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1
一、 教學理念
《語言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在基礎教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雙基的學習與訓練,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文化品味的提高、|審美情趣的培養等。做好這些的前提,教師就要正確地把握語言教育的特點,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充分利用課堂的實踐性,使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和言語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能力。
二、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扁鵲治病》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第八組中的一篇課文。是關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主要寫扁鵲多次拜見蔡桓公,并勸戒他及時醫治自己的.疾病,但蔡桓公堅信無病不肯從醫,導致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扁鵲治病》是第八單元的課文,該單元主要學習故事,感受故事的魅力,體會其中道理。在這篇文章中,一是讓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2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 會人物想法。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3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整體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2
一、緊扣特點,感悟教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寓言兩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韓非子》,講的是扁鵲要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幾次三番都說自己沒有生病,最后病入膏肓,無藥可醫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本單元的專題是“故事長廊”。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有關詞句,體會扁鵲的醫術高明和醫德高尚,懂得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鑒于它的體裁特點,根據學生實際,所以我將教學重點放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難點是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心理,認識人物形象,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依據課標,凸現理念
1.構建課內外閱讀體系。
新“課標”明確規定了各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凸顯了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本節課我采用了“鋪墊”與“延伸”這兩種方式,構建了課內外銜接的教學機構。開課時利用以前學過的寓言故事安排了看圖猜故事的環節,引出“寓言”這種文學體裁,進而讓學生回憶寓言的特征,從而引出《扁鵲治病》,既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復習,又檢測了學情,并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由課內知識的'積淀走進文本。在結課布置作業時,我設計的第二道作業是推薦閱讀四則寓言故事并能明白其中的寓意。整堂課做到了課前復習寓言,課中學習寓言,課后積累寓言。
2.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它們相得益彰,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著永久的活力與生機。鑒于這樣的認識,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從教師與學生共同運用教材的角度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上,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始的初讀正音、整體感知意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感悟“名醫”意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桓公之死意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與語言表達能力;明白寓意,并聯系生活實際意在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到最后的按照順序復述故事是讓學生明白本課的寫作特點的同時告訴學生說話寫作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每個環節有的突顯了工具性,有的突顯了人文性。實現了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生成。
3.教師做好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合作者,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任何一個問題和環節的處理,都是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先讓學生解決,在學生解決不了的情況下給他們做一點拔和指導。如:在找扁鵲醫術高明的環節,通過同桌合作來完成,然后匯報,并且讓學生說出找這句話的理由;還有體會扁鵲醫德高尚環節,同樣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談自已的體會,進而帶著體會讀句子,從而加深理解。還有在評價方面,也突顯學生地位,努力讓學生之間進行評價,這樣既教給了他們該如何學,又讓他們客觀正確去評價,同時還培養了他們有自主、合作的意識,達到了教學的預期效果。
三、依據理念,設計思路
1.把握兩條主線
《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以人物內心活動為主線。在這條主線里,分為了兩個板塊進行,分別是感悟“名醫”和恒公之死。在感悟“名醫”這個板塊主要是通過同桌合作交匯報來感受扁鵲的醫術高明,通過朗讀來感悟醫德高尚。在桓公之死板塊主要是通過想象補白來感受蔡桓公的諱疾忌醫和固執已見,進而突顯人物的特征。二是以時間為順序的寫作順序。通過找幾個表示時間的詞,讓學生利用這些詞語進行故事內容的復述,從而讓學生知道無論是寫文章還是說話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這樣才會條理清楚,簡潔明了。
2.落實三個訓練點
本節課我重點落實三個訓練點:讀、想和說。第一個訓練點:讀。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所以,在這節課上,重視讀的訓練。每個環節的讀學生所帶得任務不同,要求不同,所獲得的情感不同。如第一遍的的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扁鵲三次勸說蔡桓公時的讀,要求讀出心情,讀出情感再到后來的男女分角色讀,從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精神。
第二個訓練點:想。課標指出,語文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所以在本節課中走進蔡桓公內心時四次讓學生進行了想象,這種想象,使誦讀者完成了對作品“空白”的填充。
第三個訓練點:說。語文重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如何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至關重要。在本節課中,多次給學生提供了說的機會,在醫術高明環節讓他們說理由,在桓公之死板塊讓他們走進桓公內心,說出自己所想,在最后,能根據順序講述故事,都在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要求能簡潔明了地展現課文靈魂。因此,我設計主副兩塊板術。在主板術里,我設計了兩個內容:一是對本課中的兩個主人公扁鵲和蔡桓公的形象的重點詞語的呈現,(扁鵲: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蔡桓公:諱疾忌醫、固執已見);二是本則寓言的寓意(聽取意見、防微杜漸)。在副板書里,我主要呈現了對本節課的易寫錯的字“蔡”。
期盼得到各位領導、老師的批評與指導。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扁鵲治病》取材于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選編這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二、說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2.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說教法
1、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并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以成功達成目標。
四、說學法
1、讓學生品讀重點句,感悟人物特征,體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態度變化。
2、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寓意。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ㄒ唬
1、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寓言故事。看蠹乙黄鸹貞浕貞,(課件出示圖片)什么是寓言呢?
今天,老師帶著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這則寓言叫《扁鵲治病》(板書:扁鵲治病)
【目的是通過對之前學過的寓言故事做一個復習,引出對寓言的解釋,順勢導出課題!
2、教師出示課件,介紹扁鵲。
。ǘ⒊踝x感知
1、帶著下面的問題第一遍讀課文:
課文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正確讀寫下面的詞語;
2、再讀課文,根據自讀提示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過渡:課文大意我們已經了解了,那文中的這兩個人給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扁鵲和蔡桓公圖像)
。ㄈ、細讀研討
1、匯報交流。引導分析扁鵲和蔡桓公的特點。
快速默讀課文,誰來說說你眼中的扁鵲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回答。
邊讀邊用曲線畫出能證明他是名醫的句子,并說說你的理解!具@里我的設計打破常規,不逐段分析,而是以“名醫”為線索,讓學生在找句子的過程中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扁鵲,能歸納他的特點!
。ò鍟罕怡o 醫術高明)形容一個人醫術高明,我們還學過哪些詞?(出示課件)課件顯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癥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2、這些成語都是對技術精湛、道德高尚的醫生的高度贊美,而扁鵲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名醫,請同學們帶著贊美之情一起來讀讀這些成語吧。(齊讀)希望大家能牢牢地記住這些美妙深遠的.成語,并把它們運用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
3、這么好的醫生怎么就沒治好蔡桓公的病呢?分析原因:課文中扁鵲幾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是怎么說的?
大家再瀏覽一遍課文,根據課件中的表格,小組合作試著表演扁鵲與蔡桓公的對話,同時體會兩個人物的心理。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怒發沖冠勃然變色 憤憤不平 咬牙切齒 暴跳如雷 怒氣沖沖 怒火沖天 惱羞成怒 拍案而起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怒火中燒 勃然大怒 暴跳如雷 氣急敗壞 大發雷霆 )
這里讓學生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積累,并通過這些詞語形象地體會到人物的心情。
【課文的主要部分我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品讀扁鵲和蔡桓公各自表現的句子,讓學生感悟人物的特征,體會人物品質,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
4.因為蔡桓公對扁鵲的不信任、不高興、不理睬,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才是導致他病死的直接原因。最后他后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指名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也相信他是一位名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5.當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過了醫治疾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病入骨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6、匯報交流,教師順勢引導提問:蔡桓公的病是一下子就不可救藥了嗎?他的病根到底在哪里?【這個設計是讓學生理解寓意打基礎。】
7、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扁鵲,(相機板書:固執己見 諱疾忌醫)可扁鵲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勸說蔡桓公治病呢?說明了什么?(板書:醫德高尚)【這個問題的討論,是讓學生從扁鵲的堅持和擔心中體會扁鵲高尚的醫德!
8、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生活中,我們身邊有蔡桓公這樣的人嗎?
。ㄋ模⑼卣瓜胂
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
【引導學生從蔡桓公的身上想到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并進行拓展練習,是要進行知識的遷移,將寓意升華,提高分辨能力和思維能力!
。ㄎ澹、作業
1、把《扁鵲治病》這個寓言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2、課外讀《伊索寓言》!咀鳂I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熟悉并掌握課文內容,整合課外資源,開闊眼界!
六、板書設計
這課的板書,我以歸納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得出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的道理。
附板書設計:
扁 鵲 治 病
扁 鵲 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蔡桓公 諱疾忌醫 固執己見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寓言兩則》的第二個寓言故事,《扁鵲治病》取材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選編這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二、說教法
1、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自讀自悟、引導提升”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閱讀實踐中讓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朗讀能力,讀寫結合,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和情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三、說學法
1、著重讓學生品讀重點句,感悟人物特征,體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態度變化。
2、《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以對話為主,通過對人物對話的朗讀、分析體會人物情感變化。
3、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寓意。
四、說教學設計
1、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激趣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為學習寓言埋下了伏筆。
2、分析課文共分為個五環節:激趣導入,初識名醫;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理解寓意;課堂練筆,深化主旨;拓展延伸,推薦閱讀。其中精讀課文,體會寓意作為教學的重難點。
3、《扁鵲治病》一文中主人公有兩個:扁鵲和蔡桓公,課文講了扁鵲勸蔡桓公治病的過程,側面反映了蔡桓公的病越來越嚴重,蔡桓公的態度越來越差。以扁鵲勸的越來越急為線索。從再三勸說到跑了,其變化的關鍵在于蔡桓公的病越來越重以致無法醫治。因此,教學沒有按常規逐段講解課文的,而是從“名醫”入手,從扁鵲的言行中去體會其被稱為名醫的原因即醫德高尚、醫術高明,既重視了朗讀,又深化了主題,一舉兩得。
4、結合人物身份、個人生活經驗,品讀扁鵲和蔡桓公各自表現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征,體會人物心理想法,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設計自由讀、齊讀等各種朗讀方式,讓學生理解、體會句子,從而把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理解、體會句子的過程也就是指導朗讀的過程。
5、設計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蔡桓公聽了你的話又會說什么?分別用幾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引出寓言故事的寓意。出示“防微杜漸”深化主題。
6、板書設計,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寓言寓意,清晰地展示了課文內容。
雖然課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但由于時間倉促,對學生缺乏了解,一定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扁鵲治病》取材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2.教學目標
①.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4.教具準備:
、.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②.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思路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學會根據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來賞析課文的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刹捎谩白宰x自悟”、“鑒賞分析”、“課堂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這節課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發下閱讀資料,學生閱讀,了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后,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尸劂”(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么人?
小結: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并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本節課以小故事引入,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情況,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的去學習課文。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么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把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本單元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體會其中的道理,而且還要練習學生的復述能力。讓學生自讀自悟,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語和第6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1)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
、俦怡o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
、郾怡o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彼睦飼趺聪?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恒公會怎么想,怎么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為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已見等道理。
。3)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出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或:作為教師,我并沒有到此為止,急于下結論,而是趁熱打鐵,讓學生在課后去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寫話題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鵲……》)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雖然你是國君,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么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么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于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癥,這都怪你自己!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愿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么?對,叫“防微杜漸”吧!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設計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成為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指導學生寫好字,是語文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我在這里設計了第四個環節
(四)、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重點指導: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五、說板書設計:
29.寓言兩則
扁鵲治病 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 不信
請治 皮肉之間 不高興,不理睬
腸胃 非常不高興
不治→→ 深入骨髓 渾身疼痛→→病死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扁鵲治病》,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本單元以“故事長廊”為主題展開!侗怡o治病》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最終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訴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學段要求和本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蔡”等4個生字,會寫“扁”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為了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難點: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3、教學時間
根據課文的內容安排,我把本課確定為一課時完成。
4、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病歷單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思維正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學生對于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策略方面,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
三、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蔡桓公的病情由輕到重的過程,進而明白防微杜漸的含義,結合四年級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朗讀感悟法、想象感悟法、情境教學法、評價激勵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在學法上,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發展的學堂。
四、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圖片質疑,引入課題
語文特級教師于漪曾經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始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開課之初,我先通過多媒體出示“聽診器”和“切脈”的圖片,然后引出扁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初始人物,拉近了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為學習下文奠定了基礎。
第二環節: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币虼耍趯胄抡n后,我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匯報交流時,我先是打破常規,把生字、詞語歸類出示,幫助學生靈活記憶,接著,我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總結出“課題擴展法”。
第三環節:小組探究,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并相互進行交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變被動為主動。
于是,我先提出疑問,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后,小組內填寫、討論蔡桓公的病歷單。進而得出“蔡桓公的病情在不斷地發展,一次比一次嚴重”的結論。接著,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扁鵲勸說蔡桓公治病的語言,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解讀,引導學生感悟人物特征,體會人物品質,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我設計一個采訪蔡桓公的環節:您臨終前有什么話要告誡您的子民嗎?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四環節:課文小結,揭示寓意
為了加深學生對“防微杜漸”的理解,我巧妙地采用了以下方式:
1、聯系課文內容解釋詞語意思:蔡桓公一開始的皮膚病是微不足道的(板書:微),是由于他不聽勸告導致病情漸漸加深而死的。(板書:漸)假如對細微的小病能積極防治的話(板書:防),就能杜絕它漸漸發展(板書:杜),以致釀成大錯,這就是(防微杜漸)。也就是《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2、巧編對聯:上聯是“悔不聽神醫扁鵲金玉言”,下聯是“嘆桓公吃虧喪命在眼前”橫批是“防微杜漸”。
3、拓展相關的俗語格言。
第五環節:結合生活,遷移運用
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蔡桓公的身上想到生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并進行拓展練習,遷移知識,升華寓意。
第六環節:布置作業,推薦閱讀
一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習活動的完結,而應該以此作為一個新的起點,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生的熱情。因此,我為學生設計了一項作業: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扁鵲治病》這則寓言原名叫《扁鵲見蔡桓公》,選自我國古代的一部名著《韓非子》,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師推薦大家課后去閱讀。
五、說板書設計
這一課的板書,我以歸納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得出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的道理。
總之,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及多媒體展示等活動,我設想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認知新字,讀懂新詞,交流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獲,同時力求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相關文章:
扁鵲治病說課稿12-02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6篇01-01
四年級《扁鵲治病》說課稿(6篇)01-01
扁鵲治病續寫作文12-19
《扁鵲治病》的讀后感10-10
《扁鵲治病》讀后感10-25
治病優秀作文12-23
夢見巫師治病10-20
給表弟治病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