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神貫注》優秀的說課稿錦集,歡迎閱讀與收藏。
《全神貫注》優秀的說課稿錦集1
一、說教材
本組教材以“認準目標,不懈努力”為專題,選編了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本篇是本組教材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作客,自己卻如癡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記了客人的事。文中通過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充分表現出了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本組教材訓練的重點是通過學習課文對人物外貌、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式。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人物言行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難點是聯系實際體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根據本組訓練重點及本課重難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并學習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及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二、說教法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重點把握好以下兩點:一是把握好課文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即關注“導讀);二是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本課教學設計上我選擇以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為主,并從中穿插了想象說話、感情朗讀、拓展延伸等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說學法
“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充分地閱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產生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這就是本課學生所要采用的最主要的學法。
四、說教學過程
略讀課文不要求對文本進行“細嚼慢咽”,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與主題的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自悟、交流感受顯得更為重要。基于以上認識,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板塊。
一、初讀:復習導入,了解課文大意
1、師引讀:通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感受到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今天我們學習《全神貫注》,又會讓我們感受到法國大雕塑家羅丹的什么可貴精神呢? 出示課題,說說“全神貫注”的意思。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說清故事的內容。)
設計意圖:心理學家加涅認為,人的認識規律可以表述為“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為此,閱讀一篇課文首先要先弄清它寫的“是什么”,再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最后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因而教學一開始先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并且要求學生把話說得簡潔一些,這樣就落實了“課標”中“粗知文章大意”的略讀要求。
二、細讀:略中求精,聚焦“全神貫注”
1、抓住要點:仔細閱讀課文,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羅丹工作時的“全神貫注”?請把這些句子畫下來,并讀一讀。
2、領悟寫法:再細讀剛才畫的句子,體會作者通過描寫羅丹的什么來寫出他的“全神貫注”的?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線條畫出描寫羅丹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并反復朗讀、體會。
從這些語言、神態、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從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通過人物言行、動作描寫寫出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3、想象說話: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羅丹?如果這時候你就在他身邊,你會想些什么?
4、感情朗讀:采用師生讀、男女聲讀、分角色讀、同桌合作朗讀等多種朗讀方法,讀出羅丹工作時的如醉如癡。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教學在結構教學設計上應顯得簡約、粗線條,避免過多的設計,給學生完整的、大塊的自讀時間。但是,略讀課文并不排斥局部的精讀。對于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并進行必要的語文基本訓練。
三、再讀:聯系實際,暢談學習感受
1、你喜歡文中的'羅丹嗎?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話想說?
2、羅丹的摯友斯蒂芬。茨威格經歷了這件事之后又有什么感觸呢?找到文中相關內容,讀一讀。
3、讀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話,你是不是還有什么話要說?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這段話的含義。
設計意圖:課文學完后,讓學生簡要地說說“喜歡文中的羅丹嗎?”“ 讀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話,你是不是還有什么話要說?”既是全文閱讀的總結,又是學生情感的提升,更是對難點的突破。
四、拓展讀: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語文
1、拓展閱讀:引導學生交流資料袋內容以及課前收集的有關羅丹的圖文資料,更進一步走近羅丹,感受羅丹的偉大。
2、拓展延伸: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表現“認準目標,不懈努力”這一主題的文章,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其他“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這一專題的文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設計意圖:此設計可放在課外進行,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感悟,享受閱讀的快樂。
五、說板書
26、全神貫注啊,不,全 嘰哩咕 語言神 一會兒 一會兒貫 踩 揮動… …動作注 如癡如醉閃著異樣的光神態像喝醉了酒……
設計意圖:此板書清晰展現了文章的主線和文章的結構,體現了教學的難點和重點,便于學生一目了然,理解感悟。
《全神貫注》優秀的說課稿錦集2
一、說教材
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由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組成,這四篇課文都是講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全神貫注》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作客,自己卻如癡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記了客人的事。文中通過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充分表現出了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閱讀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點,預設本課學習目標如下:
1.能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摯友、全神貫注、癡癡地、莫名其妙”等詞的意思。
2.能抓住第一、二和結尾段的重點語句,感悟羅丹全神貫注、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
3.學習羅丹工作時的認真勁,知道在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中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
1.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朗讀想象,入情入境,體驗羅丹工作時的忘我和投入。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知道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全神貫注認真投入的道理。
二、說學情
四年級是學生從中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關鍵階段,正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最佳時期,這也是課標的要求。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接觸過不少寫人的課文,但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技能還不夠熟練。而本篇課文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生動傳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好課文。
三、說教學過程
略讀課文不要求對文本進行“細嚼慢咽”,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與主題的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自悟、交流感受顯得更為重要。基于以上認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激趣導入
出示羅丹雕塑作品圖片,誰能評價一下這些雕塑作品呢?看到這些造型生動、富有力量的雕塑作品,我們每個人都會忍不住嘖嘖稱贊。那么,創作這些偉大作品的人是誰呢?你們想更多的了解他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26、全神貫注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上好一節課,導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成功的導課可以使學生明確要求,集中注意,激發興趣,引發思維,以積極的心理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本節課一開始,我出示了一些羅丹雕塑作品圖片,這些造型生動的藝術作品必能讓學生的`心靈為之一震。贊嘆之余,他們自然而然會在心中畫上許多問號:創作這些偉大作品的人是誰呢?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有怎樣的故事呢?一連串的問題吸引著學生去探究、去思考,于是“要我學”的要求變成了“我要學”的愿望,這就為后面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第二板塊:研究學習,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這一板塊學生是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三大環節來學習的。
(一)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前提示語,明確學習要求。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弄懂本課的生字詞,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明確了學習要求,自學了生字詞,初步了解了課文大意,這就為后面品讀課文、感悟文意掃除了障礙,做好了鋪墊。
2、品味語言,感受人物精神
默讀課文,畫出文中最能表現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句子,體會作者通過描寫羅丹的什么來寫出他的“全神貫注”的?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簡單寫一寫感受。
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畫畫句子,寫寫感受,這一過程也正是學生獨立思考,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逐漸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
3、聯系實際,暢談學習感受
(1)、你喜歡文中的羅丹嗎?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話想說?
(2)、羅丹的摯友斯蒂芬.茨威格經歷了這件事之后又有什么感觸呢?找到文中相關內容,讀一讀。
(3)、讀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話,你是不是還有什么話要說?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這段話的含義。
這一環節讓學生簡要地說說“喜歡文中的羅丹嗎?”“讀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話,你是不是還有什么話要說?”既是全文閱讀的總結,又是學生情感的提升,更是對難點的突破。
在整個自主學習環節,教師要加強巡視指導,特別要關注后進生。
(二)合作探究
在小組長的主持下,討論自主學習時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要參與小組的討論,并及時加以指導。通過小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善,增強自信心,為全班展示打好基礎。
(三)展示提升
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力求給更多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并且隨機進行引導和點撥,落實教學重點。 預設重點句子如下:
1.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把句子找出來并不難,難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繪聲繪色地讀。師生分別讀分號前后的兩個分句,再教師與學生合作朗讀,也可以教師聲情并茂的示范讀,使學生真情流露,讀出自己的理解,體現獨特的個性,在輕重快慢、抑揚頓挫中味道自然就出來了。
2.他像喝醉了灑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教師引讀:一刻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學生接讀。重點抓住“癡癡地”一詞,糾正學生膚淺的認識,“癡癡地”并非是“呆呆地”、“傻傻地”,并與句中的“醉”字整合起來,讓學生感受羅丹如醉如癡地、全身心陶醉在他藝術創作中的那種狀態。
這一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品味,關鍵句的朗讀,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場面,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之下,無論是學生的語言還是思想都會在熏陶中感染、拔節。
第三板塊:達標測評
當場來創造一個情景,表演一個全神貫注學習的人,其他同學要運用恰當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和適當的比喻聯想把全神貫注學習的這位同學的樣子描寫出來。
這一環節很巧妙地做到了讀寫結合,激發了學生的表達興趣,讓學生迅速掌握并運用本課作者展現人物品質的方法,能夠學以致用,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點,體現了學語文、用語文的大教學觀。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緊緊抓住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力圖讓語文教學“味正情濃”。
《全神貫注》優秀的說課稿錦集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全神貫注》,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設計及理念、教學流程、教學反思五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由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組成,這四篇課文都是講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并品味語言,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全神貫注》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突然對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內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
2、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本課6個生字。
3、能力目標: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并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言行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并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高段,正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最佳時期,這也是課標的要求。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接觸過不少寫人的課文,但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技能還不夠熟練。而本篇課文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生動傳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好課文。
三、教學設計及理念: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以研究性閱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根據以上教學理念,我采用研讀教學模式,讓學生按照“自讀準備、默讀探究、選讀研討、品讀拓展”的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以讀為主線,讓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的內容,在研究交流當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新理念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參與和合作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四、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揭示課題,回顧略讀課文的學法。
“全神貫注”這個詞的含義,對小學生來說還是很抽象的,是很難理解的,所以我采用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的方法來揭題,問他們: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在學習或做事時特別投入,特別專注的時候?學生有的說:媽媽說我是個小書迷,我看書的時候,身邊發生什么事情都不會影響到我。還有的學生說:我特別喜歡畫畫,有一次大概畫畫太認真了,連媽媽回來了都不知道。于是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就叫“全神貫注”,你們認為在學習和做事的時候,全神貫注重要嗎?就這樣在同學們熱熱鬧鬧的交流中揭示了課題,明確了本課的學習重點,為本課難點的突破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后一起回憶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看本課文前引言一起制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第二板塊:研究學習,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這一大板塊學生是按“自讀準備、默讀探究、選讀研討、品讀拓展”四大環節來學習的。
下面我說一下每一環節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
一、自讀準備:自讀課文,弄懂本課的生字詞,匯報課前搜集的資料。
二、默讀探究:默讀課文,勾畫文中反映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和理解。
三、選讀研討:四人小組討論學習結果,再全班研討交流。
四、品讀拓展:再讀一遍課文,談收獲(兩方面的,讀文后的感受和寫法上的收獲)
第三板塊:拓展訓練,提高寫作技能。
當場來創造一個情景,表演一個全神貫注學習的人,其他同學要運用恰當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和適當的比喻聯想把全神貫注學習的這位同學的樣子描寫出來。
《全神貫注》優秀的說課稿錦集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6課《全神貫注》,這是本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理念、研究課題、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以“認準目標,不懈努力”為專題,選編了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這四篇課文都是講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以此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并品味語言,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全神貫注》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斯蒂芬·茨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突然對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點把茨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內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本課6個生字。
2、能力目標: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并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言行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并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聯系實際體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是學生從中年級向高年級過渡的關鍵階段,也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的最佳時期。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接觸過不少寫人的課文,但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技能還不能夠熟練掌握。而本篇課文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生動傳神,是一篇非常好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課文。
三、教學理念: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以研究性閱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根據以上教學理念,我采用研讀教學模式,讓學生按照“預讀準備、自讀探究、研讀交流、品讀拓展”的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以讀為主線,讓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在研究交流當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新理念下的課
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參與和合作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四、研究課題:
走進文本,自讀自悟,讀寫結合,拓展閱讀。
五、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激趣導入
出示羅丹雕塑作品圖片
誰能評價一下這些雕塑作品呢?
看到這些造型生動、富有力量的雕塑作品,我們每個人都會忍不住嘖嘖稱贊。那么,創作這些偉大作品的人是誰呢?你們想更多的了解他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26、全神貫注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上好一節課,導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成功的導課可以使學生明確要求,集中注意,激發興趣,引發思維,以積極的心理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本節課一開始,我出示了一些羅丹雕塑作品圖片,這些造型生動的藝術作品必能讓學生的心靈為之一震。贊嘆之余,他們自然而然會在心中畫上許多問號:創作這些偉大作品的人是誰呢?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有怎樣的故事呢?一連串的問題吸引著學生去探究、去思考,于是“要我學”的要求變成了“我要學”的愿望,這就為后面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第二板塊:研究學習,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這一板塊學生是按“預讀準備、自讀探究、研讀交流、品讀拓展”四大環節來學習的。
(一)預讀準備
1、默讀課前提示語,明確學習要求。
2、自讀課文,弄懂本課的生字詞,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匯報課前搜集到的有關羅丹的資料。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明確了學習要求,自學了生字詞,初步了解了課文大意,這就為后面品讀課文、感悟文意掃除了障礙,做好了鋪墊。
(二)自讀探究
默讀課文,畫出文中最能表現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句子,簡單寫一寫感受。
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所以在教學略讀課文時,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以便于學生逐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在教學本課時,我也特別注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毛澤東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畫畫句子,寫寫感受,這一過程也正是學生獨立思考,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逐漸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
(三)研讀交流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1) 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現羅丹工作的全神貫注?
讀了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2) 作者是怎樣把羅丹工作時的全神貫注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來的?
3、仿寫訓練
羅丹工作時可能還會說什么,做什么,還會有什么神態?
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讀、說、寫等語文實踐活動,這既展示了學生獨特、鮮明的思維個性,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
(四)品讀拓展。
閱讀補充材料《牛頓的故事》。
聯系本節課學到的內容或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課題及課文最后一句話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課內、外相結合,拓展學習資源。結合本課內容,我為學生精心準備了牛頓忘我工作的故事。這樣做既能深化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同時又能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文本、處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板塊:師生小結
1、用一句話總結你這節課的收獲。
2、教師總結:
馬克思曾經說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今天我想說,如果人生就像遠航,那么,全神貫注的精神就像是航船的風帆。你想到達成功的彼岸,欣賞無限的風景嗎?那就趕快揚帆起航吧!
【《全神貫注》優秀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全神貫注教學反思優秀11-20
全神貫注作文11-22
優秀的說課稿03-15
優秀說課稿11-04
優秀說課稿(精選)07-05
說課稿優秀05-16
優秀的說課稿01-15
全神貫注作文【集合】12-17
全神貫注教學反思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