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
更新時間:2024-06-25 07:52:41
  •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范文錦集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范文錦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范文錦集1

  一、說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針對本年級組提出的“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專題研究而設計的。設計的過程中力圖體現出本專題的研究成果,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各種方法融入了教學當中。同時在本節課設計中,我也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形式上采用多種形式交替變換,注重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的發揮。

  另外,我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素質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聯系,另一方面注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二、說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是以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練習為依托,通過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鞏固練習,把本年級的研究結果——培養計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節課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針對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設計了一些有趣味、有時代科氣息的練習,但實際并沒有改變知識內容和結構。下面我對本節課知識點做了簡單分析:

  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是本冊的重點內容。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先是從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開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接著是由淺入深的學習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連續進位、連續進位的乘法,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本節課的教學安排既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熟練,也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和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鋪墊,又是為以后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打好基礎。在這節課中學生在鞏固練習的同時,我把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培養計算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加強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個教學中,使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計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基于以上認識,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

  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使學生初步理解提高計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體會成功的快樂。

  初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2、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熟練地計算。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從素質教育著眼點來看,要貫徹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要使學生會學、樂學、主動去學。

  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談話激趣、回憶交流、討論歸納、強化練習等教學方法,循循誘導,讓學生在比賽、游戲、練習、合作中自主學習,鞏固和拓展所學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展,我對本節課設計如下幾個環節:

 。ㄒ唬、激趣導入。

  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知識?想一想。學生可能會根據教材說學習新知。是啊,從課本的內容看這節我們要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有0乘法,但是老師想讓大家看看最近幾次的作業,拿幾本錯多的作業給學生看看但是老師想問問:這幾天我們學的知識,你們都熟練了嗎?作業得怎么樣?(可以拿幾本錯多的.作業給學生看看)引導學生說一些學生還不太懂,應該再練習!蔷挽柟虖土曇幌,使我們計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計算的準確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嗎?師板書課題。

 。ㄟ@樣設計導入主要是讓學生覺得我們是有必要上這節課,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發揮)

 。ǘ┗貞浗涣,討論歸納,明確算法,理清算理。

  1、回憶交流

  師:好,那回憶一下,我們這幾天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師:對,這段時間我們就是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那每天學習都一樣嗎?……

  請學生想一想都學了哪幾種情況的乘法,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然后請學生在全班上說一說。

  2、討論歸納,明確算法,理清算理

  師:你會計算這幾種乘法題嗎?你能說一說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嗎?小組內互相說說,師巡視指導。

  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匯報。師據學生匯報板書計算方法。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不錯,雖然有些還說不完整,但已有一些進步了。

  師生一起來說算法,并理解算理。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算一算。

  (這里這樣安排同桌、及小組合作是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補充,使學生體會小組合作的作用,培養初步合作的意識,體會成功的快樂。然后師生一起說使算法進一步明確,算理更加清淅。)

 。ㄈ娀毩

  1、口算鋪墊(開火車)

  6×4=3×8=7×5=9×4+6=

  2×8+7=3×6+4=8×8+7=4×2+3=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比賽誰快就可以到黑板上來做。然后請做題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1582632787

  ×4×5×7×6

  3、師:同學們知道啄木鳥會做什么呢?……對,它是益鳥,專門給老樹治病的,F在你們也來當一回醫生,誰能幫助下面的題治一治病呢?

  1252476

  ×7×4×8

  7428388

  集體評價。

  師:同學們當醫生好當嗎?當醫生應該怎樣才能幫病人查出病來?

  師:那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要注意哪些地方?學生說師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要細心,不能馬虎,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

 。ㄟ@里設計從口算到筆算再糾錯的有梯度練習,并注意練習的針對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為了學生積極地鞏固和扎實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計算能力能穩步提高,同時也滲透一些科學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學科的聯系。)

  四、拓展延伸

  1、師:剛才又是比賽,又是當醫生,一定有點累了,那我們輕松一下做個游戲:

  老師這里有一棵蘋果樹,上面結了許多蘋果(蘋果上有數),這邊還有籃子(上面有乘法算式),如果你們摘對了,這個蘋果和籃子都歸你。你們想來摘嗎?……

  那我們怎么摘呢?同桌之間互相說說,然后請學生上來摘,并說說為什么這樣摘?

 。ㄓ螒蚴莾和钕矚g的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玩樂中輕輕松松學知識,培養能力這正是我們這節課的追求。)

  2、同學們,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嗎?他是做什么的?……知道今年我國又有兩位叔叔坐著宇宙飛船在太空生活水平生活了5天5夜,他們是誰呢?

  ……

  師;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中國的驕傲。同學們現在我們再來了解一個有關航天知識并來解決問題好嗎?

  小黑板出示:

  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鐘,繞地球9周,需要多少分鐘?

  先讓學生說說從上面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能先估算一下,再獨立解答。

 。ㄟ@里設計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問題,一方面是多位數乘一位數應用拓展,因為計算教學如果只重視計算技能的學習,往往比較枯燥。只有把計算教學至于問題解決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是有用的,是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會更感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國家的一些大事,滲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又練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你覺得比以前算得快了嗎?算得準了嗎?你認為怎樣才能算又對又快呢?你還哪些收獲?(這樣設計學生自己來談收獲,是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范文錦集2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形的周長》。

  本節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數學第五冊的教學內容,它包括周長的含義,長方形的周長計算。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四邊形,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圖形的特征,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4個直角,對邊相等等知識,為學生研究長方形的周長做好了知識遷移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系生活應用數學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習其他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積累知識經驗。

  教材一開始就呈現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實物和圖形:樹葉、國旗、課本、鐘面等實物和五角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提出:“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的周長嗎?”讓學生實際動手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感悟周長的實際含義。在進一步的動手實踐,探究規律中,得出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最后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簡單運用。

  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

 、谡_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操作和慨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周長的含義,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而充分運用直觀手段,特別是加強教具演示及學具操作,讓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觀的協調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發展空間觀念,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長方形有關的幾何初步知識則是本節課的關鍵。

  教法設計:杜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可以將一匹馬牽到河邊,但是你絕不可能按著馬頭讓它飲水!贬槍缀沃R教學的特點、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打算采用創設情境法、實驗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并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動手操作,圍一圍,量一量,摸一摸,畫一畫,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學法安排:蘇霍姆林斯基說:“喚醒人實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痹趯W法指導上,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創設時間和空間激發他們主動探索。借鑒杜威“做中學”的思想,在設計課程方案時,將學生分成4人學習小組,同組異質: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觀察、測量、實踐操作、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經歷想一想,圍一圍,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努力營造協作互動、自主探究、議論紛紛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得以發展。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備課設想:

  一、在問題情境中感悟周長的含義

  杜威“做中學”理論中有這么一句話:“經驗和自然相互聯系”,從而可知“做中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要求創設生活情景,使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積淀,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也就是我這堂課的引入——情境激趣問題引路。

  為了讓學生掌握周長含義中的幾個要素:“一周”“一周的長度”“封閉圖形”,我設計兒童喜愛的童話例題,并依題中情境的展開、交換提出三個層次的數學問題:

 、僖恢苁鞘裁匆馑?

  我利用動態課件創設3只卡通小動物繞著規則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則圖形(樹葉)行走一周的情境,通過讓學生觀察3只小動物行走的路徑,感受“一周”“一圈”的含義

 、谥荛L指的是什么?

  通過提出“走了一周(或一圈)走了多少路”的問題,理解“一周的長度就是周長!卑选耙恢堋焙汀耙恢艿拈L度即周長”這兩個易混淆的概念區分清楚。

  ③什么是封閉圖形?

  通過觀察一組圖形的特征,直觀地理解“封閉圖形”的含義。

  二、在測量、計算的過程中尋求圖形周長的一般解法

  當學生對周長的意義有了清晰的理解之后,尋求圖形周長的一般解法便成了本節課要達到的第二個認知目標,我根據活動既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又是思維發展的基礎的理念,準備放手讓每個學生進行自主測量不同圖形周長的活動,學生通過測量、計算樹葉、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得出求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是:直接量出圖形各邊的長,求出各邊的長度和即為圖形的周長,在這個過程中測量不規則圖形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與測量規則圖形有所不同,如量樹葉的周長要用繩子圍出一周,然后拉直量出其長度,經歷這個過程后使學生明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對策。

  三、在合作、探究中悟出長方形周長的簡便算法

  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解法是本節課要達到的第三個認知目標,根據長方形的特征,用簡便方法求其周長,其意義不光是在計算的技巧上,重要的是突出學生對圖形特征的把握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因此,我準備在學生測量并計算出一張卡片的周長之后,讓不同的算法都上臺展示,再引導學生比較求長方形周長的3種不同解法。

 、6+4+6+4=20(直接應用周長的意義)

 、6×2+4×2=20(應用長方形對邊相等的性質)

 、郏6+4)×2=20(長方形的特征加乘法分配律)

  通過交流與研討,使學生認清每一種解法的意義和依據,認識自己的那種解法與其他同學的不同,促使不同思維程度的學生進行反思,從而實現對原有知識的深化、突破和超越。

  四、在解決現實問題中鞏固深化

  數學規律的形成與深化,不僅靠感知,還要輔以靈活、有趣、有層次的訓練,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把知識的鞏固提高建立在解決現實問題的情境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用好數學的積極性,我設計的練習題是:

  1、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5米,寬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2、這是我班李尚儒同學的一幅畫,你能想辦法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嗎?

  3、李伯伯有一塊一面靠墻的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如果要圍上籬笆,他至少需要多少米?

  4、猜一猜:誰先到達終點?

  五、評價——在做中體現。

  新課標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在最后我讓學生給自己本節課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范文錦集3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實驗數學》第六冊第三課時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是根據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擺一擺,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X寬=面積的方法計算。根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歸納。本節課教學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積的教學,以至關系到整個小學階段平面圖形面積的教學。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面積等。這些平面圖形面積的求法都是在計算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推導的。所以,這節課又是小學階段平面圖形知識的重點。

  本節課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與長方形的長和寬之間的關系,加深學生對此法的理解和掌握。

  2、使學生會運用推導結論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3、通過此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歸納、概括、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二、教法與學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

  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和操作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手、眼、腦)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法的選擇以發現法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為輔。

  教具和學具:多媒體課件、直尺、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兩個長方形紙片。

  在學法上可歸納為:

  1、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好學。

  2、創設操作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會學,在學習過程中有意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3、運用電腦輔助教學和直觀教學等多種手段,以便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三、教學程序:

 。ㄒ唬﹦撛O情境,設疑引入。

  前幾天我們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今天動腦筋爺爺想來考考大家。(課件演示動腦筋爺爺的畫面)圖1學生可根據前面所學知識能很快說出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積代表1平方厘米,圖2和圖3是在圖1的基礎上將一個長方形用虛線勾勒多個小正方形的形式。學生對圖2和圖3已能通過數方格的方法求出各自的面積。但圖4這個長方形沒有虛線勾勒出來,它的面積如何求,是我們這節課討論的問題。以此導入課題。

  這樣創設情景,提出疑問,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_,以便順利進入下一步的教學。

 。ǘ┎僮鞲兄,探究新知。

  為了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學習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特點,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如何求出圖4中長方形A的面積。在學生放手操作過程中,他們出現的解決方法可能有很多,如:

  (1)擺出小正方形后用數格法來求;

 。2)用圖形對比法求;

 。3)通過量出的長和寬計算求等等。限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其思考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之處,教師要超前估計,順勢點撥,引出學生正確的想法。這一過程學生通過量一量、擺一擺的方法就初步得出長方形A的面積與它長和寬有關的重要發現,即得出長方形A的面積等長X寬=面積的初步結論。

 。ㄈ┻\用結論,抽象歸納。

  問: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用它的長乘以寬來計算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好不好?

  以此提問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_,于是出示任意長方形B,已知的條件課件中已顯示出(課件演示)。要求學生通過現有的材料,各自操作、探討、驗證。

  這一部分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獨立去探索、去發現,驗證、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件演示長方形B的擺拼圖形)

  通過進一步的驗證,讓學生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即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這一結論。

  為了讓學生將理論用于實踐,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我讓學生以《實驗數學》課本為例,動手量出所需要的相關數據,計算出它的書面面積。接著我講授用字母表示的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

  (四)轉化與應用。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讓學生完成如下練習:

  1、教科書P110頁的“練一練”題(1)和題(2)。通過這一基礎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長方形面積公式來解決一般問題。

  2、思考題。(課件顯示)

  下面是一張小紅家的平面圖(單位:米)。

  (1)請算出他家臥室、客廳的面積。

  (2)如果在客廳頂面的四周裝上裝飾條,需要裝飾條多少米?

  這些練習由易到難,重在加深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鞏固,特別是思考題的第(2)題,不僅鞏固了學生求長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更深刻區分了長方形面積和周長這兩種概念,而且注意了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于生活的能力。

  最后,教師以提問,學生自行小結的方式結束:這節課你們學了哪些知識?求長方形面積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計算長方形面積?你們還有哪些疑問?

  這一部分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補充,使這一節課的內容在學生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為了讓學生學好《長方形的面積》這課知識,我是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導者。這樣,學生才真正學到了知識。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最新】相關文章:

《 春酒 》說課稿最新10-15

最新說課稿01-08

數學說課稿01-06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4-19

《半截蠟燭》說課稿最新11-08

《菩薩蠻》說課稿最新11-11

最新《金屬》的說課稿范文02-11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02-16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01-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狠狠狠狠狠2021 | 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最新日本在线观看网站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