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多種多樣,像保護色、擬態、硬殼、硬刺、裝死等等。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孩子們很喜歡了解的內容,但它不容易通過直接的實驗或探究進行學習,老師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資料,所以這個活動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行,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等手段獲取科學知識,是科學討論型的活動。
二、說活動準備:
這種活動首先要調動家長、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資料,如圖書、圖片、網上下載的資料。同時運用現代多媒體的手段,如準備好相關的課件和錄像資料更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討論、交流、學習。
三、說目標:
科學討論型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孩子圍繞某一主題的表達交流,以達到分享知識經驗的目的。結合大班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隨著各個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深入,孩子們也積累了一些有關記錄的經驗,本次活動的目標
1、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并嘗試用繪畫等方式進行歸類和記錄。
這是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2、運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
四、說教學方法:
1、觀察分析法:讓幼兒自己觀察交流,總結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比較法:比較人和動物不同的自我保護方法,加以區分。
五、說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出動物的自我保護。
二、出示教學掛圖,初步了解動物的自我保護。
1、利用身體顏色保護自己。
提問:圖上有誰?為什么你很難發現它們?
小結:動物使自己身體的顏色與周圍環境的顏色相同或相近,都是為了隱藏自己或逃避敵人的侵害。
2、利用身體結構特點保護自己。
提問:圖上有誰?身上有什么?遇到危險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三、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自我保護的方式。
引導幼兒看圖想一想,說一說:圖上有哪些動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這些動物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四、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講述畫面:
1、毛毛蟲身上的顏色很鮮艷,這是警告敵人,不能來吃我,我是有毒的;
2、青蛙身體的`顏色會隨著季節而改變;
3、變色龍會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顏色;
4、豹子身上的顏色,與它周圍環境的顏色很相近;
5、北極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體的顏色是白色的;
6、螃蟹有兩個大鉗子,可以用來攻擊對方保護自己;
7、蜥蜴身上的顏色跟地上的顏色很像,這樣可以隱藏自己,不容易被別人發現;
8、獅子魚身上有長長的毒刺,使敵人不敢靠近它;
9、海龜身上有硬硬的殼,發現敵情海龜會將頭和四肢縮進硬殼里;
10、梅花鹿身上的花紋,與周圍叢林的顏色很像,可以隱藏自己。
六、擴展幼兒的經驗。
啟發幼兒大膽地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他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七、教師念謎面:
一只大鳥真古怪,有翅不飛跑得快,
遇到危險藏腦袋,屁股留在沙灘外。
請幼兒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并在圖上勾出這一動物。
大班科學《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2
一、 教材分析:
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多種多樣,像保護色、擬態、硬殼、硬刺、裝死等等。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孩子們很喜歡了解的內容,但它不容易通過直接的實驗或探究進行學習,老師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資料,所以這個活動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行,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等手段獲取科學知識,是科學討論型的活動。
二、 活動準備:
這種活動首先要調動家長、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資料,如圖書、圖片、網上下載的資料。同時運用現代多媒體的手段,如準備好相關的課件和錄像資料更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討論、交流、學習。
三、目標設置:
科學討論型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孩子圍繞某一主題的`表達交流,以達到分享知識經驗的目的。結合大班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隨著各個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深入,孩子們也積累了一些有關記錄的經驗,本次活動的目標
1、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并嘗試用繪畫等方式進行歸類和記錄。
這是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2、運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
四、活動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課件或錄像資料,使孩子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
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這樣,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觀看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不會盲目,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生動的課件和錄像刺激孩子在頭腦中浮現自己搜集的資料中相關的方法,為孩子大膽發表觀點和討論活動做好了準備。
(二)伴隨錄像的回放,展開討論與交流。
1、觀看后鼓勵孩子說說自己的看法,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觀點并進行討論與交流。在孩子們輪流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可以通過錄像的回放,不斷地鼓勵孩子們進行小結。這樣,孩子們在仔細傾聽、主動思考、總結概括、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對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印象就更深了。在這個基礎上, 就可以啟發孩子進行歸類。
2、討論交流在集體組織后,采取分小組的形式再次展開。因為小組活動有助于發展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還可以促進孩子們語言和思維的相互作用,同時也為小組的記錄活動做好鋪墊。
(三)分組記錄,集體討論、總結。
尊重事實是起碼的科學態度,孩子們首先要記錄下他們的發現,這是他們得出結論、進一步分享和交流的基礎。孩子因為年齡小還不能運用文字,一般以繪畫等方式表現和記錄。
但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太多啦,記錄起來較困難。所以,我設計了統一的記錄表降低難度,使孩子們的記錄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就不會再盲目或者不知道從何記起。難點自然不難。
每組一份相同的記錄表,把常見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用文字標明,并且在文字下面配上一定的圖示標記,如硬殼護身的方法下面可以畫上烏龜殼,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理解。這種表格對于大班孩子來說操作性很強,所以孩子會非常有興趣。補充部分可以提示孩子們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還有很多,激勵孩子們繼續搜集資料。(結合表格介紹)
當分組記錄后,請每組選派一個代表介紹小組成果,這又是一個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過程。
(四)延伸:
最后,把分組記錄的結果統計到一張大的統計表上并且投放到主題墻上,鼓勵孩子們繼續搜集資料,不斷積累,把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同時,還可以把活動延伸到人的自我保護上,這實際上也是把積累的知識、經驗遷移到生活中,運用于實際。
這也正是讓孩子們真正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大班科學《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3
寒冷的冬天到了,人們穿上厚厚的棉衣。大班的孩子們發現:外面的小動物卻越來越少了,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動物們生活習性的變化讓孩子們產生了許多好奇。為順應幼兒興趣,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冬天來了”的主題教育中,以動物過冬為切入點,設計了本次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
二、說目標:
結合大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有:遷徙、冬眠、貯存食物、和換毛;
2、初步探究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系;
3、萌發關愛動物的情感。
三、說重、難點:
根據大班幼兒已有知識經驗,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知道動物過冬的四種主要方式。
通過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的動畫播放,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主動探究,從而輕松地了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使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得以有效的突破。
四、說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并記錄有關動物怎樣過冬的錄像、圖書,豐富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動物圖片、自制課件《動物怎樣過冬》。
這些準備一是豐富幼兒的已有經驗,有效探究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二是更好地與同伴展開討論、快樂交流。
五、說教、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本活動充分運用動畫課件、圖片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幼兒在看、聽、說、想、做等過程中積極探究,引導幼兒歸納出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本次活動中運用了課件演示法、啟發提問法、分類法等手段,這些方法的運用,克服了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幼兒在觀察、探究、游戲、操作中輕松習得知識和經驗。
六、說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情景導入、觀察探究、游戲激趣、鞏固提升四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
首先,教師出示一幅冬天的圖畫,開門見山地導入活動:這是什么季節?寒冷的冬天里,小動物到哪兒去了?
在寒冬的季節組織本次活動,更能激發幼兒探索的的欲望。寒冷的體驗讓幼兒對動物過冬的奧秘更加充滿好奇。帶著這些思考自然地進入第二環節:
(二)觀察探究
大班的孩子對動物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滿足此時孩子的交流欲望,首先,讓孩子分小組觀察各種動物卡片,說說自己知道的動物過冬的方式。這樣輕松的氛圍能讓幼兒大膽交流、積極探究,同時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接著,教師播放課件《小動物過冬》。遷徙過冬的燕子、冬眠過冬的青蛙、貯存食物過冬的蜜蜂、換毛過冬的兔子。直觀的動畫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的思考。
此時,教師鼓勵幼兒復述課件中小動物過冬的四種主要方式,并在四種動物圖片旁出示字卡:遷徙、冬眠、貯存食物、換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把難以見到的各種動物過冬的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此環節有效地突出活動的重點,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呢?”鼓勵幼兒大膽交流,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啟發了幼兒的思維,豐富了知識,進一步拓展幼兒的認知空間。
幼兒觀看了直觀、生動的故事動畫,獲得了準確的信息,能夠大膽表述,享受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樂,在交流中獲得新知識。這也是現代技術應用的體現,生動形象的動物動畫,極好地引發了幼兒的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認為這一環節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應該說是重中之重。
接下來就進入到第三環節:
(三)游戲激趣
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科學活動,既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本環節以游戲“送小動物回家”組織活動。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上有遷徙、冬眠、貯存食物和換毛四種形式過冬的“小動物的家”,旁邊的小動物應該回到哪個家呢?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正確的立即出現肯定的“掌聲”,送錯了的出現“請再來一遍”的鼓勵。既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地位,音效與圖示的有效運用,更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為兼顧幼兒的個體差異,準備的動物圖片有故事中出現的,有故事中沒出現但大班幼兒較為熟悉的,還有比較陌生的。讓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
(四)鞏固提升
“看看卡片上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是哪一種?”讓幼兒重新觀察圖片中的小動物,并將動物卡片張貼在主題墻的合適位置。既是讓幼兒對前面的活動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糾正,更是對動物過冬的四種主要方式的運用。主題墻的展示更是對本活動的進一步延伸。
這一環節運用了分類法,幼兒自己動手創設主題墻,不僅鞏固了幼兒所學的知識,而且又激發了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既要來源于生活,又要服務于生活。“小動物們能運用不同的方式過冬,我們能用什么方法度過寒冷的冬天呢?”教師點擊課件,引導幼兒隨著動感的音樂和動畫人物活動起來!
活動在歡快樂的音樂中自然結束。
活動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技術手段,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主動探究,讓孩子在與同伴分享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這也是幼兒科學教育的宗旨。
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大班科學《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說課稿09-11
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05-04
幼兒大班科學說課稿02-17
大班科學浮與沉說課稿01-16
大班科學優秀說課稿《水的變化》04-03
(通用)大班科學說課稿5篇11-11
幼兒大班科學說課稿14篇02-18
大班科學《好玩的彈性玩具》說課稿03-15
幼兒園大班科學說課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