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影子橋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影子橋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影子橋》是北師大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2單元清清的水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家鄉的橋。第一段交代影子橋的位置和歷史。第二、三段寫站在橋上俯視,看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說是“影子橋”的得名。第四、五段在橋下看影子橋,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最后寫“我愛影子橋”。清清的水中這個單元中,《瀑布》一詩和《影子橋》一文都非常優美;特別是《影子橋》一文對橋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語言又充滿童趣,這樣更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了解故事的欲。要達到這一目的,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讀,在讀中逐步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識字的習慣,有助于提高獨立識字能力。而且思想教育內涵也十分豐富,通過教學,可以激發孩子們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由于我們是一所鄉村學校,學生對教材中所描述的小橋、流水、游魚等有頗深的感觸,對于學生來說,本課內容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還有本班學生已經過一年多的學習,識字量與一年級相比,已有教大的進步。在識字量增加的基礎上,朗讀、品讀課文又加快了速度。因此,要讓學生感悟出美,讀出美,培養學生的語感是關鍵,從而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上述教材編排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我”喜歡影子橋的原因,在朗讀中理解我對影子橋的喜愛。
3、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熱愛環境的感情。確定以上三個教學目標,符合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識字規律,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審美樂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低年級語文教學特點,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以識字寫字教學為主,在朗讀、品讀中理解文章,體會情感,通過朗讀、品讀、鞏固識字。我在本課中的教學重點是會認生字,繼續積累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理解我對影子橋的喜愛。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理解我對影子橋的喜愛,讓學生感悟出美。在本文中首先掃除了生字障礙,就加快了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品讀→理解→體會情感會更深入。所以教學的難點要突破,重中之重掃除生字障礙,難點的突破也落實。思想教育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熱愛環境的情感也就容易體現。
五、課前準備:
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加強聽讀識字、隨文識字,并逐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良好習慣,提高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教學中要反饋識字就尤為重要。所以我準備了生字、生詞卡片,以及小黑板出示重點句子,以便更好地抓重點詞句,有效地對文本材料的理解。
六、說教學方法
1、識字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不斷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鼓勵獨立識字。再通過小組合作快速識字,達到掃除生字的障礙。在合作學習中滲透合作學習的理念,提高合作意識。這樣設計,遵循了學生識字規律,根據學生需要,輕松學習漢字。
2、對文本材料的理解中,采用讓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兩遍,并在小組中讀一讀,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并在全班中交流。在交流中教師注意恰當、及時的運用激勵性評價。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把選擇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新課堂關注所有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注重發展個性,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個性盡情展現。
3、學法指導
通過合作快速識字,合作交流,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提高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合作和交流中發展學生思維,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這樣,為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平臺。
七、說教學程序
(一)出示畫面,激發興趣
1、出示老師在黑板上畫好的石拱橋,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引出“石拱橋”,說一說還有什么樣的橋。而出示課題“影子橋”,讀課題,矯正讀音。
2、老師指著畫面描述以及課題引導學生質疑:你想知道什么? 這兩個步驟的設計,由于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利醒目的圖畫,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ǘ┏踝x課文,掃除障礙
1、教師引導學生:第一遍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引導學生不斷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力求學生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小組合作,快速識字
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生字媽媽找寶寶”的游戲。教師巡視,找出速度最快的小組,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個小組找得特別快?(趁機對學生滲透“合作學習是集體 行為,要有組織、有分工、團結合作”的理念。)
3、出示卡片,反饋識字
出示準備好的生字、生詞卡片通過個別齊讀,男女賽讀,開火車賽讀等多種形成的識字活動,檢查識字情況,教師在反饋識字過程中相機恰當、及時利用激勵性評價,激發 識字興趣。通過這樣教學遵循了識字規律,根據了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能輕松識字,又能提高識字能力。
。ㄈ┥钊敫形,交流感受
在引導學生深入感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有感情讀課文”的指導訓練,同時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展開想象,為學生創造說話的機會,在情感上引起共鳴、提升對文本資料的理解;并在讀的基礎上加強語言積累。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兩遍,并在小組中讀一讀,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理解及朗讀。
。1)聽學生讀到“這橋很老了,是爺爺的爺爺那時修的。”這句時,啟發:“老”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怎樣讀才能讀出這座橋的古老?師指導朗讀。
(2)聽學生讀到“站在橋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五顏六色的小石子,還有好多好多的小魚游來游去。”一句時,教師指導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美美地讀,引導學生注意邊讀邊想象文中的畫面。
。3)生讀到“風兒吹來,水面好象奶奶的臉,起了好多好多的皺紋”這一句時,啟發學生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想到奶奶的臉?拓展: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風兒吹來,水面還好象什么?
。4)當學生讀到“我明白了,石拱橋為什么待在這兒,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喲!”一句時,教師相機啟發:大家想一想,石拱橋還可能干什么呢?
(5)當學生讀到“影子橋上的魚兒你追我趕,多快樂,他們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里。他們是在藏貓貓吧?”此時,教師出示小黑板上的這些句子。啟發:魚兒怎么會在“橋上”追來逐去呢?指導“躥”上橋面的“躥”換一個詞怎么說?(跳)。比較“躥”和“跳”的不同。知道的輕聲讀這段。“一忽兒”“一忽兒”可以換成什么?師啟發:大家想一想,魚兒還可能干什么呢?
(6)當學生讀到“我愛影子橋,我不喜歡別人來這兒釣魚,只要有人來釣魚,我不是向水里拋石子,就是大聲吆喝”這句時,啟發:什么叫“吆喝”?小朋友為什么會這樣做?通過這一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獨特體驗,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抓語句中的關鍵字詞,想象畫面,展開想象,能提升對文本材料的理解。
。ㄋ模┌鍟偨Y,拓展延伸
通過完善板書,回憶課文內容,在感情上引起共鳴,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熱愛環境的情感。
。1)引導學生上黑板完善板書:其余學生美美地齊讀課文。
。2)談話:師:我們生活學習的地方(學校)美不美?你們想怎樣保護這美麗的地方?
。3)總結:是!只要我們的都來保護我們身邊這些美麗的地方,它一定會給大家帶來快樂和方便的,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吧?
。ㄎ澹、板書設計
師畫拱橋以及橋邊的景物,后由學生完善板書。
由于低年級學生喜歡形象思維。讓學生欣賞畫面,朗讀中理解文本材料,再把對文本材料的理解展示在黑板上,既提升了對文本材料的理解,還為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平臺,更好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影子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所執教的課文《影子橋》是二年級語文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以兒童的視角,用優美的詞語、形象生動的比喻、充滿情趣的語言,描寫出了水中影子橋的美及水中魚兒的快樂,表達小朋友對影子橋的喜歡,從而自覺保護影子橋這兒的環境。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第一課時:
。1)認讀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大意,知道影子橋名字的由來。
第二課時:
1、讓學生感受河水的清澈以及作者對影子橋的喜愛。
2、用"。。。。。。像。。。。。。"說句子,替換詞語,在說話拓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運用劃出重點和喜歡的句子的方法學習閱讀課文。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熱愛環境的情感。
我這節課上的是第二課時,著重從后一個教學目標出發,確定教法、學法,設計本課的教學環節。
二、說教法。
本課采用“遷移學法,先扶后放”的教學方式,將課文六個自然段分兩部分進行教學。前面三個自然段教給學生新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后面三個自然段中放手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再提出問題,小組解決,小組解決不了,再來全班解決,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對于文中影子橋的景色美、魚兒的“上躥下跳”等重難點,我借用多媒體的生動直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用“……像……”說話。在學生體會美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說話能力。此外,指導學生學文時,我主要采用:“讀文——品句——指導讀”的步驟,引導學生反復品讀,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三、 說學法。
學生學會“劃出重要或喜歡的句子”是這一單元的一個新的閱讀方法,我認為可以在《影子橋》這篇課文中讓學生鞏固和運用。因此,我在這篇課文第2自然段采用"扶"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這個學法在課文的后3個自然段中采用"放"的方式讓學生鞏固運用學法自學課文,接著在學文中發現問題,并在小組合作中探究解決問題,然后全班討論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最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詞語,鞏固雙基。
。ǘ⑵纷x第二自然段,感悟美景。
通過實景的錄像,讓學生找出相對應描寫美景的第二自然段。在教師幫助下運用學法進行學習,找出喜歡的句子。教師再指導學生在讀中領悟影子橋的美景;在領悟中展開合理想象,用“……像……”學說句子;理解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悟影子橋的美景。
。ㄈ、遷移學法,合作探究第四至六自然段。
學生在學習四至六自然段時,教師放手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再小組交流學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再來大組解決。以問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選擇性學習,讓學生自己與課文對話,從自我出發去感受課文的意境。
。ㄋ模⒖偨Y學法,擴展知識,深化情感。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收獲,讓學生在拓展延伸中說說還見過什么有趣的倒影,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熱愛生活的情感。
五、說反思。
上完這節課,我的感受很多,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有幾點意外的收獲:
1、"劃出自己認為重要和喜歡的句子。"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學能力,我采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學法學習;在四至六自然段中放手讓學生自學,并提出問題,合作解決。通過這節課與學生的互動,我覺得"先扶后放"、"學法遷移"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改教學中仍有很強的實效性,真正達到"授之以漁"。
2、"學貴有疑",課堂上我盡可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讀文,自己提問題,自己試著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孩子能自由、大膽地參與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協作交流中逐漸學會與人交往、溝通。當我也加入他們的小組時,他們變得更踴躍,并且樂于從文本中發現問題,并提出來考考同組的其他同學,促使其他同學去研讀課本,再次主動積極地與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在這多重對話中,學生的疑問冰釋了,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3、合理使用多媒體。把多媒體用在點子上,用在關鍵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理解"水面的波紋像老奶奶的臉"時,有許多同學說不上來,這時出現風吹來,水面泛起波紋的錄像,學生一下理解了,還說出了許多相關的比喻。又如引導學生理解"魚兒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里。"一句時,我認為"躥上橋面"是躥上真正的橋面,還是影子橋,應該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在這里借用生動、形象的課件,學生不僅體會感受到了小魚的可愛,影子橋的美麗,而且親眼看到了小魚怎樣躥上橋面,又跳進水里,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這節課中,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學生看圖展開想象,用“……像……”說話,我只想讓學生能夠展開想象來說話,并不要求說比喻句,所以學生前面說到:“石拱橋的倒影像影子橋。”時,我能給予評價,但到了學生說到:“月亮像太陽”時,就沒有進一步評價,這個學生是抓住他們的形狀進行想象的。所以如何關注學生在課堂呈現出的各種問題,運用問題資源進行有效教學,仍是我今后將繼續與同行們探討的課題之一。
影子橋說課稿3
一、課題《影子橋》(第二課時)
二、教材分析
《影子橋》是北師大版新課程二年級下冊第12單元“清清的水”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散文,“我”給家鄉的橋起了一個名字,叫“影子橋”。本文寫了“我”在影子橋邊度過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家鄉橋的喜愛,對家鄉的美麗環境的熱愛。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影子橋的位置和歷史。第二段寫站在橋上俯視,看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說是寫“影子橋”的得名。第三段寫“我”的聯想。在“我”的心里,石拱橋是有生命的,它待在河上,是為了“照自己人影子”。第四、五段寫夏天坐在橋下看影子橋,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第四自然段簡單交代了“我愛在橋下的石頭上坐著”的原因,一是因為“這兒涼快”,更是因為“可以看見影子橋”。第五自然段重點寫水中的魚兒。最后一段寫“我”愛影子橋。為了保護這一份美麗、和諧、寧靜的環境,我不喜歡別人來這兒釣魚。為此“我”還特意做了塊木牌插在那里,想阻止人們釣魚。文章運用兒童語言記敘了兒童生活的一個片段,觀察與聯交融,虛虛實實,有靜有動,有很強的抒情性,是一篇優秀的兒童散文。
三、教學設計思路
1、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語文的距離。
課堂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從學生認識的橋入手,設下懸念以激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在好奇求知中達到學習的高潮,這些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2、重視語言的積累。
針對本課語言優美的特點,引導學生以讀為主,積累語言。如大量句式訓練,配樂朗讀等。培養學生的語感,為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作積淀。
3、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文章產生共鳴。
引導學生在欣賞閱讀中,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到影子橋的美,體會小作者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尋找生活中的美,保護環境的情感。
四、教學目標
1、學習內容及目標分析表
內項
容目
課
題
知識點學習目標
知道
領會
應用
分析
綜合
評價
影
子
橋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插圖閱讀,讀懂課文,感受影子橋的美√√√√√√
3體會小作者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感情√√√√√
4發現生活中的美,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5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語言√√√√√
2、學習水平描述表
知識點學習水平描述語句行為動詞
1知道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
2領會借助插圖,在感情朗讀中感悟影子橋的美觀察、朗讀、思考
3分析、評價體會小作者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感情朗讀、體會、講解
4綜合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討論、欣賞、拓展
5應用積累詞語,積累語言朗讀、記憶、綜合
3、媒體的選擇與組合
教學內容
媒體項目
知識
學習水平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新課程《語文》
二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影子橋》
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類型媒體在教學
中的作用媒體內容的要點資料來源媒體使
用方式
1知道視頻展示各種各樣的橋遠程教育網展示
2領會動畫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課文內容的動畫朗讀示范教材配套光碟邊聽邊看邊思考
3分析、評價視頻展示、演示課文以及配合課文內容的畫面遠程教育網展示、理解、朗讀
4應用音樂配樂輕音樂網上下載配樂朗讀
5綜合視頻拓展延伸各種各樣的倒影網上下載展示欣賞
4、形成性練習
知識點學習水平題目內容
1綜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補充句子:風兒吹來,水面好像,起了好多好多皺紋。
3分析試著替換加橫線的詞:1、只要有人來釣魚,我就大聲吆喝。2、它們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里
4知道說出你知道的橋:()橋()橋()橋()橋
5綜合你見過水中的倒影嗎?你還見過什么有趣的倒影?
五、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到影子橋的美,體會小作者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感情。
3、積累詞語和語言。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欣賞各種各樣的橋
師:孩子們,看著這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書空“橋”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寫這個“橋”字,你們把小手舉起來,和老師一起寫這個字。(師板書“橋”)
1、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知道的橋
師:你在生活中見過什么橋,說說它的名字。
2、提示課題
師:老師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去游覽一座有趣的橋——影子橋。(師板書課題。)
3、對課題質疑
師:(學生齊讀課題)去游覽影子橋,你想要知道些什么呢?
。ǘ、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師:課文中調皮的詞語寶寶跳出來了,想考考你們。過關了,才讓你們去游覽。來,我們把它們請上我們的識字火車。
2、動畫展示課文
師:嘟,火車到站了!請孩子們隨著攝像機的鏡頭去游覽影子橋。仔細看,認真聽,你會知道很多你想知道的東西。
3、說說課文內容
師:游覽了影子橋,孩子們知道了什么呢?
(三)、精讀感悟
過渡:影子橋聽了你們的夸獎可高興啦,它邀請孩子們去細細的游覽呢。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請孩子們打開書74頁,誰來讀第一自然段。
。2)聽了他朗讀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請孩子們看書上的插圖,再用手比劃一下石拱橋的樣子。(師在黑板上展示小河與石拱橋的畫面。)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站在這座古老的石拱橋上往下看,會看到什么呢?
(1)讀悟第二自然段
、僬埡⒆觽冏约鹤x一讀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波浪線勾出來,多讀幾遍,想一想,你的眼前好像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②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聽。
、壅l愿意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A、我喜歡“站在橋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五顏六色的石子,還有好多好多的小魚游來游去。”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呢?
師:請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師:睜開你們的眼睛,(展示畫面)配著這樣美的畫面誰來讀讀這些文字?
過渡:孩子讀得多美呀,聽得老師也特別喜歡這個句子了。還有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
B、我喜歡“風兒吹來,水面像奶奶的臉,起了好多好多皺紋”。
師: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師:奶奶臉上的皺紋就是指什么呀?
師:(展示水面)看著水面,想著波紋的樣子,誰來讀讀這句話?
過渡:現在第二自然段就只剩一句話了,喜歡最后一句的孩子一起來讀一讀。
C、水下一座橋在晃動,跟石拱橋一模一樣。
師:你們為什么喜歡呢?
。2)感悟第三自然段
師:原來,這是石拱橋在干什么呀?
師:石拱橋在照鏡子時會想些什么呢?
。5)指導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師:石拱橋雖然老了,可她很愛美,她每天都在水邊照著鏡子,打扮自己,還一扭一扭的,也許她覺得水中的她更美麗、更迷人。作者看到這樣美麗迷人的倒影,深深地被吸引了。就因為這樣,他還把這座石拱橋叫做影子橋。多美,多好聽的名字呀!孩子們,你們也和作者一樣親親熱熱的叫一聲影子橋吧!這親熱的叫聲中飽含著多少喜愛,多少真情。。úシ乓魳罚┱埡⒆觽冮]上眼睛,在美妙的音樂中想象影子橋美麗的`畫面。
師:孩子們把小眼睛睜開,隨著音樂我們來朗讀這段美好的文字。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感悟第四自然段
我站在影子橋上,往下看到的一切多美呀!夏天的時候,作者還特別愛在橋下的石頭上坐著看影子橋,你能告訴我,作者會看到什么嗎?
。2)讀悟第五自然段
孩子們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在這自然段中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誰來讀一讀描寫魚兒的句子?
B、孩子們找出表示魚兒們動作的詞語,打上三角形,讀一讀?(你追我逐、躥上、跳進)
C、有沒有孩子可以上來表演一下魚兒你追我趕、躥上、跳進的動作呢?
D、從這些你體會到這些魚兒怎么樣?指導朗讀。
E、這些魚兒你追我趕,一忽兒躥上橋面,一忽兒又跳進水里,是多么可愛,多么快樂呀!看到這些,作者的心情也快樂起來,他快樂的猜測這些魚兒在干什么呀?
F、其實孩子們也可以大膽的快樂的猜測,這些魚兒還會在干什么?把自己的猜測加進去讀課文。
4、學習第六自然段
過渡:多么可愛,多么快樂的魚兒呀,他們自由自在的在影子橋上做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粗@美好快樂的一切,作者情不自禁地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1)請大家齊讀第六自然段。
(2)作者說的心里話是什么呢?
。ㄋ模、拓展延伸
1、打扮影子橋,談感受。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不是得到很多獎品嗎,這是老師給你們的乖孩子禮物!現在讓我們把這些禮物獻給影子橋,你們把他們貼到畫面上來,讓我們的影子橋變得美麗迷人,充滿樂趣!
師:小眼睛亮起來,看著這美麗迷人,妙趣橫生的畫面,你想說什么呢?
2、談倒影,欣賞倒影,結束。
。1)影子橋聽了你們的話,快樂極了,它一定會越來越美麗迷人。我們今天看到了影子橋的倒影,你還看到過什么有趣的倒影嗎?
。2)老師也看到過好多呢,我還拍了好多好美的照片,你們想看看嗎?請欣賞。(課件播放配樂倒影幻燈片,學生興致盎然地欣賞著,余味無窮。)
。3)結束:這些倒影多美呀!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美的亮眼睛,美就在你的生活中,美就在你的眼睛里!孩子們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深情地叫一聲“影子橋”吧!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色:
1、把閱讀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體驗、交流。我并沒有非要把課文講得怎樣深或怎樣透。我們看到,學生喜歡的句子不同,對課文、句子的體驗也是不同的。有的讀出了句子的美,有的讀出了比喻句,有的還能用詞說話,還會給詞換不同的說法。由于老師沒有設定統一的問題,沒有指定必須的學習任務,所以學生能夠各抒己見。
2、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重視閱讀的積累感悟。教師的教是為了引領學生更好地學。我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提出讀書建議: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感覺困難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通順、流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讀書建議:默讀或小聲讀課文,把你感覺有趣的句子和段落標出,多讀幾遍。這樣有層次、有目的地閱讀,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在閱讀實踐中掌握讀書的方法,形成了閱讀的能力。我在課堂中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如朗讀句子“風兒吹來,好像奶奶的臉,起了好多好多的皺紋!睍r,利用遠程教育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談感受、補充句子、欣賞課件等環節,體會比喻句的好處,感受河水的溫柔;又抓住重點詞語“你追我逐”“躥上”“跳進”等,體會影子橋給小作者帶來的無限樂趣。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語言中不知不覺地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3、三個維度教學目標有機結合,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如我在教學中這樣建議: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你最想讀哪一句話?這樣的話語不僅使學生明白了讀書的要求,還使學生想參與、想表達他最喜歡的內容,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再如:在交流讀書體驗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讀書感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去讀、去想,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樂趣,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課后延伸“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哪些有趣的倒影?你打算怎樣保護生活中這些美麗的地方?”調動了學生熱愛生活,發現美的情感,以實際行動愛護環境、保護環境。
八、板書設計
愛影子橋護
九、說課
《影子橋》是北師大版新課程二年級下冊第12單元“清清的水”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散文,“我”給家鄉的橋起了一個名字,叫“影子橋”。本文寫了“我”在影子橋邊度過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家鄉橋的喜愛,對家鄉的美麗環境的熱愛。課文是作者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家鄉橋,反映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學習本課,可以讓孩子們在欣賞中體會樂趣,在朗讀中領悟感情,進而品詞讀句、積累優美詞句,在豐富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孩子們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興趣。
閱讀教學中,究竟怎樣才能突破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課文,做到深入地讀,讀得有實效呢?
我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各種各樣橋的資料,從學生認識的橋入手,設下懸念以激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在好奇求知中達到學習的高潮。這是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語文的距離。
2、針對本課語言優美的特點,配合遠程教育資源上的一些視頻信息引導學生把文字和畫面結合起來體會,在理解的基礎上以讀為主,積累語言。
3、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文章產生共鳴。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欣賞閱讀中,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到影子橋的美,體會小作者熱愛家鄉,保護環境的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尋找生活中的美,保護環境的情感。
【影子橋說課稿】相關文章:
《影子》說課稿02-17
《橋》說課稿01-02
《橋》說課稿06-09
家鄉橋說課稿12-30
《橋》說課稿模板06-27
《生命橋》說課稿01-0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01-16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10-13
六年級《橋》說課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