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時間》說課稿
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時間》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9-08 07:27:17
  •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時間》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時間》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晚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時間》,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進行教材分析:

  《認識時間》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是在一年級“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鐘表及時間的一些知識,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字,有12個大格;并已經掌握了如何看整時。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時間,會5分5分的認時間。這樣的教材安排,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也符合平時人們看表讀時間的經驗與習慣。基于以上的認識,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二、說目標

  知識目標: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能力目標:學生能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刻,并會讀、寫幾時幾分情感目標:培養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根據對學生認知特點的分析。

  本節課的重點是:能正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幾時幾分)難點是:理解1時=60分的含義

  教學中,多媒體課件、鐘表是我這節課中準備的教具。

  二、說教法

  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探索,讓數學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在觀察、議一議、動手撥一撥的活動中來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我綜合應用了講授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構建。

  三、說學法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小組合作:本課中,讓學生在小組內說出自己的想法,討論看時間的方法,撥鐘練習,相互糾錯。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僅得到知識,還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抽象概括:我認為,方法是學習的關鍵。如本課認讀時間的方法,學生一經領悟,具備的將是認讀更多時間的能力。因此,本課可讓學生觀察典型時間,(如:1時15分、9時5分等)概括看時間的方法,讓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方法;用數學的語言,修正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動手操作:本課可讓學生在小組內撥鐘表練習,相互糾錯。學生在動手中,進一步理解時分關系,理解了認讀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立了如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3、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4、總結反思,深化知識。

  (一)環節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興趣盎然,才能集中精力參與學習。為這節課的順利進行做了良好的準備。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由于本節課的容量大,知識點多,同時根據新課程理念:“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因此我設計了以下5個活動。

  活動一:復習舊知,認識鐘面

  讓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過認讀已經學過的時間,讓學生們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師:(課件:鐘表)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小組內交流匯報。(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鐘面,同時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合作意識。

  通過學生觀察和交流可以說出: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

  這一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部分的第一個突破口,學生可以通過加法、剛學過的乘法等各種方法來計算出12個大格里有60個小格,讓接下來的認識分針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礎。

  活動二:認識時

  時針從12走到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時針從12走到1是1小時,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學生發散思維,任意說出時針從幾到幾也是1小時,激發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場操作演示時針指向幾時多,并讓學生說出時針是指過幾,就是幾時多,如果時針指向學生不確定,可以延長指針,讓學生明白確定時針的指向,為后面學習認識幾時幾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三:認識分

  讓學生觀察分針的走動,師: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提出問題:那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分針指著4是幾分?指著6呢?而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感受,我播放一分鐘的音樂,讓學生做計算題。一分鐘結束后,讓學生匯報完成情況,跟著出示數據,讓他們深深體會到1分鐘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好好把握也可以完成不少事情,并對學生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們都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好把握每一分鐘,達到與思想品德課程的整合。

  活動四:認識時、分的關系

  理解1時=60分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我請學生觀看時針和分針順時針的轉動,通過采用課件動畫的形式,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時=60分。將枯燥的數學內容轉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東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活動五:學會認、寫鐘面時間正是本節課的重點。

  出示鐘面(9時05分)(6時25分)請學生試著認識鐘面上的這2個時間,和同桌互相說說各自的方法

  學生們學到新知后渴望實踐,而這些新問題正是學生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可以解決的,例如:時針指過9,是9時多,分針指向1,是5分,合起來就是9時5分。通過再次的小組合作交流,去發現、經歷和體會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既提高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來出示這2個時間,讓學生認讀,指導2種書寫方法

  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從認識時間到會讀時間,再到會記錄時間,全面而又系統的把認識幾時幾分這一知識重難點突破了。

  3、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動手實踐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練習。讓學生撥出第一節課下課的時間9時10分。

  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撥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再撥出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時間,讓小伙伴猜一猜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新課程標準精神的體現。注意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基本的練習,既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有利于培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時間觀念。

  4、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讓學生自己總結,不但使學生學會了認識時間,而且懂得了操作實踐,合作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同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

  (這節課,我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認識時間

  1時=60分

  9時5分6時25分(9:05)(6:25)

  我采用直觀、簡潔、明了的板書設計,既突出重點又概括全面,使學生記憶深刻,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感謝各位領導、老師!

【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時間》說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時間說課稿02-17

《認識時間》說課稿范文01-12

認識時間說課稿13篇02-17

小學數學噸的認識說課稿01-11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7

二年級下冊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2-15

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01-06

《圓柱認識》初中數學說課稿12-10

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2-30

二年級數學認識方向說課稿01-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五月天婷婷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