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風》說課稿
《風》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5-02-18 07:32:22
  • 相關推薦
《風》說課稿(通用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風》說課稿(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風》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單元以了解“自然現象”為主題,《風》是第一篇課文,在教學時,主要使學生了解自然,培養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這首詩歌共有三節結構相似,主要借助外界事物的變化說明風的存在。

  第一節:顫動的樹葉告訴我們風來了。

  第二節:泛波的河水告訴我們風在哪兒。

  第三節:點頭的鮮花告訴我們風的.存在。

  三節并列從各個角度形象地交待風的存在。

  二、說教學目標:

  這首詩歌清新優美,形象地表現了“風”的存在,在教學時,我注重在培養學生誦讀上下功夫,所以第一個目標是:正確、流利、有感請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第二個目標是:認識本課8個生字。

  三、說教學方法:

  本課我主要采用啟發、合作、自學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指導學習,合作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詩歌的方法,達到自學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讓學生動手扇一扇,從日常生活中感受風的存在,從而導入新課,并解題。

  2、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我出生字,并記住生字。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節。

  (3)同桌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3、細讀課文:

  (1)自讀喜歡的小節,說說讀懂了什么?

  (2)師生評價,以指導學生朗讀。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對風的喜愛之情。

  (4)請學生表演讀,進一步體會詩的內容,感受風的存在。

  4、擴展延伸:

  (1)雖然我勻看不見風,但我們卻可以從事物的變化中感覺到風的存在,誰能說說你還能從哪些新高方面感覺到風?模仿課文說一說。

  (2)用畫筆來描繪樹葉顫動、河水泛波、花兒點頭。

  《風》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風》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單元《風和水》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是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的一首小詩。詩歌行文清新活潑、淺顯易懂,像鄰家大哥哥在哼念童謠。這首小詩平凡中透著靈動、樸實中蘊含著優美,語言特點顯著,于不變中有變,錯落有致。全詩以第一人稱,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描寫生活中的微風,讓學生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篇課文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更培養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應著眼于語文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語文能力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應著眼于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課堂中教師要設置很多環節來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聽說讀寫的`能力,特別愛幻想,但識字量還不夠多,語言積累剛剛起步,理解能力還很弱,所以聯系生活實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美文美讀、是他們學習這課的主要成長點。

  三、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風的特點,體會詩歌韻味。

  2.學生自在生活中觀察風,培養觀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興趣和習慣。

  3.主識字,在實踐中總結不同的識字方法,逐步靈活運用。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在有感情地朗讀中感受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自然、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味。

  教學難點:

  仿寫詩歌,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教學卡片,相關視頻,朗誦背景音樂

  教學課時:第1課時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設置,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法”——激發情感,引起興趣。

  2、“多元識字法”——隨文識字,自主識字。

  3、“讀悟法”——以讀代講,讀中促悟。愿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用集體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老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朗讀兒歌,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也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

  4、“展開想象,拓展思維法”--------激發想象力,鍛煉口語表達。“培養低年級學生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課中,仿照詩歌續編詩歌環節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媒體輔助法”——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視頻、音頻有效輔助教學,使教學活動多樣化。

  五、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通過談話,設置懸疑,引起學生興趣。學生在欣賞圖片、找朋友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體,并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初讀感知,認識字詞。

  通過自讀詩歌,運用已經積累的學習方法學習生字詞語,如拼讀法,加偏旁、減偏旁,問同桌,聽讀法等,很好的完成了這項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習中的自主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品讀詩歌,體會感情。

  這個環節我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風來時帶給大地的變化,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韻味,提高了語文素養。而且在讀的基礎上,以風娃娃為情景激發學生表演風、找風,從而體會風的調皮、可愛。此設計注重了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為主,把無形的東西變得形象生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仿寫兒歌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四)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通過視頻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很直觀的了解到風的形成過程和原因,而且對自然現象產生了很大興趣,滋生學生強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業超市。

  作業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形式靈活多樣,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差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讓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且作業貼近生活,真正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風》說課稿3

  總體設計理念:本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一首兒童詩,全詩三小節,運用擬人手法,描寫了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的風,充滿了童真童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奏感。在教學時,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特意設計了風娃娃這一情景,讓學生在讀風找風中感受風,想象風,并讓學生找到風后再表演風,還動手寫風、畫風,并引導學生多讀課文,自己感悟、體會風的調皮可愛。課堂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師生間平等對話,并且在情景和行動中進行重點詞句的內化。

  圍繞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制定如下課時目標:

  1、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會認寫8個生字,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讀風中體會風的調皮、可愛,在找風中喚起學生的生活感受,在寫風、畫風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情感價值觀:學生了解風對人類的好處和壞處,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出發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體會風的頑皮可愛,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

  為了是我的課堂更形象生動,我特意用字卡、多媒體課件來輔助上課。整個教學過程是根據我們學校課堂實用教學“四讀三練”教學法中的“四讀”法(即預讀、悟讀、情讀、賞讀)來安排設計的:

  一、預讀課文,鞏固生字詞,解決讀書障礙。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選擇生字組詞說話。

  二、悟讀課文,感悟風的特點環節,我特意設計幾組有“風”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的調皮可愛。出示課件(幾組“有風”的圖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多讀書,要從讀中悟”,所以我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采用不同形式讀課文,從而更深刻感受風的特點。

  1、自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老師配樂范讀。思考:葉圣陶爺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找到了風。

  3、請同學們用最好聽的聲音再讀一遍課文。

  4、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在黑板上貼上“樹葉顫動風 在那兒了”“林木點頭 風正走過了”、“河水起波 風來游戲了”。

  三、情讀課文,體會自然之美。

  重點抓住每一節的最后兩行,引導學生先說后讀。

  新課標指出;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習是學生的學習,注重人人參與的過程,不僅要讓老師動起來,還要讓學生動起來,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掌握知識的主人,我特在此設計了一個讓全班學生參與的`“律動”——邊做動作邊欣賞課文。使學生能在學中玩,玩中學。

  1、請學生做動作,在行動中內化文中三個重點詞語。

  師:“樹葉顫動”是怎么動的呢?假如我們的小手就是樹葉,風來了,你會怎樣做?(生手擺動,師示范引導理解顫動。)風娃娃來到了,樹葉輕輕地擺動。該怎樣讀好這節呢?

  2、生自由練習朗讀全文。再做做“林木點頭”和“河水起波”的動作吧!

  3、看板書背誦課文。

  新課標要求,在活動中提高實踐能力,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體驗成功的喜悅,我特意在四、賞讀課文中,創新拓展,讓學生寫風畫風。

  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己去找風,模仿作詩。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的時候,

  我們知道。

  小組討論選出代表做匯報。

  2、畫風。(老師引導師范)

  3、展示學生作品,并讓學生自己說說作品的內容。

  4、總結:學習了《風》這篇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呢?(學生匯報)

  5、遷移小練筆,布置作業:我愛校園的風

  學生讀了風、找了風,寫了風,也畫了風,最后讓學生再“聽風”,以一首節奏明快的“東北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結束了本節課的學習。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綜合的訓練。

  6、音樂欣賞:“東北風”

  7、板書設計: 樹葉顫動 風在那兒

  林木點頭 風正走過了

  河水起波 風來游戲了

【《風》說課稿】相關文章:

風娃娃說課稿10-25

風來了說課稿08-21

《風娃娃》說課稿11-18

獨特的民族風說課稿08-26

《風娃娃》說課稿8篇09-22

我是風10-19

秋天的風作文07-18

班風的口號10-01

夏天的風作文10-3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亚洲性爱AV免费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