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想媽媽》是老教材小托班上學期中的一個教學活動。
現在的家庭中一般都是獨生孩子,父母長輩都非常的疼愛。由于父母大多在外工作,減少了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為了彌補孩子會買一些玩具當禮物送給孩子,但是那種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的親情一直連接著父母與孩子,使得孩子經常想起工作在外的父母。這首兒歌就是描寫了這樣的一個情景:寶寶在家一個人,想媽媽時抓起來旁邊的積木,學著平時打人打電話的樣子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快點回家。本首兒歌內容短小,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在字句中充分的體現了寶寶對媽媽的思念。
二、說目標
本次活動靈活性強,不受時間、季節、環境的限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確立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2、通過念兒歌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三、說重難點及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教學目標,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說“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經驗等密切相關,因此我們讓幼兒在原有語言經驗基礎上來學說語言“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活動的難點為: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達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本次活動:我的準備如下: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對于托班幼兒來說,由于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想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在活動中讓幼兒把積木當成電話能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四、說教法
1、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能夠給幼兒帶來許多樂趣。托班的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動中處采用模仿游戲:抓積木當電話,在游戲中使幼兒自然的理解兒歌內容。
2、談話法:所謂談話法,就是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的一種方法。由于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就通過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的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通過師幼之間的談話、討論,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五、說教學程序
本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社會領域、語言領域的內容。我采用師生討論——圖片導入——游戲“打電話”——學習兒歌——《好媽媽》歌曲結尾的教學流程,逐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達成教育目標。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小朋友,今天誰沒有來啊?她為什么沒有來呢?原來她生病在家休息呢!”接著出示電話機以打個電話給她引出來課題。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出示的電話機,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圖片導入
設計這一各環節,主要是為了讓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并把“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這一語言重難點前置,通過相應動作表演來鞏固理解兒歌內容。教育不能通過灌輸來進行,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游戲能引發幼兒的興趣,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三)欣賞詩歌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后,采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兒歌的記憶。
(四)結束活動
以一首《好媽媽》作為活動的結尾,既和活動相呼應,又能再一次引發幼兒的興趣,使孩子在快樂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語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非常適合幼兒學習的閱讀故事。作品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以熊哥哥和黑豬弟弟請客的對話來練習幼兒的合作表演能力,非常適合幼兒學習復述故事。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故事,掌握故事的主要情節,能復述故事中的對話。
2、學故事表演,能大方、自然、較準確地表現角色的語言及心理,提高幼兒表演的興趣。
3、理解故事的含義,我覺得教學重點應放在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角色之間的對話,感受角色情感上;難點應放在故事表演中如何準確地體現角色的`語言和心理上。
三、說教法
結合語言活動自身的特點,依據綱要的精神,我主要運用了欣賞感知法和模仿教學法
第一種是欣賞感知法,就是教師通過圖片展示、教具演示講解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思考和想象;以談話法指導幼兒故事表演。
第二種模仿教學法,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的內容結構、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再根據幼兒思維直觀性特點和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心理,準備了頭飾、掛圖、幻燈片,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
四、說學法
語言教學目的是發展幼兒智力,培養語言和認知能力,因此發揮幼兒主體性,結合教材特點,我應教給幼兒一些學習方法。
1、以比較法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培養幼兒的合作表演能力。
2、學會根據故事情節、角色形象及語境特點,表演故事,培養幼兒表演能力。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
首先,我出示教具中的動物形象小兔頭飾,說:“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是誰,引起
幼兒的好奇心立即被激發,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幫助幼兒進入學習狀態。
(二)、引導幼兒看掛圖、了解故事內容,了解幾種動物的外形特征。
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故事中各種食物
小熊小豬今天要到草地上去玩,看他們都準備了那些好吃的食物,要請誰吃呢?(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中的食物)
2.逐圖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含義。
片段一: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熊哥哥在吃什么樣的水果)我們一起來說一說:紅紅的蘋果。
——是誰來了呀?(黑豬弟弟)
熊哥哥見到了黑豬弟弟可能會說什么呀?(幼兒自由說完后,師小結:)黑豬弟弟又會怎么說?(幼兒自由說完后,師小結)
小結:熊哥哥和黑豬弟弟真懂禮貌,見面了會互相問好和分享食物。
片段二: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黑豬弟弟在吃什么樣的飲料)我們一起來說
一說:甜甜的可樂。
——是誰來了呀?(熊哥哥來了)
黑豬弟弟見到了熊哥哥可能會說什么呀?(幼兒自由說完后,師小結:)熊哥哥又會怎么說?(幼兒自由說完后,師小結)
小結:黑豬弟弟和熊哥哥真懂禮貌,見面了會互相問好和分享食物。
(三)、分角色表演表演故事,學說禮貌用語。發散幼兒思維
1、教師請幾名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師講故事,鼓勵幼兒模仿小動物進行對話,加強語言能力,提醒幼兒在表演時注意禮貌對話。
3、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師生一起表演黑豬弟弟和熊哥哥請客的情景。
4、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幼兒合作表演黑豬弟弟和熊哥哥請客的情景。
5、鼓勵幼兒進行擴展性表演
【幼兒園小班語言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說課稿02-16
幼兒園小班語言說課稿09-12
小班語言活動說課稿02-16
小班語言說課稿:打電話01-15
小班語言活動說課稿15篇(集合)09-21
[通用]小班語言活動說課稿2篇01-22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03-07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06-20
幼兒園語言課說課稿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