育進入學生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到用語言去引導學生,學生由一個被動的接受知識的過程變成主動學習的過程,新課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從學生嘴里說出來的,更多獨特的創新是從學生腦子里想出來的。其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為學生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動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調動學生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教學實踐,產生對體育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體育、理解體育、表現體育的能力。
第三,在活動中肯定學生多種不同感受,尊重學生的自身體驗,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思維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得到發展,使學生在體驗中感知,在體驗中成長。
我們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本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我們須以學生為主體,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必須一切為了學生發展,一切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體育課標二年級跳躍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基本掌握立定跳遠這一基本內容。它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腿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學生學會兩腿用力等地跳起、腳跟著地、落地平穩的動作方法,并能熟練的進行跳躍。這部分的教學使學生的身體得到了全面的鍛煉,身體的基本的活動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興趣。
2、教學目標
我這一堂課所教的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學生已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的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結合本課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立定跳遠”學習,讓大部分學生能體驗、熟悉雙腳立定跳遠的動作技術,會做出一些雙腳立定跳遠的簡單動作。
2)技能目標:
通過教師有效的導和學生主動的學,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要領,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和彈跳能力。
3)情感目標:
鼓勵學生努力展示自我,培養學生集體意識責任感和自信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雙腳起跳、落地的方法,以及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2)教學難點:抬腿收腹、擺臂與蹬地的配合。
二、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采用了示范法,以準確優美的動作示范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采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本課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嘗試想象跳躍動作,然后小組討論悟出動作要領、最后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弄清跳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學會和會學的雙重樂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很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依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準備分三個階段去進行教學:
(一)、情境激趣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我安排了兔子舞的教學活動。這個活動的設立,有助于學生從下課的興奮狀態轉化到上課的.注意力集中狀態上來。
(二)激勵參與階段
這個階段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在這個部分中,我安排了連續跳荷葉、利用“荷葉”導入青蛙媽媽帶領孩子們學本領,將學生們帶入連續跳荷葉的練習中,連續跳荷葉要求:A必須采用兩腳同時跳同時落地,腳后跟先著地,然后滾動到前腳掌,再繼續蹬地發力B如果沒有跳上荷葉,應該重新再跳,(可以模仿青蛙游泳的動作回頭重新跳)C集體比賽,團結合作,遵守游戲規則。
師講解示范怎樣連續跳荷葉的動作,分組練習,教師發現問題隨機指導,給學生充分的自練時間,“自思”時間。組織集體連續跳荷葉的比賽。
通過學生先嘗試、討論、然后小組展示,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體現“小群體合作學習”意識,來掌握動作要領,培養學生的白學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讓學生感受個體在集體中的價值。同時使本課的重點得解決,難點得以突破。又通過游戲“互擠出葉”。創設一個學生喜歡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組合隊伍進行游戲,把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推向高潮。
方法和要求:A3人一組,2人比賽—個當裁判,五局三勝制,輸者下場當裁判,勝者繼續留在荷葉上B裁判要清楚自己的工作,做到公平公正C兩人背對背,兩手胸前交叉(不允許用手推或突然閃讓)D選手只要一腳出了圈就判失敗一次。
(三)舒緩身心階段
劇烈活動后,做好放松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根據運動學的特點,我選取了比較富有典型的校園舞蹈操《小白船》,引導學生慢慢將自己的呼吸調整均勻。在音樂的氣氛中使身體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比較安靜的狀態,使心跳逐漸緩慢下來,呼吸漸漸恢復正常。最后進行課堂小結,除教師要對本課進行講評外,還要求學生個人參與,總結學習體會。最后,教師布置好課外練習作業,學生解散。
四、說教學效果
1、運動技能:學生基本掌握連續跳荷葉動作和游戲方法、規則。
2、運動量密度:約全課35%—40%、基本35%、心率130次/分左右、強度1.5左右。
3、心育意向:基本達到肯謙讓,并能友好合作鍛煉、有較好的集體榮譽感。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力爭使整個教學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學得活潑、學得積極,學得愉快,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宜昌市深圳路小學的張晉芳老師,我以“單雙腳跳”的訓練為教學內容,來說說我的教學設想。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本課以貫徹“健康第一”的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依據體育課程標準五個學習領域目標,根據水平一(一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以生為本,圍繞“小青蛙的一天”的活動,創設情境,設計青蛙跳房子和青蛙斗水蛇的游戲,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單雙腳跳和正面投擲方法。
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多樣。通過小組合作和探究學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小組比賽,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提高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創,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通過學生自制體育器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在器材的設置上,體現了器材的一物多用,一物巧用,一物新用。
二、依據理念說目標
1、通過跳房子和跳圈掌握基本的單雙腳跳,從而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協調性及彈跳力;讓學生在擺圈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跳躍活動的樂趣。培養團結、協作一致的精神品質。
2、使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復習正面投擲的動作方法,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合作能力。
3、通過障礙跳中情景的設置,使學生克服困難,體驗成功感。
三、教學設計特點:
1、教學內容的趣味化。以情境教學貫穿整個課堂,誘導學生的'上課熱情,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獲得知識,愉悅身心。
2、教學方法游戲化。在教學中,老師啟發誘導,學生觀察模仿、小組合作探究,自學、自練、自創,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3、教學評價的個性化。通過游戲和比賽,體現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的和諧氣氛。
四、教學準備
1、著裝準備:師生身穿運動服,運動鞋。精神抖擻,愉快放松。
2、器材準備:學生每人準備1個青蛙頭飾和1個沙包,教師準備青蛙媽媽頭飾一個、小青蛇頭飾若干個,墊子三床,鐵環若干個,錄音機1臺。
3、場地準備:
操場上畫二個大同心圓,內圓半徑為6米,是學生跳房子及青蛙跳房子游戲區域;外圓半徑為8米,是學生自創擺圈跳躍游戲區域。
五、依據目標說流程:
(一)創設情景,活躍氣氛階段―――青蛙晨煉(7分鐘)
上課開始,教師戴著青蛙媽媽的頭飾,親切地告訴孩子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出去早鍛煉吧。”在孩子們的雀躍聲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危險,孩子們在外面的一切行動,一定要聽青蛙媽媽的指揮!”接著,音樂響起,師生共跳青蛙舞蹈進入場地,同學們散站成一個大圓,開始“青蛙晨煉”活動―――自由模仿青蛙跳。在蹦跳中舒展身體,產生強烈的角色體驗;在蹦跳中激發學習興趣;在蹦跳中體會青蛙跳躍的動作要點。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形象化的頭飾,音樂的渲染、語言的描繪,創設“青蛙晨煉”的教學情景,啟發學生懷著探究的心理,帶著強烈的表現欲望去盡情活動。有情、有景,能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內容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進入下一個環節作好準備。
(二)巧設游戲,學習跳躍階段―――青蛙跳房子(8分鐘)
為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教師安排了一個小游戲―――“青蛙跳房子”。
1、小組互學:同學們五人一組,輪流跳房子,互幫互學。
2、師生同樂:在學生歡快地游戲時,教師參與其中,在與學生的和諧相處中,提示學生在跳房子時單跳雙落,用前腳掌蹬地跳起和落下,落地時要輕巧,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交流展示:在學生掌握跳房子基本技能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展示,并進行小組評價和生生評價。
在自由有序的游戲中,學生輕松、愉快,課堂呈現
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和諧氣氛。學生在“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的氛圍之中掌握了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
(三)營造氛圍,合作探究階段―――自創擺圈跳躍游戲(10分鐘)
新課程標準指出:“以學生發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根據這一要求,我針對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思考的特點,創設了“青蛙自創擺圈跳躍”游戲的情景,在鞏固學生單雙腳跳的動作的同時,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拓展學生思維。
活動前,教師設疑,“青蛙媽媽知道,孩子們跳房子時都非常高興。玩過了跳房子之后,還想玩別的游戲嗎?那就開動你們聰明的腦袋,想一想我面前擺的鐵環能做哪些游戲活動呢?”利用這一輻射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議論紛紛。
接著,教師探疑。請2—3個學生做個別交流,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然后,小組擺圈,進行自創跳躍的游戲。這時,操場上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圖形:菱形、傘形、正方形……。也可能會有讓我叫不名字的形狀。
最后, 看看、比比、評評,引導學生欣賞各自的擺圈造型,對有創意、有美感的造型,及時鼓勵。這樣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去更積極地思考、創編,讓求異思維、創新思維的訓練真正在課堂上得以落實。
當然,在小組探究學習時,老師必須主動參與并適當指導,教師要給各組創編的游戲以交流、展示的機會,讓每一位同學都能享受成功的樂趣。通過這一階段的活動,讓學生不斷的向學習的深度拓展延伸。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經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而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小組合作,發展能力階段―――青蛙斗水蛇(10分鐘)
有了前面學生的積極思考、創編、充分探究,那么后面的游戲就水到渠成、得心應手。接下來,“青蛙斗水蛇”的情景游戲把學生的情緒推向高潮。
教師戴著小青蛇頭飾,模仿剛睡醒的小青蛇的樣子,創設故事情景:“誰在這里喧嘩,驚擾了我的美夢,我要吃掉它。”在學生驚訝、好奇的神情中,我一邊布置游戲現場,把小青蛇頭飾放入內圓中間,一邊講述游戲的方法:斗水蛇的學生站在教師指定的位置內,用沙包投向小青蛇,看看誰是斗蛇小英雄。
我以獎勵小星星的激勵方式,比一比哪一組投得準,趕走小青蛇多。授予獲得小星星多的小組為斗蛇英雄小組,讓學生為他們眼中的英雄貼上一顆星。在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時,老師也躍躍欲試,進行正面投擲示范動作,讓學生評價動作是否正確,優美,為老師也貼上一顆小星星。教師以此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滲透,強調正面投擲時左右腳前后開立,右手握輕物屈肘于肩上,肘關節向前,后腳蹬地,向前自然揮臂,將沙包朝目標投出。這樣,教師不露痕跡地向學生傳授了知識。通過這一游戲,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的和諧氣氛又一次達到了高潮,激發了學生參與運動的欲望和積極性,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自信心。
(五)穩定情緒,恢復身心階段―――小青蛙回家(5分鐘)
這個環節,我通過情景教學“小青蛙回家”,達到調整學生身心,穩定學生情緒的目的。
在學生們的歡快聲中,教師語調柔和地說:“小青蛙們今天收獲真不少,學會跳房子,自創了游戲,還趕走了小青蛇。大家辛苦了一天,伸伸胳膊彎彎腿,躺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我們就回家吧。”
在組織學生離開場地時,我配合音樂《小青蛙回家》給學生設置一個簡單的跳墊子的障礙游戲,走出場地。這一環節,可以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心情放松,在愉快中調節身心。
六、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性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情緒高漲,并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性預測:本節課有利于學生掌握單雙腳跳及正面投擲的技術方法,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分。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7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移動的、傳接球和變相運球的動作要領。
2、 能夠在游戲和簡單的比賽中運用所學的動作。
3、 發展靈敏、速度等身體素質,培養綜合運用所學技術的能力。
教學要求:
1、提高學生的速度
2、高學生的靈敏素質
3、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4、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過程方法
1、 全班同學參與,能夠做到動作連貫。
2、 速度變化突然,快慢銜接緊湊,注意生體重心變化及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情感態度
1、 培養學生團結的'精神和互相協作的意識。
2、 真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心情。
3、 教師真正能夠把籃球的樂趣帶進課堂,師生能夠共同分享。
教學過程:
一、放松活動:
1、 放松操節。
2、 活動踝關節。
(一) 上肢運動
(二) 腰部運動
(三) 踢腿運動
(四) 踝關節運動
(五) 跳躍運動
二、本課內容:
1、 先集體講解,示范,觀看媒體演示和本班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演示。
2、 先慢示范,讓學生看清助跑與起跳的動作。
3、 集體學習起跳與助跑的動作
4、 先集體練習,然后分散練習
5、 2――4步助跑起跳手摸高物。
6、 確定助跑的步數和距離、反復練習。
7、 助跑起跳越過30――40厘米的皮筋。
8、 6――8步助跑蹲踞式跳遠。
三、通報下次課學習的內容,布置有關事項。
四、整理場地,歸還器材。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8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激發頑強的競爭意識。
2、增強腿部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
3、復習“立定跳遠”,能正確掌握跳躍的動作要領。
活動重難點:
重點: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
難點:手腳協調,兩腳同時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躍。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集合要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熱身運動:
a、快、慢跑交替(快跑2組,慢跑2組,變速跑同時,教師要多關注幼兒及時提醒幼兒,避免相互沖撞的現象出現。
b、徒手操:
頭部運動4×8、肩部運動4×8、 膝關節運動4×8
跳躍運動4×8、手腕腳踝關節運動4×8
基本部份
1、情景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動物王國中,哪幾種動物是跳著走路的嗎?我們以前也練習過幾種跳躍的本領,展示出來看看能不能比小動物
2、教師示范并講解:立定跳遠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后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后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兩腳同時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著地。
3、幼兒進行對比練習,分組練習。
4、游戲:看誰跳的格子多。
要求:認真游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及注意事項,每組每次跳4個人,從起跳線起跳,每人向前連續跳5次,第2次跳躍取最近距離為起跳線,格子數多的為勝。
5、教師活動小結
結束部分
1、集合
2、整理放松運動:原地踏步
3、活動總結
4、解散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學生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2、學生能夠做出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的技術動作。
3、發展學生彈跳、靈敏等能力。
教學重點:
雙腳起跳,雙腳落地。
教學難點:
擺臂與蹬地的配合。
學習內容:
立定跳遠
一、開始部分
1、師生相互問好。
2、學生報數,檢查服裝及運動鞋并記錄著裝情況。(隊形:三列橫隊)
3、教師處理問題學生。
二、準備部分。
1、活動腕關節、踝關節。
2、活動膝關節。
3、小游戲:
(1)單腳跳、雙腳跳。(要求:輕起輕落、腳底下像彈簧。)
(2)反應練習。(要求:反應速度快。)
(3)拔蘿卜。(要求:兩人互相配合,注意動作協調性。)
(4)看誰的絲帶舉的高。(要求:按照教師示范的`動作舉起絲帶。)
三、基本部分:
1、教師導入,并作示范動作:
兩腳自然平行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腿屈膝,兩臂后舉。然后兩臂向前上方用力擺起,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跳出。落地時,小腿前伸,用兩腳跟著地,即刻屈膝緩沖,保持身體平衡。
2、學生練習立定跳遠基本動作:
(1)、學生練習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
教法:學生練習,教師和其他同學觀察,及時給予評價。
要求:能用正確的立定跳遠姿勢做好跳遠準備。
(2)、學生自主練習立定跳遠。
教法:教師發現動作不標準的同學進行指導。
(3)、動作標準的學生和動作不標準的學生自由組合互相幫助。
(4)、教師總結。
3、游戲:擲輕物立定跳遠。
游戲規則:將絲帶綁成一個球狀,向前擲出,隨后用立定跳遠的方式撿起輕物。
四、結束:結束總結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0
一、 說指導思想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因此本課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主線,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中心。
二、 說教材
立定跳遠是初中《體育與健康》教材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的主要教學內容,立定跳遠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有平地就能進行練習。另外,立定跳遠在近兩年的中考中是必考項目,所以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 說學生情況分析
由于初三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較高的教學內容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具有感性思維的體育游戲卻比較喜歡,學習興趣也較高,因此,通過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四、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大部分同學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小腿、腳掌、踝關節力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集體主義精神。
五、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六、 說教法
講解示范法、指導糾錯法
七、 說學法
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來完成學、練的目標。
八、 說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2、 學習新知:
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后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后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后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并充分展體。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后擺動,并屈膝落地緩沖。
3、 立定跳遠的輔助能力練習:
單足跳:主要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4、小游戲:火車賽跑
5、整理放松:
6、本課小結: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1
活動目標:
1、掌握原地起跳以前的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2、養成聽指揮、遵守游戲規則的好習慣。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活動操場。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帶領幼兒排四個縱隊,根據節奏做熱身運動。
二、開始部分:
1、以小青蛙要過河,導入活動。
師:"小青蛙要到河對岸玩,要怎么過河呢?小朋友們幫小青蛙想想辦法。"
2、引導幼兒討論出:青蛙要跳過河。
3、教師規范的示范跳河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4、請一個幼兒出來嘗試跳遠
5、教師講解跳遠的基本要領,即預備、起跳、騰空、落地四個步驟。重點講解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6、幼兒按順序進行跳遠。
注意事項:
(1)不要連續跳;
(2)不能用跑、跨;
(3)要求雙腿并攏跳;
(4)要跳過河的對岸才能算過河。
7、幼兒練習跳遠,教師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學反思:
立定跳遠近的最直接因素就是身體素質,首先考慮的就是提高身體素質,立定跳遠需要的是腿部的力量,所以可以多做一些下肢的力量訓練,比如蛙跳,深蹲、負重(輕重量)半蹲跳。或者干脆就是沒事多跳立定跳。這些都有助于提高腿部力量。腿部力量就是立定跳遠的根本,所以力量上去了,立定跳遠成績自然會提高。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要領,跳前兩腿分立大概與肩同寬,或者比肩稍寬。半蹲預擺,大腿于小腿之間角度90度左右,起跳時跳出角度和地面大概25度到30度左右,腦中想著稍微往高跳一點,不要于地面太平的就出去了。兩條腿蹬起的同時,雙臂用力往前上方擺起,以帶動身體。快落地時,雙腿盡量往前夠出,已獲得更遠的距離。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2
活動目標:
1、掌握原地起跳以前的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2、養成聽指揮、遵守游戲規則的.好習慣。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活動操場。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帶領幼兒排四個縱隊,根據節奏做熱身運動。
二、開始部分:
1、以小青蛙要過河,導入活動。
師:"小青蛙要到河對岸玩,要怎么過河呢?小朋友們幫小青蛙想想辦法。"
2、引導幼兒討論出:青蛙要跳過河。
3、教師規范的示范跳河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4、請一個幼兒出來嘗試跳遠
5、教師講解跳遠的基本要領,即預備、起跳、騰空、落地四個步驟。重點講解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6、幼兒按順序進行跳遠。
注意事項:
(1)不要連續跳;
(2)不能用跑、跨;
(3)要求雙腿并攏跳;
(4)要跳過河的對岸才能算過河。
7、幼兒練習跳遠,教師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跳躍活動,敢于嘗試、有勇敢的精神。
2、跳躍、技能、協調能力得到提高。
3、學習立定跳和掌握立定跳的方法。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操場布置 呼啦圈、平衡木、墊子、蘑菇片若干、音樂、熱身操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入場地、聽音樂做熱身操
天氣變冷了,兔寶寶們,媽媽今天帶你們到外面去玩玩,跟媽媽一起動起來吧。
隨音樂做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過小溝
看,這里有一條小溝怎么呢?
幼兒自由探索想辦法跳過小溝,可分集體,個人和小組
小結:剛剛我們小朋友運用了許多的方法來過小溝,真是非常的了不起,那兔媽媽現在也來教你們一種新的本領。
2、學習雙腳立定跳遠
小兔子們,剛剛我們用很多的方法來過小溝,現在兔媽媽也來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
(1)教師示范動作:雙腳并攏,雙腳彎曲,雙手握拳放在身后,然后雙腳用力蹬地向前跳,同時雙臂用力向前上下擺動,最后雙腳輕輕落下,腳尖落地,膝蓋稍稍彎曲。
(2)幼兒練習,教師進行指導,提醒幼兒動作要正確、到位
3、游戲:勇敢的小兔
(1)交代游戲的任務:你們看,這里有三條路可以通到采蘑菇的地方,你們就用剛剛學的新本領從這三條路過去。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路
(2)集體、小組練習,教師進行指導。
三、結束活動:小兔回家
(1)放松運動,兔媽媽帶兔寶寶隨音樂運動
(2)總結:今天小兔子們都表現的'非常棒,學習了新的本領……(鞏固立定跳遠的正確方法),還幫媽媽到那么遠的地方采了這么多蘑菇。孩子們,我們回去吃蘑菇吧! 帶領幼兒收拾場地,分享蘑菇,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在實際體育課中,學習積極性不夠強烈,學習濃度不夠,大多數時間都是老師強迫性去教學,這就給我們當老師的提醒:在教學中多給幼兒游戲之類的東西,提高幼兒的興趣,才能更好的去教學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4
活動目標:
1、能較熟練地掌握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能有效地改進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具有集體意識和競爭精神。
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布置好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分配角色,教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蚱蜢,跟著媽媽學本領。
2、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利用幼兒園活動場地上的障礙物(如樹木、運動器械等)練習繞過障礙走、跑的能力。
3、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做模仿操(教師自編)。
(二)出示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導幼兒探索怎樣跳過去。
1、教師: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今天我們就要學跳高,你們試一試怎樣才能跳過皮筋呢?
2、幼兒第一次嘗試。
3、教師:你們是怎樣跳過去的?
4、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跳過皮筋的方法。
5、教師示范“雙腳向上跳”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雙腳輕輕落地。
6、練習活動:幼兒按要求分散練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師做具體指導。
7、幼兒探索“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8、請幼兒示范,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前腳掌先落地、腿要彎曲的`動作要領。
9、幼兒四散自由練習,體驗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三)游戲“小蚱蜢跳高比賽”。
1、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與規則:小蚱蜢分成若干組,聽到信號后,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從皮筋下爬回來,看哪組先完成。
2、幼兒游戲2~3次,視幼兒的身體狀況和情緒而調整。
(四)放松活動。
1、教師:今天小蚱蜢真能干,學會了跳高的本領!你們不怕苦、不怕累,練得很辛苦。現在我們休息一下吧!
2、教師和幼兒針對腿部進行放松活動。
活動延伸:
晨間活動:晨間活動時,在場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讓幼兒繼續練習向上跳的動作,皮筋的數量和高度可逐步增加。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5
教材分析
1、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學練為目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2、跳躍運動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能力,又是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急行跳遠及其游戲簡單易學,在自然助跑與起跳相結合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較之三四年級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學習注意力集中時間進一步增長,女生身體活動能力與男生差距縮小,因此技能教學過程中,較三四年級有了更高要求,并通過教學進一步發展跳躍能力。
教學目標
A、學生通過學練,進一步發展急行跳遠的能力,能把助跑和單腳起跳很好結合,并輕巧雙腳落地。
B、學生進一步發展身體協調性和彈跳能力,體驗跳遠時的身體動作感受,初步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觀察能力和時空感覺。
C、初步養成勇敢、自信、果斷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助跑與單腳踏跳結合技術
教學過程
1、激發學生興趣、熱身與導入“同學們都會跳繩吧!!那就跳起來吧!大家散開點。”
2、專項引導:單腳、雙腳連續跳繩(111、222,11、22,1、2)(提示想盡快跟節奏,膝蓋得微屈,有彈性)
3、教師示范完整的急行跳遠動作,讓學生重點觀察助跑與起跳的結合瞬間動作。教師的漂亮動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和教師共同總結出:加速助跑,積極跳起的要領)
4、自主發展跳躍能力:先布置場地(把繩擺放成圓和正方形強調圓——單腳,方——雙腳(上一步起跳、雙腳落地)(安全提示:強調必須一人練習完畢回到隊伍后面后,下一人開始練習)然后到3——5步助跑到自我適當的距離,期間教師個別指導與糾錯。(期間多次強調加速助跑,積極跳起、看誰踏得準、落地輕、落地穩等)
5、挑戰賽:分自我挑戰(及格賽,小組互幫互助,使盡量多的同伴過及格線,男女稍有區別;小組推優賽;全班爭優賽)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6、創新游戲:小組編織圖形賽(期間播放舒緩的輕音樂!)
7、小結與回收器材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6
一、教學目標:
能夠自覺地有秩序地積極地進行蹲距式跳遠練習,并且掌握跑幾步的單起雙落向前上方跳起的動作方法。
二、教學內容:
蹲距式跳遠的單跳雙落動作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A教師活動:
(1).常規隊列練習,先進行原地踏步走,在此基礎上,鼓勵同學們進行起步走練習,并給予及時的客觀評價。
(2).講解示范大網魚游戲的方法和規則要求,適當導入游戲背景,使學生知道,魚離不開水,魚網密切合作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同時培養學生誠實勇敢的良好作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3).改變規則后,再次進行游戲活動。
B學生活動:
(1).認真的完成隊列練習,提高自己的最基本的隊列認知。
(2).積極的熱情的投入到游戲中去,很好的與同學完成游戲。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知道并掌握單起雙落的動作方法和向前上方跳起的要求及練習時的自覺和秩序
難點:動作較連貫正確,跳起有一個高度
A教師活動:
(1).老師帶領學生先活動各個主要關節后,講解示范動作方法,再組織學生在場地內分散進行自主練習,體驗動作。
(2).老師講解示范在沙坑中練習的方法要求,組織學生有秩序地積極地進行練習。
(3). 對學生練習中的'情況給與合理的評價,并總結學生的練習情況,找出好的同學進行示范,再練習。
(4). 跳躍比遠。
B學生活動:
(1).認真聆聽和觀察老師的講解示范,積極進行練習。
(2).能夠按照次序,相互觀察好的同學,積極自主地練習。
(3)..積極的投入到練習中去,能夠幫助同學糾正和改正錯誤動作,敢于表現自己,爭取在比拼中獲得最好的成績。
3.組織:徒手練習和比拼時四列橫隊,自由練習時無固定隊型
教師活動:教師提示今天的學習內容并提問學習內容的技術要領,及詢學生是否達到了有秩序積極地進行練習的要求。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的回答教師提問。
4.課后小結:
在學生紀律嚴明的情況下,繼續加大學生練習密度和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練習效果.
5.課后反思: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 17
一、課題:
急行跳遠。
二、課型:
新授課。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了解急行跳遠動作,知道急行跳遠的動作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動作練習過程中,學生能做出急行跳遠的動作,加強下肢動作協調和力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互相幫助與保護,培養團結互助及吃苦耐勞的運動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助跑有節奏。
2.教學難點為:全身用力協調連貫。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課堂常規):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告人數。
2.上課,師生問好。
3,檢查著裝、安排見習生。
4.宣布本課的'任務及要求。
(二)準備部分(導入熱身):
1.小游戲:喊數抱團。
方法:同學分為兩組,中間一人喊數,其他同學圍成一圈慢跑,當聽到數字迅速抱在一起,沒有抱到一起的要做5個蹲起,然后繼續開始。
2.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肩關節運動
(3)腹背運動
(4)踝關節運動。
(三)基本部分(學習、練習、鞏固、展示):
1.導入:立定跳遠游戲。
學生分成四組,每組人數相同,每組同學依次以立定跳遠的動作向沙坑里跳,最后每組累計距離遠的小組為勝利。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
要求:遵守規則,認真比賽。
2.新授:老師和學生互動提示要點。
助跑自然,放松,速度逐漸加快,有力腿積極踏跳,落地平穩緩沖。
要求:認真觀察。
組織形式:同學蹲下觀察老師動作。
3.練習:
練習一:2-3步模仿動作。
要求:認真模仿練習,動作正確規范,練習5次。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 體操隊形散開。
練習二:沙坑放置橡皮筋。
要求:動作正確規范,預擺要協調,落地要輕。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每一排為一組。
練習三:分組練習完整動作(糾錯,再練習)。
要求:隊伍有序進行,注意安全 積極開動腦筋 體會動作要領。
組織形式:指定區域 分組進行。
4.展示練習:
優秀學生展示,建立信心。
組織形式:分組觀看。
要求:分享、總結動作要點。
(四)結束部分(整理放松、小結)。
1.肌肉放松。
2.課的小結。
3.回收器材、師生再見。
六、場地設施:
田徑場。
七、教學效果:
預計運動運動負荷:
1.平均心率:140-150/次。
2.練習密度:40%-50%。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01-09
小學體育《立定跳遠》說課稿7篇03-03
體育課立定跳遠教學反思04-21
立定跳遠教學反思04-10
立定跳遠教學反思2篇04-12
精選立定跳遠作文300字三篇02-02
立定跳遠教學反思(實用15篇)07-11
小學體育說課稿01-10
挺身式跳遠說課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