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寄給青蛙的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寄給青蛙的信》1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指導學生自主認讀生字詞,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努力做到把課文讀準、讀流利,同時指導正確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根據實際,我對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定為以下幾方面:
1、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在學文的過程中獲得“好朋友需要多關心,多溝通,才會更快樂”的情感體驗,體會與人溝通的快樂。
3、復習會認的字,指導書寫2個生字。
下面,我談談本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整體感知,重點理解
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讀準、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注意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到文本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感悟課文內容。在課前檢查讀后,我設計了一問:“你覺得這只青蛙怎么樣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談談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和理解。“青蛙為了什么事傷心難過呢?后來,它又為什么變得非常快樂呢?”通過“問一問”引導學生進入到文本中,抓住“難過”、“驚喜”“興高采烈”等重點詞來體會青蛙心情的轉變過程。在品析詞句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表達,同時充分發揮插圖形象直觀的作用,圖文結合,加深了學生對青蛙心情變化的體會。
(二)以讀為主,讀中體會。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尤其是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更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引導學生感知、體會課文內容。因而,我沒有進行空洞的講解說教,而是通過指名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多讀課文,體驗角色,在品讀中反復體味:朋友的.關心幫助會給人帶來快樂;而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會非常快樂。
(三)降低坡度,突破難點。
一年級的孩子對書信交往極少接觸,甚至沒有接觸過,比較缺乏這方面的生活體驗,以書信形式仿寫幾句話可能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學生的這種有限的知識背景和經驗,在理解課文后,我降低了坡度,讓學生仿“書信”說幾句話——“如果青蛙也給小鴨寫一封回信,會說什么?”鼓勵學生展開合理想象,讓學生在仿“書信”說話的過程中,更深地體會到:好朋友就應該這樣互相關心,多多溝通,多聯系,這樣日子才能過得更快樂;同時對書信的格式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四)分散難點,指導寫字。
課末,我安排了寫字教學環節,指導學生書寫2個生字。把8個生字分散安排在兩課時里進行,一來考慮到給學生適當的動手、動筆時間有助于提高整節課的學習質量,同時又能分散寫字難點,減輕學生負擔,利于學生掌握。在練習書寫時,我讓學生自己悟出漢字的特點,互相交流記字方法、提醒重點筆畫,能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書寫效果。
說課稿《寄給青蛙的信》2
本篇課文是長春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九版塊的一篇洋溢友愛的文章,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流程等幾方面來簡單的說一下本課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以動物趣事為主題,安排三篇課文,其中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青蛙等信,松鼠寫信、蝸牛送信的情節,體現出松鼠與青蛙之間真摯的友誼。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小學生能夠簡單的自主識字,有初步的合作意識,積累了一定的識字方法,能夠獨立借助拼音讀文,但對書信的交往極少接觸。
基于對教材的簡析,學情的了解,確定本課分兩課時教學。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難”
能力目標:
有感情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情景創設,理解感悟課文內容,獲得“好朋友需要多關心,多溝通才會跟快樂”的體驗,體會與人溝通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練習朗讀
五、教學難點
體會給朋友帶來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六、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
由于本課是一篇童話,淺顯易懂,教學中,創造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帶學生走入童話的世界。
2、讀文感悟法
尊重學生個性化行為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朗讀,鼓勵有創意的談感受。
3、隨文識字法
根據故事情節隨機出示漢字
七、教學方法
1、多元識字法,鼓勵學生個性化識字方法。
2、讀想結合,邊閱讀邊想象畫面進入情境。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確定如下教學流程。
八、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封信,你們心情怎樣呀?(讀信),以鼓勵學生信心問內容,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小青蛙也收到一封信。引入課題。
(二)自讀感知
1、自由讀文讀畫生字生詞。
2、匯報交流,以此掃清障礙,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3、指名讀文。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三)自由朗讀,體會圖文內容
根據圖文,以青蛙心情發生怎樣變化為主線
等信難過
收信高興
分別畫出相應詞語,鞏固識字,例如出現“等信”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等”出現“難過”引出多音字“難”以次來落實目標,突出重點。
(四)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指導讀,讀出難過與開心。
(五)延伸訓練
你能為小青蛙設計一封回信嗎?
(六)總結
被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說課稿《寄給青蛙的信》3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九板塊《寄給青蛙的信》第二課時,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幾方面來簡單的說一下本課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分析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青蛙等信,松鼠寫信、蝸牛送信的情節,告訴人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升入二年級,在朗讀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感,但對體會人物心情還需教師的點撥,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要求的誦讀,運用創設情境,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教學手段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有所體會、感悟,獲得情感熏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書寫“說、話、收、到”四個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體驗朗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從而體會到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
四、教學重。難點
1、正確、規范書寫生字。
2、體會到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
五、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
由于本課是一篇童話,淺顯易懂,教學中,創造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帶學生走入童話的世界。
2、讀文感悟法
尊重學生個性化行為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朗讀,鼓勵有創意的談感受。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濃的文章,所以,我把教學設計的落腳點放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采取以讀帶學為主,情境渲染為輔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知、讀中思、讀中悟、讀中學。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確定如下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猜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2、復習舊知
3、指生讀詞語,全班齊讀。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貼青蛙,松鼠和蝸牛大叔的圖片,同時梳理課文的大致內容,學生自由讀文。
2、精讀課文品悟情感
(1)小青蛙和小松鼠這一對鄰居是怎樣相處的呢?讀一讀小松鼠的話。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
(2)作為鄰居的小松鼠,聽了小青蛙傷心的話,能做些什么呢?請三名同學讀一讀3、4、5自然段。
小松鼠都做什么了?我們來看看松鼠是如何請求蝸牛大叔幫忙的?
師小結:生活當中我們也要做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3)小松鼠把信交給蝸牛大叔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小青蛙的家。一推門,小青蛙正躲在房間里——哭呢。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此時心里在想什么?(創設情境,體會青蛙心情)
引讀課文:(出示第三次對話)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這么傷心,心里多么難受啊!于是他拉著小青蛙的手,安慰他說:——(生齊:別難過,今天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
師:可小青蛙還是難過地說:——(生齊:不,不會的!)
(4)(出示蝸牛在路上爬行的圖)小松鼠們,快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青蛙吧!
(5)剛才小青蛙還哭得那么傷心,可接到信后呢?故事中用了一個什么詞說小青蛙?(高興極了)帶著這份快樂再來讀一讀這封信吧!
如果你是小松鼠,還會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親愛的青蛙,我要告訴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6)出示省略號:現在我們都來做小松鼠,想想他在信中還要對小青蛙說什么呢?指生補充完整。
(7)分角色朗讀全文。
(8)做課后練習。
(9)指導寫字
(三)作業
你能為小青蛙設計一封回信嗎?
(四)總結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寄給青蛙的信
青蛙(圖片)小松鼠(圖片)蝸牛(圖片)
等信、念信寫信送信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說課稿《寄給青蛙的信》】相關文章:
《小青蛙》說課稿01-05
《青蛙賣泥塘》說課稿01-08
小青蛙找家說課稿01-12
《小青蛙找家》說課稿02-03
《小青蛙》說課稿范文10-11
《小青蛙找家》的說課稿05-15
《青蛙看海》說課稿9篇01-03
《青蛙看海》說課稿(9篇)01-03
《小青蛙》說課稿(精選21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