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奶奶的白發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奶奶的白發說課稿1
一、教材簡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課本第二冊的第11課《奶奶的白發》。
課文主要通過一個小孫子天真的語言和神態以及奶奶的慈祥和疼愛孫子的感情,表現出濃濃的祖孫之情。課文主要通過“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句含義深刻的話,讓人體會到奶奶為子孫操勞一輩子的辛苦,表現了兩代人之間的親情。它篇幅雖短,但意趣橫生,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課文。
二、設計理念和目標:
1、以讀悟情,讓學生在解疑中認識到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辛勞,懂得孝敬長輩,不讓他們多操心。
2、通過想象、描述、表演、討論等多種形式,使課堂成為自主、合作、探究讀書和心靈交匯的課堂, 讓學生產生朗讀的激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9個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認識“心”字底和“八”字底。
三、設計特色:
在趣味盎然的朗讀中激發學生的真情;
在想、述、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
四、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為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部分生字,第二課時為學文,第三課時為復習鞏固課文內容,學完剩下的生字,今天,我具體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個過程,我打算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 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 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課前,我請學生搜集一些和奶奶有關的故事、歌曲,講一講,唱一唱,充分利用課外資源活躍氣氛,增添趣味,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
2、 直觀展現,啟動情感。
上課伊始,我就出示奶奶的圖片,讓學生跟奶奶熱情地打個招呼,并簡要講述“課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歡奶奶的小朋友。他說呀,他奶奶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頭白發! 揭示課題是《奶奶的白發》顯得順理成章,此時通過讓學生跟奶奶親熱地打招呼,能勾起學生對奶奶的熟悉感、親切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題目就讀得猶如在呼喊自己的奶奶。
(二)走進文本,體驗情感。
1、 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課文。
這種方式是低年級學生理解課文的一種方式,在學生自由讀第一節后,先結合圖片說一說,問:奶奶的白發白得怎么樣?通過直觀圖片,能得知奶奶的頭發很白很白,接著讓學生從第一小節中找到一個詞語就表示這個意思,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出“雪白雪白”,讀好詞語就不在話下了,繼而讓學生看看自己的頭發是什么顏色的?讀好“黑黑”一詞,接著比較:為什么是雪白的,我的頭發是黑黑的,你覺得怎么樣?用換詞的方法理解 “好奇”一詞,激活學生情感體驗,實現情感遷移,幫助孩子用已知來認識未知,在體驗的基礎上讀出孩子好奇的語氣,還可以演一演,將讀、演融為一體。最后問“你知道奶奶雪白的頭發的頭發是哪兒來的?”這一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2、聯系生活解讀文本。
出示奶奶的話“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边@一句是本課理解的一個難點,我設下疑問,“奶奶怎么會說她的這一頭白發一半是爸爸給的,一半是他給的呢?”以此喚起學生深入思考,引起共鳴和關注。引導學生看看圖,充分利用插圖,文中的插圖是老奶奶在陪孫子讀書,旁邊還放著剪刀和布料,說說平時奶奶都是怎樣關心自己,為自己操心的。以此來理解是奶奶為了自己操了不少心,頭發都白了。理解了后半句話后,再來說說奶奶還要為爸爸操哪些心,在回憶生活小事中明白奶奶為兩代人操心,自己的頭發卻一天天變白了。就詞解詞,就句解句,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把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加深了學生的體驗,在例舉談論中思考、感悟。緊接著抓住“奶奶笑著說”體會奶奶雖然為了我們操碎了心,可是她一點兒也沒有抱怨,讀出奶奶慈祥的樣子。這樣既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又關注了學生的道德發展。
3、引導想象,體會情感。
想象可以激活孩子的思維,可以豐富孩子內心的情感,可以此幫助孩子動情地朗讀。我引導學生想象:聽了奶奶的話,我知道奶奶為我們全家操了多少心啊,奶奶也在一天一天的老去。此時,你的心情怎樣?理解“我低下頭,沒有吭聲”的原因。接著引導學生再次想象:他看著自己烏黑漂亮的頭發時,他會想些什么呢?從另一個方面讓學生理解小孫子也非常關愛自己的奶奶,學生就能讀出孩子美好的愿望“希望奶奶重新擁有一頭黑發”。此時,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能體會到奶奶對他的疼愛,從而把這種回報奶奶的情感融入課文的朗讀之中,讀好“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發還會變黑嗎?”我第三次引導學生想象:你能讓奶奶的頭發變黑嗎?那只能讓奶奶少操心一些。你準備怎么讓奶奶少操心呢?再次從課堂走向生活,結合學校正在開展的“四個一”活動,把學生的這份感恩之心延伸到其他長輩的身上,也應該讓父母、老師少操心。
4、讀演結合,內化語言。
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輕松完成在課堂上背誦重點段落的任務。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語言的初步階段,光積累不行,還要學轉化、學表達。為此,我運用多種途徑給予學生切實的幫助,讀演結合,多感官參與,幫助學生感受、積累語言,創設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表現語言,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地完成背誦積累的任務。
(三)走出文本,升華情感。
新課標強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因此,讓學生在不斷朗讀和演讀中體會課文意境的基礎上,我還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想想在學了這篇課文之后,準備回家為奶奶做些什么,并到講臺前表演給大家看看,我自己也參加表演,做一回“奶奶”,當學生說出一句句真摯的童語,流露出對奶奶的關愛之情,而作為“奶奶”的我也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在這樣一個情境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孝順老人是我們做子孫應該做的,從而將陶冶人情和社會交往的工具性完美的結合。我想這樣一個環節遠比向學生講述一百遍、一千遍“要孝順老人”效果要來得更好。
奶奶的白發說課稿2
【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二冊的第11課《奶奶的白發》。這一單元都是寫人的文章,由孩子最熟悉的爸爸,奶奶這些普通人,寫到陳毅,鄧小平這些偉人。但不管是誰,身上都閃現著人性的光輝。《奶奶的白發》這篇課文圍繞白發,展開奶奶和孫子的對話,表現了奶奶的辛勞,孫子對奶奶的關心,再現了一種樸素而又感人的親情。課文敘述簡潔,富有情趣,是一篇朗讀訓練的好教材,也是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課文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第一自然段寫我好奇地向奶奶詢問白發的由來,引起下文第二自然段我和奶奶的對話。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告訴我們奶奶的白發是長期操勞的結果,因此我決心不再讓奶奶操心,讓她的白發重新變黑。話語中充滿了對奶奶的關心,也充分表現了我的天真可愛。由于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且又有插圖,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情感與課文內容產生碰撞。
一,教學目標
根據整合新課程標準目標體系,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列首位的是以文悟情的情感價值目標。讓孩子交融文本,認識到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辛勞,從而懂得要尊重孝敬長輩,不讓他們操心。
2,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體驗文本的基礎上,拓展內容,開發課程資源,為孩子們的語言實踐打開廣闊的空間,使課堂教學更為自主,更為開放。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認識到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艱辛和勞苦,懂得要尊重長輩,不要讓長輩為我們操心。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并表演。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艱辛和勞苦,懂得要尊重長輩,不要讓長輩為我們操心。
四,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插圖,文字),錄音機及課文磁帶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
用語言描繪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由境入情,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他們的心智,啟迪他們的思維。
二,讀中感悟法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充分體悟語言文字蘊含的情感,并將之內化,積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三,合作學習法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小組間,同桌間,師生間的合作學習,使他們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將自身的潛能和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設計特色】
1,注重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
2,讀中悟情,心靈交匯,注重人文性。
3,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體驗文本的基礎上,拓展內容,開發課程資源,為孩子們的語言實踐打開廣闊的空間,使課堂教學更為自主,更為開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兩根綠線內只認不寫的字。
2,寫筆順。復習田字格里要求會按筆順寫的字。
生字詞的掌握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復習的目的一,有助于幫助孩子明確哪些字是要求會認不寫的,哪些字是要求按筆順會寫的目的
二,掌握了生字及詞語對接下來學習課文是很好的幫助。
二,精講第一自然段
1,要求孩子仔細聽課文錄音,然后回答問題。
2,老師提問(1)我的頭發是什么顏色的(2)奶奶的頭發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到課文。
3,體會第一處重點句。
。1)生回答:我的頭發是黑黑的,奶奶的頭發是雪白雪白的
。2)老師出示課件,兩個句子,讓學生找找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奶奶,為什么我的頭發黑的,你的頭發雪白的呢
奶奶,為什么我的頭發黑黑的,你的頭發雪白雪白的呢
、僮寣W生學會比較找不同處。
②讓學生知道黑黑的與黑的不僅是文字上多少的區別,黑黑的更黑,體會疊詞的意義。同理雪白的與雪白雪白的
③通過讓孩子們照樣子說詞語,讓學生學會使用疊詞,有助與學生對詞語學習的積累。
。3)課件出示該重點句,由文字引導學生仔細看圖。
。4)指導用好奇的語氣讀。
讓孩子找兩個句子的不同不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鍛煉孩子的思維。找到不同后從兩方面去分析不同,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詞語的用法,和詞語的積累。利用照樣子說詞語,現學現用更好地幫助學生總結和積累,并開拓了思維。
三,精講第二自然段
1,體會第二處重點句。
過渡:小孫孫這么天真好奇的疑問,奶奶怎么回答的
學生根據問題找課文的第二處重點句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
。1)出示課件,圖二及對話內容,讓學生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奶奶說的這句話,你能聽懂嗎你有什么不懂可以說出來。
。2)生質疑,并引導從文中找答案或找關鍵詞語還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3)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答案:是因為奶奶為爸爸和我操心的
(4)師利用排比句引導學生體會奶奶是怎么為爸爸操心的,然后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平時都讓奶奶操了哪些心。
。5)引導學生體會奶奶說這句話的情感,并指導朗讀。
由孩子質疑,并自己去解決問題,體現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由于學生不知道奶奶為爸爸操了哪些心,所以由老師引導說。然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想想平時都讓奶奶操了哪些心,將生活的'經驗運用于課堂,加深了學生的體驗,
2,理解我低下了頭,沒有吭聲。
(1)你們聽懂了奶奶的話,那小孫孫聽懂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2)他沒有吭聲,他在想什么他想對奶奶說什么
3,體會第三處重點句。
過渡:奶奶看到他底下了頭沒有吭聲,還以為他生氣了呢,連忙安慰小孫孫說——
。ㄕn件出示該句)
。1)指名讀句子:怎么啦,不高興了嗎傻孩子,奶奶跟你說著玩呢。
。2)指導讀這句,讀出安慰的問道,注意表情和語氣。
4,體會第四處重點句。
過渡:聽了奶奶的安慰我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啊
。ㄕn件出示該句)
。1)指名讀句子。
。2)小孫孫的話是什么意思
。3)那奶奶的白發還會變黑嗎
。4)他的愿望是什么
(5)你覺得小孫孫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6)指導讀這句話。
5,理解:奶奶撫摸著我的頭,笑了。
。1)多懂事的孩子啊,奶奶喜歡他嗎
。2)你怎么知道的
。3)奶奶心里在想些什么
。4)通過幾個孩子動作的比較來體會撫摸一詞,是指疼愛地摸著。
在分析這段時,多處讓學生發揮想象,換位思考,從小孫孫的角度去體會小孫孫的懂事,再從奶奶的角度體會奶奶對小孫孫的疼愛,發揮想象,想他們所想,所他們所說。
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學了這篇課文,小朋友們今后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孩子啊那我們怎么才能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呢
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揮想象。
聯系自己的實際,回想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情,把課堂學習與家庭生活銜接了起來,將生活的經驗運用與課堂,加深了學生的體驗,碰撞著學生的心靈,課堂就會煥發生命的活力。
五,指導學生表演讀。
1,看書或看幻燈片,和同桌自由分角色有感情地讀或加上動作表演讀。
2,分角色朗讀。老師讀旁白,一個學生讀奶奶的話,一個學生讀小孫孫的話。
指名到臺前表演。
齊讀。男生當小孫孫,女生當奶奶,其余老師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通過對重點句的感悟以及分角色演一演,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讓他們在動情的語文時間中積淀語感,增強體驗,同時達到背誦積累的
六,作業:
把課文有感情的背誦給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相信加上動作表演你一定是最棒的
根據本課的教學要求,安排背誦任務,但要求要背誦給長輩們聽,一方面起到了讓家長檢查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孩子加上動作,作為一個節目表演來取悅長輩,與本課的道德目標接軌。
【說板書】
操心
11奶奶的白發爸爸
我奶奶的白發是因為奶奶為爸爸和我操心,所以全文的重點是體會操心一詞,由從前是奶奶為我們操心,繼而情感升華到我要為奶奶操心,所以使用雙箭頭。
奶奶的白發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奶奶的白發》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都是寫人的,有孩子最熟悉的爸爸、奶奶這些普通人,還有毛主席、陳毅、鄧小平這些偉人。但不管是誰,身上都閃現著人性的光輝。課文圍繞“白發”,展開奶奶和孫子的對話,表現了奶奶的辛勞、孫子對奶奶的關心,再現了一種樸素而又感人的親情。課文以第一人稱來寫,共兩個自然段。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敘述簡潔,又配有插圖,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篇朗讀訓練的好教材,也是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的好。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目標要求和“少教多學”課題研究,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結合重點詞句體會長輩為晚輩的成長付出了許多艱辛和勞累,從小要懂得尊敬長輩,不讓長輩為我們操心。3.掌握“玩、會”兩個生字。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把理解重點詞語“黑黑、雪白雪白、好奇、不再”和句子“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保w會長輩為晚輩的成長付出了許多艱辛和勞累,從小要懂得尊敬長輩,不讓長輩為我們操心作為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結合課文插圖和語言描繪再現課文對話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文、說話、想象、表演,激發學習興趣性,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讀中感悟法:“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充分體悟語言文字蘊含的情感,并將之內化、積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3.學習方法;通過朗讀、比較、想象、說話,理解詞語,體會奶奶為晚輩的成長付出了許多艱辛和勞累,從而產生感恩之情,學會感恩,孝敬長輩,自覺替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共設計了五個環節,即復習檢測、精讀課文、引導背誦、指導寫字和拓展練習。
1.生字詞的掌握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安排復習檢測,認讀詞語和寫生字筆順,目的是幫助孩子明確哪些字是要求會認不寫的,哪些字是要求按筆順會寫的。掌握了生字詞語,為學習課文打好了基礎。
2.精講課文。根據《新課標》對小學低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要求,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需要,踐行“少教多學”課題研究,教學中我始終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引導學生抓住兩個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黑黑、雪白雪白、好奇、不再”和重點句子“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蓖ㄟ^比較句子找不同、分析詞義、找同類型詞語、仿例句練習運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疊詞的用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奶奶為孫子和兒子都做了些什么,體會奶奶是因為長期的辛苦和勞累才長出了滿頭的白發,卻風趣地說白發是兒子和孫子給的,小孫子聽懂了奶奶的話,心生慚愧低下了頭,他會想些什么?通過想象說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
3.朗讀背誦課文!缎抡n標準》低學段閱讀目標要求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痹诮虒W中,我努力營造“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在學生朗讀之后,給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使學生在整堂課中能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再通過分角色讀,結合圖畫和提示語填課文內容,帶動作、表情練習背誦,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輕松、快樂地完成背誦積累的任務。
4.指導寫字。寫字教學中只有堅持既動“口”,動“腦”,又動“手”的“三動”方法,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指導“玩”、“抬”和“會”三個字的書寫,我按“五步”寫字法引導學生,“五步”即一看、二記、三寫、四評、五練,并重視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練字方法,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5.拓展練習。我設計的兩個作業,“積累本課所學詞語”和“幫助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選自己覺得難做的一件事寫下來”。(課文描寫的就是一個對話場面。)目的是積累語言,學習做人做事,創設寫話場景,進行片段練習,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6.板書設計。板書是課文內容的濃縮和提煉,要能簡潔明了地體現課文的主旨。我設計的板書是:奶奶為“爸爸”和“我”操心(用單箭頭分別指向我和爸爸),“我”關心孝敬奶奶(再加一單箭頭指向奶奶)。
教學反思:
課前,我認真地研讀了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思路,制作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努力地想把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背”訓練落到實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和“說”深入理解課文,拓展練習,積累語言,再遷移運用語言練習寫一個簡單的勞動場面,培養學生的能讀會說、善思樂寫本領。可遺憾的是我沒能用自己的教學熱情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說讀文體會、聯系生活實際說話、想象說話時思維不活躍,話語不完整,學習氣氛不熱烈。今后我還要在自己的課堂教學應變、語言組織和語言激勵性方面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奶奶的白發說課稿4
《奶奶的白發》一文主要寫了奶奶和孫子之間的一段對話,表現了兩代人之間的親情,教育少年兒童要孝敬長輩,不要讓長輩為我們操心。本課我上的是第一課時,在這一課里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認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到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艱辛,勞苦,懂得要尊重長輩,不要讓長輩再為我們操心。
圍繞這幾個教學目標,在備課的時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導入。
板書白發,引導學生來讀好“發”的音,并了解這是一個多音字。通過“看見過白發嗎?”這個問題,讓學生來說說都看到過誰有白發,旨在讓學生了解哪些人有白發,把課文和生活聯系起來。接著板書完整課題。請學生讀課題。說說從課題讀到了什么。讓學生了解課文是寫了“奶奶的白發”。讓學生通過讀來表現理解的側重。
二、初讀檢查。
這一個環節安排了學生自讀課文,檢查課文中生字新詞的讀的情況,并在檢查完生字新詞的閱讀以后再進行課文朗讀的檢查。這一部分把側重放在了生字新詞的檢查上面,利用帶拼音拼讀,到擦去拼音搶讀,到學生領讀,利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斷糾正,做到讀得正確。
三、精讀課文。
1這一部分我設計從課文第一幅插圖入手,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過看圖來理解“指著”一詞,并利用動作演示來進一步理解。圖上的小朋友指著奶奶的頭發會問些什么?接著出示第一小節。知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好奇”一詞,并請學生表演讀,力圖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好的表現“好奇”“指著”等詞。
2解決第二小節繼續從圖入手,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圖上的奶奶在干什么。在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奶奶平時都在做些什么。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奶奶平時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接送上學放學,煮飯,洗衣……然后利用教師的過渡語:是呀,奶奶要做的事情很多,為我們日夜操勞著,所以奶奶說——用引讀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引出奶奶說的話,并理解奶奶說的這話的含義。這是本課的難點,也是重點,只有理解了奶奶的辛苦和勞累,以及操心,才能更好地打動學生,讓學生能從心底里理解奶奶。
3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奶奶對孫子的疼愛。我設計了以下一個問題:老師有點不明白了,明明是“我”和爸爸給了奶奶白發,為什么奶奶還笑著對“我”說話?平時都是誰和你笑著說話?通過學生的交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奶奶對孫子的'疼愛,利用讀來表現這一疼愛的語氣。在此基礎上,拋出:奶奶對我是多么疼愛,當她看到我低著頭不吭聲的時候,就又忙著來安慰我了!出示奶奶話“傻孩子……”讓學生品讀。
4過渡:奶奶為了我們日夜操勞著,操心著,如果你是文中的這位小朋友,聽到奶奶這么說你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結合學生自己的內心情況來引出文章中小朋友對奶奶說的“奶奶,如果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發還會變黑嗎?”請生來讀好這句話。請學生說說自己會有哪些讓奶奶操心的事情,結合學生自己的實際來體會操心一詞,更深層次地理解奶奶地操勞。體會奶奶的辛苦和勞累。接著討論“奶奶的白發還會不會變黑”的問題,利用這個問題的討論,教師小結:盡管奶奶知道白發不可能再變黑了,可是她聽見她的孫子這樣孝順,這樣愛她,所以她覺得自己付出的這些辛苦也值得。那你會對奶奶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讓學生從心底的感動出發,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四、分角色指導朗讀
1同桌練習朗讀,為學生分工:一生讀奶奶說的話,一生讀“我”說的話,齊讀旁白。
2指名分角色朗讀,如果配上動作就更好了。
五、作業。
跟奶奶或者爸爸媽媽說一句悄悄話,讓他們知道你是愛他們的,或者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他們分擔一點。
【奶奶的白發說課稿】相關文章:
《奶奶的白發》教學反思10-04
奶奶的白發作文09-04
奶奶的白發教學反思09-04
奶奶的白發教學反思15篇08-10
白發的詩句08-01
父親的白發的作文02-24
母親的白發作文08-26
媽媽的白發作文08-25
父親的白發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