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龍咚鏘》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1、教材:歌曲《龍咚鏘》選自人音版第一冊音樂教材第十課。
2、教學內容:學唱歌曲《龍咚鏘》;認識“鑼、鼓、鈸”三種打擊樂,并為歌曲伴奏。
3、教材分析:歌曲《龍咚鏘》是一首具有中國特色的兒童過年歌曲,節奏、旋律、歌詞多次重復,使歌曲顯得簡單通俗,加上歌聲與鑼鼓聲的交替,使過年的氣氛更加熱烈、歡快,抒發了小朋友敲鑼打鼓慶新年的歡樂心情。
4、學情分析: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事物新鮮好奇、模仿性強,他們還喜歡“自己動手、發現探索問題”。而且,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接觸了幾種打擊樂器,掌握了幾種基本的節奏類型,為本課的認識、探究、實踐打下了基礎。
根據歌曲本身的特點,結合學校特色和一年級孩子實際,再考慮到新課程標準的部分要求,本人設計了這堂綜合性的課例。
5、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龍咚鏘》,體驗過年的愉快心情。
(2)認識民族打擊樂鑼、鼓、鈸,能掌握其奏姿,引導學生探索奏法,并能為歌曲簡單伴奏。
(3)通過欣賞和學唱,激發學生對民族樂器和器樂曲的興趣。
6、教學重點:
(1)通過感受、體驗、探索、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2)感受過新年熱鬧的音樂情景,能用歡快的聲音表達歌曲。
難點:探索“龍咚鏘”聲音的組成及為歌曲伴奏。
7、教學準備:課件、教學光盤、打擊樂等。
二、說教法
我在課堂上結合本節教材的特點,采用生動的情境啟發誘導,形象的演示點拔指導,以“唱”“演”為本,把“情”貫穿始終。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適當運用教學媒體。這將體現在我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師生的每一次評價、課件的每一次展示、課堂的每一處聲響。我將致力于創設一種親、助、樂的人際情景,利用多媒體營造一種美、趣、智的學習情景,努力構建一個自主、民主、寬松、和諧、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間。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中主要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發現”。關于這一點,在學習三種打擊樂時體現得較多。如,在解決難點時,讓學生通過敲鼓、聽鼓聲、模仿鼓聲,及讓學生在鼓上敲出不同的節奏,探索發現了“龍咚龍咚”是鼓發出的聲音。“鏘”聲讓學生通過看書找到了答案,這比老師直接告訴他會更有效。在明白了這一點后,讓其他沒有樂器的學生,通過自己的身體樂器來模仿三種打擊樂,解決了為歌曲伴奏的難點。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也安排了多次的合作:如生生間的合作、組與組間的合作,目的是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意識、群體意識。
四、教學過程
(一)介紹鑼、鼓、鈸三種民族打擊樂。
設計意圖:重在認識樂器,掌握奏姿,探索奏法,解決難點,為歌曲伴奏作鋪墊。
1、聽音色猜謎,感受鼓的音色。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民樂中的幾件樂器。
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一猜:是誰來到了我們中間?(咚-鼓)
2、學生可能會說是“鑼鼓”。
3、請學生上臺找出所謂的“鑼鼓”(實物)。
4、認識“鼓”,多媒體出示“鼓”的放大圖片。
告訴學生正確的名稱:這種樂器叫“鼓”,“鑼”是另外的一種樂器。體驗:探究“鼓”的敲擊方法。
1)現在,誰想和鼓交朋友?(指名上來敲擊,探索不同的奏法)。
2)鼓發出了怎樣的聲音?用嘴巴模仿(咚)。
3)鼓的節奏練習。
“咚”—鼓的說話聲多么清脆?誰能讓鼓說一句話?引導學生有節奏地敲。從“咚-咚咚—咚咚咚咚(龍咚龍咚)
5、學習“鑼”,掌握正確的奏姿。
1)剛才,我們和“鼓”交了朋友。現在,小朋友肯定很想認識“鑼”,它到底長得什么樣?下面,我們就隆重的請出“鑼”和大家見面,好么?
2)認識:課件出示“鑼”的放大圖片。
看一看:鑼的樣子。
3)誰能讓“鑼”說話呢?學生上來演示實物,探索出最佳音色。
6、認識“鈸”,掌握兩種奏法。
1)老師還帶了一位新朋友,一起看看它的照片,認識么?
2)教師或者學生介紹名稱:它有兩個好聽的名字,大名叫“鈸”,小名叫“ca.”。
3)學生探索奏法,“摩擦法”老師演示。
7、三種樂器合作,敲出“龍咚龍咚鏘”。
1)下面,我們讓三種樂器同時說話,聽聽是怎么樣的?
2)指名三名學生上來,把老師的話敲出。
師:龍咚龍咚鏘
生:三種樂器同時敲出。
師:討論“龍咚”是誰說的話,”鏘“又是誰呢?
生:實踐探索出“鏘”是三種樂器一起在說話。
生:三種樂器第二次進行合作。
下面的學生分組進行合作。(用拍手或拍桌、敲擊鉛筆盒等方式)
(二)欣賞《春節序曲》片斷,感受喜慶的氣氛。
設計意圖:渲染過年的氣氛,感受民族打擊樂帶來的特殊效果。
1、導入:三種樂器的說話聲多么美妙呀!因此它們經常會受到邀請,到各種場合為大家演奏。你聽,這回它們是在參加什么演出?
2、欣賞《春節序曲》,感受熱鬧的氣氛。
3、師:這是在什么場合演奏的?(過年、春節等)為什么會想到過年過節?(熱鬧、歡快)
(三)學唱歌曲《龍咚鏘》。
設計意圖:進行實踐活動,能為歌曲簡單伴奏,表現新年熱烈喜慶的氣氛。
1、導入:歡慶的鑼鼓已經奏響了新年的鐘聲,聽:小朋友喜氣洋洋地在干什么呢?
聽歌曲,感受音樂情緒。
8、誰和老師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9、小知識:介紹“過年”的來歷。
其實,這鑼鼓聲還和過年有關呢?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關于“過年”的小故事。(如有學生課外讀過,可請他們講述。)
10、一起跟著歌中的小朋友唱起來,敲起來,共度美好的節日,好么?
11、聽唱法學習歌曲。
12、這首歌曲難唱么?
學生討論,發現歌曲特點:有許多旋律和詞相同,并不難。
你學會了幾句?唱給大家聽聽。
13、歌曲的情感指導。
師:回憶一下,過年時有哪些讓你高興的事情?讓學生充分發言。啟發學生用歡快的歌聲和表情演唱歌曲,讓表現好的學生帶領大家一起唱。
14、表現歌曲:用鑼鼓、身勢為歌曲伴奏。讓學生放開手腳,盡情發揮。
(四)知識的拓展、延伸:
1、你還學過其它有關新年的歌曲么。《新年好》
2、齊唱《新年好》,并比較兩首歌曲的不同。
3、敲著鑼打著鼓,哼著歌兒,在《龍咚鏘》的音樂中結束課業。
【《龍咚鏘》說課稿】相關文章:
龍咚鏘教學反思03-15
龍咚鏘教學反思8篇04-15
《變色龍》說課稿01-05
變色龍說課稿12-06
《變色龍》說課稿范文04-14
[優質課件] 《變色龍》說課稿壹篇11-14
見龍10-14
夢見龍寓意04-11
龍的諺語200則08-18